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4篇文章
< 1 2 1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激素过敏史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激素治疗策略探讨
1
作者 周晓雯 周美辰 +1 位作者 伍婉媚 钟洪兰 《现代医院》 2024年第3期490-492,共3页
目的旨在为伴有激素过敏史却需要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提供用药参考和治疗思路。方法药师结合说明书和文献,分析甲泼尼龙的致敏机制,辅助临床医生为伴有甲泼尼龙过敏史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制定口服激素治疗方案,并对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 目的旨在为伴有激素过敏史却需要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提供用药参考和治疗思路。方法药师结合说明书和文献,分析甲泼尼龙的致敏机制,辅助临床医生为伴有甲泼尼龙过敏史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制定口服激素治疗方案,并对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验证。结果甲泼尼龙注射制剂含有痕量的牛奶蛋白,禁用于已明确对牛乳过敏的患者。患者改为口服激素治疗后,未再出现过敏情况,病情平稳。结论糖皮质激素本身也会诱发过敏反应,在病史采集过程中应关注患者既往过敏史,同时药师也可发挥药学特长,协助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保障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甲泼尼龙 过敏
下载PDF
Xpert MTB/RIF Ultra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2
作者 杨元利 张永峰 杨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44-547,568,共5页
目的:评价Xpert MTB/RIF Ultra(Ultra)对结核性脑膜炎(TBM)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用Ultra、Xpert MTB/RIF(Xpert)、宏基因测序(mNGS)和分枝杆菌培养(MGIT)检测脑脊液(CSF)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在临床诊断的... 目的:评价Xpert MTB/RIF Ultra(Ultra)对结核性脑膜炎(TBM)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用Ultra、Xpert MTB/RIF(Xpert)、宏基因测序(mNGS)和分枝杆菌培养(MGIT)检测脑脊液(CSF)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分析各方法的检测性能和利福平药物敏感性。结果:Ultra的敏感度(56.4%)、曲线下面积(AUC值)和Kappa值(0.521)均高于MGIT(20%、0.600、0.236)、Xpert(40%、0.700、0.236)和mNGS(32.7%、0.664、0.352)。在31例Ultra阳性病例中,24例对利福平敏感,7例耐药性不确定。结论:与其他方法相比,Ultra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Ultra可用于TBM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 Xpert MTB/RIF Xpert MTB/RIF Ultra 宏基因测序
下载PDF
利奈唑胺在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脊液中NSE、ADA、AST、S100β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贾斐 刘云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63-365,共3页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在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TBM)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并研究其对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腺苷脱氨酶(ADA)、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难治性TBM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在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TBM)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并研究其对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腺苷脱氨酶(ADA)、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难治性TBM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对治疗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中NSE、ADA、AST、S100β水平、葡萄糖、蛋白质、白细胞数、氯化物及脑脊液压力的变化;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脊液中NSE、ADA、AST、S100β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脊液检查指标均有改善,其中实验组葡萄糖、氯化钠含量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及脑脊液压力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难治性TBM疗效显著,能改善脑脊液基础指标及NSE、ADA、AST、S100β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对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应用价值分析
4
作者 周冬梅 王洲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4期127-129,共3页
目的 探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DNA对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6月于安陆... 目的 探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DNA对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6月于安陆市普爱医院就诊的存在脑膜刺激征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MTB培养后明确诊断,将确诊为TBM的37例患者分入脑膜炎组,疑似TBM的18例患者分入疑似组,非TBM的25例患者分入非TBM组,对3组患者行腰椎穿刺,留取5 m L脑脊液及时送检,分别行MTB培养法、抗酸染色涂片法、荧光定量PCR检测。对比3种检测方法在MTB中的阳性检出率,对比脑膜炎组与疑似组患者MTB的DNA检测数值。结果 脑膜炎组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TB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疑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炎组与疑似组采用MTB培养法、抗酸染色涂片法的MTB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炎组患者MTB的DNA检测数值为(4.71±0.97),疑似组患者MTB的DNA检测数值为(4.35±0.83),2组患者MTB的DNA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1,P=0.183)。结论 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脑脊液中MTB的DNA,有助于判断TBM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在鉴别诊断TBM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及方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结核分枝杆菌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脑脊液乳酸和葡萄糖含量对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价值研究
5
作者 何志伟 范绍鸿 王建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33-0036,共4页
分析不同脑膜炎患者中脑脊液(CSF)乳酸和葡萄糖的含量差异的及对结核性脑膜炎(TBM)的诊断价值。方法 入组本院收治的35例TBM患者、30例化脓性脑膜炎(PM)患者及25例病毒性脑膜炎(VM)患者。采集各组患者CSF,通过自动血糖仪和乳酸读取仪检... 分析不同脑膜炎患者中脑脊液(CSF)乳酸和葡萄糖的含量差异的及对结核性脑膜炎(TBM)的诊断价值。方法 入组本院收治的35例TBM患者、30例化脓性脑膜炎(PM)患者及25例病毒性脑膜炎(VM)患者。采集各组患者CSF,通过自动血糖仪和乳酸读取仪检测样本中的乳酸和葡萄糖。比较不同类型脑膜炎患者及不同MRC分期TBM患者CSF中两种指标的差异。使用CSF乳酸、葡萄糖及联合方式对TBM进行诊断。结果:相比于PM组和VM组,TBM组患者CSF乳酸含量更高(P<0.05)而葡萄糖含量更低(P<0.05)。在诊断价值上,CSF乳酸对区分TBM与其他类型脑膜炎上的AUC值(0.773)较好。葡萄糖区分效果较差(0.687)。联合诊断的AUC值最高(0.823)。在MRC分期上,CSF乳酸在II和III期患者中的含量显著高于I期患者(P<0.05)。而CSF葡萄糖在II和III期患者中的含量显著低于I期患者(P<0.05)。结论 CSF乳酸在区分TBM与其他类型的脑膜炎上具有较高的区分价值。而CSF乳酸和葡萄糖也作为区分TBM中MRC的I期和其他期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乳酸 葡萄糖 诊断
原文传递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抗结核药物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的价值
6
作者 蒋红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81-0084,共4页
于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应用抗结核+地塞米松方案,探讨应用价值。方法 取24例患者(结核性脑膜炎),应用交替分配法,1:1分入两组:A、B组,应用抗结核方案、抗结核+地塞米松方案,评价6个月效果。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较A组高,症状消失时间较... 于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应用抗结核+地塞米松方案,探讨应用价值。方法 取24例患者(结核性脑膜炎),应用交替分配法,1:1分入两组:A、B组,应用抗结核方案、抗结核+地塞米松方案,评价6个月效果。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较A组高,症状消失时间较A组短,生化指标较A组优(P<0.05),不良反应情况相仿(P>0.05)。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采用抗结核+地塞米松方案可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药物 地塞米松 症状消失时间 生化指标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刘美丽 袁云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62-0165,共4页
采用心理护理法进行护理研究,探讨对结核性脑膜炎病症护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使用随机分组法,将收入的86例结核性脑膜炎随机分组,患者对护理活动知晓。其中对照组不予以特殊护理,观察组使用心理护理,观察一段时候后,患者病症、... 采用心理护理法进行护理研究,探讨对结核性脑膜炎病症护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使用随机分组法,将收入的86例结核性脑膜炎随机分组,患者对护理活动知晓。其中对照组不予以特殊护理,观察组使用心理护理,观察一段时候后,患者病症、生活质量有无改善以及改善程度。结果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经过护理后负面情绪,炎性因子降低,生活质量指标(SF-36)指标得到提升;观察组的综合护理满意率、综合护理依从率结果更好。结论 心理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提升生活质量,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颅内高压的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分析
8
作者 易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57-0160,共4页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颅内高压的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小儿100例进行研究,研究时段2020年1月—2022年8月,依照护理方式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均值50例。...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颅内高压的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小儿100例进行研究,研究时段2020年1月—2022年8月,依照护理方式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均值50例。而后针对二者满意度、医治标准(颅内压指数、细胞计数、蛋白定量)、并发症概率及生活质量做以分析。结果 依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护理后颅内压、细胞计数、蛋白定量均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满意度各维度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概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结核性脑膜炎病患临床医治过程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可优化患儿颅内压状态,改善患儿预后生活,提高满意度,不易产生诸多并发症,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干预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家属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表达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王霞 张利利 +3 位作者 李晓阳 牛文一 李明瑛 韩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1期1934-1938,共5页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CSF)中微小RNA-155(miRNA-155)、微小RNA-125b(miRNA-125b)、可溶性CD163(sCD163)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83例TBM患者作为TBM组...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CSF)中微小RNA-155(miRNA-155)、微小RNA-125b(miRNA-125b)、可溶性CD163(sCD163)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83例TBM患者作为TBM组,根据其病情分为Ⅰ期57例,Ⅱ期73例和Ⅲ期53例。另选同期60例原发性头痛患者作为对照组,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各组外周血及CSF中miRNA-155、miRNA-125b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外周血及CSF中sCD163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外周血及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表达对TBM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外周血及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表达与TBM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 TBM组患者外周血及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诊断TB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886、0.865、0.782,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诊断TBM的AUC依次为0.925、0.905、0.915(P均<0.05);TBM患者外周血和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表达水平比较:Ⅲ期>Ⅱ期>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BM患者外周血及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表达水平与其病情程度分别呈正相关关系(r=0.810、0.562、0.325、0.611、0.472、0.682,P<0.05)。结论 TBM患者外周血及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均显著升高,此三项指标可作为TBM患者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外周血 脑脊液 微小RNA-155 微小RNA-125b 可溶性CD163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1例临床特点与二代测序结果分析
10
作者 杨志国 王海东 +2 位作者 吴静 陈永前 张妮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7期79-81,共3页
患儿,女,3岁,主因“间断头痛20余天,加重伴呕吐4天,抽搐1次”于2020年4月28日收住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小儿神经科。患儿入院前20余天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头痛,每天发作1次,家属未重视,当地予以感冒药物口服。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间断头痛 入院前 二代测序 小儿神经科 药物口服 临床特点 兰州大学
下载PDF
脑脊液ADA、IL-23和LTB4水平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薄蔚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548-550,共3页
目的分析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白细胞介素-23(IL-23)、白三烯B4(LTB4)水平在结核性脑膜炎(TB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最终诊断结果分为TBM组(30例)、化脓性脑膜... 目的分析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白细胞介素-23(IL-23)、白三烯B4(LTB4)水平在结核性脑膜炎(TB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最终诊断结果分为TBM组(30例)、化脓性脑膜炎组(25例)、病毒性脑膜炎组(25例)。比较3组患者的ADA、IL-23和LTB4水平,并根据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分期标准,对TBM组患者进行分期,比较不同分期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分析各项指标水平与MRC分期的相关性。结果TBM组的ADA、IL-23和LTB4水平明显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且化脓性脑膜炎组各项指标水平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分期为Ⅲ期的患者ADA、IL-23和LTB4水平最高,其次为Ⅱ期患者,Ⅰ期患者3项指标水平较低,各项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M患者的ADA、IL-23、LTB4水平与MRC分期呈正相关(r=0.369、0.358、0.329,P<0.05)。结论脑脊液ADA、IL-23和LTB4水平会随着TBM病情加重而升高,能够为TBM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腺苷脱氨酶 脑脊液 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分期
下载PDF
成人HIV阴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海燕 胡婉贞 +1 位作者 霍发荣 张晓燕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1445-1448,共4页
结核性脑膜炎(TBM)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引起全球公共卫生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及对TBM的深入研究,许多评估预后的指标不断被提出,精准预测其预后相... 结核性脑膜炎(TBM)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引起全球公共卫生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及对TBM的深入研究,许多评估预后的指标不断被提出,精准预测其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对指导实践意义重大,如高龄、延迟治疗、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MRC)分期高、脑梗死、脑积水、癫痫发作等均是TBM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加强对TBM患者的重视程度,降低其神经后遗症,提高TBM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影响TBM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预后 低钠血症 脑梗死 脑积水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1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化脓性脑膜炎婴儿的药学干预及监护
13
作者 韦文芳 于海威 +1 位作者 覃四妹 蒋嫦月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59-62,共4页
本文报道临床药师对1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化脓性脑膜炎婴儿诊疗中主动干预及监护的情况。患儿年龄6月3天,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继发性癫痫等。临床药师将治疗中美罗培南与丙戊酸钠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可导致癫痫发作加重的风险... 本文报道临床药师对1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化脓性脑膜炎婴儿诊疗中主动干预及监护的情况。患儿年龄6月3天,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继发性癫痫等。临床药师将治疗中美罗培南与丙戊酸钠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可导致癫痫发作加重的风险提醒临床,经协商更改方案后患儿抽搐逐渐得到控制;针对患儿病情好转却出现双眼追光追物反应差的现象,考虑因利奈唑胺消除半衰期较长,长时间使用导致药物积蓄引起视神经病变可能性大,建议利奈唑胺使用频次由每8小时1次改为每12小时1次。调整利奈唑胺使用频次3d后,患儿双眼追光追物灵敏。继续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并定期返院复查,予调整利奈唑胺频次后的抗结核方案治疗近10个月,未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结核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药物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 婴儿
下载PDF
分析细节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赵春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0108-0111,共4页
研究细节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本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分组情况: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护理情况: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不良事... 研究细节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本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分组情况: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护理情况: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人员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提供细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且能够促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有良好的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阿米卡星配合鞘内注药治疗强化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曾龙凤 林庆裕 +2 位作者 郝静 廖伟祥 方毅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8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阿米卡星配合鞘内注药治疗强化期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2021年5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强化期TBM患者89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2HRZE/10HR治疗方案,... 目的观察阿米卡星配合鞘内注药治疗强化期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2021年5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强化期TBM患者89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2HRZE/10HR治疗方案,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米卡星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脑脊液(CSF)指标(白细胞计数、脑蛋白、葡萄糖比值、氯化物)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4.44%,高于对照组的40.91%(χ^(2)=4.945,P=0.026);治疗8周后,2组患者CSF中白细胞计数、脑蛋白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葡萄糖比值及氯化物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均<0.01),且研究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或P<0.01),但2组治疗后氯化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18%vs.22.22%,χ^(2)=0.225,P=0.635),不良反应经过药物调整后均好转,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2HRZE/10HR治疗方案基础上采用阿米卡星配合鞘内注药治疗强化期TBM患者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CSF指标,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强化期 阿米卡星 鞘内注药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结核性脑膜炎的伪装者: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型细胞病
16
作者 张佳源 谭杰 +4 位作者 黄啟铧 陈子轩 汪玉盈 林沛豪 龙友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6期7-10,共4页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型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A-GFAP-A)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可以导致脑膜脑脊髓炎、运动障碍、视力模糊、癫痫等临床表现。该疾...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型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A-GFAP-A)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可以导致脑膜脑脊髓炎、运动障碍、视力模糊、癫痫等临床表现。该疾病与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sis meningitis,TBM)在临床症状、影像学和脑脊液检查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已有多例国内外的误诊案例报道。A-GFAP-A诊治的延误可引起严重的后果,作者在分析多个误诊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鉴别诊断的建议:分析患者的血液特征、炎症指标,以及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水平、淋巴细胞数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并结合GFAP-IgG抗体检测和A-GFAP-A特有的影像学征象进行鉴别,以期降低A-GFAP-A在临床中的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型细胞病 结核性脑膜炎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模型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牛孟琪 曾可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383-387,共5页
目的 结核性脑膜炎是最具破坏性的结核病,具有很高的致死、致残率。这与发病初期结核性脑膜炎和非结核性脑膜炎难以快速准确的鉴别诊断,以至于延误治疗密切相关。因此,建立快速且准确的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方法十分必要。近年来逐渐出现更... 目的 结核性脑膜炎是最具破坏性的结核病,具有很高的致死、致残率。这与发病初期结核性脑膜炎和非结核性脑膜炎难以快速准确的鉴别诊断,以至于延误治疗密切相关。因此,建立快速且准确的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方法十分必要。近年来逐渐出现更多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模型研究的发表,但随着判断模型的多样化,医生在选择时面临困难。本文就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模型的当前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 隐球菌性脑膜炎 脑膜炎 诊断模型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1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籍新潮 万群 +2 位作者 兀瑞 赵钢 周林甫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脊液(CSF)特点。方法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西京医院诊断治疗的123例TBM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TBM患者被分成TBM确诊组与TBM很可能(可能)组,并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TBM确诊...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脊液(CSF)特点。方法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西京医院诊断治疗的123例TBM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TBM患者被分成TBM确诊组与TBM很可能(可能)组,并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TBM确诊组与TBM很可能(可能)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体征及并发症等指标的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CSF细胞学结果显示,TBM确诊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平均中位数(四分位距)明显高于很可能(可能)组患者(P<0.05)。CSF生化结果显示:TBM确诊组患者CSF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很可能(可能)组(P<0.01)。两组患者影像学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M临床表现复杂,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及CSF参数可助于早期诊断、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表现 影像学 脑脊液
下载PDF
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在结核性脑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9
作者 李蓉 魏亚轩 +1 位作者 尹榕 葛朝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1期90-95,共6页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一种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结核病每年影响全球约1 000万人,其中2%~5%患有TBM。TBM中有超过一半的患者预后不良,发生死亡或有...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一种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结核病每年影响全球约1 000万人,其中2%~5%患有TBM。TBM中有超过一半的患者预后不良,发生死亡或有神经后遗症[1]。免疫系统被认为是TBM预后不良的原因:一方面是对MTB杀灭不彻底,另一方面是过度炎症导致组织损伤[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预后不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免疫细胞 组织损伤 TUBERCULOSIS 细胞因子 免疫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