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额入路和经颞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谭适 覃重桥 余松祚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经额入路和经颞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BGH的患者180例,将其中接受经额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88例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对比观察经额入路和经颞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BGH的患者180例,将其中接受经额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88例患者为观察组,接受经颞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9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及血肿清除率;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1、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手术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个月神经功能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个月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经颞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经额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能提高HBGH患者血肿清除率,改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且能更好地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神经内镜 经额 经颞入路 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基于DTI评估内镜经额入路与经颞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预后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崔江丽 关慧慧 +5 位作者 王许强 孙震 杨浩潇雨 秦旭秋 曹杰 缪星宇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评价内镜经额入路和经颞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优劣性,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5月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3... 目的 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评价内镜经额入路和经颞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优劣性,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5月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3例)内镜经额入路进入血肿腔,B组(32例)经颞入路进入血肿腔。所有患者在术后2周、术后6个月分别行两次DTI检查,通过重建皮质脊髓束(CST)观察双侧CST的性状,并测量双侧FA值及CST数量。对术后2周患侧FA值及MAS运动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ROC曲线预测患侧FA值和CST数量与经颞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关系。结果 两组术前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术后2周、术后6个月,A组患侧FA值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A组患侧CST数量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术后6个月A、B组患侧FA值高于术后2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患侧FA值与术后6个月MAS运动功能评分之间具有较高正相关性(A组:r^(2)=0.649 3,P<0.000 1;B组:r^(2)=0.934 7,P<0.000 1)。通过ROC曲线对FA值和CST数量进行预测的结果,FA值的AUC=0.696(95%CI=0.569~0.823);CST数量的AUC=0.591(95%CI=0.451~0.731)。结论 DTI可以较好地评价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ST损伤程度,FA值与CST数量均可用于预测两种手术入路预后,其中FA值预测效果更好。DTI还可以作为评估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远期运动神经功能恢复的可靠指标,且术后2周患侧FA值越高,6个月后运动功能恢复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高血压脑出血 皮质脊髓束 神经内镜 经额 经颞入路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额与经颞入路微创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3
作者 邹文辉 黄垂学 +1 位作者 王同钰 廖声潮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353-1356,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额与经颞不同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74例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额与经颞不同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74例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额入路组(n=48)和经颞入路组(n=26),应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两组术后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经颞入路组比较,经额入路组术后1周内脑梗死发生率、失语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MRS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额上沟入路清除血肿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脑梗死及失语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 神经内镜 经额 经颞入路
下载PDF
经额与经颞入路微创治疗基底节脑出血
4
作者 刘俊超 王成光 +2 位作者 张海军 闫妍 郑光明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在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治疗中,经额与经颞入路微创穿刺抽吸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入住我院的9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经额入路组)50例,对照组(经颞入路组)45例,分... 〔目的〕探讨在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治疗中,经额与经颞入路微创穿刺抽吸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入住我院的9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经额入路组)50例,对照组(经颞入路组)45例,分别对治疗中原发部位再出血、住院时间及近期疗效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经额入路组)原发部位再出血少于对照组(经颞入路组),NIHSS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在基底节脑出血治疗中,经额入路微创治疗方式再出血风险小,住院时间短,神经功能恢复更佳,该方式治疗效果优于经颞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经额 经颞入路 微创
下载PDF
经额入路与经颞入路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
5
作者 姜涛 张可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4期471-471,共1页
目的探索观察经额入路与经颞入路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经额入路组)56例,对照组(经颞入路组)54... 目的探索观察经额入路与经颞入路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经额入路组)56例,对照组(经颞入路组)54例,术后观察两组手术后拔出引流管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h):67.0±4.6,平均住院时间(d):21.2±4.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入路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良好,引流管留置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短,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额 经颞入路 脑出血
下载PDF
超早期经颞锁孔入路与经脑沟裂自然间隙入路的自发性脑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
6
作者 左娜 郭延莉 田永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4-97,167,共5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超早期经颞锁孔入路与经脑沟裂自然间隙入路的比较。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68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给予经脑沟裂入路手术...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超早期经颞锁孔入路与经脑沟裂自然间隙入路的比较。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68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给予经脑沟裂入路手术,观察组给予经颞锁孔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分。结果观察组失血量、手术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血肿清除时间、脑脊液恢复时间、置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长上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包括颅内感染、出血再发、脑脊液漏、术后脑水肿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s-CRP、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hs-CRP、IL-6、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N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经颞锁孔入路的自发性脑出血的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超早期经颞锁孔 经脑沟裂自然间隙
下载PDF
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余飞 左延卿 +1 位作者 陈节 高凤云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各41例。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分别经额叶、颞叶入路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2组术后均...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各41例。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分别经额叶、颞叶入路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2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2组术后3个月的疗效;术前,术后1周、3周的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术前、术后24 h的炎症介质,术前、术后3 d的神经营养因子和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较经颞入路组,经额入路组术后引流时间更短,血肿清除率更高(P<0.05);较术前,2组术后1周、3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逐渐降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逐渐升高(P<0.05);与术后1周比较,经额入路组术后3周的NIHSS评分、GCS评分均优于经颞入路组(P<0.05);较术前,2组术后24 h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升高(P<0.05);较术前,2组术后3 d的血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升高,且经额入路组高于经颞入路组(P<0.05);血清烯醇化酶(NSE)水平降低,且经额入路组低于经颞入路组(P<0.05)。结论经额和经颞叶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可发挥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二者均对炎症介质的影响较小,但相比经颞叶入路,经额叶入路可缩短患者术后引流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并可调节患者机体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经颞入路 经额 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术 神经功能 炎症介质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经颞部与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
8
作者 李军鹏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131-133,共3页
目的:比较经颞部与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颞部入路微... 目的:比较经颞部与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颞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术后7 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后7 d血肿残余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肿残余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提高ADL评分,降低NIHSS评分,减少术后3 d血肿残余量,效果优于经颞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经颞 经额部 微创钻孔引流术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力 并发症
下载PDF
经颞部与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比较
9
作者 刘晓峰 刘大海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不同入路方式(经颞部入路与经额部入路)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兰陵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微创... 目的比较分析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不同入路方式(经颞部入路与经额部入路)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兰陵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按照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经颞部入路,观察组患者选择经额部入路,记录且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数值、术后3 d与7 d血肿残余量,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踪随访,分别评估术后3个月、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变化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手术时长等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血肿残余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血肿残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确切,能够更好地清除血肿,减少血肿残余量,同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颞 经额部 微创钻孔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与显微镜下经颞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战锋 高亚东 张冰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66-867,共2页
目的探究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与显微镜下经颞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显微镜下经颞锁孔入路手术)和试验组(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手术)各53例,对干预效... 目的探究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与显微镜下经颞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显微镜下经颞锁孔入路手术)和试验组(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手术)各53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失血量、手术时长与参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血肿清除、脑脊液恢复、置管引流、住院时长上均短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术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试验组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术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试验组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在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时,疗效确切,可清除血肿,缩短住院天数,促进炎性反应消失,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预后,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神经内镜 经颞锁孔 经额锁孔
下载PDF
经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青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差异
11
作者 周立田 戴晓婷 徐佳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158-160,共3页
分析经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青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102例青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等量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行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和观察组(行经侧... 分析经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青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102例青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等量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行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和观察组(行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预后良好率、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更加理想,血肿清除效果更好,降低再出血风险,改善预后,促进功能恢复,优化躯体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侧裂岛叶 经颞叶皮质 基底节区脑出血 血肿清除率
下载PDF
经额部和经颞部入路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阮航 杨国平 +3 位作者 罗明 段发亮 闵强 张严国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693-694,697,共3页
目的比较经额部和经颞部入路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的6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28例采用经额入路(经额组),32例采用经颞入路(... 目的比较经额部和经颞部入路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的6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28例采用经额入路(经额组),32例采用经颞入路(经颞组)。术后3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经额组手术时间[(83±27)min]和经颞组手术时间[(81±30)min]无显著差异(P>0.05)。经额组血肿清除率[(88±11)%]明显高于经颞组[(79±19)%;P<0.05]。经额组预后良好率(67.86%;GOS评分4~5分)明显高于经颞组(40.63%;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时,经额入路相对于经颞入路可以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预后,是较优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 神经导航 神经内镜 手术 经额 经颞入路 疗效
下载PDF
经外侧裂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在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13
作者 刘波 戴冬晴 +3 位作者 滕晓华 段答 潘林香 陈静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67-71,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颞叶皮质与经外侧裂入路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的临床价值及对患者病情与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HBG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经外侧裂入路手术)与B组(... 目的对比分析经颞叶皮质与经外侧裂入路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的临床价值及对患者病情与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HBG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经外侧裂入路手术)与B组(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各42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参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containing molecule 3,TIM-3)水平、生活质量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血肿清除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TIM-3、FMA、rFA、MMSE、IFN-γ、SF-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TIM-3、IFN-γ水平低于B组,rFA数值与FMA、MMSE、SF-36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手术指标优于B组,血肿清除效果优良率高于B组(85.71%与66.67%),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9.52%与30.95%)(P<0.05)。结论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的效果与安全性优于经颞叶皮质入路,能够促进患者神经与运动能力恢复,降低颅内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性 基底核区 血肿清除术 经外侧裂 经颞叶皮质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与颞叶上回入路清除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行德 张怀兵 +1 位作者 姜宁 郑晶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9例单纯基底节区内囊以外的血肿患者,其中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21例,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28例。从手术方法、血肿暴露、血肿清除难易、术中止血、... 目的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9例单纯基底节区内囊以外的血肿患者,其中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21例,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28例。从手术方法、血肿暴露、血肿清除难易、术中止血、术中脑组织损伤、术后复查、患者恢复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外侧裂-岛叶与经颞上回入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组比较,在72 h再出血率及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中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优于经颞上回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经外侧裂-岛叶 经颞上回
下载PDF
经颞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被引量:8
15
作者 严畅 陈伟强 +1 位作者 苏杰 温振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5期303-304,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颞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颞叶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26例血肿近全清除,4例因再出血行第二次手术。手术治疗后存活25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2... 目的探讨经颞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颞叶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26例血肿近全清除,4例因再出血行第二次手术。手术治疗后存活25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2例;25例术后随访4~6月,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6例,轻残14例,中残4例,死亡1例。结论经颞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创伤小、易操作,适用于绝大部分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经颞 显微手术
下载PDF
超早期经外侧裂-脑岛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16
作者 饶芝国 刘宗明 闫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2645-2647,共3页
目的:分析超早期经外侧裂-脑岛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从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我院行超早期(6h内)经外侧裂-脑岛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的79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 目的:分析超早期经外侧裂-脑岛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从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我院行超早期(6h内)经外侧裂-脑岛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的79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12个月,39例经外侧裂-脑岛入路行血肿清除术患者,生存37例,死亡2例。生存的37例患者中,恢复良好(ADL1~2级)25例,中残(ADL3级)5例,重残(ADL4级)4例,植物生存3例。40例患者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治疗,生存37例,死亡3例。生存的37例患者中,恢复良好(ADL1~2级)22例,中残(ADL3级)9例,重残(ADL4级)4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与传统的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相比,经外侧裂-脑岛入路显微手术创伤小,手术显露满意,清除血肿彻底,止血可靠,能有效降低颅内压,也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外科手术 外侧裂-脑岛 经颞叶皮层
下载PDF
经侧裂入路与经颞部皮质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常志锋 王梅 +1 位作者 岳常义 崔永梅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21-222,22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侧裂入路与经颞部皮质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经侧裂入路手术25例(侧裂组),经颞部入路手术25例(颞部组)。结果两... 目的对比分析经侧裂入路与经颞部皮质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经侧裂入路手术25例(侧裂组),经颞部入路手术25例(颞部组)。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侧裂组血肿清除率(96.00%,24/25)明显高于颞部组(68.00%,17/25;P<0.05)。侧裂组再出率(4.00%,1/25)明显低于颞部组(32.00%,8/25;P<0.05)。侧裂组预后良好率(80.00%,20/25)明显高于颞部组(44.00%,11/25;P<0.05)。结论与颞部皮质入路相比,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显著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脑组织损伤,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区 血肿清除术 经侧裂 经颞部皮质
下载PDF
经翼点入路和经颞下入路切除杏仁核的虚拟现实显微解剖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青 汤可 +3 位作者 谢金娟 周敬安 赵亚群 刘策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372-374,共3页
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比较经翼点和经颞下入路切除杏仁核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 15例尸体(共30侧)头颅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颞叶包含解剖结构的三维影像模型,绘制圆柱模拟翼点和经颞下入路显露杏仁核。观察、测量... 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比较经翼点和经颞下入路切除杏仁核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 15例尸体(共30侧)头颅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颞叶包含解剖结构的三维影像模型,绘制圆柱模拟翼点和经颞下入路显露杏仁核。观察、测量和比较路径中经过解剖结构情况。结果翼点手术路径中,脑组织、大脑中动脉、蝶顶窦所显露体积:前缘>后缘;路径所显露体积:后缘>前缘。颞下手术路径中,路径和脑组织所显露体积:前缘>后缘。针对杏仁核前缘和后缘,手术路径和脑组织所显露体积:翼点入路>颞下入路。数据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虚拟现实三维影像模型有助于量化比较不同手术入路显露杏仁核的过程中,术野暴露和手术创伤情况,为微创手术提供指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解剖学 杏仁核 虚拟现实 经翼点 经颞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9
作者 刘小雷 王海波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经外侧裂-岛叶组(外侧组,n=31)和经颞叶皮质入路组(皮质组,n=36)。比较2组患者的血...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经外侧裂-岛叶组(外侧组,n=31)和经颞叶皮质入路组(皮质组,n=36)。比较2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术后1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定的预后、术后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的生存质量。结果:外侧组血肿清除率>90%为87.10%,明显高于皮质组的63.89%(P<0.05);外侧组再出血率为3.23%,明显低于皮质组的19.44%(P<0.05);术后1个月外侧组预后良好率为38.71%,明显高于皮质组的16.67%(P<0.05);术后6个月外侧组ADL评分Ⅰ级率为50.00%,明显高于皮质组的23.53%(P<0.05)。结论: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明显提高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和预后,改善患者近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 高血压脑出血 经外侧裂-岛叶 经颞叶皮质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颞骨岩部-幕上下联合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新中 文小军 +1 位作者 郝建忠 于春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显微外科 解剖 经颞骨岩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