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胆管引流途径胆道支架置入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姚广力 江怡 +3 位作者 赵云歆 王颖 梅将军 王健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2期2430-2433,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经皮经肝胆管引流途径胆道支架置入(PTCD)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上海市浦南医院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04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其手术方式分为支架...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经皮经肝胆管引流途径胆道支架置入(PTCD)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上海市浦南医院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04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其手术方式分为支架组(118例)和引流组(86例)。支架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术,引流组在胆囊切除术后行姑息性胆肠内引流。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肝功能的变化、并发症及生存时间,从而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有效解除胆道梗阻、缓解症状;在黄疸程度和肝功能损伤更严重的情况下,支架组TBIL和DBIL的术后值分别为(77. 45±58. 84)μmol/L和(34. 91±27. 83)μmol/L,显著低于引流组的(98. 07±64. 64)μmol/L和(45. 71±33. 7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支架组术后支架通畅平均中位时间为10个月,生存平均中位时间为9个月;引流组术后生存平均中位时间为11个月。两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无法达到根治性手术条件的恶性梗阻性患者,PTCD途径置入胆道支架可作为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途径胆道支架置入 胆肠内引流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病人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继红 夏桂兰 《护理研究》 2002年第11期661-661,共1页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恶性胆道梗阻 术后护理 胰腺癌 胆囊癌 胆管癌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在阻塞性黄疸减黄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颢 王兆刚 +1 位作者 崔明哲 梁文辉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41-242,共2页
目的 :评价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PTCD)在恶性阻塞性黄疸减黄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2 6例老年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行PTCD术。结果 :所有病人病情均好转。结论 :PTCD是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减黄术 ,尤其适用于老年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治疗 胆汁郁积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汪云祥 周良 冯玉明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4年第6期493-494,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作为快速缓解胆管压力的有效方法、临床应用的实际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我们对 2 2例晚期消化道肿瘤重度阻塞性黄疸患者实施了胆管引流术 ,并在其中 9例患者胆道内放置了支架。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黄...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作为快速缓解胆管压力的有效方法、临床应用的实际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我们对 2 2例晚期消化道肿瘤重度阻塞性黄疸患者实施了胆管引流术 ,并在其中 9例患者胆道内放置了支架。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黄疸明显减轻 ,15人黄疸完全消失 ,无一例出现气胸、出血、胆汁外漏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是一种安全、快捷、经济的缓解胆道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消化道肿瘤 阻塞性黄疸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在老年恶性阻塞性黄疸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颢 王兆刚 +1 位作者 崔明哲 梁文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20-521,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恶性阻塞性黄疸 老年人 治疗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及经皮经肝胆囊引流(PTBD/PTGD)的术后护理
6
作者 杨少仪 陈焕伟 崔伟珍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4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总结44例次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经皮经肝胆囊引流术技术(PTBD/PTGD)在肝胆系疾病中应用的护理。方法针对44例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及微创术中配合,实施术后专门护理。结果40例次PTBD术,38次置管成功,2次失败。病情好转后13例... 目的总结44例次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经皮经肝胆囊引流术技术(PTBD/PTGD)在肝胆系疾病中应用的护理。方法针对44例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及微创术中配合,实施术后专门护理。结果40例次PTBD术,38次置管成功,2次失败。病情好转后13例患者择期手术,6例放置胆道支撑架,10例患者长期带管,最长存活已超过2年;1例因引流不畅并发胆瘘而中转手术;4例次PTGD术,安全度过危重期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论针对不同特点的心理护理、物品准备周全,术中的配合技巧及术后专门护理对保证PTBD/PTGD的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经皮经肝胆引流 肝胆疾病 并发症 心理护理 特殊护理 出院指导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在阻塞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志泉 汪卫平 +1 位作者 刘兆丰 郭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233-1234,共2页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在恶性阻塞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老年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行PTCD术。结果所有病例穿刺获成功,术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较术前明显下降,病情好转。结论PTCD是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在恶性阻塞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老年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行PTCD术。结果所有病例穿刺获成功,术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较术前明显下降,病情好转。结论PTCD是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恶性阻塞性黄疸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在恶性阻塞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吴业友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2期124-125,共2页
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45例,均采用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观察患者穿刺、置管和引流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变化。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全部患者中... 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45例,均采用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观察患者穿刺、置管和引流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变化。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全部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78%;置管成功率为100.00%;术后引流量为475.21±102.58ml/d。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TBIL水平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术后6个月生存率为8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恶性阻塞性黄疸 治疗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胆道金属支架介入术治疗39例高位梗阻恶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白志刚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13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胆道金属支架介入术治疗高位梗阻恶性黄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高位梗阻恶性黄疸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39)。研究组采取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胆道金属支架介入术,对照组采取开腹引...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胆道金属支架介入术治疗高位梗阻恶性黄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高位梗阻恶性黄疸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39)。研究组采取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胆道金属支架介入术,对照组采取开腹引流术。统计两组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2.82%)低于对照组(33.33%)(P <0.05)。结论采取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胆道金属支架介入术对高位梗阻恶性黄疸患者予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胆道金属支架介入术 高位梗阻恶性黄疸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后护理体会
10
作者 李小鸿 《医学信息(医药版)》 2010年第3期46-47,共2页
目的:研究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引流管护理的体会。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其间我科接受PTCD治疗的60例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开展的引流管规范化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对60例患者行成功PTCD置管,... 目的:研究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引流管护理的体会。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其间我科接受PTCD治疗的60例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开展的引流管规范化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对60例患者行成功PTCD置管,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TCD术后对引流管规范化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降低并发症的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引流 护理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11
作者 王照杰 吕夕明 黄益姜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4期707-71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4年11月本院进行治疗的104例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研究组(52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4年11月本院进行治疗的104例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研究组(52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PTGD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48 h的血项指标(包括术前和术后48 h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术后24 h和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后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后24 h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8%,高于对照组的80.77%,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低于对照组的19.2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TGD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能提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对临床诊治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 超声 临床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途径胆道支架置入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范恒伟 刘会春 +5 位作者 李宗狂 崔培元 周磊 金浩 谈燚 吴华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5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PTCD)途径放置胆道支架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减轻黄疸方式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05年12月—2011年12月不能手术切除且资料完整的... 目的:探讨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PTCD)途径放置胆道支架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减轻黄疸方式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05年12月—2011年12月不能手术切除且资料完整的21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PTCD 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137例(支架组),男83例、女54例,年龄(67.64±12.68)岁;姑息性胆肠 Roux-en-Y 内引流术73例(引流组),男50例、女23例,年龄(64.69±12.9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支架组和引流组均可有效解除患者胆道梗阻、改善肝功能;在身体状况、黄疸程度及肝功能损害更严重的情况下,支架组在解除胆道梗阻、改善肝功能方面优于引流组,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和住院时间;两组术后生存时间分别为(9.25±6.24)个月和(10.36±8.02)个月,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失去手术切除肿瘤机会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可选择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解除胆道梗阻、改善全身状况,其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相比具有简便、安全、创伤小、可重复及可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等优点,可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支架 胆肠内引流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后护理
13
作者 赵琳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胆道肿瘤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术后 护理
原文传递
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后护理
14
作者 唐海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0期153-153,共1页
梗阻性黄疸是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常出现的症状,由于在疾病的晚期肿瘤浸润、压迫其周围的胆管引起堵塞,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患者可因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1]。临床上针对恶性胆道梗阻多采取姑息治疗,而经皮肝胆管引流( PTCD)手术... 梗阻性黄疸是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常出现的症状,由于在疾病的晚期肿瘤浸润、压迫其周围的胆管引起堵塞,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患者可因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1]。临床上针对恶性胆道梗阻多采取姑息治疗,而经皮肝胆管引流( PTCD)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因此是姑息治疗的主要措施。PTCD 术后的护理是其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2]。我院对49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进行了 PTCD 术,术后加强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恶性胆道梗阻 术后护理
下载PDF
C臂CT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郑琳 郭晨阳 +2 位作者 黎海亮 余朴 李亚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探讨C臂CT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A组43例在C臂CT引导下PTCD治疗,B组39例在X线透视引导下PTCD治疗。研究终点是穿刺成功(自穿刺开始至安全地将导丝置入合适的胆管内... 目的探讨C臂CT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A组43例在C臂CT引导下PTCD治疗,B组39例在X线透视引导下PTCD治疗。研究终点是穿刺成功(自穿刺开始至安全地将导丝置入合适的胆管内)。观察指标是穿刺次数、穿刺透视时间、总穿刺时间、辐射暴露剂量及并发症(胆道出血、胆汁性腹膜炎)的发生率。结果 A组平均每例穿刺(1.1±0.3)次,显著少于B组的(2.8±0.6)次。A组穿刺透视时间为(13.1±2.7)s,穿刺时间为(46.9±9.7)s,均显著短于B组(33.7±6.2)s及(90.7±17.2)s。A组辐射暴露剂量(2.61±0.53)mGy也低于B组(6.75±1.23)mGy。B组有6例出现胆道出血。结论在PTCD治疗中,由C臂CT引导穿刺胆管较常规透视引导所需穿刺次数及时间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C臂CT 穿刺 经皮经肝胆道置管引流 介入性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40例分析体会 被引量:9
16
作者 游淑红 洪涛 +4 位作者 陶荣 罗晋 彭贵平 李峰 孙军华 《东南国防医药》 2015年第6期619-621,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的操作方法及穿刺体会。方法 2013年2月-2015年6月,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40例恶性肿瘤、胆道狭...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的操作方法及穿刺体会。方法 2013年2月-2015年6月,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40例恶性肿瘤、胆道狭窄、胆道结石等原因导致的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结果 40例均穿刺置管引流成功,其中2例行左右胆管同时置管;无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 PTCD是一种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穿刺设备简单,并可实时动态全程监测,可床边进行,便捷安全,准确性高,创伤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腹部及高频探头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 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石力 田伏洲 +3 位作者 李旭 蔡忠红 赵碧 向珂 《华西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468-469,共2页
目的 :总结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 (UPTGD)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期间接受UPTGD治疗的 113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 11... 目的 :总结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 (UPTGD)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期间接受UPTGD治疗的 113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 110例 (97 3% )获得有效的胆囊引流 ,10 8例 (95 6 % )治愈。 91例于急性胆囊炎治愈后 2周至 3月行择期胆囊切除术 ,3例行胆囊的“化学性切除。” 1例发生胆囊出血 ,2例出现胆汁腹腔漏。全组无 1人因急性胆囊炎及相关的治疗而死亡。 3例行胆囊化学性切除的患者随访分别达 1 5、 2及 3年 ,患者无症状出现 ,并且B超证实胆囊腔完全闭锁。结论 :UPTGD是治疗老年性胆囊炎患者的一项安全、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 急性胆囊炎 应用 老年人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梅祎军 邵初晓 +2 位作者 徐永宏 董华 程枫 《浙江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587-588,共2页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GCD)是简单而有效的胆道持续减压引流方法。我们于1997年7月至2006年7月间共对34例患者应用PTGCD,适应证涉及老年人重症胆囊炎、晚期壶腹部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胆源性胰腺炎及非胆道大手术后...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GCD)是简单而有效的胆道持续减压引流方法。我们于1997年7月至2006年7月间共对34例患者应用PTGCD,适应证涉及老年人重症胆囊炎、晚期壶腹部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胆源性胰腺炎及非胆道大手术后并发重症胆囊炎等,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 穿刺置管引流技术 超声引导 临床应用 重症胆囊炎 胆道梗阻 腹部恶性肿瘤 胆源性胰腺炎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双对接技术置入双塑料支架治疗壶腹癌一例
19
作者 何朝晖 谢萍 +2 位作者 姜欣 刘振江 王黎黎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年第3期149-149,共1页
患者女,62岁,因再发梗阻性黄疸、十二指肠壶腹占位7d入院。1年前因梗阻性黄疸在外院行胆囊空肠吻合术。本次人院查体:巩膜黄染,腹部可见手术瘢痕,腹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 患者女,62岁,因再发梗阻性黄疸、十二指肠壶腹占位7d入院。1年前因梗阻性黄疸在外院行胆囊空肠吻合术。本次人院查体:巩膜黄染,腹部可见手术瘢痕,腹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0x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总胆红素170μmol/L、直接胆红素120la,mol/L;肾功能、血糖、血凝四项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支架治疗 壶腹癌 十二指肠壶腹 胆囊空肠吻合术 十二指肠镜检查 梗阻性黄疸
原文传递
经皮经肝胆道外引流术后的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汤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7期874-875,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