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mics软件系统行三维重建指导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王鹏 辛治 +6 位作者 张杨 白明 孟格栋 张海斌 赵健 李树文 吴一民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123-126,147,共5页
目的探讨Mimics软件系统行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胸腰段椎体成像模型(3D-CTTVBIM)指导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至2023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 目的探讨Mimics软件系统行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胸腰段椎体成像模型(3D-CTTVBIM)指导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至2023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n=37,采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指导)与对照组(n=15,未进行三维重建),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6钉穿刺定位次数以及术前6钉穿刺透视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Cobb角差值高于对照组,且置钉良品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imics软件制作3D-CTTVBIM指导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能精准识别胸腰段椎体结构,优化手术流程,提高手术效率和置钉良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ICS软件 三维重建 创伤性胸腰段骨折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
下载PDF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陈豪豪 赵国权 蒲兴魏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34-36,共3页
目的:针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探讨分析使用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医院诊疗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选择89例(2021年3月—2023年3月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区别将89例分为两组,其中以传统后路椎弓根... 目的:针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探讨分析使用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医院诊疗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选择89例(2021年3月—2023年3月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区别将89例分为两组,其中以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为治疗方式的45例列为对照组,以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为治疗方式的44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矢状面指数、伤椎椎体高度比、后凸Cobb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矢状面指数、伤椎椎体高度比均比对照组高,后凸Cobb角、ODI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存在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等优势,同时还可减轻炎性反应,促进各项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
下载PDF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焦小振 张军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6期58-61,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70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和观察组(35例,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70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和观察组(35例,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感觉、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中,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但脊柱纠正效果与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并无显著差异。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个人需求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
下载PDF
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4
作者 梅俊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 d,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后3 d,且术后3 d、6 d,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4周,两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脊椎间隙高度大于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小于术前(P<0.05)。结论: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均能有效恢复脊柱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段脊柱骨折 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韩刚 《系统医学》 2025年第5期135-137,14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涟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1例,以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与观察组(41例,经皮...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涟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1例,以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与观察组(41例,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两组手术指标、脊柱形态与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相关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1/41),较对照组20.00%(8/4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2,P<0.05)。结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中,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安全性高,术后脊柱形态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
6
作者 李振肃 曹玮 +1 位作者 宫金涛 秦晓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5期47-50,共4页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情况、疼痛程度、胸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2.31±5.49)ml少于对照组的(66.89±7.21)ml,手术时间(82.43±6.21)min、住院时间(8.06±1.24)d均短于对照组的(103.75±8.97)min、(10.59±1.88)d(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63±2.38)°、(13.31±1.69)mm,术后分别为(10.36±1.39)°、(20.37±2.72)mm;观察组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71±2.20)°、(13.65±1.31)mm,术后分别为(10.21±1.30)°、(20.45±2.76)mm。术前、术后,两组组间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后凸Cobb角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分别为(5.31±1.02)、(32.49±2.57)分,术后分别为(2.95±0.63)、(15.59±1.42)分;观察组患者术前VAS、ODI评分分别为(5.40±0.97)、(32.63±2.21)分,术后分别为(2.24±0.38)、(15.67±1.35)分。术前,两组VAS、ODI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具有更小的创伤,可减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其术后迅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后凸Cobb角 椎体前缘高度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微创稳定系统结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用于四肢骨折的围术期效果观察
7
作者 邢海鹏 刘刚 胡雪峰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稳定系统(LISS)结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用于四肢骨折的围术期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医院收治的82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微创稳定系统(LISS)结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用于四肢骨折的围术期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医院收治的82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LISS结合MIPP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围术期指标、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骨折愈合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应激指标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FMA、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高(均P<0.05)。结论LISS结合MIPPO用于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较好,能够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稳定系统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 四肢骨折 应激指标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8
作者 刘之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02-0105,共4页
罹患脊柱骨折病人,对比不同手术的效果。方法 依据52个病例实际开展的手术类型进行分组处理,一组作为对照组,取传统术式,即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对经皮微创手术予以规范性展开。结果 表2-6结果示,观察组所... 罹患脊柱骨折病人,对比不同手术的效果。方法 依据52个病例实际开展的手术类型进行分组处理,一组作为对照组,取传统术式,即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对经皮微创手术予以规范性展开。结果 表2-6结果示,观察组所获取的数据更贴近满意治疗结局的标准。结论 针对脊柱骨折的患者取开放式手术,抑或经皮微创手术都能取得比较理想的脊柱形态纠正效果,但相较而言,经皮微创手术更利于提高术后康复效率,减轻疼痛,并降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预后,建议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脊柱骨折
下载PDF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孙赫 张旭 王茹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IPPSO)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2年1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共计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IPPSO)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2年1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共计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后路开放式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Sextant MIPPSO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椎体形态、脊柱功能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更少(P<0.05),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面指数均较术前提高(P<0.05),脊柱后凸角度(Cobb’s角)均较术前降低(P<0.05),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面指数较对照组均更高(P<0.05),Cobb’s角更低(P<0.05)。术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较术前均降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与对照组(26.67%)相比更低(P<0.05)。结论:给予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Sextant MIPPSO治疗,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促进患者脊柱形态和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脊柱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姜峰 邱学文 +1 位作者 李小妹 李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6期49-53,共5页
目的:探究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观... 目的:探究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组行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椎体功能、影像学指标、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影像学指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面指数(SI)均高于对照组,脊柱后凸角度(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开放式手术,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能够进一步减轻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影像学指标、椎体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围手期指标 疼痛程度 椎体功能 影像学指标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1
作者 陈凡州 张岐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4期141-144,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脊柱后凸角度(Cobb)、矢状面指数(SI)、椎体前缘高度]水平、疼痛应激反应指标[血清P物质(SP)、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Cobb角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两组SI、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SP、Cor、IL-6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影像学指标、围术期指标水平,以及降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脊柱功能障碍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脊柱骨折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脊柱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疼痛
下载PDF
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王曦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3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苏州大学第一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苏州大学第一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微创PPSF治疗,试验组采用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PPSF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椎体恢复情况、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功能障碍情况、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试验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高于对照组的2.04%,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PPSF治疗脊柱骨折患者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加快椎体恢复速度,增强腰椎功能,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虚拟仿真 3D打印技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徐德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临沂市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临沂市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影像学指标、疼痛程度、手术指标。结果:术前,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obb角小于术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恢复骨折处脊柱结构,减轻患者疼痛,且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下载PDF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14
作者 袁文强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3期13-16,共4页
讨论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桐梓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各33例。参照组采取开放椎弓... 讨论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桐梓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各33例。参照组采取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试验组采取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显示,术后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应激反应、生活质量、ODI评分、VAS评分等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有利于缩短其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 疼痛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赵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38-041,共4页
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治疗干预中的价值。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4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开放经皮椎弓根螺钉内... 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治疗干预中的价值。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4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开放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判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ASIA以及FIM评分整体优于对照组,但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上,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整体疗效整体优于开放手术,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手 胸腰段脊柱骨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椎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16
作者 齐云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9期85-88,共4页
目的 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椎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赤峰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2例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椎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赤峰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2例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椎体形态、疼痛程度、椎体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面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脊柱后凸角度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研究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椎脊柱骨折应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脊柱骨折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椎体功能
原文传递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中老年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17
作者 王宇强 翟磊 苏学涛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中老年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6例中老年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 目的:研究分析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中老年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6例中老年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1例、研究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影像学指标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Cobb s角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中老年脊柱骨折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机体损伤,改善患者的脊柱后凸角度及椎体高度,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脊柱骨折 生存质量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微创脊柱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林立 董有海 《骨科》 CAS 2016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PPSF)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能避免对椎旁肌肉和椎旁神经的医源性创伤,减少术中出血、术后疼痛和恢复时间,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由于手术操作区域有限,PPSF无法完成椎管减压...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PPSF)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能避免对椎旁肌肉和椎旁神经的医源性创伤,减少术中出血、术后疼痛和恢复时间,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由于手术操作区域有限,PPSF无法完成椎管减压、椎体融合等操作,最初仅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单纯固定。随着微创器械和导航影像技术的发展,椎弓根螺钉技术、椎体间融合及椎管减压等操作都能够在微创下完成,拓展了PPSF在复杂脊柱疾病中的应用。本文针对目前临床实践的需求,探讨PPSF在微创脊柱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 外科手 微创 脊柱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3
19
作者 曹立颖 钟南 +2 位作者 林斌珍 尹小锋 陈开明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7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医院接诊的80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试验组行经皮微创椎弓...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医院接诊的80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试验组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及影像学指标。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及影像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Cobb's角小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矢状面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术后疼痛轻,可改善影像学指标,促进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段脊柱骨折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经皮微创内固定 影像学指标 疼痛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高峰 赵海越 沈孝天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8期961-963,共3页
目的 探究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盐城临床医学院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132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 目的 探究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盐城临床医学院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132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置钉方案分为3D打印置钉组66例(采用3D打印模板辅助置钉)及徒手置钉组66例(采用透视引导下徒手置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形臂机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情况、置钉准确率、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 3D打印置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C形臂机透视次数低于徒手置钉组,置钉后椎弓根螺钉分级优于徒手置钉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徒手置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术后7d及术后6个月时的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7d及术后6个月时两组后凸Cobb角较术前明显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比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术后7d及术后1个月时的VAS评分呈下降趋势(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D打印置钉组术后7d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徒手置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时的ODI指数呈降低趋势(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的ODI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D打印置钉组术后3个月时的ODI指数明显低于徒手置钉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以3D打印模板辅助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置钉,可提高置钉准确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脊柱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