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经络诊察法以铜砭刮痧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万丽 杜子媚 +3 位作者 李燕明 陈惠冰 王芹 利结芳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7期136-138,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经络诊察法以铜砭刮痧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到中山市中医院到治未病中心、睡眠专科门诊和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9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口服中药... 目的:观察基于经络诊察法以铜砭刮痧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到中山市中医院到治未病中心、睡眠专科门诊和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9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口服中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基于经络诊察法以铜砭刮痧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均有改善,治疗组评分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经络诊察法以铜砭刮痧治疗更年期失眠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失眠显著得到调节,不良情绪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诊察法 铜砭刮痧 更年期失眠症 心肾不交型
下载PDF
王居易经络诊察法佐治COPD稳定期临床观察
2
作者 周晶玲 刘飞 黄小慧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4期126-127,150,共3页
目的研究王居易经络诊察法佐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有效性,观察肺功能、生命质量变化。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2吸,每日2次,乙酰半胱氨酸片1片,每日1次口服,用药... 目的研究王居易经络诊察法佐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有效性,观察肺功能、生命质量变化。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2吸,每日2次,乙酰半胱氨酸片1片,每日1次口服,用药3周。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王居易经络诊察法针刺,每周5次,连续治疗3周,观察2组病例治疗后肺功能、生命质量评价。结果2组均有效改善FEV_(1)等肺功能指标(P<0.05),治疗组在改善COPD患者FEV_(1)(%)、FEV_(1)(L)、FEV_(1)/FVC肺功能指数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生命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改善肺功能指数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提高生命质量上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王居易 经络诊察法 稳定期
下载PDF
经络诊察法在脏腑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欣 李旭豪 +1 位作者 薛玺情 杨继国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第8期98-101,共4页
“经脉脏腑相关”是体表经络诊察法在脏腑病中应用的理论基础。目前经络诊察法已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多种脏腑疾病,以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应用最多。本研究整理近20年相关文献,发现经络诊察法在现代临床中已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 “经脉脏腑相关”是体表经络诊察法在脏腑病中应用的理论基础。目前经络诊察法已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多种脏腑疾病,以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应用最多。本研究整理近20年相关文献,发现经络诊察法在现代临床中已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多种脏腑病,为认识疾病部位进而指导治疗靶点提供重要依据,但不同医师选取诊察经脉的原则不同,含有个人主观性。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通过刺激体表与病变脏腑相对应经脉或腧穴,观察刺激信号在脊髓或大脑出现反映的作用规律,或从基因水平研究经脉脏腑与疾病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经脉脏腑相关”的科学内涵,但尚未见变动经脉或阳性反应点与病变脏腑间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提示今后可进行大数据脏腑疾病变动经脉及阳性反应点出现部位的规律性研究和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 脏腑 经络诊察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针灸辨证中的应用举隅
4
作者 曹丽娟 王居易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第8期599-600,共2页
王居易强调临床诊病时进行经络诊察,并总结了"审、切、循、扪、按"的经络诊察方法在针灸辨证中加以运用,此法可以为医生判断病机提供客观依据,在经络诊察基础上进行辨经、选经、配穴,可以显著提高针灸临床疗效。该文从荨麻疹... 王居易强调临床诊病时进行经络诊察,并总结了"审、切、循、扪、按"的经络诊察方法在针灸辨证中加以运用,此法可以为医生判断病机提供客观依据,在经络诊察基础上进行辨经、选经、配穴,可以显著提高针灸临床疗效。该文从荨麻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中风伴肢体沉重三则医案入手,来阐述经络诊察法在针灸辨证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居易 经络诊察法 针灸 辨证 医案
下载PDF
王居易教授经络诊察法结合六经气化理论治疗原发性头痛经验撷英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洁 孟笑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5期152-156,共5页
原发性头痛属头痛病的一种,病因病机复杂。首都国医名师、经络医学大家王居易教授认为针灸治疗原发性头痛思路不应局限于脏腑、气血辨证,或局部痛处取穴,而应以经络辨证为纲,主张应用经络诊察,不仅包括局部痛处,还应重点诊察相应经络远... 原发性头痛属头痛病的一种,病因病机复杂。首都国医名师、经络医学大家王居易教授认为针灸治疗原发性头痛思路不应局限于脏腑、气血辨证,或局部痛处取穴,而应以经络辨证为纲,主张应用经络诊察,不仅包括局部痛处,还应重点诊察相应经络远端循行部位,以辨病经及虚实;借助六经气化特点,辨别多经“合病”或“并病”,多呈现同名、表里经传变特点,治疗时可诸经同选;减少局部取穴、重视手足同名经特定穴选取,同气相求以提高临床疗效。本文通过介绍经络诊察法结合六经气化理论治疗原发性头痛,以期对其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诊察法 六经气化 原发性头痛
下载PDF
经络诊察法配合穴位埋针治疗慢性咳嗽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晓颖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8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络诊察法配合穴位埋针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7月来广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慢性咳嗽患者1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97)、对照组(n=98)。对照组给予川贝枇杷糖浆口服,观察组运用王居易经络诊察... 目的:探讨经络诊察法配合穴位埋针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7月来广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慢性咳嗽患者1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97)、对照组(n=98)。对照组给予川贝枇杷糖浆口服,观察组运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进行循经切按,找到病变经络,选取病变经络的原穴、背俞穴及募穴进行埋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咳嗽症状积分、临床总有效率及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评价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后2周,观察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VAS评分、咳嗽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并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0.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44.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络诊察法配合穴位埋针在改善慢性咳嗽患者的咳嗽症状和咳嗽程度方面均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诊察法 穴位埋针 慢性咳嗽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治疗太阳经头痛23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谭双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27期5-6,共2页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本文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调整经络法治疗太阳经头痛2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由此证明了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针灸治疗学中的临床指导作用。
关键词 太阳经头痛 经络诊察法
下载PDF
王居易经络诊察法临床应用体会
8
作者 马克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7期106-107,117,共3页
该文根据王居易教授的经络医学理论,利用经络诊察法指导针灸临床实践,提高了临床诊疗效果。该文列举的病例均是在利用经络诊察法调整治疗方案后,其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提升了机体的康复速度,用事实证明经络医学的实用性。
关键词 针刺 经络医学 经络诊察法 王居易
下载PDF
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联合Bobath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9
作者 高森 孟笑男 +2 位作者 李春颖 孙洁 于海阔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比较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联合Bobath康复训练与单纯Bobath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53例,脱落3例)。两组均予药物控制基础病及常... 目的:比较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联合Bobath康复训练与单纯Bobath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53例,脱落3例)。两组均予药物控制基础病及常规针刺治疗(穴取患侧外关、手三里、肩髃)。对照组予Bobath康复训练治疗,每次2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于患侧手太阴与手阳明经经络异常处行经络调整手法,每次20 min。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5次,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6周随访时记录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Barthel指数(BI)评分,并于治疗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FMA、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A、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4%(42/51),高于对照组的62.0%(31/50,P<0.05)。结论: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联合Bobath康复训练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减轻疼痛症状及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改善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单纯Bobath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Ⅰ期 经络诊察法 王居易 Bobath康复训练
原文传递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探析
10
作者 侯林茹 赵文君 +6 位作者 杨元祯 李姗姗 赵素红 徐明杰 徐枝芳 郭义 公一囡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通过对近年来经脉-脏腑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及逻辑学研究,发现脏腑病变时,体表经脉会在其特定穴所居部位出现结节条索以及电阻、经络能量值、温度与血流量等改变。基于“明知其源,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穴位所在,主治所在”“经脉... 通过对近年来经脉-脏腑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及逻辑学研究,发现脏腑病变时,体表经脉会在其特定穴所居部位出现结节条索以及电阻、经络能量值、温度与血流量等改变。基于“明知其源,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穴位所在,主治所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探讨脏腑功能于相应经脉系统的反映以及针刺十四经脉穴位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本研究进一步围绕肺、胃和肠探讨经脉-脏腑的治疗特异性,为指导临床应用提供思路。近年来探讨经脉-脏腑相关从经络诊察法到关注患者异常感觉变化再到基于表征的物理检测手法,研究手段逐步提高,结论更具客观性,但研究仍集中于肺、胃和大肠等脏腑,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研究应注重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扩大研究范围,增加脏腑器官的普适性,为寻找更系统更全面的依据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 经脉-脏腑相关 脏腑体表相关 经络诊察法 敏化现象
下载PDF
针刺背心五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钧天 黄琰 +3 位作者 刘姗姗 刘爽 穆岩 杜若桑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6期990-994,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背心五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2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收治的72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一般中风后康复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针刺背心五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2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收治的72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一般中风后康复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背心五穴,每周连续治疗5次,两组均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抑郁因子评估抑郁病情。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D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明确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的相关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30/36),优于对照组的38.89%(14/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SCL-90抑郁因子、N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SCL-90抑郁因子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与NDS评分分值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个量表评分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查无异常改变。结论中风后抑郁患者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针刺背心五穴,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夹脊穴 神道穴 中风后抑郁 经络诊察法
下载PDF
基于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有效性的经络变动规律探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静 周炜 +5 位作者 吕晖 冯勇伟 于秀琴 符晓敏 何玉伟 赵际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5-790,共6页
目的:基于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研究,观察相关经脉的异常变动规律及与针刺疗效的相关性。方法:70例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35例。电针组深刺天枢、腹结,并连接电针(予疏密波,2 Hz/15 Hz、电流强... 目的:基于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研究,观察相关经脉的异常变动规律及与针刺疗效的相关性。方法:70例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35例。电针组深刺天枢、腹结,并连接电针(予疏密波,2 Hz/15 Hz、电流强度0.1~1.0mA),加针刺上巨虚穴;假电针组以假电针浅刺天枢、腹结旁开穴,加浅刺上巨虚旁开穴,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前2周每周针5次,后6周每周针3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6、8周后各时间点运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察70例患者脾、胃、大肠经异常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每2周的自发的完全排尽感的大便次数(CSBM)、经络异常值及与CSBM总变动率的相关性。结果:在增加CSBM次数方面,电针组从治疗第2周后开始起效,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SBM次数明显增加(均P〈0.05);假电针组治疗6、8周后CSBM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5);电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CSBM次数均较假电针组明显增加(均P〈0.05)。电针组大肠经异常值于治疗2周后,胃经、脾经相关经络的异常值于4周后均较基线期明显减少(均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大肠经、胃经的异常点逐渐减少(均P〈0.05),且大肠经、胃经、脾经异常总变动率与CSBM总变动率呈负相关(P〈0.01,P〈0.05)。结论:电针组在增加严重功能性便秘CSBM次数方面有效,疗效优于假电针组且稳定;针刺脾、胃、大肠经的相关经穴确对经络异常有调整作用,且脾胃、大肠经络异常的变动与严重功能性便秘病情的转归和电针疗效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功能性便秘 电针 王居易 经络诊察法 经络辨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