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3篇文章
< 1 2 2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管理对提高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时效内查看的作用评价
1
作者 周领 金美华 《抗感染药学》 2025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究PDCA管理对提高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结果时效内查看的作用,为提高临床结核病的诊断和筛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7-12月开展PDCA前医院登记在册的550例行TST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选取2023年1-12月开... 目的:探究PDCA管理对提高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结果时效内查看的作用,为提高临床结核病的诊断和筛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7-12月开展PDCA前医院登记在册的550例行TST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选取2023年1-12月开展PDCA后医院登记在册的576例行TST的患者设为干预组,分析开展PDCA前后患者TST结果的查看时效,以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TST结果未在时效内查看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8.16%vs 15.64%,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85.45%vs 96.01%,P<0.05)。结论:PDCA的开展明显改善了医院行TST患者结果按时查看的依从性,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时效 效果观察
原文传递
四川某高中学生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筛查及随访分析
2
作者 蒋铭航 李华 +4 位作者 虞旭东 张理宏 宋学金 陈勇 黄富礼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44-46,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结核暴露后,学生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及结核发病随访变化情况,为学校学生结核暴露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四川某高中高一2018年1月和2018年6月两次共1004例结核密切接触者的结核菌素皮肤实验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结核暴露后,学生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及结核发病随访变化情况,为学校学生结核暴露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四川某高中高一2018年1月和2018年6月两次共1004例结核密切接触者的结核菌素皮肤实验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随访活动性结核发病情况。结果第一次筛查678人,筛查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人(含指示病例),潜伏结核感染者22人,PPD强阳性率、中等阳性率分别为1.03%、2.21%;第二次筛查326人,筛查出肺结核患者2人,潜伏结核感染者50人,PPD强阳性率、中等阳性率分别为6.75%、8.90%。接受两次筛查的112人中,暴露于指示病例的同班级学生,第一次和第二次筛查的阳性率分别为12.50%、90.00%,截至到2022年12月,潜伏结核感染者中陆续6人患肺结核(8.3%)。结论学生中的活动性肺结核短期内即可导致与同班密切接触的其他同学PPD试验阳性率明显升高;结核暴露后五年发病率高达8.3%。应早期筛选出活动性肺结核学生并及时隔离以保护健康学生,从而避免学校结核疫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结核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下载PDF
248名医护人员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3
作者 张文 石亚玲 +6 位作者 刘珊珊 苏倩 辛玉 张理翌 吕娟 廖文平 范君 《重庆医学》 2025年第3期709-712,718,共5页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今后提升基层医护人员TST筛查规范性提供依据。方法对2023年重庆市27个区县248名具有执业医师或护士资格且承担TST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TST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统计调...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今后提升基层医护人员TST筛查规范性提供依据。方法对2023年重庆市27个区县248名具有执业医师或护士资格且承担TST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TST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统计调查对象TST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48名医护人员TST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78.3±10.6)分。TST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8.9%(8213/10416),其中TB常识方面知晓率为65.4%(1135/1736)、TST常识方面知晓率为87.3%(3248/3720)、TST原理方面知晓率为53.4%(795/1488)、TST操作方面知晓率为88.0%(1964/2232)、TST结果判读方面知晓率为86.4%(1071/1240)。护士的知晓率高于医师和其他(P>0.05),中疫情地区医护人员的知晓率高于高疫情地区和低疫情地区(P<0.001)。TST相关知识知晓达标组和未达标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类型、单位类型和区域疫情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TST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为规范TST的应用,应加强对TST相关知识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问卷调查 医护人员
下载PDF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护理流程优化的作用及满意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71-273,共3页
目的:分析与研究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流程优化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于我院行结核菌素试验的80例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试... 目的:分析与研究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流程优化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于我院行结核菌素试验的80例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试验认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及渗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观察结果准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菌素试验护理流程优化有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并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和依从性,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素试验 护理干预 流程优化 试验准确性
下载PDF
健康教育干预在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苏莉英 《智慧健康》 2025年第1期182-185,共4页
目的 探讨在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患者中使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本校2022年1月—2023年12月检出的177例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89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目的 探讨在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患者中使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本校2022年1月—2023年12月检出的177例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89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前后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比较两组的预防服药情况,比较两组的健康行为评分、心理健康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疾病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预防服药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DS、SAS量表得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提升患者的预防服药率和健康行为评分,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干预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疾病知识知晓率 预防服药率
下载PDF
2020—2022年北京市大学和高中学段新生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鑫 张亚楠 +5 位作者 闫银锁 陶荔莹 李亚敏 许琰 高志东 贺晓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了解2020—2022北京市大学和高中学段入学新生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反应特征,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及疫情处置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北京市新生肺结核筛查系统”及《大学新生PPD筛查登记表》报表,建立北京... 目的:了解2020—2022北京市大学和高中学段入学新生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反应特征,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及疫情处置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北京市新生肺结核筛查系统”及《大学新生PPD筛查登记表》报表,建立北京市大学和高中学段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数据库,选取2020—2022年进行TST检测并完成复验的高中、大学录取新生为调查对象,共纳入292486名;其中,选取2020—2021年进行监测的大学录取新生为调查对象,共计159915名;选取2021—2022年高中录取新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132571名。调查对象均进行TST且完成复验。结果:调查对象TST硬结平均直径≥5 mm者占15.57%(45545/292486)、硬结平均直径≥10 mm者占7.38%(21582/292486),硬结平均直径≥15 mm者占2.94%(8599/292486)。在大学学段新生中,以硬结平均直径≥10 mm为阳性标准,女生阳性率(9.27%,6678/72038)明显高于男生(8.93%,7836/8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3,P=0.020);西部、中部、东部生源阳性率分别为10.95%(3757/34297)、10.15%(3642/35897)、7.69%(6659/86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682,P<0.001);以硬结平均直径≥5 mm为阳性标准,男生阳性率(17.56%,15403/87708)明显高于女生(17.03%,12269/72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9,P=0.005)。在高中学段新生中,以硬结平均直径≥10 mm为阳性标准,女生阳性率(5.62%,3539/63018)明显高于男生(5.06%,3517/69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23,P<0.001);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阳性率(10.63%,17/160)明显高于无肺结核可疑症状者(5.32%,7039/132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8,P=0.003);有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者的阳性率(11.48%,14/122)高于无密切接触史者(4.76%,5733/120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22,P<0.001);城六区新生阳性率(5.70%,4373/76713)高于非城六区新生(4.80%,2683/55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35,P<0.001)。大学新生总体肺结核检出率为33.96/10万(129/379810),明显高于高中阶段新生的15.09/10万(20/13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47,P=0.001)。结论:北京市大学学段新生TST阳性率和肺结核检出率均高于高中学段新生,女生、西部生源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相对较高,提示应加强北京市新生入学肺结核筛查,以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皮肤试验 学生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人体结核菌素试验后皮下硬块检测算法研究
7
作者 张兴 周婷钰 +2 位作者 杨光欢 徐安成 冯彬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2-99,共8页
针对传统皮下硬块检测方法精度低、计算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皮下硬块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将YOLOv5模型的主干网络CSPDarknet53进行改进,引入Faster模块来替换其中的C3模块。其次,利用模型剪枝在保证整个模型性能的... 针对传统皮下硬块检测方法精度低、计算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皮下硬块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将YOLOv5模型的主干网络CSPDarknet53进行改进,引入Faster模块来替换其中的C3模块。其次,利用模型剪枝在保证整个模型性能的同时减轻其计算复杂度。最后,引入Wise-IoU来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回归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YOLOv5的皮下硬块目标检测算法相比于原始的YOLOv5,准确率提升了1.2%,参数量减少了77.7%,整个算法更加轻量化,有效提高了算法对于皮下硬块的检测精度,减少了计算参数量,提升了算法的运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皮下硬块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深度学习 YOLOv5
下载PDF
干扰素γ释放试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抗酸染色试验联合应用在结核潜伏性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
8
作者 朱丽康 曾金石 蔡建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26-129,共4页
探讨干扰素γ释放试验(IGRAs)、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和抗酸染色试验联合应用在结核潜伏性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回顾收集2023年1月-2024年3月江西省赣县区人民医院接收的7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痰培养、影像学检查等... 探讨干扰素γ释放试验(IGRAs)、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和抗酸染色试验联合应用在结核潜伏性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回顾收集2023年1月-2024年3月江西省赣县区人民医院接收的7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痰培养、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诊断结果分为其他肺部病变者31例(对照组)及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39例(潜伏组),比较分析IGRAs、TST和抗酸染色试验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在潜伏性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IGRAs、TST和抗酸染色试验单项检测相比较,联合诊断与综合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三项试验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均高于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诊断结核潜伏性感染的诊断效能均优于IGRAs、TST和抗酸染色试验单独检测,联合诊断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释放试验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抗酸染色试验 结核潜伏性感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家庭接触和学校接触的肺结核患者学生密切接触者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9
作者 徐丁亮 钱文兵 +2 位作者 姜伟 秦蓉 沈燕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S01期99-102,共4页
目的了解分析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中学生群体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潜伏感染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张家港市2021年新发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按照《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版)进行密切接触... 目的了解分析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中学生群体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潜伏感染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张家港市2021年新发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按照《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版)进行密切接触者分类,将纳入密切接触者的教师、学生等进行问诊、感染筛查、影像学检查以及预防性服药干预等措施。为确保本次研究结果具有相对可比的数据支持,本次数据分析仅对学生密切接触者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学校和家庭接触的学生密切接触者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率分别为46.59%、26.26%,强阳性率分别为13.98%、2.02%;三个月复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阴转阳率分别为22.15%、16.67%。结论学校接触的肺结核患者学生密切接触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阳性率及强阳性率高于家庭接触的肺结核患者的学生密切接触者,两种接触方式的肺结核患者学生密切接触者其结核菌素的感染情况均高于普通的新生入学筛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密切接触者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下载PDF
江苏省丹阳市65岁以上老年人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红焕 陆伟 +4 位作者 竺丽梅 李国莉 邵燕 陈诚 李燕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74-176,181,共4页
目的探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用于≥65岁老人结核感染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江苏省丹阳市1109名≥65岁老人进行TST和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IGRA)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性别、是否接种卡介苗对... 目的探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用于≥65岁老人结核感染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江苏省丹阳市1109名≥65岁老人进行TST和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IGRA)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性别、是否接种卡介苗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影响;以IGRA为金标准,评价TS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进行一致性Kappa检验。结果有卡介苗接种史和无卡介苗接种史2组间TST(PPD5、PPD10、PPD15)、IGRA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男性组TST(PPD5、PPD10、PPD15)、IGRA阳性率高于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 PPD5检测结核感染的灵敏度为71. 09%,特异度为81. 69%,Kappa值为0. 510(P<0. 05); PPD10灵敏度为65. 49%,特异度为87. 40%,Kappa值为0. 538 (P<0. 05); PPD15灵敏度为48. 08%,特异度为94. 55%,Kappa值为0. 479(P<0. 05)。结论 TST检测技术成本低,操作简单,便于在基层开展实施,可作为≥65岁老年人筛查结核感染的重要手段,且可采用PPD10为标准筛查出更多疑似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 结核 感染 一致性检验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应用于人群结核潜伏性感染诊断的比较 被引量:17
11
作者 丁晓艳 陆伟 +5 位作者 刘巧 卢鹏 彭红 陈诚 周扬 宋红焕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37-240,327,共5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结核潜伏性感染情况,同时对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IGRAs)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2种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探索适合本省人群特征的结核潜伏性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目的了解江苏省结核潜伏性感染情况,同时对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IGRAs)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2种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探索适合本省人群特征的结核潜伏性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标准。方法整群抽取江苏省丹阳市2个村居民,对符合入选标准的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常规体格检查,采集静脉血,以QFT法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后进行结核菌素皮内注射(PPD皮试),及DR胸片检查,对2种方法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和一致性分析。结果 QFT检测和PPD皮试(以硬结平均直径≥10mm为阳性评价标准)阳性率分别为18.0%、40.0%。随着年龄增长,QFT检测阳性率逐渐升高;而PPD皮试阳性率先逐渐升高,3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而后逐渐降低。有瘢痕者QFT法检测阳性低于无瘢痕者,而PPD皮试阳性率大于无瘢痕(P值均<0.01)。以PPD皮试硬结平均直径≥10mm为阳性评价标准时,2种检测方法一致率为69.6%,Kappa值(95%CI)为0.30(0.28,0.33)。随着年龄增长:2种方法结果一致率先降后升,30~岁组最低(49.2%),60~65岁组最高(80.5%);Kappa值逐渐升高,其中5~岁、20~岁等年龄组Kappa值<0.1,而50~、60~65岁等年龄组Kappa值>0.5。结论 50~65岁年龄组TST和IGRAS 2种检测方法一致性较好,<50岁年龄段2种方法一致性较差。TST检测结果可能高估了潜伏感染率,需要建立一种更准确高效、操作方便、价格合理的检测方法以诊断结核潜伏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感染 诊断 结核菌素试验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一致性检验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筛查预测活动性结核病的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阮巧玲 邵凌云 +11 位作者 吴晶 张舒 虞胜镭 王森 高岩 王菲 张西雁 刘袁媛 饶英 沈瑶杰 张颖 张文宏 《微生物与感染》 2015年第1期28-33,共6页
为评估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在我国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家庭接触者中预测活动性结核病的能力,选取157例家庭接触者行T—SPOT.TB和TST筛查,并前瞻性随访6年。将121例参与随访的家庭接触者纳入分... 为评估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在我国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家庭接触者中预测活动性结核病的能力,选取157例家庭接触者行T—SPOT.TB和TST筛查,并前瞻性随访6年。将121例参与随访的家庭接触者纳入分析,T—SPOT.TB阳性率为49.6%,与年龄(OR=1.03(95%CI1.00~1.05),P=0.032]和接触菌阳患者[OR=2.13(95%CI为1.01~4.51),P=0.048]呈正相关。TST≥5mm和TST≥10mm的接触者分别占57.5%和37.2%,其中TST≥10mm与接触菌阳患者呈正相关[OR=2.30(95%CI为1.05~5.06),P=0.038]。共随访626人年,7例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发病率为11.0/1000人年。T-SPOT.TB的阳性预测值(PPV)为8.3%,阴性预测值(NPV)为96.7%。TST≥5mm和TST≥10mm的PPV分别为7.7%和9.5%,NPV均为95.8%。总之,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家庭接触者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而T—SPOT.TB与TST对活动性结核病的预测能力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家庭接触者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预测
下载PDF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917名医务人员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一致性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耿梦杰 宋渝丹 +6 位作者 熊勇超 赵飞 胡冬梅 李萌 侯月云 成君 何广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医务人员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果的一致性。方法2010年4月至8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一家大型传染病医院和一家综合医院,纳入1005名医务人员。通过调查问卷方法,了解一般人口学信息、卡... 目的比较分析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医务人员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果的一致性。方法2010年4月至8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一家大型传染病医院和一家综合医院,纳入1005名医务人员。通过调查问卷方法,了解一般人口学信息、卡介苗接种史等。共发放问卷1005份,收回合格问卷952份(完成问卷人数、TST和QFT-GIT检测的医务人员分别为952名、924名和999名),三项调查均完成者为923名,排除6名QFTGIT检测结果不确定的医务人员,有917名医务人员纳入分析。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中的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QFT-GIT)方法检测医务人员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情况,TST硬结平均直径分别以5、10和15ranl为阳性临界值,使用Kappa统计量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纳入分析的917名医务人员中,TST5、10和15mm临界值阳性率分别为68.92%(632/917)、47.87%(439/917)和25.08%(230/917);QFTGIT阳性率为69.57%(638/917)。TST硬结平均直径以5mm为阳性临界值时,两种检测结果均阳性者483名,均阴性者130名,TsT和QFT-GIT一致率为66.85%(613/917);TST硬结平均直径以10mm为阳性临界值时,两种检测结果均阳性者350名,均阴性者190名,TST和QFT-GIT~致率为58.89%(540/917);TST硬结平均直径以15mm为阳性临界值时,两种检测结果均阳性者181名,均阴性者230名,TST和QFT-GIT一致率为4乱82%(411/917),两种检测方法的Kappa值分别为0.22、0.19、0.08,95%CI值分别为0.16~0.29、0.13~0.25、0.04~0.12。结论TST和QFT-GIT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素试验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分枝杆菌 结核 疾病传播 卫生人员至病人
下载PDF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高危人群潜伏性结核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许怡 张海丛 +2 位作者 吕颖 郭云 赵磊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4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IGRAs)诊断高危人群潜伏性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7月住院肺结核... 目的探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IGRAs)诊断高危人群潜伏性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7月住院肺结核患者的陪护人员138例(密切接触组)、结核科医务人员89例(医务人员组)及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3组分别进行TST和IGRAs试验,比较各组检测结果;同时行问卷调查了解密切接触组和医务人员组结核病接触与结核病预防接种等相关信息,分析TST和IGRAs试验阳性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密切接触组、医务人员组TST试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密切接触组IGRAs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医务人员组和对照组(P<0.05)。是否接种卡介苗、与接触者关系和接触时间为密切接触组TST试验阳性的影响因素,接触时间和是否营养不良为密切接触组IGRAs试验阳性的影响因素。结论在高危人群中应用TST和IGRAs试验诊断LTBI需排除相关影响因素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性结核 结核菌素试验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辅助检测肺外结核病的比较 被引量:17
15
作者 葛燕萍 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 比较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在肺外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差异。 方法 对上海市肺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治疗的100例肺外结核病患者(简称“结核病组”)及81名体检者(简称“对照组”)分别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 目的 比较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在肺外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差异。 方法 对上海市肺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治疗的100例肺外结核病患者(简称“结核病组”)及81名体检者(简称“对照组”)分别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及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检测,统计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并对检出率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00例结核病组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检测的检出率分别为80.00%(80/100),46.00%(46/100);对两者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0,P〈0.05)。100例结核病组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的检出率为80.00%(80/100),81名对照组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的检出率为25.93%(21/81);对两者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6,P〈0.05)。 结论 γ干扰素释放试验较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检测对于肺外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有更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
下载PDF
T-SPOT.TB检测结核专业人员结核潜伏感染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宋韬 李莉娟 付洪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772-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结核专业人员潜伏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us infection,LTBI)的价值。方法选取85例结核内科医护人员(结核专业人员)为研究组,另选8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2组既往均无结核病史、无...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结核专业人员潜伏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us infection,LTBI)的价值。方法选取85例结核内科医护人员(结核专业人员)为研究组,另选8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2组既往均无结核病史、无结核病症状,胸片正常,应用T-SPOT.TB对2组进行外周血结核菌特异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检测,同时进行平行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检测。结果 2组T-SPOT.T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S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方法阳性率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T-SPOT.TB与TST一致性较差(Kappa=0.123)。结论1密切接触传染性结核病患者是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危险因素,其成为LTBI者的概率较非密切接触人群明显增高;2T-SPOT.TB阳性结果与是否密切接触传染性结核病患者显著相关,而TST阳性结果与是否密切接触传染性结核病患者无明显相关,这可能与我国极高的卡介苗接种率有关;3T-SPOT.TB诊断LTBI特异度高于TST;4TSPOT.TB与TST的相关性较低,它为诊断LTBI提供了新的更为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性结核 结核菌素试验 诊断
下载PDF
结核病区护士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冬枚 席明霞 +2 位作者 莫文娟 卿利敏 李艳容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2年第1期144-145,共2页
[目的]了解结核病区护士的结核菌素反应情况,为医院制定预防结核感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皮内注射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对结核病区护士80人与内科护士80人及外科护士81人进行比较。[结果]结核病区护士阳性率高于非结核病区护士(χ2=... [目的]了解结核病区护士的结核菌素反应情况,为医院制定预防结核感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皮内注射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对结核病区护士80人与内科护士80人及外科护士81人进行比较。[结果]结核病区护士阳性率高于非结核病区护士(χ2=58.4,P<0.05)。[结论]结核病区护士是结核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自我防护,医院及有关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结核病区 护士
下载PDF
208例肺结核患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结核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冰 刘玉美 +1 位作者 欧阳彩虹 何丽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14期1746-1748,共3页
目的 揭示结核病患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与结核抗体检测结果 间的相关性及患者荷菌量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一步阐明结核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学表现.方法 对208例肺结核患者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与结核抗体(TBAb)检测结果 进行... 目的 揭示结核病患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与结核抗体检测结果 间的相关性及患者荷菌量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一步阐明结核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学表现.方法 对208例肺结核患者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与结核抗体(TBAb)检测结果 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其一致性及患者荷菌量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PPD(+)TBAb(+)、PPD(-)TBAb(-)、PPD(+)TBAb(-)和PPD(-)TBAb(+)的患者分别为171、2、29和6例,PPD、TBAb检测结果 的一致率为83.2%,其相关性与年龄、性别无关;菌阳患者PPD的一般阳性率、强阳性率及TBA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7.7%、38.2%和89.7%,相应地菌阴患者则分别为55.9%、40.5%和82.O%,经x2检验,菌阳患者的TBAb阳性率显著高于菌阴患者(P〈0.05).结论 在结核病发生发展中,同时表现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但体液免疫表现受患者荷菌量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肺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结核抗体
下载PDF
IFN-γ释放试验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在大学入学新生体检筛查结核病潜伏感染情况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新宇 杨震 +1 位作者 段惠娟 孙照刚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比较IFN-γ释放试验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在北京地区大学入学新生体检筛查结核潜伏感染的效能。方法:对2018年北京某区大学2864名新生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同时留取血标本,QFT检测方法进行IFN-γ释放试验,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 目的:比较IFN-γ释放试验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在北京地区大学入学新生体检筛查结核潜伏感染的效能。方法:对2018年北京某区大学2864名新生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同时留取血标本,QFT检测方法进行IFN-γ释放试验,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QFT检测阳性率为4.50%(129/2864),TST皮试(以硬结直径≥5 mm)检测阳性率为20.01%(573/2864);QFT阳性率随TST硬结大小的增大,阳性率也逐渐提高,分别为1.83%(42/2291)、6.79%(18/265)、11.46%(22/192)和40.52%(47/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575,P<0.001)。以PPD不同硬结平均直径大小为阳性临界值,Kappa值逐渐增大,分别为0.188、0.269和0.356。结论:QFT试验阳性率低,TST皮试结果可能受疫苗接种影响阳性率较高,需提高结核潜伏感染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有效控制结核病在高校传播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潜伏感染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QFT试验 学生
下载PDF
月经期对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肤试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小君 何华英 《中国乡村医药》 2011年第1期57-57,共1页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以下简称PPD)试验一直是用来诊断结核杆菌感染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考核卡介苗接种质量、配合发现结核病人、选择预防治疗对象、辅助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方面应用甚广[1]。为确定...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以下简称PPD)试验一直是用来诊断结核杆菌感染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考核卡介苗接种质量、配合发现结核病人、选择预防治疗对象、辅助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方面应用甚广[1]。为确定妇女月经期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妇女月经期 皮肤试验 结核杆菌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结核病人 鉴别诊断 接种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