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中微尺度受陷气泡生长分布特性与宏观热力影响综述
1
作者 邵苛苛 宋孟杰 +4 位作者 张旋 康文希 张颖 张龙 刘源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74,共23页
结冰是传热传质流动耦合的非线性、变密度液固相变过程,在自然界与工业界广泛存在且多呈负面影响。溶解于液态水中的微量空气在结冰时因冰晶挤压而汇聚后成核,形成较大气泡后因界面黏附力而停留在冻结锋面处,最终形成冰中大小各异、分... 结冰是传热传质流动耦合的非线性、变密度液固相变过程,在自然界与工业界广泛存在且多呈负面影响。溶解于液态水中的微量空气在结冰时因冰晶挤压而汇聚后成核,形成较大气泡后因界面黏附力而停留在冻结锋面处,最终形成冰中大小各异、分布不一的微尺度受陷气泡。形成于结冰过程的微尺度受陷气泡,不仅因改变冰的内部结构、密度分布、导热系数及冻结速率而影响后期动态结冰过程,亦会影响结冰过程和结束后冰体的整体导热系数、热阻分布、抗压强度、应力分布等宏观热学、力学物理特性。为精准预测及控制结冰过程,开发和优化各类防除冰技术,微尺度受陷气泡的生长分布特性与宏观热力影响研究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均备受关注。首先,以冰中微尺度受陷气泡为研究对象,从微观与宏观尺度对其成核机制、生长过程、分布特性和静态稳定性等进行综述。结果显示:气泡形状与冻结速率直接相关,当冻结速率大于25μm/s时,冰中出现长短轴比小于5的蛋状受陷气泡;当冻结速率在5~25μm/s时,冰中出现长短轴比大于5的针状受陷气泡;当冰冻结速率小于3μm/s时,冰中未能发现任何受陷气泡。其次,通过对既有文献中各类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对受陷气泡全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结冰时、成冰后热力物性的不同影响机制进行了梳理与解释。冰中受陷气泡因降低冰的密度及改变内部冰晶结构而会显著降低冰的有效导热系数。在融冰实验中,气泡体积分数为57%的冰比不含气泡的透明冰开始融化时间滞后约50%,相同时间内的融冰高度低36.81%。随气泡体积分数增加,冰的水平和竖直抗压强度均逐渐减小,当气泡体积分数由4%增加到34%时,水平和竖直方向抗压强度分别降低为原来的8.38%和8.10%。最后,基于既有受陷气泡研究成果,对目前存在的研究空白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与阐述。本综述对理清受陷气泡复杂特性、丰富结冰过程传质理论有较大帮助,亦可为既有防除冰技术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陷气泡 结冰成核 生长分布特性 热学特性 力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