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测定H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因素
1
作者 刘品 《齐鲁石油化工》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通过测定氢化丁腈橡胶(H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探究了影响结果的因素,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并确定最佳分析条件。结果表明:样品抽提140 min,真空干燥120 min,真空干燥后称量0.4 g,加入20 mL硫酸和10 g催化剂,采用程序升温进行消解,用全... 通过测定氢化丁腈橡胶(H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探究了影响结果的因素,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并确定最佳分析条件。结果表明:样品抽提140 min,真空干燥120 min,真空干燥后称量0.4 g,加入20 mL硫酸和10 g催化剂,采用程序升温进行消解,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进行测定,得到的结果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本方法参照丁腈橡胶(NBR)的测定步骤,得出H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最佳测定条件,分析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丁腈橡胶 结合丙烯腈含量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 重复性 回收率
下载PDF
高结合丙烯腈含量丁腈橡胶的序列结构、絮凝体系及物理机械性能
2
作者 郑浩帅 郭雪 +3 位作者 马迎荷 乔亚威 杨娅惠 潘广勤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6-546,共1页
通过低温乳液聚合制备了高结合丙烯腈含量丁腈橡胶(NBR),使用核磁共振氢谱对其序列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凝聚剂对其凝聚行为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结合丙烯腈含量NBR中出现了BAA序列结构,随着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提高... 通过低温乳液聚合制备了高结合丙烯腈含量丁腈橡胶(NBR),使用核磁共振氢谱对其序列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凝聚剂对其凝聚行为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结合丙烯腈含量NBR中出现了BAA序列结构,随着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提高,BAA、BAB和ABA序列结构的含量逐渐增加,而BBB和BBA序列结构含量则逐渐减少;CaCl_(2)和Al2(SO_(4))3的凝聚效果远优于NaCl和H_(2)SO_(4),前二者凝聚效率均达到了约98%;Al2(SO_(4))3能提高NBR的硬度、拉伸强度、定伸应力和扯断伸长率,由其制备的NBR的扯断伸长率为5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结合丙烯腈含量 序列结构 核磁共振 凝聚体系 物理机械性能
下载PDF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丁腈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
3
作者 秦鹏 耿占杰 +4 位作者 范国宁 王芳 胡海华 王春龙 赵洪国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315,共3页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丁腈橡胶中的结合丙烯腈含量,研究了裂解炉温度和样品量对裂解效果的影响;利用质谱检测器对丁二烯和丙烯腈碎片进行了识别,建立了丙烯腈裂解碎片峰高与结合丙烯腈含量之间的关系,并与凯氏定氮法...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丁腈橡胶中的结合丙烯腈含量,研究了裂解炉温度和样品量对裂解效果的影响;利用质谱检测器对丁二烯和丙烯腈碎片进行了识别,建立了丙烯腈裂解碎片峰高与结合丙烯腈含量之间的关系,并与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裂解温度600℃、样品量0.3~0.6 mg的条件下,丁腈橡胶中的丁二烯和丙烯腈碎片有良好的峰形和识别度,丙烯腈质谱特征离子M/Z53的峰高与结合丙烯腈含量呈正相关,定量曲线的线性系数可达0.99以上。与凯氏定氮法相比,该方法测定结合丙烯腈含量的绝对偏差不大于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丁腈橡胶 结合丙烯腈含量 测定
下载PDF
丁腈胶乳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精密度确定方法的比较
4
作者 宋洁瑞 李晓银 +3 位作者 刘随波 王春龙 刘智辉 王震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9-382,共4页
通过Mandel的实验室间平均值分散性统计量和实验室内方差分散性统计量检验出离群值,采用数据剔除法和升序趋势(AOT)参数替代法对其进行处理,对比分析此2种处理方法对丁腈胶乳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精密度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参加精密度... 通过Mandel的实验室间平均值分散性统计量和实验室内方差分散性统计量检验出离群值,采用数据剔除法和升序趋势(AOT)参数替代法对其进行处理,对比分析此2种处理方法对丁腈胶乳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精密度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参加精密度的实验室数量不超过6个时,由AOT参数替代法确定的精密度数值大于数据剔除法,其中丁腈胶乳试样1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别高出0.091%和0.157%,丁腈胶乳试样2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别高出0.046%和0.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胶乳 结合丙烯腈含量 精密度 离群值 数据剔除法 参数替代法
下载PDF
低结合丙烯腈含量丁腈橡胶结合丙烯腈含量的调控
5
作者 胡育林 王永峰 +2 位作者 钟启林 赵志超 邵卫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3-198,共6页
考察了聚合反应过程中NBR产品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单体竞聚率、单体转化率、单体浓度、聚合反应温度和压力,分析了产品的结构组成,并进行了聚合反应动力学探究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温度为5.0℃、聚合压力... 考察了聚合反应过程中NBR产品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单体竞聚率、单体转化率、单体浓度、聚合反应温度和压力,分析了产品的结构组成,并进行了聚合反应动力学探究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温度为5.0℃、聚合压力为0.15~0.20 MPa条件下,采用多段补加丙烯腈的方式,同时将单体转化率控制在70%~75%,可得到丙烯腈结构单元分布均匀、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为17%~19%的NBR产品,所用聚合配方和工艺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结合丙烯腈含量 单体竞聚率 单体转化率 单体配比
下载PDF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
6
作者 黄世英 刘俊保 曹帅英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3年第2期46-48,共3页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标准物质的研制,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及检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样品的均匀和稳定也是标准物质研制的前提条件。本文按照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的相关要求,对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标准物质的研制,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及检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样品的均匀和稳定也是标准物质研制的前提条件。本文按照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的相关要求,对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标准物质进行了均匀性、稳定性研究和检验,并采用方差分析法进行检验结果的统计,通过统计其F值为1.24,小于临界值F_((0.05,14,30))2.04,表明研制的标准物质均匀;并用直线拟合法对短期和长期稳定性进行检验,表明标准物质在短期和长期均稳定。因此,该研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标准物质满足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 结合丙烯腈含量 标准物质 均匀性 稳定性 研究
下载PDF
不同硫化时间下丁腈橡胶结合丙烯腈含量与拉伸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守汉 郑彩琴 +5 位作者 马莉莉 崔国锋 高志兴 肖晔 李威 邵婧 《弹性体》 CAS 2020年第3期25-29,共5页
选择生胶门尼黏度分别为78(NBR-1)和80(NBR-2)的两组丁腈橡胶(NBR),开展了硫化时间分别为35 min和50 min时结合丙烯腈含量(B AN)与300%定伸应力(σ)、拉伸强度(τ)和扯断伸长率(λ)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硫化时间为35分钟时,B AN升... 选择生胶门尼黏度分别为78(NBR-1)和80(NBR-2)的两组丁腈橡胶(NBR),开展了硫化时间分别为35 min和50 min时结合丙烯腈含量(B AN)与300%定伸应力(σ)、拉伸强度(τ)和扯断伸长率(λ)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硫化时间为35分钟时,B AN升高,两组NBR的σ均线性下降,τ和λ均线性上升,B AN每升高1%,NBR-1和NBR-2的σ均下降0.006 MPa,τ均上升0.03 MPa,λAN分别提高1.29%和1.21%。硫化时间为50 min时,两组NBR的σ、τ和λ均线性上升。B AN每升高1%,NBR-1和NBR-2的σ分别增加0.017 MPa和0.016 MPa,τ分别提高0.08 MPa和0.07 MPa,λ均增大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 结合丙烯腈含量 定伸应力 拉伸强度 扯断伸长率 硫化时间
下载PDF
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娇 谭帅霞 +2 位作者 姚智平 昌慧娟 王进 《特种橡胶制品》 2014年第5期74-80,共7页
综述了有关丁腈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测定的各种方法及其发展过程。评述了不同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未来丁腈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测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丁腈橡胶 结合丙烯腈含量 测试方法
原文传递
红外光谱法测定丁腈橡胶中的结合丙烯腈含量 被引量:9
9
作者 高杜娟 黄世英 +1 位作者 赵家琳 刘俊保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5年第4期65-67,共3页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丁腈橡胶(NBR)中的结合丙烯腈含量,确定了样品前处理条件,通过凯氏定氮法确定7个代用标准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标准值,得出了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定量计算公式,测试结果与元素分析法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红外光谱法 丁腈橡胶 结合丙烯腈含量 标准曲线
下载PDF
中国石油低结合丙烯腈含量丁腈橡胶NBR1906成功实现工业化生产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强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3-493,共1页
2022年9月27日,从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兰州石化”)传来捷报,兰州石化35 kt/a特种丁腈橡胶(以下简称“NBR”)装置成功产出国内首个低结合丙烯腈含量NBR工业化产品NBR 1906。经检测,产品为优等品,各技术指标均满足要求。NBR 1... 2022年9月27日,从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兰州石化”)传来捷报,兰州石化35 kt/a特种丁腈橡胶(以下简称“NBR”)装置成功产出国内首个低结合丙烯腈含量NBR工业化产品NBR 1906。经检测,产品为优等品,各技术指标均满足要求。NBR 1906是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为17.5%~20.5%、生胶门尼黏度为58~68的环保型NBR产品,具有优异的耐低温性能、耐油性能、回弹性能和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包装、衬垫、油封等对低温曲挠性能有较高要求的耐油领域。由于低结合丙烯腈含量NBR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因而国内相关产品一直为沙特阿拉伯Arlanxeo公司、日本Zeon公司等国外公司所垄断,从而导致这一关键材料长期受制于人,严重制约了国内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丙烯腈含量 丁腈橡胶 门尼黏度 耐油性能 工业化产品 NBR 耐低温性能 回弹性能
下载PDF
自动凯氏定氮法测定丁腈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
11
作者 李晓银 魏玉丽 +3 位作者 赵敏慎 翟月勤 李淑萍 范国宁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4-97,共4页
采用自动凯氏定氮法测定丁腈橡胶(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研究了催化剂组成、试样的消解温度和消解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考察了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并与现行的SH/T 1157—1997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硫酸钾和硫酸铜混合催化... 采用自动凯氏定氮法测定丁腈橡胶(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研究了催化剂组成、试样的消解温度和消解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考察了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并与现行的SH/T 1157—1997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硫酸钾和硫酸铜混合催化剂(二者质量比为8∶1)消解试样时,最佳消解温度为420℃、消解时间为2 h,方法的标准差为0.110%~0.215%,2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绝对差不大于重复性限0.35%或0.45%。该方法与SH/T 1157—1997测定结果差值为0.27%~0.43%,小于规定值,方法的准确性高;与SH/T 1157—1997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同时消解的试样数从2个提高到10~20个,蒸馏时间由60 min缩短到5~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丙烯腈含量 丁腈橡胶 自动凯氏定氮法 精密度 准确性
下载PDF
全自动蒸馏定氮仪在丁腈橡胶结合丙烯腈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丰乐 贾桂敏 +1 位作者 惠进 欧俊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12期89-91,共3页
丁腈橡胶中结合丙烯腈(AN)含量的测定通常以行业标准方法为主。但该法操作繁杂,分析速度缓慢。通过应用全自动蒸馏装置,简化了测定丁腈橡胶(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分析步骤,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分析效率。
关键词 全自动蒸馏装置 结合丙烯腈含量 分析效率
下载PDF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测试丁腈橡胶的丙烯腈含量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文丽 曹翠玲 +2 位作者 丁兆娟 吴爱芹 刘爱芹 《橡胶科技》 2017年第4期44-46,共3页
采用衰减全反射(AT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测试丁腈橡胶(NBR)的结合丙烯腈含量,并以燃烧法测得的结合丙烯腈含量为标准值,绘制FTIR谱特征峰吸光度比值与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标准工作曲线。结果表明,FTIR谱中波数为2 240和1 440... 采用衰减全反射(AT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测试丁腈橡胶(NBR)的结合丙烯腈含量,并以燃烧法测得的结合丙烯腈含量为标准值,绘制FTIR谱特征峰吸光度比值与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标准工作曲线。结果表明,FTIR谱中波数为2 240和1 440 cm^(-1)处的特征峰的吸光度比值(A_(2240)/A_(1440))与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根据FTIR谱的A_(2240)/A_(1440)可以计算得到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ATR-FTIR法操作简单快捷,测试结果与燃烧法测试结果的误差不大于1.3%,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丁腈橡胶 结合丙烯腈含量
下载PDF
结合丙烯腈标准物质不确定度的分析评定
14
作者 高杜娟 赵家琳 +1 位作者 赵又穆 陈婧 《当代化工》 CAS 2017年第6期1099-1101,1105,共4页
以丁腈橡胶为结合丙烯腈含量标准物质定值样品,对结合丙烯腈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和评定。结果表明,影响丁腈橡胶结合丙烯腈含量标准物质不确定度的因素主要有样品均匀性、样品稳定性和各实验室定值结果的重复性。经过评定... 以丁腈橡胶为结合丙烯腈含量标准物质定值样品,对结合丙烯腈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和评定。结果表明,影响丁腈橡胶结合丙烯腈含量标准物质不确定度的因素主要有样品均匀性、样品稳定性和各实验室定值结果的重复性。经过评定,丁腈橡胶结合丙烯腈含量标准物质测定的不确定度为0.26%,标称值为29.1%±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丙烯腈含量 丁腈橡胶 标准物质 不确定度
下载PDF
丁腈橡胶结合丙烯腈标准物质研制样品的评价
15
作者 高杜娟 赵家琳 +1 位作者 赵又穆 陈婧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0期129-131,共3页
对市售丁腈橡胶样品依据行业标准SH/T 1157.2-2015进行了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方差统计结果表明:丁腈橡胶结合丙烯腈含量均匀性检验的统计量F值为1.98,小于临界值2.31,说明结合丙烯腈含量均匀。样品经过一年时间的稳定... 对市售丁腈橡胶样品依据行业标准SH/T 1157.2-2015进行了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方差统计结果表明:丁腈橡胶结合丙烯腈含量均匀性检验的统计量F值为1.98,小于临界值2.31,说明结合丙烯腈含量均匀。样品经过一年时间的稳定性考察,12个测量点的t检验值,均小于t_α(n-1)临界值4.30,说明一年时间内结合丙烯腈标准物质候选物稳定,满足标准物质研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结合丙烯腈含量 标准物质 样品评价
下载PDF
丁腈橡胶耐石油开采介质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李远 黄自华 +4 位作者 曹政 何剑 董晶晶 冯万盛 郑永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160-166,共7页
研究了结合丙烯腈含量、硫化体系、增强体系和增塑体系对丁腈橡胶(NBR)耐石油开采领域中常见化学介质腐蚀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增加,NB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及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均提高,耐煤油、海底控制液等非极... 研究了结合丙烯腈含量、硫化体系、增强体系和增塑体系对丁腈橡胶(NBR)耐石油开采领域中常见化学介质腐蚀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增加,NB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及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均提高,耐煤油、海底控制液等非极性介质的性能较好,耐甲醇、蒸馏水和乙二醇水溶液的性能逐渐下降,耐酸碱盐水溶液的性能相差不大;硫化体系主要影响NB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及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对NBR硫化胶耐各种石油开采介质的影响则相差不大;对于高硬度NBR硫化胶,当增强体系采用小粒径炭黑时,NB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最好,不同增强体系对NBR硫化胶耐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当增强体系采用大粒径炭黑时,NBR硫化胶具有更好的耐甲醇和煤油的性能,同时要求选用惰性填料进行增强;添加了大分子酯类增塑剂的NBR硫化胶较添加小分子酯类增塑剂、液体NBR增塑剂的物理机械性能更为优异,耐热空气老化性能相差不大,但耐各种石油开采介质的体积变化均偏大,耐甲醇、煤油及10%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性能较差,而耐其他石油开采介质的影响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石油开采介质 结合丙烯腈含量 硫化体系 增强体系 增塑体系 物理机械性能 耐热空气老化性能
下载PDF
不同氢化丁腈橡胶结构与性能对比
17
作者 胡海华 徐典宏 +3 位作者 黄溪岱 赵洪国 吴宇 何连成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0-504,共5页
主要对赞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日本Zeon公司的同类牌号氢化丁腈橡胶(HNBR)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分子结构组成、硫化特性、门尼黏度、物理机械性能、耐热氧老化性能、低温性能、催化剂残余量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赞南科技(上海)有限... 主要对赞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日本Zeon公司的同类牌号氢化丁腈橡胶(HNBR)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分子结构组成、硫化特性、门尼黏度、物理机械性能、耐热氧老化性能、低温性能、催化剂残余量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赞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HNBR产品ZN 35156与Zeon公司的Zetpol 2010 L相比,二者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分子结构组成、生胶门尼黏度、混炼胶焦烧时间、耐热氧老化性能和低温性能基本相当,其中ZN 35156生胶饱和度略低,混炼胶的硫化速率略快、加工性能稍差,而其硫化胶的硬度、拉伸强度等物理机械性能略优;赞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HNBR产品ZN 35158与Zeon公司的Zetpol 2010相比,二者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生胶门尼黏度、混炼胶焦烧时间、硫化胶耐热氧老化性能基本一致,其中Z N 35158生胶结合丙烯腈含量高于Zetpol 2010,混炼胶的硫化速率略快、加工性能略差,硫化胶低温性能也略差,而其硫化胶的硬度、拉伸强度等物理机械性能略优;赞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Zeon公司所用的加氢催化剂分别为钌系催化剂和钯系催化剂,而赞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HNBR产品中的催化剂残余量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丁腈橡胶 分子结构组成 硫化特性 门尼黏度 物理机械性能 结合丙烯腈含量 耐热氧老化性能 催化剂残余量
下载PDF
不同支化程度丁腈橡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方远 刘苹 +1 位作者 王雷雷 段海东 《橡胶工业》 CAS 2020年第1期30-34,共5页
通过对比结合丙烯腈含量和门尼粘度相近的3个牌号丁腈橡胶(NBR)的分子结构参数、加工性能和硫化胶性能,研究NBR支化程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橡胶加工分析仪对生胶进行频率扫描、应变扫描、应力松弛3种方式分析得出了3种NBR的... 通过对比结合丙烯腈含量和门尼粘度相近的3个牌号丁腈橡胶(NBR)的分子结构参数、加工性能和硫化胶性能,研究NBR支化程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橡胶加工分析仪对生胶进行频率扫描、应变扫描、应力松弛3种方式分析得出了3种NBR的支化程度高低顺序;高支化程度NBR生胶和混炼胶的粘度对剪切速率敏感性强,混炼胶门尼粘度相对于生胶门尼粘度的增加值小,炭黑分散性高,硫化胶性能均一性好;低支化程度NBR生胶和混炼胶的粘度对温度敏感性强,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较高,压缩永久变形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支化程度 分子结构参数 相对分子质量 结合丙烯腈含量 门尼粘度 加工性能 物理性能
下载PDF
丁腈橡胶低温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兆杰 《橡胶科技》 2019年第12期675-678,共4页
研究丁腈橡胶(NBR)低温性能的影响因素。分别考察了NBR结合丙烯腈含量、增塑剂品种、炭黑品种、硫化体系对NBR胶料3种低温性能技术指标[脆性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温回缩10%对应的温度(TR10)]的影响。结果表明:NBR的结合丙烯腈... 研究丁腈橡胶(NBR)低温性能的影响因素。分别考察了NBR结合丙烯腈含量、增塑剂品种、炭黑品种、硫化体系对NBR胶料3种低温性能技术指标[脆性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温回缩10%对应的温度(TR10)]的影响。结果表明:NBR的结合丙烯腈含量是影响NBR胶料低温性能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增塑剂品种和硫化体系;并用低结合丙烯腈含量NBR可以改善胶管类产品的低温性能,但不能改善密封橡胶制品的低温密封性能;炭黑品种对NBR胶料Tg和TR10的影响很小,但对脆性温度影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结合丙烯腈含量 低温性能 玻璃化转变温度 脆性温度 低温回缩试验
下载PDF
两种羧基丁腈胶乳干聚物制备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慧晖 廖翼涛 +2 位作者 杜烨 翟月勤 杨玉琼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23期57-60,107,共5页
分别采用聚胺类高分子电解质的复合体系、无水乙醇制备羧基丁腈胶乳(XNBRL)干聚物,用于测定结合丙烯腈含量。首先考察了采用复合体系制备干聚物时,影响结合丙烯腈含量测定的因素,其次考察了采用无水乙醇制备干聚物后,抽提试样对结合丙... 分别采用聚胺类高分子电解质的复合体系、无水乙醇制备羧基丁腈胶乳(XNBRL)干聚物,用于测定结合丙烯腈含量。首先考察了采用复合体系制备干聚物时,影响结合丙烯腈含量测定的因素,其次考察了采用无水乙醇制备干聚物后,抽提试样对结合丙烯腈含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无水乙醇制备干聚物解决了复合体系中残留的聚胺类高分子电解质干扰结合丙烯腈含量测定的问题,重复性也较好,试样可不用再抽提直接进行结丙烯腈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丁腈胶乳(XNBRL) 干聚物 结合丙烯腈含量 聚胺类高分子电解质 无水乙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