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胎绒毛膜性质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1
作者 王马列 祝彩霞 梁润彩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9期3384-3386,共3页
目的:探讨双胎绒毛膜性质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295例双胎临床资料,包括年龄、BMI、受孕方式、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及母儿并发症等指标。按双胎绒毛膜性质分为两组:DCDA组(包括双绒毛膜双... 目的:探讨双胎绒毛膜性质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295例双胎临床资料,包括年龄、BMI、受孕方式、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及母儿并发症等指标。按双胎绒毛膜性质分为两组:DCDA组(包括双绒毛膜双羊膜双胎198例)及MCDA组(包括单绒毛膜双羊膜双胎97例)。结果:DCDA组流产风险、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风险、平均分娩孕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新生儿并发症与MCDA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母体并发症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胎绒毛膜性质对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有显著影响,但对母体并发症无影响。双胎妊娠在11~13^(+6)周确定绒毛膜性质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绒毛膜性质 绒毛双羊双胎 绒毛双羊双胎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不同绒毛膜性质双胎与子痫前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石莉 符小艳 +1 位作者 王丽 吴栋才 《新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709-712,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其绒毛膜性质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及其临床特征。方法纳入413例双胎妊娠病例,根据绒毛膜性质分为单绒毛膜双胎组和双绒毛膜双胎组。比较2组子痫前期发生率的差异,同时比较子痫前期病例中2组的临床特征和围产儿结局的差异...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其绒毛膜性质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及其临床特征。方法纳入413例双胎妊娠病例,根据绒毛膜性质分为单绒毛膜双胎组和双绒毛膜双胎组。比较2组子痫前期发生率的差异,同时比较子痫前期病例中2组的临床特征和围产儿结局的差异。结果413例双胎中发生子痫前期共62例,其中单绒毛膜双胎子痫前期22例、双绒毛膜双胎子痫前期40例。单绒毛膜双胎组子痫前期发生率为26.2%,高于双绒毛膜双胎组的12.2%(P<0.001)。子痫前期病例中,与双绒毛膜双胎组相比,单绒毛膜双胎组的发病孕周及分娩孕周更早、24 h尿蛋白定量更高(P均<0.05),并且单绒毛膜双胎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较低,其新生儿窒息率及死胎率均较高(P均<0.05)。结论与双绒毛膜双胎妊娠相比,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更高。在子痫前期病例中,单绒毛膜双胎妊娠比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发生子痫前期的孕周更早且其围产儿临床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子痫前期 绒毛膜性质 临床结局
下载PDF
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质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莉 吴丽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4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质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延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双胎妊娠产妇102例,根据绒毛膜性质将其分为单绒毛膜组(57例)和双绒毛膜组(45例),比较两组母体妊娠并...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质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延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双胎妊娠产妇102例,根据绒毛膜性质将其分为单绒毛膜组(57例)和双绒毛膜组(45例),比较两组母体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单绒毛膜组围生儿的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病死率(25.44%、9.65%)均显著高于双绒毛膜组(7.78%、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膜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等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35.09%、19.30%、21.05%、24.56%)均明显高于双绒毛膜组(6.67%、4.99%、4.15%、5.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双胎妊娠早期对绒毛膜性质进行诊断,有利于临床工作人员对双胎妊娠并发症和围生儿预后进行有效及时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质 妊娠期并发症 围生儿预后
下载PDF
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质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晓玲 李剑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238-240,共3页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质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鹤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4例双胎孕妇,按照孕妇的双胎绒毛膜性质分成观察组(单绒毛膜,n=24)与对照组(双绒毛膜,n=60),对比两组胎儿...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质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鹤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4例双胎孕妇,按照孕妇的双胎绒毛膜性质分成观察组(单绒毛膜,n=24)与对照组(双绒毛膜,n=60),对比两组胎儿的绒毛膜性质与围生期并发症、围生儿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妊娠期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质中,单绒毛膜围生儿的预后更加危险,因此需及早评判妊娠绒毛膜性质,加强对单绒毛膜孕妇和围生儿的监护,以降低妊娠期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围生儿的预后,提高胎儿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质 妊娠期 并发症 围生儿 预后
下载PDF
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质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杨海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34-36,共3页
研究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质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双胎妊娠孕妇,根据妊娠绒毛膜性质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单绒毛膜性质,对照组为双绒毛膜性质,对比两组孕妇的并发症情况... 研究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质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双胎妊娠孕妇,根据妊娠绒毛膜性质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单绒毛膜性质,对照组为双绒毛膜性质,对比两组孕妇的并发症情况以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并且围生儿预后情况更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胎妊娠双绒毛膜性质的孕妇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更低,妊娠中的母体风险要更低,并且围生儿预后情况更佳,具有更高的妊娠安全性,因此应加强对于单绒毛膜性质孕产妇的风险预防工作,帮助降低危险性,守护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质 孕妇 妊娠 并发症 围生儿
下载PDF
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杜彧华 刘毅 胡茜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3期2669-2671,共3页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双胎妊娠产妇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绒毛膜性质分为单绒毛膜组(28例)和双绒毛膜组(64例),对两组...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双胎妊娠产妇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绒毛膜性质分为单绒毛膜组(28例)和双绒毛膜组(64例),对两组母体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双绒毛膜组的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胎盘早剥、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分别为3.1%(2/64)、0.0%(0/64)、4.7%(3/64)、4.7%(3/64),均低于单绒毛膜组的21.4%(6/28)、28.6%(8/28)、17.9%(5/28)、32.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绒毛膜组的双胎输血综合征、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分别为0.0%(0/64)、18.7%(12/64)、7.8%(5/64)、4.7%(3/64),均低于单绒毛膜组的10.7%(3/28)、42.8%(12/28)、28.5%(8/28)、17.9%(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孕妇早期进行绒毛膜性质诊断,有利于临床工作人员对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行及时有效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并发症 双胎 妊娠绒毛膜性质 围生儿预后
下载PDF
IVF/ICSI多胎妊娠减胎术后临床结局的分析
7
作者 刘程 胡美红 +2 位作者 乔宗惠 吴丽敏 童先宏 《安徽医学》 2024年第8期981-985,共5页
目的多种方式探讨减胎术对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多胎妊娠孕妇的临床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22年3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生殖遗传中心实施减胎术的169例IVF/ICSI多胎妊娠孕妇作为研... 目的多种方式探讨减胎术对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多胎妊娠孕妇的临床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22年3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生殖遗传中心实施减胎术的169例IVF/ICSI多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移植时期分为新鲜周期组(70例)和冻融周期组(99例),根据不同减胎时机分为孕中期减胎组(13例)和孕早期减胎组(156例),根据不同保留妊娠胎数分为保留双胎组(80例)和保留单胎组(89例),根据不同绒毛膜性质分为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型多胎妊娠组(110例)和复杂型多胎妊娠组(59例)。分析不同移植时期、不同减胎时机、不同保留妊娠胎数及不同绒毛膜性质对孕妇流产率及新生儿体质量、出生孕周、早产率等的影响。结果新鲜周期组的新生儿体质量(2513.30±618.47)g低于冻融周期组(2903.66±590.60)g,新鲜周期组的新生儿低体质量出生率(43.96%)高于冻融周期组(2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组的早产率、低体质量出生率与孕中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单胎组的早产率(15.00%)、低体质量出生率(11.25%)、出生孕周(39.25±1.48)周、新生儿体质量(3100.13±600.57)g均优于保留双胎组的早产率(54.41%)、低体质量出生率(44.03%)、出生孕周(36.56±2.50)周、新生儿体质量(2521.27±546.15)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杂型多胎妊娠组的早期流产率(6.78%)高于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型多胎妊娠组(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ICSI多胎妊娠孕妇减胎术后保留单胎妊娠将获得更好的新生儿出生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胎妊娠 减胎术 体外受精 减胎时机 绒毛膜性质
下载PDF
双胎不同绒毛膜性孕期管理及围产儿结局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奇艳 潘雪松 +1 位作者 李振兴 廖洋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分析双胎不同绒毛膜性孕期管理及围产儿结局。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孕早期超声监测的150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绒毛膜性质的不同分为研究1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研究2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 目的分析双胎不同绒毛膜性孕期管理及围产儿结局。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孕早期超声监测的150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绒毛膜性质的不同分为研究1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研究2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研究3组(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确定绒毛膜性质后均对三组孕妇实施孕期管理,监测胎儿发育情况,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三组孕妇的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围产儿的预后状况。结果研究3组共4例孕妇,由于样本量较少,故未将围产期并发症情况及围产儿预后情况与其他两组比较。本组4例孕妇于孕32~34周终止妊娠,8例围产儿中,6例围产儿存活。研究2组孕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7.08%,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1.26%,高于研究1组孕妇的13.26%、15.81%(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妇的绒毛膜性质可对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产生明显影响。孕早期通过超声确定双胎妊娠孕妇的绒毛膜性质,加强监护及干预是改善围产儿结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绒毛膜性质 孕期管理 围产期并发症 围产儿结局
原文传递
双胎妊娠胎儿畸形的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钟世林 方群 +4 位作者 韩振艳 罗艳敏 黄轩 陈筠虹 黄爱兰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3期6-10,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双胎胎儿畸形的分类及各类畸形比例,初步探讨双胎中各类畸形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双胎合并胎儿畸形的病例,按畸形累及系统、畸形胎儿个数、畸形严重程度及孕妇年龄分组,分析各组畸形的比例,并分析各类畸形与绒毛膜性质、受... 目的回顾性分析双胎胎儿畸形的分类及各类畸形比例,初步探讨双胎中各类畸形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双胎合并胎儿畸形的病例,按畸形累及系统、畸形胎儿个数、畸形严重程度及孕妇年龄分组,分析各组畸形的比例,并分析各类畸形与绒毛膜性质、受孕方式及妊娠年龄的关系。结果 267例双胎合并畸形的胎儿中,按畸形的系统分组,比例依次为:心血管畸形(27.3%)、神经系统畸形(20.6%)、骨骼肢体畸形(15.7%)、泌尿系统畸形(13.1%)、水肿胎(12.0%)、颜面体表畸形(11.6%)、前腹壁畸形(8.2%)、消化系统畸形(6.0%)及呼吸系统畸形(5.6%)。非致死性畸形155例、致死性畸形112例,双胎之一畸形225例(84.3%)、两胎畸形42例(15.7),双胎非特有畸形244例(91.4%)、双胎特有畸形23例(8.6%)。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单绒毛膜双胎畸形相比,双绒毛膜双胎畸形中泌尿系统畸形比例显著增加(P=0.007);与自然受孕的双胎畸形相比,辅助生育后的双胎畸形中无脑儿比例显著增加(P=0.006)。结论双胎畸形中以心血管畸形比例最大,其次为神经系统畸形,骨骼肢体畸形位于第三;双胎之一畸形比两胎畸形常见;单发畸形比多发畸形常见;双胎非特有畸形比双胎特有畸形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 胎儿 畸形 绒毛膜性质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检测双胎染色体非整倍体中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徐雪琴 林小玲 +2 位作者 徐晨阳 谢小芳 唐少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9年第5期534-536,515,共4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检测双胎21、18、13-三体综合征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双胎妊娠孕妇184例行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test,NIPT),高风险行羊水穿刺进一步...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检测双胎21、18、13-三体综合征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双胎妊娠孕妇184例行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test,NIPT),高风险行羊水穿刺进一步诊断;低风险行产后随访。结果184例双胎妊娠孕妇行NIPT检测结果提示2例21-三体高风险,其中1例为21-三体嵌合体,1例18-三体高风险,1例16号染色体p13.11-p12.3缺失,其余均为低风险,其中2例高风险后续经羊水穿刺确诊双胎中一胎分别为21-三体、18-三体。成功完成出生后随访165例,失访19例。结论NIPT技术在双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有一定应用价值,有效降低侵入性产前诊断的发生率,为双胎妊娠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方案提供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T 双胎妊娠 绒毛膜性质 染色体非整倍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