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现代生物力学对高张力性经筋病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谭良源 卢栋明 +2 位作者 甘小凤 杨培培 王开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8期4-8,共5页
经筋是对人体肌肉、肌腱、韧带和神经等软组织的高度概括。文章基于经筋的实质结构和功能特点,从软组织生物力学角度探讨了经筋病发病机制,认为各软组织之间的非生理性活动影响了经筋正常的生物力学结构,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高张力性经筋病... 经筋是对人体肌肉、肌腱、韧带和神经等软组织的高度概括。文章基于经筋的实质结构和功能特点,从软组织生物力学角度探讨了经筋病发病机制,认为各软组织之间的非生理性活动影响了经筋正常的生物力学结构,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高张力性经筋病变;根据经筋病病变规律,以“循经查灶,以痛为腧,松筋解结”和“动静结合,交互抑制,整体论治”为原则深度剖析了经筋病的治疗思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 经筋病 高张力性经筋病 生物力学 理论探讨
下载PDF
经筋病“筋结”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炎 顾非 +6 位作者 林丹椿 张宇 陈兴位 张晓东 郁正蔡 龙政林 何天翔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96-100,共5页
从筋结的内涵、分布及生理病理特点出发,梳理和探讨筋结的理论基础,并综述其在运动、消化、神经、循环等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现状,以进一步总结经筋病的发病规律,进而为临床治疗筋结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经筋病 筋结 针灸 推拿 颈椎 肌筋膜触发点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气血-经脉-经筋”系统对推拿治疗经筋病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桃 冯祥 +2 位作者 曾理 李武 李江山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6期182-185,189,共5页
气血以经脉为桥梁与经筋相联系,气血通过经脉濡养经筋,以维持经筋的正常功能活动。气血异常使经脉产生寒热虚实的病理变化,进而导致经筋出现病变。从“气血-经脉-经筋”系统经脉气血出发,理筋整复、辨证论治、顾护脾胃三步推拿法可调节... 气血以经脉为桥梁与经筋相联系,气血通过经脉濡养经筋,以维持经筋的正常功能活动。气血异常使经脉产生寒热虚实的病理变化,进而导致经筋出现病变。从“气血-经脉-经筋”系统经脉气血出发,理筋整复、辨证论治、顾护脾胃三步推拿法可调节经脉气血,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达到濡养经筋,恢复其正常功能活动的目的。以项痹为例,阐述“气血-经脉-经筋”系统在推拿治疗经筋病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病 推拿 经脉 气血 项痹
下载PDF
腹式呼吸治疗经筋病的作用原理探析
4
作者 王良夫 董宝强 +1 位作者 林星星 富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9期66-69,共4页
经筋病涵盖周身多个脏腑系统,临床上常将腹式呼吸单独使用或与多种治疗方法配合使用治疗经筋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腹式呼吸通过调节冲任督带四脉,进而联系经脉与经筋,联络周身脏腑,促进气血津液正常运行,消除寒热痰湿等疾病病因。... 经筋病涵盖周身多个脏腑系统,临床上常将腹式呼吸单独使用或与多种治疗方法配合使用治疗经筋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腹式呼吸通过调节冲任督带四脉,进而联系经脉与经筋,联络周身脏腑,促进气血津液正常运行,消除寒热痰湿等疾病病因。同时腹式呼吸作为一种运动疗法,可激活膈肌、盆底肌、腰腹核心肌群,放松辅助呼吸肌,改善肌群失衡局面。腹式呼吸亦可兴奋副交感神经,改善焦虑状态,达到“形神合一”从而促进经筋病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式呼吸 经筋病 形神合一 作用原理
原文传递
探讨燔针劫刺治疗经筋病的机制
5
作者 李勤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2期4327-4330,共4页
经筋病为临床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及年轻化的趋势,其最早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该书同时记载了“燔针劫刺”为治疗经筋病的一种有效方法。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经筋病的理论进行了总结,对“燔针劫刺法”进行了探讨,同时... 经筋病为临床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及年轻化的趋势,其最早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该书同时记载了“燔针劫刺”为治疗经筋病的一种有效方法。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经筋病的理论进行了总结,对“燔针劫刺法”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经筋理论及燔针劫刺概念,探究了燔针劫刺治疗经筋病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病 燔针劫刺 燔针
下载PDF
论经筋病病因及调摄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志伟 张帅攀 +3 位作者 房敏 朱清广 孔令军 程艳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3-55,共3页
经筋理论作为中医学基础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临床中对针灸、推拿等外治疗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经筋病发病率高、年轻化趋势明显以及十二经筋在生理结构和功能方面与现代解剖学的契合使得其成为研究的聚焦点。经筋病病因学研究... 经筋理论作为中医学基础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临床中对针灸、推拿等外治疗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经筋病发病率高、年轻化趋势明显以及十二经筋在生理结构和功能方面与现代解剖学的契合使得其成为研究的聚焦点。经筋病病因学研究是中医"辨证论治"和"审症求因"的重要体现。作者系统整理了中医古籍中有关经筋病病因学论述,将经筋病病因整理归纳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大类,并结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阐述了经筋病的日常调摄,为临床医生诊疗经筋病和大众预防经筋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病 调摄
原文传递
五虎擒羊针法合温针灸治疗经筋病初探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新伟 邵晓梅 +1 位作者 谭克平 方剑乔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818-819,共2页
五虎擒羊针法是一种五针并用、针对病痛点进行治疗的多针刺法;结合温针灸能够增强针感,激发经气,起到振奋阳气,宣通气血,散采止痛等作用,有效治疗多种软组织伤痛。
关键词 五虎擒羊针法 温针灸 经筋病 软组织疼痛
下载PDF
王居易经络诊察治疗经筋病的临证经验 被引量:9
8
作者 孟笑男 于海阔 +1 位作者 孙洁 李春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3期125-128,共4页
经筋病证为针灸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临床常“以痛为俞”,忽略经络诊察及辨经、选经,临床疗效也因此受到影响。王居易教授根植中医传统理论,通过50多年临床创立并完善了经络诊察体系,积累了治疗经筋病的丰富经验,认为其治疗应根据经络... 经筋病证为针灸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临床常“以痛为俞”,忽略经络诊察及辨经、选经,临床疗效也因此受到影响。王居易教授根植中医传统理论,通过50多年临床创立并完善了经络诊察体系,积累了治疗经筋病的丰富经验,认为其治疗应根据经络诊察明确受累经筋的经络归属,通过辨经从而指导最终选经治疗,临床中善用“原合”配穴,同时治疗时注意“皮脉肉筋骨”层次理论,并能将针刺和“揲法”“解肌法”等传统经典手法在治疗过程中有机结合。因此通过经络医学指导下的系统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跟随王教授学习多年,将其在临床治疗思路结合临床验案进行梳理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居易 经络诊察 经筋病 临床思路
下载PDF
经筋病阿是穴分布特点探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郭长青 刘乃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9-900,共2页
阿是穴是临床经筋病治疗的主要用穴。本文结合经筋的功能特点分析和总结了经筋病中阿是穴分布的6个特点,即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应力集中点,人体功能活动的应力集中点,相关起协同或拮抗作用肌肉、韧带的起止点、肌腹,腱鞘、脂肪垫、滑... 阿是穴是临床经筋病治疗的主要用穴。本文结合经筋的功能特点分析和总结了经筋病中阿是穴分布的6个特点,即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应力集中点,人体功能活动的应力集中点,相关起协同或拮抗作用肌肉、韧带的起止点、肌腹,腱鞘、脂肪垫、滑囊、滑车、籽骨等处,神经出口处和肌筋膜附着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病 阿是穴 分布特点
下载PDF
治疗经筋病“以痛为腧”浅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吉平 王燕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97-797,共1页
"以痛为腧"是治疗经筋病基本的取穴原则,但因经筋病病因病机多样,涉及脏腑经脉不同,症状表现有异,若拘泥于此,未免过于局限.试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 治疗 经筋病 “以痛为腧”
下载PDF
“经筋病”和“骨错缝”在颈椎病中的生物力学作用 被引量:30
11
作者 朱清广 房敏 洪水棕 《北京中医药》 2010年第1期34-36,共3页
颈部"经筋病"和"骨错缝"在颈椎病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颈部"经筋病"主要体现在颈部肌群力学特性的改变,这种改变导致了颈椎外源性稳定的失衡;颈部"骨错缝"则主要体现在关节功能的异常,这种功... 颈部"经筋病"和"骨错缝"在颈椎病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颈部"经筋病"主要体现在颈部肌群力学特性的改变,这种改变导致了颈椎外源性稳定的失衡;颈部"骨错缝"则主要体现在关节功能的异常,这种功能异常导致了颈椎内源性稳定的失衡。"经筋病"和"骨错缝"共同影响颈椎内外源的稳定,故在颈椎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树立"筋骨并重"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病 骨错缝 颈椎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经筋病累及病症的现代针灸疗法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韩红 王淑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12-13,共2页
临床经筋病的研究已经涉及累及性病变,此类疾病的主要机理是筋脉结聚的病灶点对机体产生恶性刺激,使局部产生异常压迫,使局部筋肉收缩均衡失调,导致了经络气血循环发生阻滞而发病。该文探讨了筋性疲劳综合征、筋性压迫性眩晕、筋性类冠... 临床经筋病的研究已经涉及累及性病变,此类疾病的主要机理是筋脉结聚的病灶点对机体产生恶性刺激,使局部产生异常压迫,使局部筋肉收缩均衡失调,导致了经络气血循环发生阻滞而发病。该文探讨了筋性疲劳综合征、筋性压迫性眩晕、筋性类冠心病、筋性梅核气等疾病的发病机理和针刺治疗方法,希望能为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开辟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病 针灸治疗 理论探讨
下载PDF
经筋手法治疗阳明经筋病膝骨性关节炎31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冯学烽 韩清民 陈宇 《河南中医》 2011年第4期404-405,共2页
目的:观察经筋手法治疗阳明经筋病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除脱落病例外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经筋手法治疗,日1次,治疗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每次75 mg,日1次,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结果:①... 目的:观察经筋手法治疗阳明经筋病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除脱落病例外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经筋手法治疗,日1次,治疗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每次75 mg,日1次,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结果:①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组WMOAC评分差值中疼痛评分差值、活动难度评分差值及总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经筋手法治疗阳明经筋病膝骨性关节炎简便、安全、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经筋病膝骨性关节炎 经筋手法 WOMAC评分
下载PDF
经筋病针灸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35
14
作者 李万瑶 《针灸临床杂志》 2004年第12期2-4,共3页
探讨经筋病的病候 ,指出经筋病主要是在经筋分布之处的筋肉挛急、掣引、痹痛、转筋、强直、弛缓、肢体不用等症 ,临床以痛证为主 ,取穴特点大都是痛点及附近部位。并分析探讨了古代《内经》针法 ,列出治疗经筋病的火针疗法 ;以多针浅刺... 探讨经筋病的病候 ,指出经筋病主要是在经筋分布之处的筋肉挛急、掣引、痹痛、转筋、强直、弛缓、肢体不用等症 ,临床以痛证为主 ,取穴特点大都是痛点及附近部位。并分析探讨了古代《内经》针法 ,列出治疗经筋病的火针疗法 ;以多针浅刺法治疗的傍针刺法、齐棘法、扬刺法 ;以单针多向刺的关刺法、恢刺法、合谷刺法等 ;以沿皮浅刺的浮刺法、直针刺法等。指出现代所用的三针集合同刺法 ,围刺、对刺、交叉刺、骨骼肌竖横针刺法、浮针疗法、腕踝针疗法、某些穴位的透刺等都可以治疗经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病 针灸 方法探讨
下载PDF
类手太阳经筋病的临床发现与治疗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曲崇正 江钢辉 宋振杰 《中医正骨》 2010年第8期42-42,44,共2页
关键词 类手太阳经筋病 发现 治疗
下载PDF
经筋病证的针灸治疗特点 被引量:17
16
作者 马元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9期79-81,共3页
经筋病证作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针灸疗法有效病证之一。但经筋病证的针灸治疗多以痛为腧,重局部而轻整体,常常失于辨证、辨经及正确刺灸方法的应用,从而影响了临床疗效。任何经筋病证都应明确其病因病机,病变所属经脉,在病痛局部... 经筋病证作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针灸疗法有效病证之一。但经筋病证的针灸治疗多以痛为腧,重局部而轻整体,常常失于辨证、辨经及正确刺灸方法的应用,从而影响了临床疗效。任何经筋病证都应明确其病因病机,病变所属经脉,在病痛局部选穴的基础上,配合循经远部取穴,并重视调补肝脾二经,同时还应依阴阳缓急的不同,充分发挥针刺补泻手法,达到补缓泻急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十二经筋 经筋病
下载PDF
经筋病与经筋疗法概述 被引量:15
17
作者 牛白璐 陈勇 胡幼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4期271-272,共2页
关键词 经筋疗法 经筋病 十二经脉 灵枢·经筋 十二经筋 运动功能 关节 转筋
下载PDF
针刀手法针刺治疗经筋病340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云涛 左刚 《河南中医》 2015年第7期1672-1673,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刀手法针刺治疗经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筋病患者6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刀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刀手法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3%,治疗组有效率9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目的:观察针刀手法针刺治疗经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筋病患者6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刀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刀手法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3%,治疗组有效率9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手法针刺治疗经筋病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病 针刀手法 针刺疗法
下载PDF
论经筋病的针灸辨证治疗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玲 雷政权 《现代中医药》 CAS 2003年第1期46-48,共3页
经筋病乃针灸临床之常见病 ,但有些经筋病却顽固难治 ,迁延日久 ,甚至伴随病人终生。就如何提高疗效 ,缩短疗程问题 ,笔者认为在于熟悉病因 ,掌握病机 ;明确诊断 ,重视辨证 ;综合治疗 。
关键词 经筋病 针灸 辨证治疗
下载PDF
“以痛为腧”治疗经筋病的认识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文霞 张春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期3-4,共2页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经筋病一般表现为经筋循行处筋肉、关节的疾患,以疼痛、运动障碍为主。经筋病的治疗"以痛为腧"为基本的治疗方法,强调局部取穴的重要性。同时,配合...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经筋病一般表现为经筋循行处筋肉、关节的疾患,以疼痛、运动障碍为主。经筋病的治疗"以痛为腧"为基本的治疗方法,强调局部取穴的重要性。同时,配合以灶为腧、整体观念取穴,通过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近治与远治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经筋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病 以痛为腧 整体观念 针灸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