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胃静脉曲张12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玉婷 赵敏竹 杨晋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 评价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BRTO)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胃静脉曲张(GV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BRTO治疗的12例肝硬化GV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静脉曲张栓塞效果,术后... 目的 评价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BRTO)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胃静脉曲张(GV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BRTO治疗的12例肝硬化GV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静脉曲张栓塞效果,术后再出血率、肝功能变化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12例患者BRTO手术均获成功。与手术前相比,术后患者总胆红素(TBil)明显降低[15.60(8.55,31.28)μmol/L比22.60(14.60,31.80)μmol/L,P=0.005],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15.57±2.14)s比(16.45±2.19)s,P=0.034];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有所升高(均P>0.05);血清肌酐(Crea)、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有所下降(均P>0.05);Child-Pugh评分无明显变化,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显著降低[(9.92±2.28)分比(10.92±2.91)分,P=0.002]。Kaplan-Meier分析显示,术后3、6、12个月累积再出血率分别为16.7%、25.9%、35.2%,术后12个月病死率为9.1%。结论 BRTO治疗GV可行、安全有效,可在止血的同时改善患者肝功能,但可能有食管静脉曲张和腹水加重风险,需进一步评估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静脉高压 静脉曲张 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
下载PDF
胃超声造影联合经静脉超声造影评估胃癌侵袭及血管新生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妹 周历安 符叶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500-503,共4页
目的分析胃超声造影联合经静脉超声造影评估胃癌侵袭及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2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手术治疗前1周内完成胃超声造影联合经静脉超声造影(双重超声造影)检查,取术中病理组织,免疫组... 目的分析胃超声造影联合经静脉超声造影评估胃癌侵袭及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2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手术治疗前1周内完成胃超声造影联合经静脉超声造影(双重超声造影)检查,取术中病理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双重超声造影在评估胃癌T分期中的价值,Pearson相关分析胃癌病变区与正常胃壁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与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手术病理检查证实82例胃癌患者中T1、T2、T3及T4a、T4b期分别有23例、26例、18例、9例及6例。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双重超声造影在术前诊断胃癌T分期中的总准确率为78.05%。胃癌病变组织超声造影参数基础强度、达峰时间以及灌注时间水平均低于正常胃壁组织,峰值强度及增强强度水平均高于正常胃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达到时间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表达量与超声造影参数基础强度、达峰时间以及灌注时间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峰值强度及增强强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术前分期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其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在提示肿瘤内部新生血管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有望成为胃癌术前病前判断的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超声造影 经静脉超声造影 胃癌分期 肿瘤侵袭 血管新生
下载PDF
内镜下钛夹辅助组织胶注射与球囊阻塞逆行经静脉闭塞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效果及安全性对比——网状Meta分析
3
作者 周智勇 张明君 +4 位作者 黄勍 刘金哲 任渝棠 蒋绚 李恕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46-652,共7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钛夹辅助组织胶注射与球囊阻塞逆行经静脉闭塞术(balloon-occluded retrograde transvenous obliteration,BRTO)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万方数据、中国知网... 目的比较内镜下钛夹辅助组织胶注射与球囊阻塞逆行经静脉闭塞术(balloon-occluded retrograde transvenous obliteration,BRTO)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所有涉及“钛夹辅助组织胶注射”、“球囊阻塞逆行经静脉闭塞”的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1日。由2位研究者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采用ADDIS 1.16.7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1249例患者。经统计发现:在预防再出血方面,BRTO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概率为99%,且钛夹辅助组与BRT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45,95%CI:1.25~9.48);在预防异位栓塞方面,钛夹辅助组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概率为64%,但钛夹辅助组与BRT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7,95%CI:0.03~11.37);在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方面,钛夹辅助组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概率为88%,但钛夹辅助组与BRT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7.76,95%CI:0.26~538.32)。结论与内镜下钛夹辅助组织胶注射相比,BRTO治疗在预防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方面更具有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静脉曲张 钛夹 组织胶 球囊阻塞逆行经静脉闭塞术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经静脉内耳外淋巴钆增强MRI在梅尼埃病诊断中的价值
4
作者 玉苏甫·肉孜 热亚提·阿布拉 +1 位作者 张建亮 王姗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8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经静脉内耳外淋巴钆增强MRI在梅尼埃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分析经静脉内耳外淋巴钆增强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在120例梅尼埃病... 目的:研究分析经静脉内耳外淋巴钆增强MRI在梅尼埃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分析经静脉内耳外淋巴钆增强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在120例梅尼埃病患者中,内耳钆造影积水阳性例数为102例,阳性率为85.00%;阴性例数为18例,阴性率为15.00%。经静脉内外钆造影ROC曲线下面积为83.5%(95%可信区间77.5%~89.8%);内耳钆造影对于梅尼埃病诊断的灵敏度为89.4%、特异度为78.5%、阳性预测值为86.1%、阴性预测值为83.1%;一致性检查分析结果表示,经静脉内耳钆造影临床诊断结果和临床诊断鉴别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较为良好,Kappa值=0.66。结论:经静脉内耳外淋巴钆增强MRI对于梅尼埃病具备良好的诊断价值,临床检测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与阴性预测均较为良好,ROC曲线下面积与95%可信区间较高,是临床诊断梅尼埃病一种可靠度较高、无创性检测方式,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静脉内耳外淋巴钆 增强MRI 梅尼埃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探讨经静脉超声造影在子宫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何丽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2期146-148,共3页
目的:分析经静脉超声造影技术对子宫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疾病患者28例,均采用常规阴道超声检测及经静脉超声造影技术检测,对比不同检测方式各子宫疾病诊断后的峰值强度(PI)、... 目的:分析经静脉超声造影技术对子宫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疾病患者28例,均采用常规阴道超声检测及经静脉超声造影技术检测,对比不同检测方式各子宫疾病诊断后的峰值强度(PI)、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上升斜率(AS)情况。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测方式诊断符合率,分析经静脉超声造影图像特征。结果:经静脉超声造影技术检测TTP结果低于常规阴道超声检测,PI、AS结果高于常规阴道超声检测,经静脉超声造影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不同疾病类型总符合率高于常规阴道超声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子宫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时采用经静脉超声造影技术比常规阴道超声诊断更能够提高诊断符合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静脉超声造影 子宫疾病诊断和鉴别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经静脉房间隔穿刺法建立房间隔缺损动物模型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胜强 秦永文 +1 位作者 胡建强 吴弘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房间隔穿刺和球囊扩张建立可控大小房间隔缺损 (ASD)动物模型的新方法。方法 选用健康杂种犬 14只 ,在X线引导下 ,应用房间隔穿刺、扩张管和球囊扩张 ,建立可控大小的ASD动物模型。结果 除早期 2只死亡外 ,无其他并发症... 目的 探讨应用房间隔穿刺和球囊扩张建立可控大小房间隔缺损 (ASD)动物模型的新方法。方法 选用健康杂种犬 14只 ,在X线引导下 ,应用房间隔穿刺、扩张管和球囊扩张 ,建立可控大小的ASD动物模型。结果 除早期 2只死亡外 ,无其他并发症 ,12只犬均成功建立ASD模型。结论 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大小可控、X线投照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静脉房间隔穿刺法 房间隔缺损 动物模型 ASD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颅前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姜除寒 吴中学 +8 位作者 刘爱华 李佑祥 杨新健 张友平 张静波 姜鹏 吕明 贺红卫 尹可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343-345,348,共4页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 经静脉入路 颅前窝底 栓塞治疗 疗效分析 引流静脉 DAVF 颅内出血 血管内治疗 特殊亚型
下载PDF
经静脉穿刺制备犬室间隔缺损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建强 秦永文 +3 位作者 王胜强 周炳炎 王永春 赵仙先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 经静脉穿刺制备室间隔缺损 (VSD)模型。方法 健康杂种犬 10只 ,体重 15~2 0kg。氯胺酮 (5mg/kg)肌注、戊巴比妥钠 (2 5mg/kg)静脉麻醉。切开右股动脉和右颈内静脉 ,在X线透视下应用房间隔穿刺针穿刺室间隔 ,经穿刺针送入鞘管 ,... 目的 经静脉穿刺制备室间隔缺损 (VSD)模型。方法 健康杂种犬 10只 ,体重 15~2 0kg。氯胺酮 (5mg/kg)肌注、戊巴比妥钠 (2 5mg/kg)静脉麻醉。切开右股动脉和右颈内静脉 ,在X线透视下应用房间隔穿刺针穿刺室间隔 ,经穿刺针送入鞘管 ,交换头端弯曲 1.5圈的左房钢丝至左心室 ,沿钢丝送入直径 6~ 8mm长 4 0mm聚乙烯球囊扩张室间隔穿刺孔。送入猪尾造影导管至左心室 ,行左心室造影。结果  10只犬中 ,8只犬均穿刺成功 ,并建立VSD模型。 8只犬中 ,除 1例穿刺点在室间隔膜部 ,其余穿刺部位均接近于膜周部 ,穿刺点距主动脉瓣和房室瓣环 4~ 16mm不等。左心室造影显示经室间隔的左向右分流。并发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室间隔膜部及房室瓣环处撕裂 1例。结论 经导管穿刺室间隔制备VSD模型的方法可行 ,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静脉穿刺 犬模型 室间隔缺损 左心室造影 VSD
下载PDF
经静脉窦穿刺放血救治创伤性脑肿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海鹏 杜长生 +4 位作者 张蕴增 刘勇 朱永 殷秀生 米宏海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第5期306-307,共2页
弥漫性脑肿胀开颅减压手术效果差,死亡率高.基于该病病理生理的特性,1997年2月至2001年2月我们将采用经静脉窦穿刺放血救治弥漫性脑肿胀的1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经静脉窦穿刺 放血 救治 创伤性脑肿胀 疗效观察 治疗
下载PDF
经静脉床旁心脏临时起搏30例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春华 刘永平 +2 位作者 丁振江 王春华 赵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44-244,共1页
关键词 心脏聚停 缓慢型心律失常 经静脉床旁心脏临时起搏
下载PDF
盐酸戊已奎醚经静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朝群 史永胜 +2 位作者 魏荣 邱爱军 刘有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21-1122,共2页
目的探讨盐酸戊已奎醚经静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对循环呼吸功能和上消化道蠕动程度的影响。方法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二组(n=30)。静注盐酸戊已奎醚(Ⅰ组)或阿托品(Ⅱ组)0.01mg/kg,芬太尼1.0μg/kg,异丙酚1.... 目的探讨盐酸戊已奎醚经静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对循环呼吸功能和上消化道蠕动程度的影响。方法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二组(n=30)。静注盐酸戊已奎醚(Ⅰ组)或阿托品(Ⅱ组)0.01mg/kg,芬太尼1.0μg/kg,异丙酚1.0mg/kg后待意识消失开始胃镜检查,并以异丙酚维持。记录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上消化道蠕动程度、术中抵抗动作、术后口干程度、意识消失与恢复时间。结果组间B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后2minⅠ组SpO2高于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HR与麻醉前比较Ⅰ组减慢,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稍增快,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上消化道蠕动程度Ⅰ组轻于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抵抗动作、术毕口干程度、意识消失与恢复时间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戊已奎醚经静脉应用对循环呼吸抑制轻,不增快心率,对上消化道蠕动抑制强,不增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已奎醚 阿托品 胃镜 经静脉 麻醉
下载PDF
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附8例报告)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占伟 罗刚 +2 位作者 喻坚柏 余文运 劳一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10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8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分别经股静脉-岩下窦、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直接开放眼上静脉入路到达病变侧海绵窦,用GDC可控微弹簧圈和ONXY胶等多种栓塞材... 目的探讨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8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分别经股静脉-岩下窦、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直接开放眼上静脉入路到达病变侧海绵窦,用GDC可控微弹簧圈和ONXY胶等多种栓塞材料填塞海绵窦,同时闭塞瘘口。结果 7例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海绵窦和瘘口完全闭塞,临床症状消失。1例虽将海绵窦闭塞,但仍残留翼丛引流,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术后行压颈治疗后症状消失。栓塞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头痛伴呕吐及外展神经麻痹,1周后缓解。5例患者术后随访3~26个月症状未见复发,其中4例均于术后3月复查DSA未见异常,1例残留瘘口的患者术后6月行脑血管造影复查,显示残留瘘口消失。结论经静脉入路栓塞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 海绵窦 经静脉入路 栓塞
下载PDF
经静脉内耳钆造影对疑似梅尼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阿布利克木·依明 米日喀米力·玉苏甫 +1 位作者 曲源 唐亮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8-12,共5页
目的分析经静脉内耳钆造影(IV-Gd),3D-FLAIR MRI技术对拟诊断为梅尼埃病(MD)患者中内淋巴积水(EH)比例,探讨其对M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1年10月根据临床症状疑似MD患者86例,经IV-Gd进行内耳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目的分析经静脉内耳钆造影(IV-Gd),3D-FLAIR MRI技术对拟诊断为梅尼埃病(MD)患者中内淋巴积水(EH)比例,探讨其对M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1年10月根据临床症状疑似MD患者86例,经IV-Gd进行内耳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磁共振(3D-FLAIR MRI)扫描,对病例资料及EH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6例疑似MD患者中,男32例,女54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1.7±11.2)岁;病史1个月至18年,平均(2.9±2.6)年。61例疑似MD患者内耳IV-Gd显示出EH(称为:EH阳性),其中56例确诊MD;其余25例疑似MD患者内耳IV-Gd未见明显EH(称为:EH阴性),其中7例确诊为MD。61例EH阳性者中,23例(37.7%)患者双耳EH阳性,EH阳性的84耳中29耳(34.5%)前庭EH,15耳(17.9%)耳蜗EH,其中33例(75%)同时前庭和耳蜗EH。IV-Gd诊断MD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78.3%、86.1%、91.8%、78.3%,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IV-Gd与临床确诊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53,P<0.001)。EH阳性和EH阴性两组MD患者对比:年龄、性别、合并偏头痛、MD分期均无显著差异(P>0.05)。MD病程、平均PTA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借助于IV-Gd检测的EH结果,可以有效提高MD的确诊率,MD病程及听力损失可能与EH相关。若条件允许,对疑似MD患者进行IV-Gd进一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内淋巴积水 经静脉钆造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经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在门脉高压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桂伦 周石 +2 位作者 王学建 于广计 向贤宏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10期891-893,共3页
关键词 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TIPSS治疗 门脉高压症 临床应用 经静脉 静脉高压症 中远期疗效 肝硬化门脉高压
下载PDF
经静脉声学造影重建兔VX2肝癌的三维图象 被引量:1
15
作者 柳建华 张青萍 +2 位作者 周玉清 徐辉雄 周翔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9期998-1002,共5页
目的对肝脏实质性肿瘤进行重建观察是三维超声的一个难点.我们应用经静脉注射新型声学造影剂结合三维超声成象重建肝脏肿瘤的三维图象.方法制作兔 VX2肝癌模型13只.静脉注射新型声学造影剂FX530后,以间断观察法观察并采集图象.三维重建... 目的对肝脏实质性肿瘤进行重建观察是三维超声的一个难点.我们应用经静脉注射新型声学造影剂结合三维超声成象重建肝脏肿瘤的三维图象.方法制作兔 VX2肝癌模型13只.静脉注射新型声学造影剂FX530后,以间断观察法观察并采集图象.三维重建方法:①Echo-Scan 三维工作站与 Sonos 5500彩超仪配合使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观察,利用声学造影产生的"彩色花簇"现象对肿瘤以最大回声模式进行重建;②利用造影后肿瘤显示为相对弱回声以最小回声模式三维重建肿瘤的组织灰阶图象.结果造影前肿瘤为近等回声,不适于三维重建观察.造影后,方法①:显示 VX2肝癌呈"球形的空洞",从球体形肿瘤空洞内部观察显示,肿瘤边缘轮廓清晰完整,表面特征明显,显示肿瘤立体感强.方法②:观察时,造影后肿瘤呈负性显影(弱回声),肿瘤边界轮廓清晰可辩,三维重建后可观察肿瘤的立体形态,并测量肿瘤的体积.结论应用新型声学造影剂 FX530和三维超声成象技术可良好地重建肝癌的三维图象,为超声观察肝脏肿瘤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三维超声 造影剂 经静脉 造影增强 诊断
下载PDF
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后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昃峰 李鼎 +7 位作者 周旭 王龙 段江波 吴寸草 苑翠珍 何金山 杨丹 李学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38-1244,共7页
目的:探讨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后再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无导线起搏器(LP)植入的患者,分为电极导线拔除后再植入LP组(再植入LP组)和首次植入LP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 目的:探讨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后再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无导线起搏器(LP)植入的患者,分为电极导线拔除后再植入LP组(再植入LP组)和首次植入LP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植入部位、释放次数、术后QRS时限。随访两组植入1周、1个月、3个月、1年时起搏参数情况。结果:共入选51例LP植入患者,其中男性30例(58.8%),平均年龄(73.2±13.6)岁。再植入LP组33例(64.7%),其中男性18例(54.5%),平均年龄(69.9±12.2)岁。首次植入LP组18例(35.3%),其中男性12例(66.7%),平均年龄(79.2±14.2)岁。再植入LP组31例(93.9%)患者因囊袋感染行电极导线拔除手术。所有患者LP均植入成功,1例(2.0%)术中发生心包积液,穿刺引流后好转。48例(94.1%)患者植入间隔部位。与首次植入LP组相比,再植入LP组释放≤2次比例、起搏阈值、感知、阻抗、手术时间、起搏QRS波群时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位随访时间为20.1(11.3,31.3)个月,无起搏相关的并发症。1年随访时,与首次植入LP组相比,再植入LP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后植入LP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 起搏器再植入 无导线起搏器 心脏植入电子装置感染
下载PDF
牛带绦虫六钩蚴经静脉感染小牛的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向志伟 杨婷 +4 位作者 迪丽拜尔.马合木提 成泉伟 吾拉木.马木提 伊滕亮 康金凤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讨以牛带绦虫六钩蚴悬液经静脉注射使小牛感染牛囊尾蚴方法的可重复性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分别以宿主刚排出和排出体外放置 2周后的孕节虫卵经人工肠液孵出六钩蚴 ,静脉注射于小牛 ,牛体感染 4个月后剖检。结果:在宿主体外发... 目的:探讨以牛带绦虫六钩蚴悬液经静脉注射使小牛感染牛囊尾蚴方法的可重复性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分别以宿主刚排出和排出体外放置 2周后的孕节虫卵经人工肠液孵出六钩蚴 ,静脉注射于小牛 ,牛体感染 4个月后剖检。结果:在宿主体外发育 2周后的虫卵六钩蚴易使小牛感染牛囊尾蚴。结论 :经静脉接种六钩蚴使小牛感染牛囊尾蚴的方法可行 ,应选择发育成熟的虫卵进行孵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带绦虫 六钩蚴 经静脉感染 小牛 观察
下载PDF
经静脉途径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亚军 陈如东 +5 位作者 杨洪宽 何跃 于加省 陈劲草 陈坚 雷霆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56-557,共2页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是硬脑膜动静脉瘘中较为复杂的一类,主要原因是海绵窦解剖关系的复杂性及引流静脉的多变性。传统上经动脉入路介入栓塞很难根治。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7月收治海绵窦区DA...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是硬脑膜动静脉瘘中较为复杂的一类,主要原因是海绵窦解剖关系的复杂性及引流静脉的多变性。传统上经动脉入路介入栓塞很难根治。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7月收治海绵窦区DAVF7例,均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治愈率100%。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 海绵窦 经静脉途径 栓塞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并配合肝素静脉应用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海波 屠洪 赵统兵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732-733,共2页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经静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 -PA)溶栓治疗并配合肝素静脉应用的安全性研究。方法  5 8例发病 12小时内入院ST段抬高的AMI,90分钟内经静脉接受 5 0mgrt -PA溶栓治疗 ,按肝素给药方法不同 ,随机分两组 ...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经静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 -PA)溶栓治疗并配合肝素静脉应用的安全性研究。方法  5 8例发病 12小时内入院ST段抬高的AMI,90分钟内经静脉接受 5 0mgrt -PA溶栓治疗 ,按肝素给药方法不同 ,随机分两组 ,公斤体重组 (n =30 ) :首剂 6 0U/kg静脉推注 (最大量 4 0 0 0U) ,随后 12U/ (kg·h)微量泵静脉推注 (最大量 10 0 0U/h) ,持续 4 8小时 ;固定剂量组 (n =2 8) :肝素首剂 5 0 0 0U静脉推注 ,随后6 2 5 - 75 0U/h。观察指标为临床再通、出血并发症、住院期间事件。结果 肝素公斤体重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固定剂量组低 (6 .7%vs17.9% ) ,但无统计学差别 (P >0 .0 5 )。两组临床再通率无显著差异 (76 .7%vs 75 .0 % ,P >0 .0 5 )。两组各有 1例颅内出血。肝素公斤体重组、固定剂量组住院期间分别有 2例和 3例死亡 ,包括两组中的各 1例颅内出血。再梗死、心源性死亡、总死亡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发病在 12小时内入院ST段抬高的AMI ,90分钟内经静脉接受 5 0mgrt-PA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静脉应用 安全性 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 经静脉 RT-PA 溶栓治疗
下载PDF
静息心电图、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庆元 索晓霞 +1 位作者 马风妹 郭山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22期2740-2745,共6页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EcG)、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相关病变血管部位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方法2009年5月-2010年11月滨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8例患者,男女各39例,同期(〈2周)内行静息心电...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EcG)、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相关病变血管部位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方法2009年5月-2010年11月滨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8例患者,男女各39例,同期(〈2周)内行静息心电图、心肌声学造影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MCE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与静息ECG、静息ECG+MCE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静息ECG+MCE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与静息ECG、MCE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MCE与静息ECG、静息ECG+MCE在推测LAD、LCX的敏感性上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静息ECG+MCE在推测LAD、LCX的特异性上与静息ECG、MCE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垆〈0.05)。静息ECG、MCE、静息ECG+MCE对推测RCA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上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静息ECG在诊断冠心病及其相关病变血管的判定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MCE对冠心病及其冠状动脉LAD、LCX的判定有较高的敏感性;静息ECG+MCE在排除冠心病及LAD、LCX病变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CAG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目前仍是不可取代的冠心病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心电图 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