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0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咪达唑仑对术前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
1
作者 梁淑娟 刘文超 +4 位作者 韩珊珊 周婳 尚坤 兰希发 吴松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短期口服咪达唑仑对术前合并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65~79岁,BMI 21~27 kg/m^(2),ASAⅡ或Ⅲ级,入院时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 目的探讨术前短期口服咪达唑仑对术前合并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65~79岁,BMI 21~27 kg/m^(2),ASAⅡ或Ⅲ级,入院时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S)评分≥38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40例。咪达唑仑组予咪达唑仑7.5 mg每晚一次,连续服药3~4 d,直到术前1 d;对照组予外观相似的安慰剂半片。记录术前1 d STAI-S评分与术后3 d内谵妄的发生情况,记录入室时、麻醉诱导后30 min、1、2 h、拔管后30 min HR和MAP,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用量及间羟胺使用情况,记录拔管后30 min、术后24、72 h视觉模拟评分(VAS)、曲马多使用情况以及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咪达唑仑组术前1 d STAI-S评分、术后谵妄发生率、术中间羟胺使用率、拔管后30 min、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曲马多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用量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可有效降低合并术前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老年 术前焦虑 结直肠癌根治术 咪达唑仑
下载PDF
地佐辛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围术期免疫和应激反应影响
2
作者 王艳丽 王梦迪 何会珍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4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使用地佐辛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效果及对围术期免疫和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据麻醉镇痛方式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使用地佐辛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效果及对围术期免疫和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据麻醉镇痛方式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麻及地佐辛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对照组给予全麻及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记录2组麻醉诱导前5 min(T0)、术毕(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30 min(T3)、拔管后60 min(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清皮质醇(Cor)、丙二醛(MDA)水平;比较术前、术后24 h 2组外周血CD4+、CD8+和CD4+/CD8+水平,术毕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术后3 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2组麻醉恢复期间不良反应。结果T3时,2组MAP、HR高于T0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T1、T2、T3、T4时,2组Cor、MDA均高于T0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2组CD4+、CD4+/CD8+降低,CD8+升高,且观察组CD4+、CD4+/CD8+较对照组升高,CD8+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术毕12、24、48 h V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术后3 d,2组MMSE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恢复期间躁动发生率为6.00%(3/50)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P<0.05)。结论全麻及地佐辛静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可减轻手术应激,镇痛效果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麻醉 镇痛 地佐辛 罗哌卡因 平均动脉压 CD4+
下载PDF
单次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全身麻醉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情绪反应及恢复情况的影响
3
作者 宿明艳 张晓坤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研究单次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全身麻醉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情绪反应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20例全身麻醉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观察对象,... 目的研究单次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全身麻醉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情绪反应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20例全身麻醉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60)与对照组(n=60)。研究组全身麻醉诱导之前给予0.3 mg/kg体重艾司氯胺酮一次性静脉推注,对照组正常麻醉;两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手术过程中麻醉维持、手术完成之后静脉镇痛药物及方式一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术后(24、48 h)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分、术后(1、3、6、18、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24、48 h)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量表评分、术后苏醒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48 h,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 h SAS、SDS评分分别为(44.21±4.58)、(41.26±5.09)分,均低于对照组[(52.84±5.69)、(51.03±6.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48 h QOR40评分分别为(142.51±4.86)、(150.84±5.73)分,均高于对照组[(134.06±5.17)、(142.49±5.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3、6、18、24 h VAS评分分别为(2.49±0.74)、(2.27±0.68)、(2.11±0.64)、(1.97±0.63)、(1.86±0.65)分,均低于对照组[(2.97±0.81)、(2.71±0.75)、(2.58±0.69)、(2.47±0.65)、(2.33±0.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48 h MOAA/S评分分别为(141.42±14.51)、(150.28±14.86)分,均低于对照组[(133.19±13.18)、(142.22±13.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下床时间分别为(39.01±4.73)、(33.31±4.57)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43.86±5.25)、(37.65±5.19)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全身麻醉下结直肠癌根治术麻醉可有效缓解患者情绪反应,提升术后早期镇痛、镇静效果,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术后恢复质量及速度,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下结直肠癌根治术 艾司氯胺酮 亚麻醉剂量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王强 陈建新 曹开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腹腔...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生存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康复速度快的优势,相比于开腹手术来说,虽然远期疗效相当,但是腹腔镜手术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 直肠癌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5
作者 焦倩倩 赵锦芳 李永辉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75-176,共2页
目的 对比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全身麻醉组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组,比较两组的麻醉苏醒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 目的 对比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全身麻醉组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组,比较两组的麻醉苏醒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结果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组的麻醉苏醒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全身麻醉组,术后苏醒时、术后苏醒8 h时及术后苏醒24 h时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组(P <0.05)。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5%,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组的17.1%(P <0.05)。结论 与全身麻醉相比,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明显减轻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根治术 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不同吻合方式的研究概况
6
作者 耿雯静 张广坛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700-2707,共8页
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消化道重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是整个手术过程的核心和关键,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微创手术的相关设备及器械层出不穷,给外科医生带来更多便利,也给术中消化道重建带来了更多... 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消化道重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是整个手术过程的核心和关键,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微创手术的相关设备及器械层出不穷,给外科医生带来更多便利,也给术中消化道重建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综述了结直肠癌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各种方法,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结直肠癌根治术 吻合方式 消化道重建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左传成 焦海良 朱守同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140-142,146,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3年7月沛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4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3年7月沛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4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术后在加速康复外科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术后2周康复效果、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2周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能促进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术后近期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康复训练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8
作者 周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95-0098,共4页
探究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并分析该手术安全性情况。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22.6-2023.6期间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共100例,按照掷骰子法分组,即AKF组-50例-传统开腹手术,BQJ组-5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 探究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并分析该手术安全性情况。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22.6-2023.6期间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共100例,按照掷骰子法分组,即AKF组-50例-传统开腹手术,BQJ组-5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两组如下指标进行比较:疗效、临床指标、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并发症。结果 临床疗效:BQJ组96.00%(48/50)比AKF组82.00%(41/50)高,=5.005,P=0.025;临床指标:时间指标:BQJ组比AKF组短,t=21.755、20.054、21.643 ,P<0.05,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BQJ组比AKF组少,t=34.326、14.543,P<0.05;免疫功能:术前,两组 CD3+、CD4+、CD8+、CD4+/CD8+比较,P>0.05,术后,BQJ组比AKF组好P<0.05;炎症因子:术前,两组 IL-4、IL-6、TNF-α、hs-CRP比较,P>0.05,术后,BQJ组比AKF组低P<0.05;并发症:BQJ组4.00%(2/50)比AKF组20.00%(10/50)低,P<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根治术能提升临床疗效,使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改善,安全性较高,值得在同类型病例中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根治术 近期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赋能理论的多维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恢复进程的影响
9
作者 王勤 贾筱娴 吴孝姐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多维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恢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28例结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和赋能理论组(行基于赋能理论的多... 目的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多维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恢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28例结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和赋能理论组(行基于赋能理论的多维护理干预),每组64例。所有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恢复进程、疼痛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干预前后2组心理状况变化;比较2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赋能理论组术后首次排气及排便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长均短于传统护理组(P<0.05);赋能理论组术后1 d、3 d时视觉模拟法评分均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干预后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降低,且赋能理论组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赋能理论组术后切口感染、肠梗阻、尿潴留、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赋能理论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基于赋能理论的多维护理能显著降低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术后疼痛水平,减少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其生理功能的恢复,同时能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能理论 多维护理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术后 疼痛程度 恢复进程
下载PDF
精准营养联合情绪释放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营养水平、免疫功能及心理韧性的影响
10
作者 张霞 张威 王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精准营养联合情绪释放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营养水平、免疫功能及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宜春市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2)采... 目的:探讨精准营养联合情绪释放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营养水平、免疫功能及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宜春市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2)采用常规肠外营养疗法及情绪释放干预,研究组(n=32)采用精准营养疗法联合情绪释放干预。对两组营养水平、免疫功能及心理韧性进行对比及分析。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总蛋白(serum total protein,STP)、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CD3^(+)、CD4^(+)、CD4^(+)/CD8^(+)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G、IgM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坚韧、乐观、力量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精准营养疗法联合情绪释放干预能有效增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心理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营养 情绪释放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营养水平 免疫功能 心理韧性
下载PDF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靶控输注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肺内氧合及氧化抗氧化系统影响的对比研究
11
作者 陈青林 葛伟炳 +1 位作者 吴刚 陆叶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6-242,共7页
背景结直肠癌根治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术中不同麻醉药物的使用,对手术的完成效果,以及术后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均有较大的关系.目的对比研究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靶控输注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肺内氧合及氧化抗氧... 背景结直肠癌根治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术中不同麻醉药物的使用,对手术的完成效果,以及术后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均有较大的关系.目的对比研究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靶控输注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肺内氧合及氧化抗氧化系统影响.方法选取2020-07/2023-07期间鄞州第二医院78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舒芬太尼组予以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麻醉,芬太尼予以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麻醉.统计两组麻醉苏醒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气腹后30 min(T2)、手术拔管后5 min(T3)时刻心率(heart rate,HR)、动脉血氧分压(pressure of oxygen,Pa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及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及T0、术后4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时刻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结果重复测量分析显示,两组HR、PaO2、MAP、SpO2及OI主体内及主体间效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简单效应LSD-t成对比较显示,T1、T2及T3时刻,舒芬太尼组HR、MAP均较芬太尼组低,PaO2、SpO2及OI均较芬太尼组高(P<0.05);重复测量分析显示,两组MDA、GSH、PGE2、NGF及SOD及主体内及主体间效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简单效应LSD-t成对比较显示,T4、T5及T6时刻,舒芬太尼组MDA较芬太尼组高,GSH、PGE2、NGF、SOD均较芬太尼组低(P<0.05);舒芬太尼组苏醒、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较芬太尼组短,不良反应率较芬太尼组低(P<0.05).结论相较于芬太尼,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降低血清疼痛介质释放,对机体血流动力学、肺内氧合及氧化抗氧化系统影响较小,安全性高,有助于提高麻醉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结直肠癌根治术 舒芬太尼 芬太尼 肺内氧合 氧化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韩宏景 蔡雪芳 宋伟林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对象,按照自然数顺序采用抽签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34)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n=34)采...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对象,按照自然数顺序采用抽签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34)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n=34)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恢复指标、炎症因子指标、胃肠功能指标、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切口更短,且术后各指标恢复更佳,住院时间更短(P<0.05)。术后1周,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胃动素及与胃泌素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满足患者微创治疗需求,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小,可减轻炎症因子,缓解氧化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少,帮助患者更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开腹手术 炎症因子 胃肠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严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126-130,共5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烟台市北海医院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手术治疗效果。术后随访2年,依据患者的...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烟台市北海医院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手术治疗效果。术后随访2年,依据患者的临床结局(生存或死亡)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统计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9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共50例(55.56%),部分缓解(PR)共34例(37.78%),疾病稳定(SD)共5例(5.56%),疾病进展(PD)共1例(1.11%),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84/90)。随访2年,90例患者中生存69例,生存率为76.67%(69/90)。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文化程度、吸烟史、高血压史、肿瘤直径、肿瘤类型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低分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有脉管侵犯、有神经侵犯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β=2.059,OR=7.840,95%CI(2.530,24.291)]、临床分期为Ⅲ~Ⅳ期[β=2.485,OR=12.000,95%CI(3.203,44.956)]、有脉管侵犯[β=1.828,OR=6.223,95%CI(1.892,20.466)]、有神经侵犯[β=2.285,OR=9.821,95%CI(3.224,29.916)]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显著,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众多,如低分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有脉管侵犯、有神经侵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 脉管侵犯 低分化
下载PDF
BIS监测技术指导下丙泊酚靶控输注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14
作者 任远 毛鑫 吕红杰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1期33-37,共5页
目的: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技术指导下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 目的: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技术指导下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常规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则在BIS监测技术指导下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应激反应指标等。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T_(1))、插管后1 min(T_(2))、建立气腹时(T_(3))、手术结束时(T_(4)),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麻醉诱导前(T_(0)),但观察组MAP、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两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术前,肾上腺素(E)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Cor、NE水平低于对照组,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监测技术指导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可有效减少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利于提高麻醉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根治术 麻醉深度监测技术 靶控输注方式 丙泊酚
下载PDF
手术室体温护理在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姚丽 华宏莉 瞿妍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观察手术室体温护理在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于北京市健宫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 目的:观察手术室体温护理在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于北京市健宫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体温护理。比较两组苏醒时间与肠道恢复时间、体温、应激指标、寒战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术后苏醒时间与肠道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前,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1 h、手术结束时,对照组体温低于手术前及同期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高于术前,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体温护理在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稳定患者体温,降低寒战发生率,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室 体温护理 寒战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老年结直肠癌给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16
作者 王天明 吴冬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81-0084,共4页
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给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2023年9月-2024年4月)的6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炎性因子及免疫功... 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给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2023年9月-2024年4月)的6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临床效果高(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TNF-α、CRP水平低(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CD3+、CD4+及CD4+/ CD8+高(P<0.05),CD8+低(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应用于老年患者中存在理想的治疗效果,可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 结直肠癌根治术 临床效果 炎性因子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
17
作者 谭跃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18-0121,共4页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并接受直肠根治术的患者176例,分析早期下床活动率低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干预对策。结果 导致直肠癌患者早期下床活...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并接受直肠根治术的患者176例,分析早期下床活动率低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干预对策。结果 导致直肠癌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执行率低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患者缺乏早期下床活动知识,未能从观念上增加对早期下床活动意识的重视,医护人员受传统外科护理理念的影响,观念尚未形成ERAS快速康复理念,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基于快速康复计划之一的下床活动计划与腹腔镜微创技术在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观念上不谋而合,可缓解患者下肢肌肉功能萎缩、预防坠积性肺炎等效果显著。但临床具体落实效果不佳,本研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及时给予改进措施,取得预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根治术 早期下床活动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下载PDF
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神经阻滞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18
作者 张家乐 崔秀宇 苏少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神经阻滞应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对于患者术后疼痛及血清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指标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择期采取结直肠癌根治术...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神经阻滞应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对于患者术后疼痛及血清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指标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择期采取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全身麻醉)和观察组(42例,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12、24 h时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麻醉苏醒指标,术前及术后1、3 d患者血清E、Cor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24 h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且观察组同时间点均更低;术中观察组患者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量均比对照组少(P<0.05);术后1~3 d,两组患者的血清E、Cor水平较术前比均呈现出先增高再降低的趋势,且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拔管的时间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神经阻滞,不仅可以减少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减轻患者的机体应激反应,而且临床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根治术 腹横肌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罗哌卡因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分析
19
作者 郗瑞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95-0198,共4页
探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以64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经SPSS随机数生成器分为UC组(32例,常规护理)与ICU组(32例,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ICU组术中与术毕时心率低于UC... 探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以64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经SPSS随机数生成器分为UC组(32例,常规护理)与ICU组(32例,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ICU组术中与术毕时心率低于UC组(P<0.05),平均动脉压、体温高于UC组(P<0.05);焦虑、抑郁与心理痛苦温度计评分低于UC组(P<0.05);手术时间与下床活动、胃肠道恢复、术后住院时间短于UC组(P<0.05);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高于UC组(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患者生理应激、心理应激反应减轻,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恢复速度加快,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等存在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手术室护理 护理配合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影响研究
20
作者 汤亮亮 黄海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77-0080,共4页
探究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40例结直肠癌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试验组与对比组,n=20。对比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法,试验组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结果 试验组的... 探究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40例结直肠癌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试验组与对比组,n=20。对比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法,试验组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比组的70.00%;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比组;试验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情少于对比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高于对比组,P<0.05。试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比组,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率,对于手术时间以及术中的出血量情况进行显著减少,并且能够更加有效的恢复患者的胃肠功能、帮助患者术后恢复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老年患者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