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粉末煎煮过程中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含量变化的考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武新安 王惠霞 +2 位作者 魏玉辉 刘宗武 王仁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考察大黄粉末煎煮过程中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煎煮时间两种大黄煎液中游离蒽醌与结合蒽醌的含量。结果:从2~40min煎煮过程中,除药用大黄的结合态芦荟大黄素煎出率升高达70%外,两种大黄的... 目的:考察大黄粉末煎煮过程中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煎煮时间两种大黄煎液中游离蒽醌与结合蒽醌的含量。结果:从2~40min煎煮过程中,除药用大黄的结合态芦荟大黄素煎出率升高达70%外,两种大黄的其他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的煎出率变化不超过20%,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40min之内,煎煮时间对两种大黄粉末的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的煎出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粉末 煎煮时间 游离蒽醌 结合蒽醌
下载PDF
大黄中结合蒽醌的致泻作用及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魏凤玲 常明 原国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1999年第6期53-55,共3页
采用炭末法和记录小鼠用药后的泻下次数,研究大黄中结合蒽醌对小鼠的促进肠蠕动和致泻作用,探讨其治疗参考剂量和量-效、时-效关系,并测定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结合蒽醌有明显的促进肠蠕动和致泻作用,促进肠蠕动半效剂量为18.22~2... 采用炭末法和记录小鼠用药后的泻下次数,研究大黄中结合蒽醌对小鼠的促进肠蠕动和致泻作用,探讨其治疗参考剂量和量-效、时-效关系,并测定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结合蒽醌有明显的促进肠蠕动和致泻作用,促进肠蠕动半效剂量为18.22~25.79mg/kg,致泻作用的治疗参考剂量为150.48~224.45mg/kg,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量—效、时—效呈直线性相关,体内半衰期为5.1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结合蒽醌 药物动力学
下载PDF
大黄中结合蒽醌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吕洁 李晓燕 +2 位作者 李向军 蔡蓉 许红辉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09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对大黄中结合蒽醌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研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以大黄中结合蒽醌的量为指标,对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及加水量3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各因素对结合蒽醌的含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提取次数(A)>提取时间(B)>... 目的:对大黄中结合蒽醌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研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以大黄中结合蒽醌的量为指标,对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及加水量3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各因素对结合蒽醌的含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提取次数(A)>提取时间(B)>加水量(C),最佳工艺为:A3B2C3,即提取3次,每次1h,加水11倍量。结论:该研究为含大黄制剂提供一种提取结合蒽醌的工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结合蒽醌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大黄中结合蒽醌总提取物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峰群 袁海龙 +4 位作者 肖小河 贺承山 蔡光明 张新全 崔燕 《抗感染药学》 2000年第4期19-21,共3页
目的:分离纯化大黄结合型蒽醌总提取物。方法: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法,依次用水、不同浓度乙醇冲洗,TLC指导,比色法测定提取物中总结合型蒽醌的含量。结果:lg提取物中的总结合型蒽醌以1,8-二羟基蒽醌计平均为0.52g,收率87.6%。结论:分离方... 目的:分离纯化大黄结合型蒽醌总提取物。方法: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法,依次用水、不同浓度乙醇冲洗,TLC指导,比色法测定提取物中总结合型蒽醌的含量。结果:lg提取物中的总结合型蒽醌以1,8-二羟基蒽醌计平均为0.52g,收率87.6%。结论:分离方法简便快速,收率高,能耗低,总提取物适合于胶囊剂及注射剂等多种剂型的生产应用,结合硅胶柱层析还可得到各种蒽醌甙的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结合蒽醌 大孔吸附树脂 提取工艺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仁胶囊中结合蒽醌的含量
5
作者 张凤羽 刘冰 《天津药学》 2014年第3期7-10,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麻仁胶囊中结合蒽醌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mm×4.6mm,5μm),以乙腈-甲醇-0.1%磷酸(42:23:3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麻仁胶囊中结合蒽醌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mm×4.6mm,5μm),以乙腈-甲醇-0.1%磷酸(42:23:3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大黄素进样量在0.01~0.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大黄酚进样量在0.03027—0.605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总大黄素平均回收率为100.33%,RSD为1.37%(n=6);总大黄酚平均回收率为99.24%,RSD为2.20%(n=6)。游离大黄素平均回收率为101.76%,RSD为0.71%(n=6);游离大黄酚平均回收率为101.10%,RSD为1.15%(n=6)。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作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麻仁胶囊 结合蒽醌 含量 大黄素 大黄酚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荡气颗粒中大黄结合蒽醌的含量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丽君 刘永 +1 位作者 田军 杨士友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761-763,共3页
目的建立荡气颗粒中大黄结合蒽醌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方法先采用三氯甲烷超声振荡提取除去游离蒽醌,残渣用盐酸水解得到结合蒽醌水解物;利用大黄蒽醌类化合物能与醋酸镁反应显色的原理,以显色剂为空白,测定样品溶液在517 nm波长... 目的建立荡气颗粒中大黄结合蒽醌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方法先采用三氯甲烷超声振荡提取除去游离蒽醌,残渣用盐酸水解得到结合蒽醌水解物;利用大黄蒽醌类化合物能与醋酸镁反应显色的原理,以显色剂为空白,测定样品溶液在517 nm波长处得吸收度。结果对照品大黄素含量在2.1~16.8 mg·L-1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1.2%(n=6)。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适用于荡气颗粒中结合蒽醌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荡气颗粒 结合蒽醌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大黄结合蒽醌提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景 刘喜纲 刘翠哲 《天津药学》 2018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大黄结合蒽醌的提取工艺,为大黄制剂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结合蒽醌转移率和游离型与结合型蒽醌比例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醇浓度、溶剂体积、是否浸泡及提取时间几个因素进行考查。结果:大黄结合蒽醌的最佳提取... 目的:研究大黄结合蒽醌的提取工艺,为大黄制剂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结合蒽醌转移率和游离型与结合型蒽醌比例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醇浓度、溶剂体积、是否浸泡及提取时间几个因素进行考查。结果:大黄结合蒽醌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大黄饮片加入10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0.5 h,结合蒽醌转移率可达37%,游离蒽醌与结合蒽醌的比例为1∶21。结论:试验筛选出一种大黄结合蒽醌最佳的提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结合蒽醌 转移率 游离蒽醌 提取条件
下载PDF
市售三黄片中游离和结合蒽醌含量的比较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杜闻杉 刘喜纲 +1 位作者 李忠思 刘翠哲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950-1956,共7页
目的:比较市售不同厂家三黄片中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及其苷的含量,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 目的:比较市售不同厂家三黄片中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及其苷的含量,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测得10个不同厂家三黄片中游离总蒽醌含量分别为6.272,9.143,3.950,6.718,7.214,5.411,8.501,5.411,11.725,8.785 mg·g-1,结合总蒽醌含量分别为3.781,0.700,6.060,4.202,5.560,8.369,6.036,5.621,1.624,3.361 mg·g-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类别的划分突出特性,反映蒽醌含量具有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厂家最高和最低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结论:10个厂家三黄片中大黄总蒽醌含量差别大,特别是作为三黄片发挥泻下药效作用的结合蒽醌含量也相差悬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片 游离蒽醌 结合蒽醌 HPLC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何首乌蒸制后结合型蒽醌含量与泻下作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荣华 赵声兰 +2 位作者 毛晓健 解奉江 刘珍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54-2655,共2页
目的探讨何首乌高温清蒸后泻下成分与泻下作用的关系,为制订制何首乌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何首乌中两种饮片规格(块0.8~1cm,厚片2—4mm)蒸制过程中的结合型蒽醌含量,观察小鼠服用两种规格制何首乌饮片... 目的探讨何首乌高温清蒸后泻下成分与泻下作用的关系,为制订制何首乌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何首乌中两种饮片规格(块0.8~1cm,厚片2—4mm)蒸制过程中的结合型蒽醌含量,观察小鼠服用两种规格制何首乌饮片的泻下作用。结果何首乌块(0.8~1cm)清蒸6h无泻下作用,结合型蒽醌含量为2.09mg/g;何首乌厚片(2—4mm)清蒸4h无泻下作用,结合型蒽醌含量为2.0mg/g。结论何首乌高压蒸制后无泻下作用,结合型蒽醌含量明显降低,可考虑将结合型蒽醌含量作为制何首乌的限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结合蒽醌 泻下作用
下载PDF
一种提高大黄饮片中结合型蒽醌的原药材炮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棣华 刘俊红 伍孝先 《天津中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373-375,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提高大黄饮片中结合型蒽醌原药材的炮制方法。[方法]将大黄原药材置密闭蒸锅内,采用隔水蒸方式将大黄蒸透,进行切片,同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饮片中蒽醌类成分进行测定比较。[结果]大黄炮制的饮片中总蒽醌含量与... [目的]建立一种提高大黄饮片中结合型蒽醌原药材的炮制方法。[方法]将大黄原药材置密闭蒸锅内,采用隔水蒸方式将大黄蒸透,进行切片,同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饮片中蒽醌类成分进行测定比较。[结果]大黄炮制的饮片中总蒽醌含量与传统炮制的饮片基本一致,结合型蒽醌含量显著高于传统炮制饮片。[结论]提高大黄饮片中结合型蒽醌的原药材炮制方法生产周期短,节约成本,适宜大生产,可作为其炮制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结合蒽醌 炮制
下载PDF
酵母转化大黄结合型蒽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超 胡珊 +2 位作者 李学如 张波 孟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3-1337,共5页
目的:从酵母菌中筛选出能将中药大黄结合型蒽醌转化为游离型蒽醌的菌株,为减轻生大黄的峻烈泻下作用提供一种选择。方法:通过考察培养基组分、种龄、发酵时间和装液量等因素对菌株转化中药大黄结合型蒽醌的影响。结果:筛选到菌株KM12... 目的:从酵母菌中筛选出能将中药大黄结合型蒽醌转化为游离型蒽醌的菌株,为减轻生大黄的峻烈泻下作用提供一种选择。方法:通过考察培养基组分、种龄、发酵时间和装液量等因素对菌株转化中药大黄结合型蒽醌的影响。结果:筛选到菌株KM12,经26S rRNA分子鉴定为马克思科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薄层层析表明,在酵母膏1.0%、葡萄糖2.0%、大黄2.0%的培养基中,按5%的接种量接种,培养36~48 h种子液到装有50 mL发酵培养基的250 mL三角瓶中,200 rpm摇床30℃发酵4d,可将中药大黄中具有峻烈泻下作用的结合型蒽醌大部分解或转化成游离型蒽醌。结论:可通过KM12菌株发酵法炮制大黄,使结合型蒽醌分解或者转化成游离型蒽醌,减轻大黄的峻烈泻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蒽醌 游离型蒽醌 大黄 马克思科鲁维酵母 薄层层析
下载PDF
陕产大黄结合型蒽醌转化游离型蒽醌的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洁 董文宾 +1 位作者 王勇 王萍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9期59-61,65,共4页
目的:利用正交试验优选大黄结合型蒽醌转化为游离型蒽醌的发酵条件。方法:以大黄中游离型蒽醌的转化率为指标,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为考察因素,正交试验选择较优发酵条件。结果:当发酵温度为35℃,发酵时间为7 d,装液量50... 目的:利用正交试验优选大黄结合型蒽醌转化为游离型蒽醌的发酵条件。方法:以大黄中游离型蒽醌的转化率为指标,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为考察因素,正交试验选择较优发酵条件。结果:当发酵温度为35℃,发酵时间为7 d,装液量50 m L,摇床转速为140 r/min时,游离型蒽醌的转化率可达到42.369%。结论:酵母菌发酵能够使大黄中的结合型蒽醌有效地转化为游离型蒽醌,从而降低大黄的峻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发酵 结合蒽醌 游离型蒽醌
下载PDF
大黄不同煎煮时间对小承气汤中结合型蒽醌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冬梅 饶梅冰 +1 位作者 熊红 毕晓黎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不同煎煮时间对小承气汤中结合型蒽醌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大黄的最佳煎煮时间。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黄不同煎煮时间的小承气汤中结合型蒽醌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Waters X Bridge C18(4.6 mm×250 mm,5μm);... 目的:探讨大黄不同煎煮时间对小承气汤中结合型蒽醌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大黄的最佳煎煮时间。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黄不同煎煮时间的小承气汤中结合型蒽醌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Waters X Bridge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结果:小承气汤中结合型蒽醌在大黄煎煮30分钟时含量最高。结论:小承气汤中大黄的最佳煎煮时间为30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小承气汤 煎煮时间 结合蒽醌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UPLC法同时测定六味能消不同剂型中10种结合和游离蒽醌含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武嘉庚 杨凤梅 范莹莹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11期2123-2128,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六味能消丸(胶囊、片)中5种结合蒽醌和5种游离蒽醌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RRHD Eclipse Plus C_(18)(3.0 mm×100 mm,1.8μ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六味能消丸(胶囊、片)中5种结合蒽醌和5种游离蒽醌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RRHD Eclipse Plus C_(18)(3.0 mm×100 mm,1.8μ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分别在0.60~100.60μg·ml^(-1)、0.56~162.40μg·ml^(-1)、0.25~80.01μg·ml^(-1)、0.19~148.80μg·ml^(-1)、0.23~92.77μg·ml^(-1)、0.50~90.96μg·ml^(-1)、0.28~150.67μg·ml^(-1)、0.32~101.93μg·ml^(-1)、0.55~64.49μg·ml^(-1)、0.34~134.22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各成分回收率在88.5%~108.66%之间,RSD均小于3%(n=6)。结论:所建方法准确可靠,可以为考察六味能消丸(胶囊、片)质量和工艺参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能消丸(胶囊、片) 结合和游离蒽醌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大黄蒽醌致泻作用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唐大轩 谭正怀 +2 位作者 梁媛媛 程蕾 黄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2-1314,共3页
目的比较大黄结合蒽醌、游离蒽醌致泻作用的强度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通过灌服高浓度的奶粉溶液以营造高营养性环境,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大黄结合蒽醌及游离蒽醌对小鼠的致泻作用;并运用析因设计分析了奶粉在这些致泻作用中的作用,同时... 目的比较大黄结合蒽醌、游离蒽醌致泻作用的强度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通过灌服高浓度的奶粉溶液以营造高营养性环境,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大黄结合蒽醌及游离蒽醌对小鼠的致泻作用;并运用析因设计分析了奶粉在这些致泻作用中的作用,同时还考察了大黄结合蒽醌及其游离蒽醌体外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大黄游离蒽醌500,1000mg/kg均可使小鼠胃内容物和小肠内容物显著增加;大黄结合蒽醌500,1000 mg/kg也可显著增加小鼠小肠内容的重量,但对小鼠胃内容重量的影响作用较弱;各药物组均可显著增加小鼠各肠段内的蛋白质浓度。析因设计的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大黄游离蒽醌或是结合蒽醌均可显著增加正常小鼠(未加用奶粉)的胃、小肠及全胃肠道的内容物及蛋白质的含量,并可显著降低小鼠小肠、结肠Cl-浓度和升高小鼠结肠K+浓度;奶粉本身也具有与大黄蒽醌类似的作用,与之合用可增强大黄蒽醌的作用。体外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大黄游离蒽醌或是结合型蒽醌对胃蛋白酶的活性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大黄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均具有显著的致泻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刺激胃肠道分泌、增加胃肠道内蛋白质浓度而产生容积性导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结合蒽醌 大黄游离蒽醌 小肠 结肠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大黄总蒽醌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未作君 林立 倪晋仁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3-66,共4页
对大黄游离蒽醌的超临界萃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优萃取工艺条件为:静萃取时间60 m in,动萃取时间30 m in,夹带剂乙醇相对大黄用量3 mL/g,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45 MPa。然后分别采用无机酸和生物酶对大黄结合蒽醌进行水解,以提取总... 对大黄游离蒽醌的超临界萃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优萃取工艺条件为:静萃取时间60 m in,动萃取时间30 m in,夹带剂乙醇相对大黄用量3 mL/g,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45 MPa。然后分别采用无机酸和生物酶对大黄结合蒽醌进行水解,以提取总蒽醌。结果表明:当盐酸浓度为5 mol/L,淀粉酶质量浓度为2 g/L,纤维素酶质量浓度为1 g/L时,大黄结合蒽醌的糖苷键达到最优水解,此时总蒽醌质量分数分别为2.46%、2.33%和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萃取 大黄 结合蒽醌 酶水解 酸水解
下载PDF
炮制前后何首乌蒽醌类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挺 吕圭源 +1 位作者 陈素红 余新建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872-873,共2页
[目的]比较用相同方法炮制的不同产地何首乌中蒽醌类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0.5%醋酸镁—甲醇溶液显色测定蒽醌含量,采用HPLC方法测定大黄素的含量。[结果]炮制后,何首乌中结合蒽醌类成分明显降低,总蒽醌类含量有所升... [目的]比较用相同方法炮制的不同产地何首乌中蒽醌类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0.5%醋酸镁—甲醇溶液显色测定蒽醌含量,采用HPLC方法测定大黄素的含量。[结果]炮制后,何首乌中结合蒽醌类成分明显降低,总蒽醌类含量有所升高,但结合蒽醌占总蒽琨的比例明显降低;结合大黄素含量明显降低,总大黄素含量有所升高,但结合大黄素占总大黄素的比例明显降低。[结论]炮制对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有影响。相比生首乌,制首乌中结合蒽醌含量明显降低,而总蒽醌含量有所上升;临床发现生首乌具有一定毒性而制首乌毒性较小,这可能和炮制后结合蒽醌含量降低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大黄素 结合蒽醌 蒽醌 毒性
下载PDF
不同煎煮方法对大承气汤蒽醌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魏惠珍 胡景婷 +3 位作者 饶毅 金浩鑫 刘玲 王跃生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考察四种不同煎煮方法大承气汤中结合蒽醌、游离蒽醌的含量变化,为大承气汤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四种不同煎煮方法所得大承气汤在40-80min中结合蒽醌、游离蒽醌的含量。结果:大黄加入时间、煎煮时间对大... 目的:考察四种不同煎煮方法大承气汤中结合蒽醌、游离蒽醌的含量变化,为大承气汤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四种不同煎煮方法所得大承气汤在40-80min中结合蒽醌、游离蒽醌的含量。结果:大黄加入时间、煎煮时间对大承气汤中结合蒽醌、游离蒽醌的含量均有影响。结论:其他饮片煎煮20min后加入大黄的大承气汤中结合蒽醌的含量在四种方法中较高,为其致泻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结合蒽醌 游离蒽醌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大黄附子药对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4
19
作者 叶良红 朱红云 李芸霞 《中药与临床》 2011年第4期16-20,共5页
目的:对超声波提取大黄附子药对中蒽醌类成分的工艺条件进行优选。方法:以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以HPLC法为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考察各自的超声时间、溶剂用量及提取次... 目的:对超声波提取大黄附子药对中蒽醌类成分的工艺条件进行优选。方法:以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以HPLC法为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考察各自的超声时间、溶剂用量及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提取游离蒽醌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10.31,提取次数为3.53次,提取时间为26.67min;提取结合蒽醌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为10.34,超声次数3.42次,超声时间24.25min。结论:该研究为大黄附子药对中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的最佳提取工艺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附子 响应曲面法 hplc 游离蒽醌 结合蒽醌 超声提取
下载PDF
大黄蒽醌类成分随提取时间变化规律初探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军 刘永 李刘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9年第4期328-329,共2页
目的:探讨大黄蒽醌类成分在单次和多次水提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对大黄药材进行单次和多次提取,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提取液中结合蒽醌、游离蒽醌含量。结果:第一次提取,第45min时,结合蒽醌含量最高;第二次提取时,第30min结... 目的:探讨大黄蒽醌类成分在单次和多次水提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对大黄药材进行单次和多次提取,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提取液中结合蒽醌、游离蒽醌含量。结果:第一次提取,第45min时,结合蒽醌含量最高;第二次提取时,第30min结合蒽醌的含量最高,而游离蒽醌含量都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结论:为避免结合蒽醌因受热时间过长而解离增加,大黄单次提取时,提取时间以45min为宜,两次提取时,第二次以30min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提取时间 结合蒽醌 游离蒽醌 大黄酚 大黄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