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笑静 何周华 罗晓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9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强的松治疗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予中医辨证联合强的松治疗,对照组予强的松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强的松治疗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予中医辨证联合强的松治疗,对照组予强的松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1%、65.5%;组间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影像学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1%6、9.0%;组间影像学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两组FVC%、Dlc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强的松治疗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合并EB病毒血症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姜涵毅 赵婷婷 +4 位作者 肖永龙 何健 戚荣丰 徐进 刘寅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3期174-178,共5页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合并EB病毒(EBV)血症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于南京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CTD-ILD患者,根据EBV DNA检测结果,进一步分为EBV DNA(+)...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合并EB病毒(EBV)血症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于南京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CTD-ILD患者,根据EBV DNA检测结果,进一步分为EBV DNA(+)组和EBV DNA(-)组,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在162例接受EBV DNA检测的CTD-ILD患者中有28例合并EBV血症。EBV DNA(+)组患者清蛋白水平显著低于EBV DNA(-)组[(32.7±4.1)g/L vs(34.8±3.8)g/L,t=2.559,P<0.05],氧合指数显著低于EBV DNA(-)组[(268.5±94.0)mmHg vs(323.2±120.9)mmHg,t=2.062,P<0.05],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水平显著低于EBV DNA(-)组[(30.9±15.3)%vs(44.9±18.8)%,t=2.127,P<0.05],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显著高于EBV DNA(-)组[(369.1±206.2)U/L vs(298.8±128.7)U/L,t=2.335,P<0.05]。EBV DNA(+)组患者ILD急性加重发生症状较EBV DNA(-)组多见(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蜂窝影和低氧合指数是CTD-ILD发生EBV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D-ILD患者合并EBV血症后氧合更差,更易出现ILD急性加重。胸部HRCT蜂窝影和低氧合指数是发生EBV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结缔组织 间质性疾病 临床病理参数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参数胸部 CT 在评估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预后中的价值
3
作者 张春芳 刘王琰 +3 位作者 徐怡 孙晓萱 王嫱 祝因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CT肺血管大小、肺间质性改变及心包积液等参数在预测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CTD-PAH)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58例CTD-PA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 目的探讨胸部CT肺血管大小、肺间质性改变及心包积液等参数在预测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CTD-PAH)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58例CTD-PA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测量并评估所有患者的胸部CT参数,包括主肺动脉直径(main 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MPAd)、升主动脉直径(ascending aorta diameter,AAOd)、降主动脉直径(descending aorta diameter,DAOd)和右肺动脉直径(right 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RPAd)、左肺动脉直径(left 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LPAd)、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评分及心包积液。主要预后终点为全因死亡。采用Cox风险预测模型寻找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并计算患者的生存率。结果Cox回归分析显示MPAd、ILD评分及心包积液是CTD-PAH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MPAd>37.70 mm联合ILD评分≥2分的患者预后最差(P<0.0001)。结论胸部CT测得MPAd、ILD评分及心包积液参数是CTD-PAH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 动脉高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进展性肺纤维化表现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管理(四川省)专家共识 被引量:2
4
作者 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间质性肺疾病多学科诊治学组 郭璐 +1 位作者 孙伟 刘倩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29-38,共10页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很容易出现进展性肺纤维化(progressive pulmonary fibrosis,PPF)表现而预后不良。然而,如何管理PPF表现的CTD-ILD患者的...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很容易出现进展性肺纤维化(progressive pulmonary fibrosis,PPF)表现而预后不良。然而,如何管理PPF表现的CTD-ILD患者的临床认识仍然非常有限;如何规范化治疗这部分患者也是经常面临的临床问题。为此,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邀请了省内ILD相关领域专家组成了共识编写组,根据临床收集问题,组织专家讨论,最终确定纳入了5个方面的内容。相关内容主要包括CTD-ILD出现PPF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与诊断、病情评估、随访管理和治疗等方面。基于国内外指南、临床研究数据等循证证据,经过多次讨论和投票表决,形成9条推荐意见,共同制定了《PPF表现的CTD-ILD患者临床管理(四川省内)专家共识》,旨在提升出现PPF表现的CTD-ILD的临床认识,为临床决策及管理提供依据,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疾病 进展性纤维化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 共识
下载PDF
麻杏泻白散联合西药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5
作者 李华 李珂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9期1768-1772,共5页
目的:探究麻杏泻白散联合西药对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肿瘤标志物以及安全性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安阳市中医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0例结... 目的:探究麻杏泻白散联合西药对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肿瘤标志物以及安全性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安阳市中医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0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2组,采用西药(醋酸泼尼松片+复方环磷酰胺片)治疗为对照组,采用麻杏泻白散联合西药治疗为观察组,每组均为50例,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CO弥散量)、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血清学指标(白细胞介素6、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以及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经6个月治疗后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CO弥散量水平均上升,观察组比对照组高;与治疗前比,经6个月治疗后2组患者癌胚抗原、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水平均下降,观察组比对照组低;与治疗前比,经6个月治疗后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均下降,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杏泻白散联合西药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机体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 相关间质性疾病 麻杏泻白散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影像学研究进展
6
作者 石燕霞 李鸿斌 +1 位作者 任婷婷 宁荣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1-965,共5页
间质性肺疾病是结缔组织病常见的肺受累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因结缔组织病的全病程中均可并发间质性肺疾病,影像学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全疾病周期中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是结缔组织病相... 间质性肺疾病是结缔组织病常见的肺受累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因结缔组织病的全病程中均可并发间质性肺疾病,影像学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全疾病周期中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是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筛查、诊断和随访的基石,但电离辐射是其临床应用的潜在限制因素。近年来,新影像学技术发展迅速,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早期筛查、诊断和疗效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有前景的研究成果,逐步向无创、低辐射、精准的影像学分析技术迈进。本文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各种新影像学技术的优势、不足及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疾病 疾病 间质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综述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邵新淋 朱雪梅 曹华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02-209,共8页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CTD-ILD)是一组由结缔组织病引起的肺部疾病,发病率为10%~50%,死亡率高达20%。CTD-ILD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异质性大,其发病原因尚不...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CTD-ILD)是一组由结缔组织病引起的肺部疾病,发病率为10%~50%,死亡率高达20%。CTD-ILD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异质性大,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了解其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管理至关重要。CTDILD的危险因素多样。遗传因素中,CTD-ILD患者的端粒相关基因(包括TERT、RTEL1、PARN和SFTPC)突变率是正常人的3倍,携带MUC5B启动子突变的患者发病风险可能增加至正常人的2倍以上,TOLLIP和HLA-DRB1基因突变也与CTD-ILD患者的疾病易感性增加有关。治疗CTD的药物也可能增加ILD的发病风险。合并感染的患者出现重症CTD-ILD风险更高(OR值为1.34~2.73),死亡风险也更高(OR值为1.2~4.3)。约三分之一的CTD-ILD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长期吸烟和暴露于空气污染的环境中均可诱发CTD-ILD。CTD-ILD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系统的异常,主要表现为自身抗体产生(如系统性硬化症相关抗体和肌炎特异性抗体等)、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h2和Th17等)功能异常以及细胞因子(如TNF-α、TGF-β、IL-6和IL-8等)大量释放,可见于50%以上的CTD-ILD患者中。CTD-ILD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复杂,构建CTD-ILD的风险预测模型,可以更精准地识别高风险个体,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策略,从而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 间质性疾病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探究
8
作者 许巧珍 曾惠雪 黄惠娟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90-393,共4页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福建省漳州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90例,按照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对照组(60例,未合...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福建省漳州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90例,按照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对照组(60例,未合并肺部感染)和观察组(30例,合并肺部感染),对照组和观察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采用CT诊断检查和激素冲击治疗、有创治疗、无创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两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疾病类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重叠综合征)肺部感染几率、临床症状表现(观察组咳嗽、咳痰、肺部湿性啰音、发热、气促占比分别为60.00%、56.67%、56.67%、46.67%、40.00%,高于对照组的25.00%、25.00%、21.67%、21.67%、10.00%,x 2=8.637、8.160、8.432、8.041、9.415)、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气分析指标(低氧血症、平均氧分压、氧合指数)、CT影像学特征(斑片状)、治疗方法(有创治疗)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重叠综合征、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发热、气促、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低氧血症、平均氧分压、氧合指数、斑片状CT影像学特征、有创治疗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 相关间质性疾病 部感染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阳 秦晨曼 郑庆凯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95-196,共2页
目的 分析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CTD-I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环磷酰胺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CTD-I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环磷酰胺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CRP、 PCT、 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CTD-ILD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 间质性疾病 环磷酰胺 醋酸泼尼松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试从痹证“五体合五脏”论述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英 李燕村 +4 位作者 刘晓莹 王培 景菲 金延强 张伟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71-175,共5页
中医学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谓"痹"即"痹证",由五体痹和五脏痹组成。结缔组织疾病(CTD),中医又称风湿病,属"五体痹"范畴。间质性肺疾病(ILD)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属中医学"肺... 中医学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谓"痹"即"痹证",由五体痹和五脏痹组成。结缔组织疾病(CTD),中医又称风湿病,属"五体痹"范畴。间质性肺疾病(ILD)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属中医学"肺痹"、"肺痿"、"咳嗽"、"肺胀"等范畴。肺脏受邪,气血失调,痰瘀互结,壅滞肺络,即可发为肺痹。虚、痰、瘀贯穿疾病始终。肺痹属五脏痹,为五体痹受邪深入发展而来。五体痹与五脏痹的发病关系以及证候表现体现了"五体合五脏"的理论思想,五体痹不愈,复感外邪,疾病传变入里,导致五脏痹。五体痹可导致五脏痹,五脏痹之间亦可相互传变。CTD是引起ILD的常见病因,五体痹不愈,内舍其合,继而引发多种呼吸系统损害,逐渐形成肺痹。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业化的进步,CTD相关ILD发病率明显上升。文章试从痹证"五体合五脏"论述CTD-ILD的关系,以求增强对CTD以及ILD的认识,为临床上诊疗开拓思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五体合五脏 五体痹 五脏痹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疾病
下载PDF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2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家莉 董飞 +1 位作者 叶静凡 唐小葵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305-310,共6页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CTD-ILD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CTD-ILD患者的临床表...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CTD-ILD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CTD-IL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査、肺功能、胸部CT/HRCT、治疗等资料。结果 1644例CTD患者中607例因有呼吸系统症状行胸部CT/HRCT检查,607例患者中根据诊断标准诊断为CTD-ILD 219例,男64例,女155例。SSc-ILD发生率最高,占总例数(11/25,44%),占有呼吸道症状且行胸部CT/HRCT患者占73.3%(11/15)。呼吸道症状以咳嗽、气促为主。影像学表现以NSIP(152/219,69.4%)最常见,多见于MCTD、PM/DM,其次为UIP(57/219,26%),多见于UCTD、RA,LIP2例分别见于SS和RA。肺功能主要表现为弥散功能障碍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所有患者血沉均升高,其中RAILD最明显,为(62.26±34.45)mm/h。治疗均采用激素,大部分患者加用免疫抑制剂,118例(53.9%)临床好转。结论 CTD常累及肺,对CTD患者应行胸部HRCT和肺功能评估肺部情况。大多数患者影像学表现为NSIP,早期合理的激素加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对逆转病情和改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疾病 间质性疾病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宫晓燕教授论治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探索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瑶 宫晓燕 《吉林中医药》 2019年第4期439-442,共4页
宫晓燕教授认为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当隶属于"肺痹"范畴,本病病机关键是毒损肺络,瘀而滞久,从寒、从痰、从瘀,故临床上以温通肺络为治疗大要。清解邪毒、温宣肺气、化痰祛瘀为治疗大法。重点突出"呼吸失司,... 宫晓燕教授认为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当隶属于"肺痹"范畴,本病病机关键是毒损肺络,瘀而滞久,从寒、从痰、从瘀,故临床上以温通肺络为治疗大要。清解邪毒、温宣肺气、化痰祛瘀为治疗大法。重点突出"呼吸失司,温肺为要"的学术思想。对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疾病 通络 名医经验 宫晓燕
下载PDF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家莉 唐小葵 《黑龙江医学》 2017年第3期283-285,共3页
通过研究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的最新进展,指导临床诊治。胸部高分辨率CT是诊断CTD-ILD常用方法,对CTD-ILD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糖皮... 通过研究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的最新进展,指导临床诊治。胸部高分辨率CT是诊断CTD-ILD常用方法,对CTD-ILD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仍为常用药物,吡非尼酮、英夫利西单抗等新型药物的运用为CTD-ILD治疗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参考。提高对CTD-ILD的认识,多学科参与评估和处理,可提高CTD-ILD患者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疾病 临床特点 诊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并发间质性肺疾病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4
作者 崔天晓 崔挺 +4 位作者 叶·叶尔丁其木克 米扎尼也古丽·卡哈尔 周晓娟 龚翠婷 张继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5期2145-2149,2154,共6页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CTD)并发间质性肺疾病(ILD)的风险,构建CTD患者并发ILD风险的预测模型,为此类患者的预防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在该院住院的2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ILD将患者分为CTD组(82例...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CTD)并发间质性肺疾病(ILD)的风险,构建CTD患者并发ILD风险的预测模型,为此类患者的预防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在该院住院的2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ILD将患者分为CTD组(82例)和CTD-ILD组(126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其他相关数据。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CTD患者并发ILD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CTD-ILD组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6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铁蛋白水平、D-二聚体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AISI(AISI为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CTD组,年龄大于CTD组,25羟维生素D、清蛋白水平及男性占比均低于CT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D-二聚体、铁蛋白、AISI水平升高是CTD患者并发I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4个危险因素构建CTD患者并发ILD风险预测线性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95%CI:0.777~0.886),灵敏度为67.5%,特异度为89.0%,预测模型判别良好。标定曲线与理想曲线重叠,临床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CTD患者并发ILD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D-二聚体、铁蛋白、AISI,并且上述指标是CTD患者并发ILD的预测因子,上述指标所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为预测CTD患者并发ILD的危险概率提供一种新的、方便的、快速的方法,可指导临床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 间质性疾病 影响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毛伶俐 朱敏 罗凤鸣 《国际呼吸杂志》 2023年第1期36-42,共7页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与高病死率、健康和经济负担密切相关。由于缺乏公认的诊断标准,临床对该病的识别存在困难,缺乏循证的治疗手段。本文回顾现有文献,从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与高病死率、健康和经济负担密切相关。由于缺乏公认的诊断标准,临床对该病的识别存在困难,缺乏循证的治疗手段。本文回顾现有文献,从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间质性 结缔组织疾病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诊断 治疗 急性加重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廖俊喆 罗凤鸣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6-380,共5页
结缔组织疾病(CTD)是一组与自身免疫有关的异质性疾病,可导致自身免疫介导的器官损伤。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是CTD肺部最常见的并发症^([1]),大约40%的炎性肌病、30%~40%的系统性硬化症、40%的干燥综合征、10%的类风... 结缔组织疾病(CTD)是一组与自身免疫有关的异质性疾病,可导致自身免疫介导的器官损伤。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是CTD肺部最常见的并发症^([1]),大约40%的炎性肌病、30%~40%的系统性硬化症、40%的干燥综合征、1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和12%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间质性肺疾病(ILD)^([2])。ILD在CTD中除了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也和CTD患者的死亡密切相关,如在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中,ILD已经成为其死亡的主要原因[3-4],10年死亡率高达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疾病 系统性硬化症 干燥综合征 间质性疾病 器官损伤 异质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介导
原文传递
抗核抗体谱与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娟 刘晖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0期16779-16785,共7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抗核抗体谱与CTD-ILD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近年来,CTD-ILD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较以往有所上升,严重影响了CTD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预后不良,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患者抗核抗体谱与CTD-ILD之间的联系做一探讨及总结,包括各种... 本文主要介绍了抗核抗体谱与CTD-ILD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近年来,CTD-ILD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较以往有所上升,严重影响了CTD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预后不良,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患者抗核抗体谱与CTD-ILD之间的联系做一探讨及总结,包括各种CTD与抗核抗体谱以及抗核抗体谱与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关系进行梳理,整理出危险因素,进而肺间质损害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极大可能可以改善SLE-ILD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 间质损害
下载PDF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苏菁 杨雅婷 +5 位作者 贾聚娟 项保利 钱海红 支学军 李琛 赵建清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01-1505,共5页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确诊CTD-ILD的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环磷酰胺片治...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确诊CTD-ILD的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环磷酰胺片治疗,每次50 mg,每天3~4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醋酸泼尼松片,每次10 mg,每天3~4次;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根据疗效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CTD-ILD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GRQ评分和外周血IL-6、CRP、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和CTD类型与治疗无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不同外周血IL-6、CRP和PCT水平中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是影响该联合用药方案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为4.537,95%置信区间为(3.668,10.352),P=0.002]。结论: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可以显著提高CTD-ILD患者的疗效,改善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其炎性因子表达水平;IL-6水平是影响该方案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该指标水平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相关间质性疾病 激素 环磷酰胺 临床疗效 白细胞介素6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在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与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杜毅鹏 葛欣宜 +3 位作者 周晨 张雪阳 沈宁 贺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with autoimmune features,IPAF)与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rolar lavage...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with autoimmune features,IPAF)与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ro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分类计数及其他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的间质性肺疾病4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CTD-ILD组28例(干燥综合征12例,类风湿关节炎4例,肌炎/皮肌炎11例,系统性硬化1例),IPAF组19例。比较2组临床表现、BALF特征、肺功能及影像学表观等的差异。结果 CTD-ILD组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较IPAF组显著增高[中位数2.27(0.03~18.90)×10~4/ml vs.0.60(0.09~5.19)×10~4/ml,Z=-2.613,P=0.009]。CTD-ILD组比IPAF组更年轻[(56±13)岁vs.(65±10)岁,t=-2.546,P=0.014],皮肤表现多[46%(13/28)vs.11%(2/19),χ2=6.714,P=0.010],干燥症状少[18%(5/28)vs.53%(10/19),χ2=6.299,P=0.012]。2组性别构成、其他症状、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血清学自身抗体及影像学表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ALF中性粒细胞升高可能是CTD-ILD区别于IPAF的特异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泡灌洗液 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 结缔组织相关间质性疾病 临床特征
下载PDF
138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智勇 王晓冰 +1 位作者 廖秋眉 朱小春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8期108-112,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tissuediseaseandinterstitiallungdisease,CTD—ILD)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组疾病的了解与认识。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1日~2014年6月30日于温州... 目的通过分析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tissuediseaseandinterstitiallungdisease,CTD—ILD)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组疾病的了解与认识。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1日~2014年6月30日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38例CTD—ILD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肺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computedtomography,HRCT)等临床资料。结果CTD—ILD患者138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06例,患者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56.00±12.12岁。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高于全身症状,全身症状发生率高于皮肤表现、眼干口干等。93例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检查,其中低氧血症36例,I型呼吸衰竭5例,Ⅱ型呼吸衰竭0例。68例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其中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47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弥散功能障碍65例。CTD—ILD的HRCT表现多为磨玻璃影、网格影、蜂窝影、实变影、结节影等。结论CTD—ILD患者好发于女性,肺部病变症状可首发于CTD症状之前,并可独立进展,因此在发现间质性肺病时应注意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可能,早期筛查血气分析、肺功能及肺部HRCT有利于CTD—ILD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 间质性疾病 临床表现 部高分辨率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