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Ⅱ及血脂水平检测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Ⅱ型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芬 石振旺 孙海兵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血脂水平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HP)Ⅱ型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160例,进行HP检测,并根据有无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100例)和HP阴性组(60例)。检测...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血脂水平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HP)Ⅱ型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160例,进行HP检测,并根据有无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100例)和HP阴性组(60例)。检测两组血清G-17、PGⅡ及血脂水平,并分析其对患者感染HPⅡ型的诊断价值。结果:与HP阴性组比较,HP阳性组G-17、PGⅡ、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升高(均P<0.05)。与HP阴性组比较,HP阳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均P<0.05)。与HPⅠ型组比较,HPⅡ型组G-17、PGⅡ、PGⅠ水平升高(均P<0.05)。与HPⅠ型组比较,HPⅡ型组TG、HDL-C水平升高,TC、LDL-C水平降低(均P<0.05)。以HP阳性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是否感染HPⅡ型为变量,做关于血清G-17、PGⅡ、PGⅠ、TG、TC、LDL-C、HDL-C水平的ROC曲线分析,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1、0.812、0.742、0.559、0.820、0.66、0.619,进行筛选后将AUC高于0.7的因子纳入联合诊断中建立模型,进行逻辑回归分析,并根据模型输出结果对患者是否发生HPⅡ型感染进行诊断,结果显示G-17、PGⅡ、PGⅠ及TC联合诊断的AUC为0.934。结论: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中,HP阳性患者血清G-17、PGⅡ、PGⅠ、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感染HPⅡ型患者G-17、PGⅡ、PGⅠ、TG、HDL-C水平高于感染HPⅠ型患者,TC和LDL-C水平低于感染HPⅠ型患者,且G-17、PGⅡ、PGⅠ及TC联合应用对患者感染HPⅡ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血脂水平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特征及经切除术后迟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敏 韦雪连 +3 位作者 李常伟 周源 游欣 孙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14-718,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特征及经切除术后迟发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604例行EMR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出现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n...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特征及经切除术后迟发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604例行EMR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出现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n=35)和非出血组(n=1569)。统计患者一般资料、EMR切除息肉的情况、EMR操作情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经切除术后迟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给予评价。结果两组在吸烟史、淋巴细胞数、息肉山田分型为Ⅲ型、息肉最大基底直径、钛夹缝合后稀疏、创面覆盖不全及倒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吸烟、淋巴细胞数≥3.65×10^(9)L^(-1)、息肉山田分型为Ⅲ型、息肉最大基底直径≥0.98 cm、钛夹倒伏是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效果良好,且上述因素预测术后迟发出血的AUC分别为0.652、0.649、0.759、0.687、0.705,而列线图模型的AUC为0.799。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000次获得AUC为72.1%(95%CI:64.3%~81.6%)。校正曲线显示,该模型具备较好的一致性。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分别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显示模型的P值为0.482;绘制DCA曲线显示,与单一因素相比,列线图模型具有更好的临床获益度。结论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具有息肉山田分型为Ⅲ型、息肉最大基底直径≥0.98 cm、钛夹倒伏的特征,以及有吸烟史、淋巴细胞数≥3.65×10^(9)L^(-1)的患者对于迟发性出血应加以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特征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术后迟发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3
作者 余玉云 王统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0期195-198,共4页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死亡率最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根据“腺瘤-癌”的发病模式,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目前被公认为是结直肠癌最重要的癌前病变因素之一,因此及时发现并干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死亡率最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根据“腺瘤-癌”的发病模式,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目前被公认为是结直肠癌最重要的癌前病变因素之一,因此及时发现并干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关键。本文就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旨在为结直肠癌的预防及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癌变 直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血脂水平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李红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0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血脂水平的联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北京市丰台区中医医院行肠镜检查的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以肠镜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20例,结直肠检查无明显异常)与观察组(... 目的:分析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血脂水平的联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北京市丰台区中医医院行肠镜检查的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以肠镜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20例,结直肠检查无明显异常)与观察组(100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两组均接受13C-呼气试验及血脂检查.比较两组Hp感染率、血脂水平,分析观察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直径大小、数目及发生位置与Hp感染情况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p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阳性患者息肉直径大小≥10 mm、息肉数目多发、息肉发生位置左半结肠占比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患者血脂水平异常均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建议针对结直肠腺癌性息肉临床实行早发现、早治疗措施,以期避免进一步发展为结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幽门螺杆菌感染 血脂
下载PDF
从湿痰瘀虚论菊藻丸防治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被引量:4
5
作者 郭玮妮 罗雯鹏 +2 位作者 陆文洪 肖超 李帅军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1382-1385,1390,共5页
目前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癌前病变,其检出率在逐年上升。通过分析中医药防治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临证经验,阐述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思路,总结出其治疗以未病先防、既病早治、预防复发为原则,治法从燥湿... 目前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癌前病变,其检出率在逐年上升。通过分析中医药防治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临证经验,阐述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思路,总结出其治疗以未病先防、既病早治、预防复发为原则,治法从燥湿化痰、益气活血、消肿散结3个方面着手;并通过分析临床验效方菊藻丸针对“湿-痰瘀-虚”这一路径所形成的组方用药,结合临床验案,证实菊藻丸防治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有效性及科学性,为中医药防治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提供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中医药 菊藻丸 病因病机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结直肠腺瘤性息肉风险诺莫图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6
作者 赵洋洋 李紫琼 +2 位作者 马欣 木克热木·依明尼亚孜 高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351-1357,共7页
目的预测H.pylori感染患者合并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风险概率,并构建预测模型和进一步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断H.pylori感染并完善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587例作为建... 目的预测H.pylori感染患者合并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风险概率,并构建预测模型和进一步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断H.pylori感染并完善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587例作为建模组,另收集2022年4月至2022年10月诊断H.pylori感染并完善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233例作为验证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诺莫图预测H.pylori感染合并结直肠腺瘤风险的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估数据拟合度,决策曲线分析图评估使用该模型的获益情况。结果年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CagA、VacA、萎缩性胃炎和吸烟史是H.pylori感染合并结直肠腺瘤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因子,在建模组中AUC为0.866(95%CI:0.835~0.897),验证组AUC为0.831(95%CI:0.771~0.89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平均绝对误差小,拟合度良好。决策风险曲线提示概率阈值广,有实用价值。结论由年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CagA、VacA、萎缩性胃炎和吸烟史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联合穴位注射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俞媛 张婷 +3 位作者 王卿华 孙超 窦英磊 张美云 《山西中医》 2023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穴位注射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肠道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8例行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予术后健康管理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联合穴位...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穴位注射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肠道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8例行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予术后健康管理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开始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治疗组复发率为5.00%,对照组为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穴位注射可以有效改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息肉切除术 穴位注射 益气活血方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怡 张琳 张鑫鑫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9期109-112,共4页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在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但“腺瘤-癌”序列的发生发展使其成为结直肠癌(CRC)重要的癌前病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肠道微生物在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具核梭杆菌、脆弱拟杆菌、大肠埃希菌...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在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但“腺瘤-癌”序列的发生发展使其成为结直肠癌(CRC)重要的癌前病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肠道微生物在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具核梭杆菌、脆弱拟杆菌、大肠埃希菌在CRC患者的肠道菌群中检测到显著富集,因此推测以上细菌在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发展中也可能存在同样的作用。本文从具核梭杆菌、脆弱拟杆菌、大肠埃希菌以及肠道代谢产物等方面阐述肠道微生物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生发展的关系,探索无创的检测方式以及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筛查和预防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具核梭杆菌 脆弱拟杆菌 大肠埃希菌 细菌代谢产物 直肠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邢洁 任竣瑶 +7 位作者 张倩 孙秀静 岳冰 张一骏 李荣雪 朱圣韬 李鹏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1-608,共8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者,共检出息肉样病变患者662例,其中140例患者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腺瘤入组病例组,另有522...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者,共检出息肉样病变患者662例,其中140例患者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腺瘤入组病例组,另有522例研究对象内镜未见明显异常,或病理证实为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个人史、既往史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的比较显示,结直肠腺瘤的发生与年龄相关,性别、吸烟、饮酒和息肉史是影响结直肠腺瘤发生的因素(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1)、吸烟(P=0.021)、饮酒(P=0.022)是结直肠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吸烟、饮酒是结直肠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在体检行结肠镜检查时应注意综合考虑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筛选高危人群,以提高腺瘤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检出率 危险因素 筛查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内镜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林昱 邱喜文 +3 位作者 罗永灵 陈泽庭 李碧芬 陈博拉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959-1961,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内镜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该院行结肠镜检查的8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性别、年龄、经济收入、职业、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史、饮酒史、体质指数(BMI)、息肉数量、息肉位置、腺瘤类型、直径大小、腺瘤...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内镜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该院行结肠镜检查的8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性别、年龄、经济收入、职业、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史、饮酒史、体质指数(BMI)、息肉数量、息肉位置、腺瘤类型、直径大小、腺瘤基底部、不典型增生、治疗方式、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高三酰甘油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分析这些可疑危险因素与复发的关系,筛选复发相关因素。结果年龄、经济收入、职业、吸烟、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息肉数目、腺瘤类型、直径大小、腺瘤基底部、不典型增生、治疗方式、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内镜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具有越多上述因素,复发的可能性就越大,对高危人群应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复发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琳 夏军权 +3 位作者 滑永志 李慧 魏兰福 奚肇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761-1762,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对内镜治疗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8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非中药治疗对照组,均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6个月、1年、2年后复查肠镜。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 目的观察中药对内镜治疗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8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非中药治疗对照组,均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6个月、1年、2年后复查肠镜。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总平均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总平均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1年、2年后,治疗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内镜治疗后的再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中西医 健脾益气 补肾温阳散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叶酸水平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冬妹 张满芬 肖文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了解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叶酸水平,并探讨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2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和46例健康对照者,测定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清叶酸水平。结果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目的了解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叶酸水平,并探讨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2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和46例健康对照者,测定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清叶酸水平。结果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15.04μmol/L±4.80μmol/Lvs8.23μmol/L±3.70μmol/L,P<0.001),血清叶酸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4.46 ng/mL±3.63 ng/mLvs13.65 ng/mL±4.86 ng/mL,P<0.001)。结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和血清叶酸水平降低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可能是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结直肠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G-17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秦静 惠起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45-848,共4页
诸多研究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肠道恶性肿瘤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H.pylori的研究逐渐深入,H.pylori感染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colorectal adenomatous polyps,CAP)、结直肠癌(colorectal... 诸多研究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肠道恶性肿瘤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H.pylori的研究逐渐深入,H.pylori感染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colorectal adenomatous polyps,CAP)、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相关性尚存在一定争议,受到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现就CAP、CRC患者H.pylori感染与血清G-17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直肠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癌变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锦 孔令斌 黄志诚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96-201,共6页
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中最常见的病变之一,研究报道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其中50%~70%的结直肠癌来源于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一旦发生癌变,治疗效果多不理想,因此,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colorectal adenomatous polyps,CAP... 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中最常见的病变之一,研究报道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其中50%~70%的结直肠癌来源于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一旦发生癌变,治疗效果多不理想,因此,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colorectal adenomatous polyps,CAP)癌变的发生因素及其机制,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CAP癌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癌变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和粪便多配体聚糖2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强 王再见 +3 位作者 李会霞 李彤 雷雪 曲冬梅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583-590,共8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APs)中医临床各证型与病理类型及多配体聚糖2(syndecan-2,SDC2)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10例AP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中医证型分为大肠湿热、湿瘀阻滞、脾虚湿蕴和气滞血...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APs)中医临床各证型与病理类型及多配体聚糖2(syndecan-2,SDC2)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10例AP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中医证型分为大肠湿热、湿瘀阻滞、脾虚湿蕴和气滞血瘀4组,并以75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记录每个中医证型患者的年龄、性别、中医四诊信息及腺瘤的数量、大小、组织学类型和上皮内瘤变等信息,采用磁珠捕获、亚硫酸盐处理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等方法检测各组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情况,并分析APs中医证型与组织学类型、上皮内瘤变和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结果(1)APs各证型在组织学类型和上皮内瘤变程度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大肠湿热组管状腺瘤占比高于气滞血瘀组(P<0.05),湿瘀阻滞组绒毛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占比高于大肠湿热组和脾虚湿蕴组(P<0.01,P<0.05),气滞血瘀组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合计占比高于大肠湿热组和脾虚湿蕴组(P<0.05)。(2)310例APs患者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56.77%,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的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P<0.01)。(3)APs各证型SDC2甲基化阳性率大小依次为湿瘀阻滞组(65.79%)>气滞血瘀组(64.00%)>大肠湿热组(51.28%)>脾虚湿蕴组(46.91%),湿瘀阻滞组和气滞血瘀组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脾虚湿蕴组(P<0.05)。(4)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湿瘀阻滞证与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呈正相关(P<0.05,P<0.01),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呈负相关(P<0.01)。脾虚湿蕴证与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呈负相关(P<0.05)。气滞血瘀证与管状腺瘤呈负相关(P<0.05)。结论临床病理类型和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可作为临床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中医证型 SDC2基因甲基化 绒毛状腺瘤 上皮内瘤变
下载PDF
联动成像技术与白光成像检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月霞 杨波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433-436,共4页
目的 比较联动成像技术(Linked Color Imaging, LCI)和白光成像(white light endoscopy, WLE)下腺瘤检出率(Adenoma Detection Rate, ADR)的差异。方法 收集行结肠镜检查的202例患者。病人随机分为LCI组和WLE组,分别用LCI和WLE全程退镜... 目的 比较联动成像技术(Linked Color Imaging, LCI)和白光成像(white light endoscopy, WLE)下腺瘤检出率(Adenoma Detection Rate, ADR)的差异。方法 收集行结肠镜检查的202例患者。病人随机分为LCI组和WLE组,分别用LCI和WLE全程退镜。比较LCI和WLE在结肠镜检查期间每名患者的平均腺瘤检出数、ADR、盲肠进镜率、盲肠插管时间、肠镜退镜时间、肠道清洁度、息肉类型及大小等差异。结果 LCI组和WLE组分别纳入了102名和100名患者。两组间盲肠进镜率(LCI vs WLE:99.5%vs 99.4%)、平均盲肠插管时间(7.70±5.23 min vs 7.21±4.71 min,P=0.12)和退镜时间(11.2±10.8 min vs 10.9±8.24 min,P=0.55)均无显著性差异。LCI组和WLE组分别检出123个和96个息肉。LCI组的ADR(53.3%vs.65.2%,P=0.02)和平均腺瘤检出数(1.07 vs. 0.88,P=0.03, 95%CI, 0.02-0.37)和明显高于WLE组。同时LCI对小腺瘤(≤5 mm)检出率更高。两组在息肉形态、位置分布及组织学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CI比WLE可提高腺瘤性息肉特别是小息肉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联动模式成像 腺瘤检出率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59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黄俊伟 王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5年第3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诊断和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3月 至2003年3月外科手术治疗的59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肠内镜或纤维结肠镜下局部切除22例,肠壁楔形切除或肠段部分切除29例,病变根治性切除...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诊断和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3月 至2003年3月外科手术治疗的59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肠内镜或纤维结肠镜下局部切除22例,肠壁楔形切除或肠段部分切除29例,病变根治性切除8例.手术成功,随访13.4~60.1月,平均34.3月,术后腺瘤复发8.4%(5/59),恶变1.7%(1/59).根治性切除无1例复发及恶变.结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诊断明确后应及时切除,减少复发及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临床分析 2003年3月 根治切除 外科处理方法 外科手术治疗 1995年 回顾分析 临床资料 局部切除 纤维 部分切除 楔形切除 手术成功 减少复发 恶变 诊断
下载PDF
肝移植受者术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晓青 饶伟 +3 位作者 张鹏 姜英俊 孔心涓 解曼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3-398,共6页
目的分析肝移植受者术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CAP)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肝移植受者77例,并选取同期行结肠镜检查的体检者231例,分析结直肠息肉发生情况及病理检查结果。收集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CAP的发生情况,将肝移植... 目的分析肝移植受者术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CAP)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肝移植受者77例,并选取同期行结肠镜检查的体检者231例,分析结直肠息肉发生情况及病理检查结果。收集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CAP的发生情况,将肝移植受者分为CAP组(28例)和非CAP组(49例),分析肝移植术后发生CAP的危险因素。结果肝移植受者和体检者结直肠息肉的5年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3%和34%,CAP的5年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9%和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肝移植受者中,除1例因息肉较多未统计外,其余息肉共计65个,部分受者发现多个息肉。5个体积较小者未送病理,有病理结果的共60个,包括炎性息肉25个,CAP 33个(其中8个伴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个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高分化腺癌2个。Cox模型分析提示肝移植受者术后服用环孢素是发生C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移植术后CAP发生风险略有增高,服用环孢素是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CAP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重视肝移植受者术后结肠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息肉 直肠 上皮内瘤变 环孢素 西罗莫司 他克莫司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方文超 王志红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2013年5月完善肠镜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2 165例,随机分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413例及正常对照组1 752例。统计两组NAFLD患病率,...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2013年5月完善肠镜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2 165例,随机分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413例及正常对照组1 752例。统计两组NAFLD患病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关系。结果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NAFLD患病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AFLD是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独立高危因素(OR:1.16;95%CI:1.04-1.58)。结论 NAFLD可增加患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脂肪肝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肖强 杨善峰 李祥 《安徽医学》 2018年第6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9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息肉大小、息肉数目及部...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9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息肉大小、息肉数目及部位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血脂水平,并分析息肉大小、数目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年龄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与41~≤60岁、>60岁患者的三酰甘油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1~≤60岁与>60岁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息肉大小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m与<1 cm、1~<2 cm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 cm与1~<2 cm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息肉数目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大小、数目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年龄、息肉大小、息肉数目与血脂水平关系密切,为腺瘤性息肉病变进展的高危因素。对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应及时予以内镜治疗,并积极进行术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影响因素 相关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