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专用手术衣的设计及应用
1
作者 金浙夏 胡红杰 +5 位作者 章雁 陈璐民 汤磊雯 牛忠锋 董健 赵添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1期99-101,共3页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是治疗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有效措施,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等优势,能减轻黄疸、改善全身症状,最终延长生存时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2]。PTCD在介入手术室完成,...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是治疗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有效措施,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等优势,能减轻黄疸、改善全身症状,最终延长生存时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2]。PTCD在介入手术室完成,室内环境温度18~22℃[3]。目前临床上,患者普遍穿着连衣裙倒背式手术衣,介入护士将其手术衣裙摆挽至前胸,以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手术衣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带管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
2
作者 戚倩 费晓燕 +1 位作者 陈雅萍 许懿 《上海护理》 2024年第5期11-16,共6页
目的深入了解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后带管生活的真实感受与内心体验,为制订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6-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后带管生活1个月以上的患者,对其进... 目的深入了解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后带管生活的真实感受与内心体验,为制订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6-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后带管生活1个月以上的患者,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利用Colaizzi七步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得出3个主题,分别为积极体验、益处发现(改善黄疸症状、积极自我调适,提高自我管理);消极体验、负性感受(日常生活的限制和压力、睡眠障碍、躯体的负性经历、心理的负性情绪);期望与需求(对支持性照护的多样性需求,渴望社会支持)。结论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注重患者身心感受的动态评估,制订差异化心理干预措施,通过加强患者疾病认知和健康教育支持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患者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自我管理 生活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超声定位导向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宋小伟 熊妮 +3 位作者 曹爱萍 李小双 胡辉明 梁鹏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27-229,233,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在超声定位导向下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诊治的MOJ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67)和B组(n=67),其中A组...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在超声定位导向下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诊治的MOJ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67)和B组(n=67),其中A组患者采用常规导向下PTCD治疗,B组患者采用超声定位导向下PTC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肝功能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B组,穿刺次数多于B组,有效带管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C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CD8^(+)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46%,低于A组16.42%(P<0.05);随访发现,B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64.18%(43/67),高于A组46.27%(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定位导向下PTCD治疗MOJ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并促进肝功能恢复,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超声定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临床疗效 功能
下载PDF
新型胆道引流管固定装置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钟海 陈剑挺 +5 位作者 胡小龙 罗欢欢 徐升祥 郑子明 谢忠江 朱小平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8期2280-2282,2290,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胆道引流管固定装置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梗阻性黄疸PTCD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新型胆道引流管固定装置进行引流管固定,... 目的探讨新型胆道引流管固定装置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梗阻性黄疸PTCD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新型胆道引流管固定装置进行引流管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的Statlock外固定带进行引流管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胆道引流管脱出发生率、管道引流不畅发生率、引流管周围皮肤刺激性皮炎严重程度、胆道引流管固定装置日均护理时长、胆道引流管固定装置日均费用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胆道引流管脱出发生率、管道引流不畅发生率、引流管周围皮肤刺激性皮炎严重程度和胆道引流管固定装置日均费用低于或轻于对照组,胆道引流管固定装置日均护理时长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采用新型胆道引流管固定装置进行引流管固定,可以降低引流管脱出和管道引流不畅的发生率,减轻引流管周边皮肤刺激性皮炎症状,减少住院费用,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引流 固定 新型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术后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联合125 I粒子条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合并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俞雪 刘艳 +3 位作者 沈天皓 刘建铭 周诚 蒋霆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4期497-501,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125 I粒子条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合并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和生存期。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肿瘤介入科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PTCD胆道引流...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125 I粒子条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合并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和生存期。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肿瘤介入科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PTCD胆道引流为对照组(30例),PTCD胆道引流联合125 I粒子条为治疗组(30例),观察两组PTCD管留置时间、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总生存期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留置PTCD管时间为(89.77±33.77)天,对照组留置PTCD管时间为(108.40±36.00)天,治疗组留置PTCD管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23例因胆道通畅行PTCD管拔除,PTCD管拔除率76.67%,对照组有12例因胆道通畅行PTCD管拔除,PTCD管拔除率40.00%,治疗组PTCD管拔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肿瘤标志物CA199、CA724、CA242都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r-GT都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生存期为(231.43±92.55)天,对照组总生存期为(140.93±68.38)天,治疗组总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并发症:胆道感染2例、胆漏0例、胆汁性腹膜炎0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胆道感染3例,胆漏1例,胆汁性腹膜炎0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TCD胆道引流联合125 I粒子条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合并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且疗效显著,与对照组比较,125 I粒子条没有明显并发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管细胞癌 125 I粒子条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下载PDF
胆汁回输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术后应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吴小云 李领 +2 位作者 王春玲 侯博堃 夏曼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3期1443-1445,共3页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具有快捷、高效、安全等优势,但其会导致胆汁丢失引发机体营养失调等系列问题。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胆汁回输是一种安全、有效且低并发症的治疗方案。本文就胆汁回输的效...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具有快捷、高效、安全等优势,但其会导致胆汁丢失引发机体营养失调等系列问题。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胆汁回输是一种安全、有效且低并发症的治疗方案。本文就胆汁回输的效果、方式及时间作一综述,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汁回输
下载PDF
基于Orem辅助-教育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及权重分析
7
作者 李灵艳 王红雨 +2 位作者 刘俊华 许文青 姚相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92-497,共6页
目的探索并构建基于Orem辅助-教育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患者自护能力影响的数学模型,分析不同时间点影响自护能力的因素并进行权重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 目的探索并构建基于Orem辅助-教育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患者自护能力影响的数学模型,分析不同时间点影响自护能力的因素并进行权重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10月在本院因恶性梗阻性黄疸行PTCD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Orem辅助-教育系统的护理干预。出院前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及社会支持量表收集患者资料;出院时、出院后1、3个月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经过基于Orem辅助-教育系统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患者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及自护总分的自我护理能力不断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自护概念与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及性别有关;自护责任感与医保类型、年龄有关;自我护理技能与人均月收入及有无慢性病史有关;健康知识水平与文化程度、年龄及住院时间有关。出院1个月时自护概念与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及性别有关;自护责任感与医保类型和年龄有关;自我护理技能与有无慢性病史和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有关;健康知识水平与年龄和文化程度有关。出院3个月自我概念与文化程度和年龄有关;自我责任感与性别和社会支持有关;自我护理技能与文化程度、有无慢性病史、月人均收入和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有关;健康知识水平与年龄和文化程度有关。结论基于Orem辅助-教育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PTCD术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不同时期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不同,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出院时间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m辅助-教育系统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自我护理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刘醒 曾国斌 +1 位作者 林宇佳 廖政贤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5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行PTCD治疗的67例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根据手术引导穿刺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采...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行PTCD治疗的67例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根据手术引导穿刺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采用彩超联合X线透视引导)40例和B组(采用X线透视引导)27例,比较两组的DSA曝光时间,置管成功率,造影剂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实验室检查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结果:A组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B组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23例,成功率85.2%,2~5次穿刺置管成功4例(14.8%),术中出现穿刺针道出血2例(7.4%),术后引流管脱落1例(3.7%),其余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PTCD术后7天,A、B两组所有患者黄疸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ALT、AST、ALP、GGT、TBIL、DBIL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接受的射线剂量、DSA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联合X线透视引导下行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相比于单纯X线透视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定位准确,一次性成功率高,可明显减少DSA曝光时间,减少并发症,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梗阻性黄疸 彩色多普勒 X线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分析
9
作者 张萍 李忠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98-802,共5页
目的:分析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后常见并发症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梗阻性黄疸行PTCD术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中西医结合护理组(50例)和常规性西医护理组(50例),... 目的:分析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后常见并发症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梗阻性黄疸行PTCD术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中西医结合护理组(50例)和常规性西医护理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即刻、术后3天的一般生命体征监测指标变化,以及术后1周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护理组患者的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6.0%(3/50),低于常规性西医护理组40.0%(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均低于术后即刻(P<0.05),中西医结合护理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均低于常规性西医护理组(P<0.05);中西医结合护理组的满意度为(82.30±5.62)分,高于常规性西医护理组(75.25±5.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梗阻性黄疸PTCD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中西医结合护理组较常规性西医护理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并发症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服务”对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影响
10
作者 富玲燕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年第5期49-52,共4页
目的 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 目的 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互联网+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的康复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PTCD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对提升患者的康复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康复护理质量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或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结合胆道支架置入对高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彦国 安建立 +1 位作者 沙俊峰 王景诗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或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结合胆道支架置入对高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及临床疗... 目的分析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或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结合胆道支架置入对高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高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TCD组与ERCP组,每组48例。PTCD组采用PTCD结合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ERCP组采用ERCP结合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免疫功能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TC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8%,明显高于ERCP组的2.0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TCD或ERCP结合胆道支架置入均可有效治疗高位恶性胆道梗阻,改善肝功能,增强免疫力,但ERCP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内镜逆行胰管造影 支架置入 高位恶性梗阻 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透明敷料联合粘性敷料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管路固定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莫伟 刘智超 +4 位作者 阳秀春 秦月兰 龚放华 周碧芳 刘欢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 探讨透明敷料IV3000联合粘性敷料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患者管路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在介入专科护理门诊行PTBD引流管维护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194例,采用IV3000联合爱立敷固定导... 目的 探讨透明敷料IV3000联合粘性敷料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患者管路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在介入专科护理门诊行PTBD引流管维护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194例,采用IV3000联合爱立敷固定导管,对照组200例,采用常规的蝶形导管固定装置思乐扣固定导管。1周后比较两组的固定牢固度、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DRPI)、材料费用、护理耗时、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护士评价得分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MARSI发生率、材料费用和护理耗时分别为2.58%、(85.00±0.00)元和(6.61±1.28) min,低于对照组的10.50%、(156.40±0.80)元和(12.08±2.22) min;观察组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护士评价得分分别为94.33%、96.91%、(8.45±0.75)分,高于对照组的84.50%、88.00%、(8.05±0.68)分,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均固定牢固,未发生脱管或管路移位现象,未见明显DRPI现象。结论 透明敷料IV3000联合粘性敷料爱立敷能有效固定PTBD导管,较思乐扣组不良反应少,材料费用和护理耗时更低,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敷料 粘性敷料 导管固定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护理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胆管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庆录 钟醒怀 +5 位作者 覃洪斌 李鸿飞 徐阳春 韦德康 莫毓 韦利程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10期834-835,共2页
重症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setype,ACST)常继发于胆管结石及胆管良恶性狭窄,进展迅速,病情危重,有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15%以上。及时、有效地解除胆道梗阻并通畅引流,是治疗ACST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但ACST... 重症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setype,ACST)常继发于胆管结石及胆管良恶性狭窄,进展迅速,病情危重,有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15%以上。及时、有效地解除胆道梗阻并通畅引流,是治疗ACST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但ACST早期易出现高热、黄疸、休克和多器官功能损害等症状,使得麻醉和手术面临巨大的危险,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 重症急性管炎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下载PDF
超声定位结合DSA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卫军 陈爱民 +2 位作者 蒋寒 周红艳 张海青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10期1273-1275,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定位结合DSA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实验组在超声定位结合DSA引导下穿刺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对照组在DSA引导下... 目的评价超声定位结合DSA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实验组在超声定位结合DSA引导下穿刺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对照组在DSA引导下穿刺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穿刺成功率为100.0%(24/24);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91.7%(22/24),2例失败者采用超声定位结合DSA引导下穿刺成功。实验组1例患者胆道轻微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4.2%;对照组5例患者胆道出血,4例患者胆汁性腹膜炎,并发症发生率为37.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1)。两组比较,实验组穿刺次数、透视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率、半年生存率及一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定位结合DSA引导下穿刺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能够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及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梗阻性黄疸 超声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肝移植术后并发胆道狭窄的护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齐华英 杜颖 《职业与健康》 CAS 2003年第9期164-165,共2页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移植 狭窄
下载PDF
胆道梗阻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辐射剂量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房达 高文峰 +4 位作者 杜宁 马良 赵乾 何宁 崔石昌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914-916,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治疗的辐射剂量。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PTB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67例,按照穿刺...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治疗的辐射剂量。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PTB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67例,按照穿刺点不同,分为左侧引流组和右侧引流组;按照引流位置不同,分为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分析比较患者接受治疗的辐射剂量。结果67例患者共进行67次PTBD治疗,左侧引流14例(20.9%),右侧引流53例(79.1%);外引流52例(77.6%),内引流15例(22.4%)。所有患者接受的辐射参数分别为透视时间6.7(0.5,34.5)min、剂量面积乘积(dose area product,DAP)4.6(0.4,111.2)mGy×m^(2)、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0.70(0.06,16.70)mSv、累积剂量(cumulative dose,CD)240.1(75.1,1304.0)mGy和峰值皮肤剂量(peak skin dose,PSD)201.7(63.1,1095.4)m Gy。左侧引流组和右侧引流组的透视时间、DAP、ED、CD和P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引流组的透视时间明显长于外引流组[7.2(4.5,11.4)min比5.5(3.5,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8,P=0.020)。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的DAP、ED、CD和P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PTBD治疗中接受了较高的辐射剂量,应引起关注。术者应优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参数,以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恶性梗阻性黄疸 有效剂量 峰值皮肤剂量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结合支架植入治疗17例高位胆道恶性阻塞性黄疸 被引量:1
17
作者 席玮 陈世晞 尹国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56-1457,共2页
对于不宜手术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肝门以上高位胆道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例,自2008年10月~2009年5月,本文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结合胆道内支架作为主要手段,对17例患者进行治疗。均获得较好疗效,病例... 对于不宜手术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肝门以上高位胆道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例,自2008年10月~2009年5月,本文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结合胆道内支架作为主要手段,对17例患者进行治疗。均获得较好疗效,病例资料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支架植入
原文传递
造口袋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管周渗液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江娟 万鹏夏 廖燕红 《护理与康复》 2012年第7期701-702,共2页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作为一种微创引流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能迅速解除黄疸,改善黄疸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是胆道梗阻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部分PTCD术后患者由于管道移位、堵塞、滑脱等原因,导致引流管不畅,...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作为一种微创引流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能迅速解除黄疸,改善黄疸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是胆道梗阻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部分PTCD术后患者由于管道移位、堵塞、滑脱等原因,导致引流管不畅,胆汁从管周外溢,持续浸渍皮肤,使皮肤潮红、糜烂、瘙痒,甚至形成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频繁更换创口敷料和衣服被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医护人员工作量。2008年10月起,本院肝胆胰外科使用造口袋处理PTCD术后管周渗液,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造口袋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烽 张贵军 +1 位作者 孙勤学 董海波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1期22-23,27,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引导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先在彩超引导下穿刺进针,穿刺成功后在DSA引导下经导丝置入引流管行胆道外引流。记录...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引导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先在彩超引导下穿刺进针,穿刺成功后在DSA引导下经导丝置入引流管行胆道外引流。记录术中DSA射线曝光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术前及外引流术后3 d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指标情况。结果本组62例患者共行66次PTCD术,DSA射线曝光时间13~130 s,平均(58.96±36.67)s。所有患者全部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100%),2例通过穿刺肝右叶胆管置管的患者术后胆汁内混有血液,经观察24 h后出血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胆汁性腹膜炎、胆道感染及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胆道外引流术后3 d复查TBIL、DBIL、ALT及AST,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DSA联合彩超引导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轻微,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梗阻性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肝动脉出血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源 李晓群 +3 位作者 张健 邹旭公 文自祥 钟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后肝动脉出血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30例PTCD术后肝动脉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介入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肝动脉造影显示造影剂外流18例,假性动脉...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后肝动脉出血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30例PTCD术后肝动脉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介入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肝动脉造影显示造影剂外流18例,假性动脉瘤10例,肝动脉畸形2例。介入治疗中单纯使用弹簧圈25例,使用明胶海绵2例,同时使用弹簧圈和明胶海绵3例。介入后患者血压、血红蛋白水平均比介入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后早期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血清转氨酶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是PTCD术后肝动脉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动脉出血 介入治疗 弹簧圈 明胶海绵 血红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