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8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对血透冠心病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毛志国 叶朝阳 +2 位作者 赵学智 张玉强 梅长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 冠心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并发症的护理
2
作者 李香莲 李树侠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22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 并发症 急诊介入治疗 陈旧性心肌梗死 护理 经皮 劳力性心绞痛 变异性心绞痛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评价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 被引量:4
3
作者 赵秀峰 常超 +4 位作者 赵艳明 信栓力 王玉芬 李琴 牛丽杰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7期1495-149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评价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9例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后1~12个月的患者,在造影前1周内接受DSE检查,多巴酚丁胺剂量递增方案为5、10、20、30...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评价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9例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后1~12个月的患者,在造影前1周内接受DSE检查,多巴酚丁胺剂量递增方案为5、10、20、30、40μg.kg-1.min-15个级别,每级负荷维持3分钟。比较DSE和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DSE评价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92.6%,准确度为87.2%。结论 DSE评价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具有准确、安全可行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多巴酚丁胺 超声心动描记术 支架 再狭窄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加支架术后的康复治疗
4
作者 阿曼古丽.阿吾提 周建芝 赵芝琴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6期616-617,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 康复医学
下载PDF
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芳芳 郭航远 邢杨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45岁以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55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特征。结果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诱因明显、起病急骤、症状... 目的探讨45岁以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55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特征。结果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诱因明显、起病急骤、症状典型且并发症少,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比例分别为45.45%(25/55)、32.73%(18/55)和23.64%(13/55),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的比例分别为52.73%(29/55)、30.91%(17/55)和16.36%(9/55),罪犯血管大部分为前降支(61.67%),冠状动脉闭塞发生率达35.00%,血栓形成率为14.55%。冠状动脉均无钙化,钢丝一次性通过率、开通成功率为98.18%(54/55),无一例发生PCI并发症,随访3个月无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有一定的诱因和发病临床特点,可针对性进行一级预防,减少发病率;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通血管成功率高,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中青年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高璀乡 李玉华 +3 位作者 王树树 成海龙 刘雯 杜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3期8665-8668,共4页
目的:心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好发因素很多,在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其他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3... 目的:心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好发因素很多,在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其他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3-03/2004-12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的上海籍汉族患者103例,有6个月随访造影资料并且临床资料完整,均知情同意。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n=30)和未狭窄组(n=73)。再狭窄组30例,根据病例情况调查表,对患者的年龄、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狭窄病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相关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血管紧张素原(M235T)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1166C)基因型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103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29.19%。②再狭窄组患者多支狭窄发生率大于未狭窄组(χ2=14.203,P=0.000)。③血压、血脂、支架个数、安放次数、安放位置等因素、支架置入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次数、扩张程度、是否更换球囊或更换球囊种类与术后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无关(P>0.05)。④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D/I)与支架内再狭窄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D/I)基因型和冠状动脉多支狭窄与支架内再狭窄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超声组织定征评价
7
作者 杨锦青 夏稻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2期751-752,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 手术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超声检查 预后
原文传递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焕鑫 张宏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1期1813-1816,共4页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尽管初始疗效较好,但术后再狭窄率较高。本文从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机制及其防治两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指出新生内膜增生和冠脉重塑不良可能是发生再狭窄的主...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尽管初始疗效较好,但术后再狭窄率较高。本文从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机制及其防治两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指出新生内膜增生和冠脉重塑不良可能是发生再狭窄的主要机制;对于再狭窄的防治主要有药物、支架、基因、切割球囊PTCA和放射等方法,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再狭窄 机制 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术后即时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邢炜 周亮 +4 位作者 徐坚 李雄 孙建辉 吴欣 李佩璋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2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 对糖尿病 (DM )合并冠心病和非DM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作对比研究。方法 从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1月对 2 4 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 ,其中DM患者 30例 ,... 目的 对糖尿病 (DM )合并冠心病和非DM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作对比研究。方法 从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1月对 2 4 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 ,其中DM患者 30例 ,非DM患者 2 13例 ,PTCA术后即刻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疗效。结果 DM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 ,复杂病变多 ,多支病变比率高 (43.3% )、非DM组多支病变比率为 16 .9%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TCA术后 :DM组术前平均狭窄 (91.3± 12 .6 ) % ,显著高于非DM组 (86 .7± 5 .7) % (P <0 .0 1) ,术后残余狭窄DM组为 (15 .7± 9.7) % ,非DM组为 (7.3± 3.1) % ,临床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 ,分别为 92 .3%与94 .2 %。结论 PTCA是合并DM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即时再通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状动脉心脏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99m)Tc-MIBI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患者的预后估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晓丽 王翠英 +5 位作者 刘秀杰 史蓉芳 高润霖 何作祥 陈纪林 杨跃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2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 16 0例PTCA术后行99mTc 甲氧异丁基异腈 (MIBI)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 ,随访 (36± 2 8)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 ,34...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 16 0例PTCA术后行99mTc 甲氧异丁基异腈 (MIBI)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 ,随访 (36± 2 8)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 ,34例 (2 1.3% )患者发生心脏事件 ,其中心肌显像提示的心肌缺血组 (n =4 3)心脏事件发生率为 6 2 .8% ,明显高于心肌梗死组 (n =32 ,12 .5 % ,χ2 =19.3,P <0 .0 0 0 1) ,而且也明显高于心肌显像正常组(n =85 ,3.5 % ,χ2 =5 7.4 4 ,P <0 .0 0 0 1)。心肌缺血组的无心脏事件生存率在 1年 ,3年 ,5年和 10年分别为 5 6 % ,32 % ,2 6 %和 2 6 % ,而正常组在相同时间内的无心脏事件生存率为 99% ,97% ,94 %和 94 %。多元线性分析显示 ,可逆性心肌灌注缺损节段是预测PTCA术后发生心脏事件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 (RR =5 .13,P <0 .0 0 0 1)。结论 99mTc MIBI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国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留置动脉鞘管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洪静芳 夏晓萍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8期668-669,共2页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近30年来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技术之一,其相应的护理技术在过去近10年里有着明显的改进。本文以穿刺股动脉途径为重点综述国外PTCA术后留置动脉鞘管的护理进展:动脉外鞘管拔除责任者、拔除时间、拔管后局部...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近30年来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技术之一,其相应的护理技术在过去近10年里有着明显的改进。本文以穿刺股动脉途径为重点综述国外PTCA术后留置动脉鞘管的护理进展:动脉外鞘管拔除责任者、拔除时间、拔管后局部压迫方法等内容,旨在提升PTCA术后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动脉鞘管 护理
下载PDF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博 赵海平 《中华护理教育》 2009年第7期320-322,共3页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现代治疗已使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加支架置入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不...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现代治疗已使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加支架置入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不留瘢痕等特点.在降低了冠心病病死率的同时,也缩短了住院时间,使治疗的结局更多的是经缓解后的存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仅以病死率作为研究终点则不能很好地评价治疗效果,还应注重恢复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生存质量已作为衡量PTCA加支架置入术患者治疗效果的一个新的重要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CK-MB及TNT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辛辉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23-124,共2页
①目的观察冠心病病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TCI)后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T(TNT)值的变化.②方法检测105例冠心病病人PTCI术前、术后6~8 h、16~24 h血液中CK-MB及TNT的含量.③结果CK-MB于术后6~8 h及16~24 ... ①目的观察冠心病病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TCI)后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T(TNT)值的变化.②方法检测105例冠心病病人PTCI术前、术后6~8 h、16~24 h血液中CK-MB及TNT的含量.③结果CK-MB于术后6~8 h及16~24 h均较术前升高,16~24 h最高,但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F=2.26,P>0.05);TNT值于术后6~8 h及16~24 h均较术前升高,16~24 h最高,与术前及术后6~8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q=4.57、5.79,P<0.05).④结论TNT在检测心肌受损方面优于CK-MB,CK-MB及TNT的变化与PTCI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肌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T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林朝贵 陈建华 +2 位作者 郑行春 张飞龙 陈良龙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 (CBA)治疗初治病变和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 方法  35例冠心病病人 (初治病人 7例 ,支架内再狭窄病人 2 8例 )施行CBA。左前降支病变 2 5处 ,左回旋支病变 10处 ,右冠病变 7处。初治病变平...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 (CBA)治疗初治病变和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 方法  35例冠心病病人 (初治病人 7例 ,支架内再狭窄病人 2 8例 )施行CBA。左前降支病变 2 5处 ,左回旋支病变 10处 ,右冠病变 7处。初治病变平均狭窄 (85 9± 7 2 ) % ,支架内再狭窄的平均狭窄程度是 (89 6± 8 9) %。CBA后即刻行冠脉造影评价近期手术成功率 ,随后严格的临床随访每个月 2次 ,共 6个月 ,以评价中期疗效。 结果 共使用切割球囊 4 2个 ,直径 (3 2± 0 3)mm(3 0~ 3 75mm) ,长度 10~ 15mm ,扩张压力 (72 7± 6 0 )kPa(6 0 6~ 10 10kPa) ,扩张次数 (5 0± 2 1)次 (4~ 7次 ) ,扩张时间 (2 0 3 6± 90 8)s。CBA近期手术成功率 10 0 % ,无严重冠脉闭塞等并发症。术前病变的狭窄程度为 (89 6± 8 9) % ,术后残余狭窄为 (8 8± 3 7) % (P <0 0 1)。 6个月随访未发现心绞痛复发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无心肌缺血加重的证据。 结论 切割球囊不论对初治还是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病人 ,都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其近期手术成功率高 ,中期的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气囊扩张术 支架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心脏超声三维空间面积应变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评估及预测PCI治疗后心功能转归的价值
15
作者 陈姣艳 郭丽焱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三维空间面积应变参数[面积应变不同步指数(area strain dyssynchrony index,ASDI)、整体面积应变(global area strain,GAS)、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obal long-axis strain,GLS)]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三维空间面积应变参数[面积应变不同步指数(area strain dyssynchrony index,ASDI)、整体面积应变(global area strain,GAS)、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obal long-axis strain,GLS)]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微循环障碍的评估价值,并分析各参数对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心功能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临汾市人民医院126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冠脉循环障碍将其分为微循环障碍组(n=101)和微循环正常组(n=25)。PCI治疗后1个月,依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程度分为转归良好者、转归不良者。对比分析不同组别、不同心功能转归者ASDI、GAS、GLS变化,分析其对冠脉微循环障碍风险、心功能转归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ASDI、GAS、GLS对患者PCI治疗后心功能转归的预测效能。PCI治疗后随访3个月,统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并分析ASDI、GAS、GLS不同水平变化患者的MACE发生率。结果微循环障碍组患者的GAS、GLS低于微循环正常组,ASDI高于微循环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S、GLS、ASDI高水平患者的冠脉微循环障碍发生风险分别为低水平的0.657倍、0.629倍、1.525倍(P<0.05);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及GAS、GLS、ASDI为PCI治疗后心功能转归的不良影响因素(P<0.05);GAS、GLS、ASDI联合预测PCI治疗后心功能转归不良的AUC高于单独指标预测(P<0.05);GAS、GLS高水平患者的MACE发生率低于低水平患者,而ASDI高水平患者的MACE发生率高于低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DI、GAS、GLS变化可用于评估AMI后冠脉微循环障碍发生风险,且与PCI治疗后MACE发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水平对患者PCI治疗后心功能转归不良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微循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功能 转归 预测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的体会
16
作者 韩立宪 王贵松 +3 位作者 袁琛 徐泽升 高巍 张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MI)合并泵衰竭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发病至入院时间 <12小时的 2 8例患者行直接PTCA并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结果  2 8例梗塞...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MI)合并泵衰竭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发病至入院时间 <12小时的 2 8例患者行直接PTCA并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结果  2 8例梗塞相关冠状动脉 (IRCA)均为左前降支(LAD)近端或起始部 ,TIMI血流 0~Ⅰ级 ,单支病变 15例、双支病变 9例、三支病变 4例 ,PTCA即刻成功率 10 0 % ,IRA血流均达TIMIⅢ级灌注。 1例未置入支架者手术后第二天再发胸痛 ,并发急性肺水肿死亡。 2 7例存活病例随访 1~ 36个月无死亡 ,LVEF 5 9 8± 6 5 %。结论 对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 ,包括对升压药有反应的KillipⅣ级患者行直接PTCA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心功能 ,降低病死率提高近期及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泵衰竭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疗效评价
17
作者 吴红宁 许迪 +3 位作者 陆凤翔 陈莉 周蕾 雍永宏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 使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DTI -PW )评价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疗效评价。方法 对2 6例心绞痛患者均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术后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查,记录心肌各节段及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频谱,测量收缩期... 目的 使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DTI -PW )评价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疗效评价。方法 对2 6例心绞痛患者均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术后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查,记录心肌各节段及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频谱,测量收缩期(S)、舒张早期(E)、舒张晚期(A)峰值速度(V )及时间速度积分(TI) ,计算内外膜峰值速度差(ΔV)、内外膜峰值速度阶差(MVG)和E/A比值,测量等容收缩期(IVC)、等容舒张期(IVR )心肌运动速度频谱持续时间。结果 术前室壁基段、中段及二尖瓣环的S峰值V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S峰值的TI、E峰值的V及TI明显低于正常组,E/A比值下降;ΔV减低,MVG显著降低;IVC、IVR时限延长。术后室壁及二尖瓣环S、E峰值V及TI较术前提高,但仍低于正常,MVG增加(P <0 .0 1或0 .0 5 )。结论 DTI -PW参数能实时、早期、准确、反复、定量地分析左室局部与整体舒张和收缩功能,从而为判断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效果提供一个新的无创性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脉冲 心绞痛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脏功能试验
下载PDF
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辨识及对策 被引量:30
18
作者 贾海忠 史载祥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94-496,共3页
从中医角度看,再狭窄形成的机制和特点主要为内伤外感、气滞血瘀,在再狭窄形成过程中发挥基础作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宿瘀并未解除,而PTCA机械损伤更致新的瘀血形成,损伤局部瘀热互结是局部再狭窄形成的主要机制。治疗上要注... 从中医角度看,再狭窄形成的机制和特点主要为内伤外感、气滞血瘀,在再狭窄形成过程中发挥基础作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宿瘀并未解除,而PTCA机械损伤更致新的瘀血形成,损伤局部瘀热互结是局部再狭窄形成的主要机制。治疗上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抓住共同病机,注重清热化瘀;分清标本缓急,中西药物同济;尊重个体差异,用药同中有异;辨证基础上注重大便、睡眠、情绪、血脂、血糖调理;改变不良习惯,强调综合调理,提倡戒烟慎酒少食肉、豁达乐观忘忧,坚持温和运动,顺应四时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副作用 手术后 再缩窄 PTCA 病因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比值和白细胞计数与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后住院病死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春明 李东泽 +4 位作者 杨毅宁 马依彤 李晓梅 潘硕 陈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血小板计数(PLT)比值(MPV/PLT)和白细胞计数(WBC)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晚期血运重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3年8月在新疆医科...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血小板计数(PLT)比值(MPV/PLT)和白细胞计数(WBC)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晚期血运重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3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STEMI患者660例,其中死亡88例(死亡组),生存572例(生存组)。收集一般资料、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冠状动脉狭窄情况;采用ROC曲线判断入院时MPV/PLT及WBC预测住院死亡的临床最佳截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晚期血运重建PCI术后住院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MPV/PLT〔0.052(0.037)〕高于生存组〔0.045(0.022),u=-4.629,P<0.001〕;死亡组患者WBC〔12.25(9.30)×109/L〕高于生存组〔8.22(4.49)×109/L,u=-8.561,P<0.001〕。采用ROC判断STEMI晚期血运重建PCI术后患者住院死亡的MPV/PLT、WBC临床最佳截点分别为0.047、9.28×109/L。MPV/PLT>和≤0.047的晚期血运重建PCI术后患者病死率分别为19.2%(60/313)和8.1%(28/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47,P<0.001);WBC>和≤9.28×109/L的晚期血运重建PCI术后患者病死率分别为22.6%(64/283)和6.4%(24/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935,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V/PLT〔OR=2.665,95%CI(1.632,4.351),P=0.027〕和WBC〔OR=4.258,95%CI(2.572,7.049),P=0.015〕为STEMI晚期血运重建PCI术后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PV/PLT>0.047和WBC>9.28×109/L均为STEMI患者晚期血运重建PCI术后住院死亡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对STEMI患者晚期血运重建PCI术后住院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计数 白细胞计数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医院死亡率
下载PDF
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极度严重钙化病变的短中期疗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成祥 王琳 +2 位作者 王海昌 袁铭 郭文怡 《心脏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术治疗极度严重钙化病变的短中期疗效。方法:对12例极度严重钙化病变常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失败或预期不能实施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冠脉内旋磨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观察其治疗的即刻疗效及...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术治疗极度严重钙化病变的短中期疗效。方法:对12例极度严重钙化病变常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失败或预期不能实施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冠脉内旋磨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观察其治疗的即刻疗效及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冠脉内旋磨术的12例患者,其中8例常规PCI治疗失败:2例球囊无法通过病变,3例球囊不能扩张,3例球囊扩张后支架无法通过;4例极度严重钙化预期不能实施常规PCI治疗,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冠脉内旋磨术,3例新发生夹层形成,3例出现慢血流,旋磨后11例以低压[小于6 atm(1 atm=101.325 kPa)]充分扩张病变,仅1例需高压(28 atm)扩张病变,1例在术中发生心原性休克,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博(IABP)后完成手术;无1例发生冠脉穿孔、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及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所有病例支架均顺利通过病变并实施扩张术。对12例患者进行了术后6个月的冠脉造影随访,有1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结论:对常规介入治疗失败或预期难以实施常规介入治疗的极度严重钙化病变,冠脉内旋磨预处理后均能完成支架植入术,旋磨后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短中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磨 冠状动脉硬化 支架 冠状动脉成形术 经腔 经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