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度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sTIM-3、sFlt-1、TLR9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丁国富 《吉林医学》 2025年第3期602-605,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对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临床疗效及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1(sFlt-1)、Toll样受体9(TLR9)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4年...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对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临床疗效及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1(sFlt-1)、Toll样受体9(TLR9)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4年2月武威市凉州医院收治的5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采取规范化保守措施)和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措施),分别为28例和30例。比较两组诊治效果,治疗前后sTIM-3、sFlt-1、TLR9的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腹部不适缓解时间,体温、血液尿液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TIM-3、sFlt-1与TLR9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较对照组(67.8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较对照组(32.1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超声引导联合穿刺引流术能加快SAP患者症状的缓解,减轻炎性反应,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重度急性胰腺炎 sTIM-3 SFLT-1 TLR9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与开腹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昆鹏 贾军红 +1 位作者 任怀珍 张晓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68-2969,共2页
目的探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与开腹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胰腺周围脓肿(简称胰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SAP继发胰周脓肿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 目的探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与开腹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胰腺周围脓肿(简称胰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SAP继发胰周脓肿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给予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引流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时间、恢复饮食的时间、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总时间、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恢复饮食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SAP继发胰周脓肿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脓肿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腹腔脓肿 被引量:17
3
作者 靳忠民 王萍 +2 位作者 唐智勇 何平 郝晓卓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9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治疗各种腹腔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117例腹腔脓肿的患者,经超声引导下对脓腔进行PCD治疗,治疗后采用超声观察随访疗效。结果:117例采用超声引导下PCD治疗腹腔脓肿的患者,均一次性穿刺置管...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治疗各种腹腔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117例腹腔脓肿的患者,经超声引导下对脓腔进行PCD治疗,治疗后采用超声观察随访疗效。结果:117例采用超声引导下PCD治疗腹腔脓肿的患者,均一次性穿刺置管引流成功,一次置管成功率达100%。成功置管的117例患者均于引流后72h内症状及体征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51例于24h内明显缓解,39例于48h内明显缓解,疗效十分显著,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PCD治疗腹腔脓肿能迅速有效缓解患者的严重症状及体征,具有创伤小、准确性高及操作简便等优势,可作为各种腹腔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腹腔脓肿
下载PDF
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周积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郑传明 王振杰 +2 位作者 纪忠 蔡腾 孙凌江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275-1277,共3页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胰周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SAP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保守疗法,观察组加用彩超引导下P...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胰周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SAP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保守疗法,观察组加用彩超引导下PCD,比较2组患者腹痛腹胀症状减轻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病死率及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相应时间的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血钙及腹腔内压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血、尿液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相应时间的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血钙及腹腔内压力均降低(P〈0.05~P〈0.01),2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PCD治疗SAP合并胰周积液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胰周积液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腹腔内压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琴 唐建华 +1 位作者 林毅 施连东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362-136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胆汁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6例胆汁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胆汁瘤最大直径5.5~15.9 cm,所有患者的胆汁瘤均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结果 16例胆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胆汁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6例胆汁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胆汁瘤最大直径5.5~15.9 cm,所有患者的胆汁瘤均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结果 16例胆汁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后均效果明显,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胆汁瘤消失12例,瘤体缩小4例,16例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是治疗胆汁瘤的一种创伤小、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安全而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胆汁瘤
下载PDF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通腑化瘀解毒方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并胰腺感染患者P物质、胰蛋白酶原激活肽水平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远军 汪建 钟建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4期641-645,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联合通腑化瘀解毒方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并胰腺感染P物质、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SAP并胰腺感染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PCD,...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联合通腑化瘀解毒方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并胰腺感染P物质、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SAP并胰腺感染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PCD,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予通腑化瘀解毒方。统计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P物质、TAP、前列环素I2(PGI2)及血浆血栓素2(TXA2)、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腹腔积液及腹内压。结果研究组发热、腹内积液、呕吐恶心、腹胀、腹痛消失及恢复排便排气、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治疗后两组P物质及TA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GI2水平较治疗前增高、TXA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PGI2水平高于对照组、TXA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4水平较治疗前增高,IL-6、TNF-α血清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IL-4水平高于对照组,IL-6、TNF-α血清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腹腔积液高度及腹内压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采取PCD及通腑化瘀解毒方治疗SAP并胰腺感染,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腹腔积液高度及腹内压,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物质、TAP、PGI2及TXA2含量,减轻炎性反应具有一定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胰腺感染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通腑化瘀解毒方 P物质 胰蛋白酶原激活肽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细菌性肝脓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文亮 张世玺 +1 位作者 徐兰玲 王健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21期3792-3793,共2页
目的探讨给予细菌性肝脓肿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细菌性肝脓肿老年患者中选取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切开置管引流治疗,观察组予超声引导下... 目的探讨给予细菌性肝脓肿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细菌性肝脓肿老年患者中选取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切开置管引流治疗,观察组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体温、血象复常时间及脓腔消失、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应用于老年细菌性肝脓肿治疗,可使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获得更快恢复,总疗效更理想,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肝脓肿 老年 超声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下载PDF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感染中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石聪辉 夏挺 +1 位作者 郁毅刚 郑志鹏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60-265,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策略对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经PCD治疗的70例急性胰腺炎(AP)合并坏死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n=35)和改良组(n=35)。2组...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策略对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经PCD治疗的70例急性胰腺炎(AP)合并坏死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n=35)和改良组(n=35)。2组患者首次PCD的指征和原则相同,但后续引流效果不佳时的处理策略不同:常规组仅采取1次调整引流管位置或重新置管的措施,再引流效果仍不佳者直接改行清创引流(经腹腔镜、肾镜或开腹手术);改良组采用早期、多次、多处调整引流管或逐级更换大孔径引流管的措施,直至无效改行清创引流。对比2组患者PCD次数、引流管最大孔径、引流总天数、胰腺坏死清创引流术干预率、首次PCD引流后住院天数、ICU再入住率、再次住院率、并发症和死亡情况。结果改良组接受PCD总次数、最终放置引流管的最大孔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或P<0.01),改良组前两次PCD时间间隔显著短于常规组(P<0.01),但2组引流总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PCD后需要接受手术清创干预的比例和再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比例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引流总天数、首次PCD引流后住院天数、ICU再入住率、再次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P合并坏死感染经PCD引流效果不佳时,通过早期、多次、多处调整引流管或逐渐更换大孔径引流这一改良的积极PCD策略,可以降低再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和需要接受胰腺坏死清创引流的比例,且并不增加相关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感染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改良
下载PDF
超声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肝脓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吴婷 陈旭东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12期1477-148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在肝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2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n=44)、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行PCD术治... 目的探讨超声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在肝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2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n=44)、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行PCD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采集3 m L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分析应激反应的变化;并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2(IL-1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MIP-1β)水平,分析炎症反应的变化。记录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 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 55%(P <0. 05)。两组治疗后血清SOD较治疗前增高,血清Cor、MDA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血清SOD高于对照组,血清Cor、MDA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8、IL-12、MCP-1、MIP-1β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局部感染、气胸、胆漏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与常规保守治疗相比,肝脓肿患者采用PCD术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应激反应,这可能与其下调血清IL-6、IL-8、IL-12、MCP-1、MIP-1β水平有关,且未引起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超声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
下载PDF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坏死感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6
10
作者 秦胜旗 《肝胆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胰腺坏死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SAP合并胰腺周围组织坏死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PCD治疗54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开腹手术引流治疗5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胰腺坏死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SAP合并胰腺周围组织坏死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PCD治疗54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开腹手术引流治疗5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围手术期指标及引流液体细菌培养情况,检测并比较术前、术后7 d的炎症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9.6%,低于对照组的81.4%(χ2=0.394,P=0.530);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死亡或放弃治疗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的WBC、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PCT、TNF-α、IL-8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PCT、TNF-α、IL-8水平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引流液体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D治疗ASP合并胰腺坏死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实验室指标,利于术后胰腺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坏死 感染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下载PDF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浩 方茂勇 《肝胆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429-433,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CBM、Embase、SCI、Cochrane Library,PubMed,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CBM、Embase、SCI、Cochrane Library,PubMed,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的所有文献,搜索岀PCD治疗SAP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关数据,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个RCT临床研究,共计981例研究对象。结果显示:PCD+常规治疗在以下方面优于单纯常规治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1)血淀粉酶恢复时间:MD=-2.68,95%CI:(-3.47,-1.88),(2)临床症状消失时间:MD=-6.55,95%CI:(-10.71,-2.39);(3)肠功能恢复时间:MD=-2.68,95%CI:(-3.76,-1.60);(4)并发症发生率:RR=0.28,95%CI:(0.20,0.40);(5)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RR=0.39,95%CI:(0.25,0.59);(6)中转手术率:RR=0.23,95%CI:(0.09,0.59);(7)有效率:RR=1.40,95%CI:(1.23,1.59);(8)住院时间:MD=-11.51,95%CI:(-13.90,-9.12)。结论目前研究表明PCD+常规治疗SAP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治疗,但均为国内文献.且纳入样本质量相对不高,为充分证实其疗效,今后有必要开展更多高质量RCT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重症急性胰腺炎 META分析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丁飞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8期1486-1487,共2页
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纳入老年细菌性肝脓肿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切开组和超声组。切开组采用细菌性肝脓肿切开置管引流治疗,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比... 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纳入老年细菌性肝脓肿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切开组和超声组。切开组采用细菌性肝脓肿切开置管引流治疗,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体温复常时间、脓腔消失时间、血象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超声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切开组(P<0.05);超声组相较于切开组体温复常时间、脓腔消失时间、血象复常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超声组相较于切开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体温和血象恢复正常,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脓腔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老年 细菌性肝脓肿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组织坏死感染患者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价值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泉 《转化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周围组织坏死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5月共56例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普外科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周围组织坏死感染的患者,根...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周围组织坏死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5月共56例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普外科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周围组织坏死感染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引流组与开腹组,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CT扫描判断下的严重程度指数、入院时器官衰竭比例、治疗前、治疗7 d后的外周血白细胞、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血钙、胰瘘率、肠瘘率、腹腔出血率、术后残余脓肿率与治愈率。分析造成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白细胞、血淀粉酶、血钙、血糖、尿淀粉酶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2组患者的白细胞、血淀粉酶、血糖、尿淀粉酶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的治愈率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引流组患者腹腔出血率显著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器官衰竭、胰瘘、腹腔出血、血钙水平为造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与开腹手术效果相同,且更不易造成并发症,患者器官衰竭、胰瘘、腹腔出血、血钙水平低于1.5 mmol/L是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周围组织坏死感染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华东 马驿明 +1 位作者 姜滨 赵晓泽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4期3070-3072,共3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症 ,为胰腺及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所自我消化而产生的炎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病急、发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快速生活节奏 ,SAP患病率不断上升 ,其...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症 ,为胰腺及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所自我消化而产生的炎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病急、发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快速生活节奏 ,SAP患病率不断上升 ,其病死率在过去几十年里仍保持 9% - 20% .Ranson评分根据患者入院时和入院48 h后的指标评价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分值越高 ,预后越差 .CT 严重指数评分(CTSI)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价患者的预后 ,评分高低与患者的预后、恢复相关 ,评分较高预示不良的预后和较低的恢复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病死率 临床表现 外科急症 炎性疾病 胰腺分泌 周围组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腹腔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阮健秋 陈欣 +1 位作者 林健玲 张红环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5期929-93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腹腔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42例腹腔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与记录患者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腹腔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42例腹腔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与记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脓腔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及组织损伤、继发感染、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2例患者中显效23例,占54.76%,有效17例,占40.48%,无效2例,占4.76%,总有效率为95.24%,说明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42例患者中,手术时间为126.64±13.68 min,体温恢复时间为1.59±0.53d,脓腔消失时间为9.38±2.57d,住院时间为10.65±2.56d,手术费用为2254.37±142.53元,说明患者手术创伤小,预后恢复较快。42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15%,包括1例组织损伤,1例继发感染,1例感染性休克,说明该手术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腹腔脓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创伤性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安全,且手术费用低,值得在腹腔脓肿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腹腔脓肿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周脓肿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应华 《医疗装备》 2019年第9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胰周脓肿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SAP合并胰周脓肿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传...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胰周脓肿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SAP合并胰周脓肿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经腹切开引流术,试验组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低于对照组的23.53%(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SAP合并胰周脓肿患者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周脓肿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秀艳 张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9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治疗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实施PCD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常...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治疗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实施PCD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常规护理+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依从性及认知情况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SDS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PCD治疗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情况及依从性,缩短其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重症胰腺炎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下载PDF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
18
作者 林爱军 卢再鸣 郭启勇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2年第2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治疗 肝脓肿
下载PDF
DSA与超声双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常鸿志 杨敏玲 +3 位作者 李雷 冯对平 庞宁东 陈毅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第3期25-27,共3页
细菌性肝脓肿是临床上常见的由常见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由于其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仍危害着公共安全,死亡率约15%[1]。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保守治疗和外科切开引流。前者治疗时间长,疗效差,后者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影像设备... 细菌性肝脓肿是临床上常见的由常见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由于其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仍危害着公共安全,死亡率约15%[1]。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保守治疗和外科切开引流。前者治疗时间长,疗效差,后者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影像设备引导下的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目前已成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我科接受DSA与超声双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39例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细菌性肝脓肿 影像设备引导 保守治疗 疗效分析 DSA 超声 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经腹腔穿刺器双套管置管引流术与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腹腔脓肿临床治疗中的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常来 季涛 +5 位作者 蒋志龙 程志荣 陆金亮 季长辉 刘凯 管连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671-1673,共3页
目的:比较经腹腔穿刺器双套管置管引流术与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处理腹腔脓肿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7-2019年采取经腹腔穿刺器双套管置管引流术治疗的23例腹腔脓肿病人作为观察组,以2014-2016年采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腹腔脓... 目的:比较经腹腔穿刺器双套管置管引流术与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处理腹腔脓肿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7-2019年采取经腹腔穿刺器双套管置管引流术治疗的23例腹腔脓肿病人作为观察组,以2014-2016年采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腹腔脓肿病人18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2组病人均成功治愈。2组开腹手术引流率、脓肿完全愈合时间、炎症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脓肿复发率、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穿刺器双套管置管引流术能优化腹腔脓肿治疗,降低手术引流率、脓肿复发率、脓肿愈合时间、炎症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费用,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脓肿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双套管引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