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与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嘉 宋越 +6 位作者 张彩云 徐继威 周焕城 温苑章 肖胜兵 曾华东 李舒凡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 drainage,PTCD)与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肝胆外...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 drainage,PTCD)与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肝胆外科住院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134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5 d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腹痛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黄疸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更显著,有助于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下载PDF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的疗效观察及其并发症原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金文昊 李瑞永 +1 位作者 金哲洙 金星林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流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方法 ]回顾性总结用介入性经皮肝穿胆道外引流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 16例的临床资料 ,观察术前术后血清胆红素变化 ,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流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方法 ]回顾性总结用介入性经皮肝穿胆道外引流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 16例的临床资料 ,观察术前术后血清胆红素变化 ,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结果 ]16例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均 1次性成功 ,术后 1~ 2周 ,总胆红素平均下降 112 87μmol/L ,直接胆红素平均下降 6 6 4 2 μmol/L ,并发症有引流管出血、脱落、阻塞、胆汁外漏、发烧和感染性休克等 .[结论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近期疗效满意 ,对不宜行外科手术的阻塞性黄疸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 梗阻性黄疸 疗效观察 并发症 原因分析
下载PDF
改良三通引流装置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荣超 吴贤慧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2期1746-174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三通引流装置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后引流管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PTCD术后带有引流管的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两组,试验组32例,对照组38例。试验组采用改良三通引流装置来固定PTCD引流管,对照组采用消毒后的橡胶... 目的探讨改良三通引流装置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后引流管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PTCD术后带有引流管的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两组,试验组32例,对照组38例。试验组采用改良三通引流装置来固定PTCD引流管,对照组采用消毒后的橡胶通心管作为引流装置来固定PTCD引流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引流液渗漏情况、管道滑脱率、患者遵医行为依从率,患者舒适度。结果试验组引流液渗漏发生率、引流管连接处管道滑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率、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三通引流装置可有效减少引流液渗漏的发生,降低管道滑脱率,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三通引流装置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 引流管护理
下载PDF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治疗58例肝内梗阻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门中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8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治疗58例肝内梗阻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肝内梗阻性重症胆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开放式胆总管切开减压术治疗,治疗组主要采用经皮...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治疗58例肝内梗阻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肝内梗阻性重症胆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开放式胆总管切开减压术治疗,治疗组主要采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54%,并发症发生率1.2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2.1%,并发症发生率4.54%,通过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效果比对照组显著,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内梗阻性重症胆管炎患者采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治疗,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 肝内梗阻性 胆管炎
下载PDF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与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方晨初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7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样2015年1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取经皮肝胆管引...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样2015年1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取经皮肝胆管引流术,观察组37例,采取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测定两组术后5 d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OSC患者采取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下载PDF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与经皮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6
作者 龚云翔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5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与经皮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从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入住松滋市人民医院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中选取,共选取126例。将126例患者分为肝胆... 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与经皮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从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入住松滋市人民医院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中选取,共选取126例。将126例患者分为肝胆管引流组63例、鼻胆管引流组63例。肝胆管引流组采取经皮肝胆管引流术进行治疗,鼻胆管引流组采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引流量、术后腹痛缓解时间、术后5 d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鼻胆管引流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肝胆管引流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13%,鼻胆管引流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肝胆管引流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胆管引流组的术后引流量比肝胆管引流组少,术后腹痛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比肝胆管引流组短,术后5 d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肝胆管引流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胆管引流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7%,肝胆管引流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70%,鼻胆管引流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肝胆管引流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采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取得的效果比采取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好,手术后患者的引流量减少,腹痛症状很快得到缓解,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且并发症较少,康复时间得以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LC治疗≥65岁老年中度急性胆囊炎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庄洪财 罗丹丹 何超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5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研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直接LC在≥65岁老年中度急性胆囊炎(AC)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97例≥65岁老年中度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手术... 目的研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直接LC在≥65岁老年中度急性胆囊炎(AC)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97例≥65岁老年中度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TGBD+LC组(41例)和LC组(56例)。比较两组的术前一般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总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PTGBD+LC组ASA分级>Ⅱ级比例高于LC组(P<0.05),PTGBD+LC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C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LC组,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LC组,但是住院总费用和总住院时间均大于LC组(P<0.05)。PTGBD+LC组中转开腹0例,LC组中转开腹4例,但两组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GBD+LC组发生并发症5例(12.2%),LC组发生并发症17例(30.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TGBD联合LC可明显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提高LC的安全性,加快术后康复,对≥65岁老年中度急性胆囊炎患者是一种值得考虑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王鹏 翟洪涛 秦旭东 《系统医学》 2025年第6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catheter drainage,PTGD)在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收治的17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catheter drainage,PTGD)在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收治的170例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n=85)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手段作为干预措施,而观察组(n=85)则实施超声引导下的PTG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肝功能、炎性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以及炎性应激反应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5%(2/85),低于对照组的12.94%(1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7,P<0.05)。结论在处理老年高风险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过程中,运用超声导航实施经皮肝脏途径的胆囊穿刺并置入导管引流技术,展现出卓越的安全性与疗效,能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并对患者的肝功能产生积极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应用价值 急性胆囊炎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在治疗高龄患者胆总管结石引起胆管炎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孙明飞 刘亚龙 +1 位作者 李静 段文飞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2825-282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致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为高龄胆总管结石致胆管炎患者, 共60例, 收治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致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为高龄胆总管结石致胆管炎患者, 共60例, 收治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 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PTCD治疗, 观察组30例患者PTCD联合ERC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肝胆生化指标、炎症指标水平变化, 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术后观察组消化系统疾病生存质量指数量表(GLQI)总分高于对照组[(127.03±6.52)分比(105.81±5.46)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67, 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低于对照组[(34.98±3.75) μmol/L、(24.69±3.81) μmol/L、(64.79±5.86) U/L、(61.09±4.36) U/L比(58.42±7.62) μmol/L、(37.12±4.54) μmol/L、(77.13±9.32) U/L、(90.12±7.71) U/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17、11.487、6.139、17.952, 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对照组[(13.08±1.09)×109/L、(1.49±0.38) mg/L、(29.54±2.71) μg/L比(15.73±1.16)×109/L、(2.08±0.51) mg/L、(36.48±3.38) 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19、5.081、8.774, 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发热缓解时间以及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43±0.52)、(1.99±0.32)、(2.43±0.46) d比(5.89±0.97)、(2.87±0.46)、(3.15±0.61)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6、8.602、5.162, P<0.05)。结论高龄患者胆总管结石致胆管炎应用ERCP联合PTCD治疗的效果可观, 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 高龄患者 胆总管结石 胆管炎
原文传递
消炎利胆片辅助治疗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谢雨林 王小华 +3 位作者 徐道峰 谢元康 钟百茵 何晓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4年第22期3350-3351,3354,共3页
目的分析消炎利胆片联合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消炎利胆片联合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解除胆道梗阻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消炎利胆片治疗。比较两组血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中医证候积分、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用药第3、7天血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第7天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炎利胆片可有效控制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缓解湿热瘀结证症状,减少抗生素使用量,保证用药合理性,加快患者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 消炎利胆片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陈迎祯 刘君 伏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5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UG-PTGD)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为研究对象,均行UG-PTGD治疗,记录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手术前后临床...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UG-PTGD)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为研究对象,均行UG-PTGD治疗,记录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清炎症因子、肝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UG-PTGD术治疗均一次置管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00%;术后3 d引流管通畅,平均引流量为(211.80±21.20)mL。术后3 d,患者体温、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PLT、PCT、CRP以及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UG-PTGD术治疗后,均无切口感染、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仅2例患者发生院内引流管脱落,再置管后引流通畅。结论:UG-PTGD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操作成功率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超声引导 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下载PDF
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后不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闫春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95-97,共3页
目的比较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SAC)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后不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6—2024-01于睢县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7例老年SA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PTGD后行LC治疗的时机分... 目的比较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SAC)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后不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6—2024-01于睢县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7例老年SA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PTGD后行LC治疗的时机分为2组。观察组31例,于PTGD后3个月左右实施LC术;对照组36例,于PTGD后1个月左右行LC。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围术期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腹腔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中转开腹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SAC患者,于PTGD后3个月左右实施LC,在优化围术期指标和提升手术安全性方面均较PTGD后1个月左右实施LC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胆囊炎 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急性胆石性胆囊炎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13
作者 焦涛 李祥 +1 位作者 麦吉元 宋子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95-799,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损伤控制理念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对高龄患者急性胆石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并通过临床指标表征患者PTGD治疗前后的差异,探讨其与传统标准治疗相比较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纳入46名65岁以上急性胆石性胆囊炎... 目的研究基于损伤控制理念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对高龄患者急性胆石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并通过临床指标表征患者PTGD治疗前后的差异,探讨其与传统标准治疗相比较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纳入46名65岁以上急性胆石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23)和对照组(n=23)。实验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24 h内完成PTGD操作,对照组仅接受标准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每日NRS疼痛评分、死亡率、每日SOFA评分、住院时间及基础原因、检验指标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TGD术后3 d内,实验组的白细胞计数等关键指标相比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而淀粉酶、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和凝血酶原时间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术后恢复、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体温、快速C反应蛋白与术后症状缓解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PTGD结合标准治疗为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结果,减少并发症,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损伤控制理念 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急性胆囊炎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后一期与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研究
14
作者 许春生 孙光明 《肝胆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后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二期LC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PTGD后行LC手术的92例急性胆囊炎患... 目的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后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二期LC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PTGD后行LC手术的9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根据LC手术的时机分为PTGD后一期组(n=45,拔除引流管后72h内行LC手术,简称一期组)和PTCD后二期组(n=47,拔除引流管后2~4周行LC手术,简称二期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胆囊壁厚度、LC手术难度评分、中转开腹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一期组(P<0.05)。一期组LC后24hTBiL、AST、ALP、ALT、GCT水平均低于二期组(P<0.05)。LC后24h一期组hs-CRP、PCT、TNF-α、IL-6水平均低于二期组(P<0.05)。LC后24h两组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二期组(P<0.05)。结论仑PTCD后一期行LC可减轻炎性反应程度,有效保护肝功能,缩短患者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一期腹腔镜手术 二期腹腔镜手术 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
15
作者 吴晓曼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7期83-86,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收治的16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收治的16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TGD组(n=87)和对照组(n=79)。对照组行常规抗感染治疗+胆囊切除术组,PTGD组行常规抗感染治疗+PTG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淀粉酶(amylase,AMS)、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LT)]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TGD组WBC、PCT、CRP、AMS、TBil、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TG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3/87),低于对照组的12.66%(1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6,P=0.027)。结论PTGD治疗能够改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胆囊炎 并发症发生率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研究
16
作者 黄尚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21-0024,共4页
探究针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予以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手术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入诊治的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n=40),采取随机抓阄法分成两组(实验组、参照组),各2... 探究针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予以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手术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入诊治的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n=40),采取随机抓阄法分成两组(实验组、参照组),各20例。参照组进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实验组则进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手术治疗。比较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白细胞指标水平、临床治疗效益、肝脏功能指数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WBC指标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WBC指标、GPT、Dbil、Tbil与参照组比较更低,而其治疗总效益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肝脏功能衰竭、胆管炎、胆管出血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要小于参照组的发生率(5.00%>25.00%),但数据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 针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予以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手术结合治疗有效提升了患者肝脏功能指数,临床治疗效益显著,术后并发症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 介入手术
原文传递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17
作者 杜英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60-0063,共4页
分析在急性重症胆囊炎治疗中,应用PTGD+LC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限定时间:2021.05-2022.05;限定对象: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80例,乙组(急诊Lc,n=40),甲组(PTGD术1周后行LC治疗,n=40),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甲组干预效果较乙组佳(P<0.... 分析在急性重症胆囊炎治疗中,应用PTGD+LC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限定时间:2021.05-2022.05;限定对象: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80例,乙组(急诊Lc,n=40),甲组(PTGD术1周后行LC治疗,n=40),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甲组干预效果较乙组佳(P<0.05)。结论 在急性重症胆囊炎治疗中,采用PTGD术1周后行LC治疗的方案,相较于单独行LC治疗,具有微创性好、手术时间短及、康复进程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胆囊炎 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原文传递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伴局限性腹膜炎效果分析
18
作者 郑皓文 韩美伊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病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病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PTGD序贯LC治疗,n=43)和对照组(急诊LC治疗,n=103),对两组LC手术时间、住院总天数、术后排气时间、LC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总花费、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PTGD至LC时间为(38.74±18.30)d。观察组LC手术时间[(53.95±17.75)min]低于对照组[(66.34±24.61)min],观察组住院总天数[(9.23±3.62)d]高于对照组[(7.34±3.80)d],观察组LC术后带管时间[(4.33±2.42)d]低于对照组[(7.21±4.30)d],观察组住院总花费[(32306.29±11551.70)元]高于对照组[(21588.82±5338.03)元](P<0.05)。观察组LC术后排气时间[(1.88±0.79)d]与对照组[(1.73±0.7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急诊LC相比,PTGD序贯LC可降低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患者的手术难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PTGD序贯LC存在总体费用高,治疗周期长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局限性腹膜炎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孙运福 李胜勇 +1 位作者 孙道一 张启波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1期80-83,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UG-PTG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就诊的80例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UG-PTG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就诊的80例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UG-PTGD结合LC治疗,对照组采用LC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术后拔管、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肝功能指标[碱性磷酸酶(ALP)、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术后拔管、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WBC、CRP、IL-6、ALP、IBIL、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UG-PTGD联合LC治疗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康复时间,还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肝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炎症反应 肝功能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晓鹏 马云涛 +4 位作者 车杨 洪丁 梁丹茹 田宏伟 苏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580-582,587,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PTCD)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6月~2013年6月,恶性梗阻性黄疸120例,在PTCD术后常规护肝...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PTCD)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6月~2013年6月,恶性梗阻性黄疸120例,在PTCD术后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按就诊顺序依次分入观察组(加用异甘草酸镁100 mg/d)和对照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 mg/d)各60例。治疗7天后,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白蛋白( ALB)、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 ALP)、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核因子κB( NF-κB)的变化;观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Bil、DBil、ALT、AST、ALP、TNF-α、NF-κB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ALB、γ-GT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2组间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异甘草酸镁治疗肝功能损伤对恢复肝功能、消退黄疸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 异甘草酸镁 恶性 梗阻性黄疸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