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氟烷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结肠肿瘤术中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及脑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赖烯束 郑业英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3期40-44,共5页
目的 探讨七氟烷或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结肠肿瘤术中麻醉、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及术后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行全麻手术的结肠肿瘤96例,按麻醉药物分为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各48例。2组采用相同麻醉... 目的 探讨七氟烷或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结肠肿瘤术中麻醉、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及术后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行全麻手术的结肠肿瘤96例,按麻醉药物分为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各48例。2组采用相同麻醉诱导方法,七氟烷组采用七氟烷联合右美托咪定维持麻醉,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维持麻醉。比较2组切皮时、切皮后10 min、切皮后30 min、术毕时镇静Ramsay评分,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气管插管时(T3)、切皮时(T4)、拔管时(T5)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麻醉苏醒情况,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切皮时、切皮后10 min、切皮后30 min、术毕时镇静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1、T2、T3、T4、T5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2、T3、T4时点脑氧代谢率(CERO_(2))、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_(2))、脑组织氧饱和度(ScO_(2))均较T1时点降低,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均较T1时点升高(P<0.05);七氟烷组T2、T3、T4时点CERO_(2)、Da-jvO_(2)低于丙泊酚组,SjvO_(2)、ScO_(2)高于丙泊酚组(P<0.05,P<0.01)。七氟烷组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呼之睁眼与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丙泊酚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或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结肠肿瘤术中麻醉可取得相似的镇静镇痛效果,均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但七氟烷联合右美托咪定能减小对脑氧代谢的影响,加快患者术后麻醉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丙泊酚 右美托咪定 结肠肿瘤手术 血流动力学 脑氧代谢率 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脑组织氧饱和度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研究Jolkinolide B治疗结肠肿瘤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高文分 吴凡 +5 位作者 朱朋艳 乔妙 张洲 杨会菊 王晶 袁文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97-508,共12页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及生物学实验研究Jolkinolide B治疗结肠肿瘤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等数据库预测Jolkinolide B作用靶点,并通过靶点富集分析及分子对接预测其防治结肠肿瘤的作用机制,基于预测结果,体内生物学实验初步验证Jolkinolid...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及生物学实验研究Jolkinolide B治疗结肠肿瘤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等数据库预测Jolkinolide B作用靶点,并通过靶点富集分析及分子对接预测其防治结肠肿瘤的作用机制,基于预测结果,体内生物学实验初步验证Jolkinolide B对移植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Jolkinolide B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划痕实验观察其对HCT11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凋亡蛋白Bax、Bcl-2、金属基质蛋白酶MMP3和MMP12的表达。网络靶点分析结果显示Jolkinolide B与结肠癌(CRC)匹配后得到78个靶点,富集信号通路主要有IL-17信号通路、PD-1/PD-L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Jolkinolide B以氢键与STAT3、MAPK8、JUN核心蛋白结合,结合构象较稳定。体内实验结果表明,Jolkinolide B能有效抑制移植瘤小鼠肿瘤体积;细胞水平验证实验结果表明,Jolkinolide B能够有效地抑制结肠肿瘤细胞HCT116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抑制细胞的迁移;Western blot结果表明Jolkinolide B明显上调Bax/Bcl-2蛋白的表达,诱导了HCT116细胞的凋亡;同时,Jolkinolide B明显下调金属基质蛋白酶MMP3、MMP12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综上,Jolkinolide B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实现干预CRC的作用,其抗肿瘤活性可能与影响凋亡基因Bax及Bcl-2、金属基质蛋白酶MMP3、MMP12的表达有关。本研究为Jolkinolide B的临床用药和防治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lkinolide B 结肠肿瘤 分子对接 网络药理学 体内外实验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NONHSAT017458在结肠肿瘤中表达的研究
3
作者 程诺 陈凤媛 +3 位作者 楚艳 沈云海 冯洁 潘勤聪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171-173,181,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肿瘤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NONHSAT017458的表达情况及潜在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建立基因与lncRNAs差异表达谱。通过基因本体(GO)注释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 目的探讨结肠肿瘤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NONHSAT017458的表达情况及潜在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建立基因与lncRNAs差异表达谱。通过基因本体(GO)注释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差异表达的lncRNA NONHASAT017458进行功能注释。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qRT-PCR)对10例结肠癌及腺瘤患者结肠肿瘤及瘤旁正常组织检测lncRNA NONHSAT017458的表达,分析其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筛选出表达差异明显的lncRNA NONHSAT017458,通过qRT-PCR方法在结肠癌中验证结果一致。与正常癌旁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中lncRNA NONHSAT017458呈现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常肿瘤旁组织相比,结肠腺瘤组织中lncRNA NONHSAT017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NONHSAT017458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lncRNA NONHSAT017458在结肠癌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其可能作为临床中新型的潜在的诊断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NONHSAT017458 结肠肿瘤 高通量测序技术
下载PDF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中应用腹部CT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4
作者 魏灿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58-0061,共4页
分析在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实施检查期间,运用腹部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情况。方法 选入患者共计80名,均患有结肠肿瘤性肠梗阻,入选的时间开始为2021年1月,结束的时间在2022年1月,对患者均实施腹部CT与X线检查,对病症实施诊断。在实... 分析在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实施检查期间,运用腹部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情况。方法 选入患者共计80名,均患有结肠肿瘤性肠梗阻,入选的时间开始为2021年1月,结束的时间在2022年1月,对患者均实施腹部CT与X线检查,对病症实施诊断。在实施检查期间,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率,以及病症的位置准确判断度等进行统计。同时对检查的图像是否清晰,患者的舒适情况以及梗阻检出的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运用腹部CT检查与X线检查后,患者实施的腹部CT检查中,其梗阻的诊断准确度比较高,同时患者梗阻的位置诊断度也比较高,图像比较清晰,患者在检查期间的舒适度高,两者数据实施对比,P<0.05;腹部CT的检测方式在不同位置的肠梗阻检查的效果高于X线检查的形式,但是两者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中对患有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病症的患者实施诊断期间,腹部CT这一方式可以明确的检测出病变和梗阻位置的实际情况,患者在检查的舒适程度上较为理想,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 腹部CT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中应用腹部CT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5
作者 胡长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023-0025,共3页
研究结肠肿瘤性肠梗阻中应用腹部CT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本院收治的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病人80例,选择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本院收治的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病人80例,病理诊断发现胀气(n=40)、腹腔感染(n=18)、肠粘连(n=... 研究结肠肿瘤性肠梗阻中应用腹部CT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本院收治的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病人80例,选择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本院收治的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病人80例,病理诊断发现胀气(n=40)、腹腔感染(n=18)、肠粘连(n=12)、肠道梗阻(n=10),对全部病人实施腹部CT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腹部增强CT检查阳性检出率高于X线检查,P<0.05,其中腹部增强CT检查敏感度为0.96、特异度为0.8、准确性为0.95、误诊率为0.2、漏诊率为0.04、阳性预测值为0.9863、阴性预测值为0.5714、假阳性率为0.2、假阴性率为0.04、正确指数为0.76;腹部增强CT检对不同类型疾病检出率高,P<0.05;腹部增强CT检诊断科学性、安全性、舒适度以及满意度高,P<0.05。结论 运用腹部CT诊断方式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检出率高,且科学性和安全性均有保障,值得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 腹部CT诊断 X线检查 准确性 科学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MDM2、P53与P14ARF在结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洁 沈志祥 +4 位作者 谭诗云 罗和生 李海霞 冯志强 杨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MDM2、P53和P14ARF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28例结肠腺瘤及42例结肠癌中三者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结果:MDM2、P53、P14ARF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结肠癌中... 目的:探讨MDM2、P53和P14ARF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28例结肠腺瘤及42例结肠癌中三者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结果:MDM2、P53、P14ARF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结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1.4%;0.25%,67%和100%,82.1%,80.9%。P53和MDM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P<0.05),P14ARF在结肠腺瘤和结肠癌中的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P<0.05)。P53、MDM2和P14ARF在不同分化程度结肠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4.4%,68.0%,87.5%;11.1%,24.0%,25.0%和88.9%、92%、37.5%。P53和MDM2在不同分化程度结肠癌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而P14ARF在低分化结肠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高分化和中等分化的结肠癌(P<0.05)。三者的相关分析提示P53和MDM2之间存在正相关(r=0.8805),P53和P14ARF之间为负相关(r=-0.8169),MDM2和P14ARF之间亦存在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r=-0.5475)。 结论:P53、MDM2和P14ARF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异常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M2 P53 P14ARF 结肠肿瘤 表达
下载PDF
结肠肿瘤cFLIP基因表达与p53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晓东 于皆平 +2 位作者 冉宗学 罗和生 余保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检测 cFIP_(short/long)在结肠肿瘤和癌旁组织的表达状况及其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初步探讨cFLIp在结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p53对其调控作用。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nLIP在45例结肠腺癌、癌旁组织和42例结肠腺瘤组织中... 目的:检测 cFIP_(short/long)在结肠肿瘤和癌旁组织的表达状况及其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初步探讨cFLIp在结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p53对其调控作用。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nLIP在45例结肠腺癌、癌旁组织和42例结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对以上45例结肠腺癌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突变p53的表达状况。 cFLIP_(short/long)在结肠腺癌、癌旁组织和腺瘤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多个样本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Nemenyi法),cFLIP_(short/long)和突变p53的表达关系采用t检验分析。 结果:cFLIP_(short/long)在结肠腺癌、癌旁组织和腺瘤中都有阳性表达,其染色记分均数分别为3.28±0.37、1.25±0.64和1.13±0.64。结肠腺癌组织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28±0.37 vs 1.25±0.64,p<0.01)和腺瘤组织(3.28±0.37 vs 1.13±0.64,P<0.01)。60%结肠腺癌突变型p53呈阳性表达,cFLIP_(short/long)在突变型p53阳性组结肠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突变型p53阴性组(3.74±0.35 vs 2.58±0.59,P<0.01)。 结论:cFLIP_(short/long)特异性高表达于结肠腺癌组织且在结肠肿瘤转化过程中是一较晚期事件,可能与肿瘤的进展有关。P53突变可使结肠腺癌cFLIP_(short/long)表达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cFLIP基因 表达 P53突变
下载PDF
高危结肠肿瘤患者及体质敏感患者异丙酚浅全麻的结肠镜检查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集昌 胡永华 +2 位作者 张宏 王燕蒙 李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47-47,49,共2页
该文报告了18例患者采用0.2%异丙酚浅全麻辅助完成结肠镜检,其中6例为高龄危重的肿瘤患者,有的近期有心肌梗塞病史,其它12例为疼痛敏感者,或行结肠镜检,或行肠息肉电切术,要求无病检查及治疗,18例患者全部成功地、无痛地完成... 该文报告了18例患者采用0.2%异丙酚浅全麻辅助完成结肠镜检,其中6例为高龄危重的肿瘤患者,有的近期有心肌梗塞病史,其它12例为疼痛敏感者,或行结肠镜检,或行肠息肉电切术,要求无病检查及治疗,18例患者全部成功地、无痛地完成了镜检及治疗。检查治疗过程中,血压脉搏变化小,血氧饱和度趋于无变化,检查后5-10min清醒离院,无任何不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全身麻醉 异丙酚 结肠镜检
下载PDF
右半结肠与左半结肠肿瘤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曹锋 王亚军 +5 位作者 李非 方育 李昂 李嘉 张钰鹏 孙家邦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比较右半结肠与左半结肠癌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近期结果。方法:回顾分析80例结肠癌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右半结肠癌及43例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患者行一期手术,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1.6±12.8)dvs(29... 目的:比较右半结肠与左半结肠癌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近期结果。方法:回顾分析80例结肠癌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右半结肠癌及43例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患者行一期手术,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1.6±12.8)dvs(29.6±14.8)d,P=0.518,平均住院费用为(52794.9±60804.3)元vs(50192.8±39727.4)元,P=0.817,并发症率分别为21.6%(8/37)vs25.6%(11/43),P=0.678,病死率为5.4%(2/37)vs2.3%(1/44),P=0.59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中各有1例发生吻合口瘘。结论:一期切除吻合对右半或左半结肠癌肠梗阻者同样安全。左半结肠吻合前,充分的结肠减压是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肠梗阻 切除 吻合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肠肿瘤体会 被引量:6
10
作者 戚睿飞 王永强 胡旭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结肠肿瘤术中应用结肠镜定位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1月16例结肠肿瘤行腹腔镜下结肠肿瘤切除术中,因病灶未侵及浆膜层或位于侧腹壁,腹腔镜下不能明确部位及切除范围,术中经肛门行结肠镜定位,利用"透光法...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结肠肿瘤术中应用结肠镜定位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1月16例结肠肿瘤行腹腔镜下结肠肿瘤切除术中,因病灶未侵及浆膜层或位于侧腹壁,腹腔镜下不能明确部位及切除范围,术中经肛门行结肠镜定位,利用"透光法"明确病灶部位后行根治性切除。结果 16例在结肠镜下均找到病灶,在腹腔镜下标记后切除,无中转开腹,无漏切、误切。手术时间(112.5±31.0)min,术中出血(22.8±11.2)ml。术前9例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中,术后6例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其中4例为中分化腺癌,1例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灶区癌变,1例为中分化腺癌,部分黏液腺癌。15例术后12~14 d痊愈出院,1例因吻合口漏术后1个月痊愈出院。术后3个月随访16例,肠镜检查未发现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结肠肿瘤切除术中因病灶部位不能明确,在结肠镜下定位,明确病灶部位,避免漏切、误切的风险,有优势互补的作用,增加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范围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 结肠肿瘤 定位
下载PDF
腹腔镜在结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汤治平 李朝龙 +3 位作者 张金成 陈建安 丁纪伟 陈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肿瘤的方法与价值。方法 自 2 0 0 1年 7月~ 2 0 0 3年 10月行腹腔镜结肠肿瘤根治术 2 1例 ,其中右半结肠切除 5例 ,横结肠切除 4例 ,左半结肠切除 2例 ,乙状结肠切除 6例 ,腹腔镜手辅助结肠癌根治术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肿瘤的方法与价值。方法 自 2 0 0 1年 7月~ 2 0 0 3年 10月行腹腔镜结肠肿瘤根治术 2 1例 ,其中右半结肠切除 5例 ,横结肠切除 4例 ,左半结肠切除 2例 ,乙状结肠切除 6例 ,腹腔镜手辅助结肠癌根治术 4例。结果  2 1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 ,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 15 0min。术中平均出血 10~ 5 0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 31h。术后平均住院 12d。 1例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发生切口感染。无吻合口瘘。切口及Trocar孔无肿瘤种植。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肿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出血少 ,肠功能恢复快 ,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通过腹腔镜结肠肿瘤手术的学习曲线、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与娴熟的专业技能是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到达根治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肿瘤 手术
下载PDF
MDM2与P14ARF在结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洁 沈志祥 谭诗云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 探讨MDM2和P14ARF(alternativereadingframe)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 6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 ,2 8例结肠腺瘤及 42例结肠癌中二者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MDM2、P14ARF在... 目的 探讨MDM2和P14ARF(alternativereadingframe)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 6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 ,2 8例结肠腺瘤及 42例结肠癌中二者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MDM2、P14ARF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 ,结肠腺瘤 ,结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0、0、2 1.4%和 10 0 %、82 .14 %、80 .95 %。MDM2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及腺瘤组织 (P <0 .0 5 ) ,P14ARF在结肠腺瘤和结肠腺癌中的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 (P<0 .0 5 )。MDM2和P14ARF在不同分化程度结肠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11.1% ,2 4.0 % ,2 5 .0 %和 88.9%、92 .0 %、3 7.5 %。MDM2在不同分化程度结肠癌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P14ARF在低分化结肠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高分化和中等分化的结肠癌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M2 P14ARF 结肠肿瘤 表达
下载PDF
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评价肿瘤标志物在胃结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靳波 余晓林 +1 位作者 夏乾峰 涂植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298-1300,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TM)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72-4(CA72-4)、糖类抗原CA19-9(CA19-9)在胃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06例胃结肠肿瘤、111例胃结肠良性病、92例正常对照血清中CEA,AF...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TM)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72-4(CA72-4)、糖类抗原CA19-9(CA19-9)在胃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06例胃结肠肿瘤、111例胃结肠良性病、92例正常对照血清中CEA,AFP,CA72-4和CA19-9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对TM单独及不同组合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TM在胃结肠肿瘤组的浓度显著高于胃结肠病良性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胃结肠良性病-胃结肠恶性肿瘤中,逐步Logistic回归法模拟变量的AUC高于单一TM的AUC.CA72-4,CEA,CA19-9联合应用的敏感性、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最高.结论:基于logistic回归的ROC分析可以改善诊断的准确性.在胃结肠肿瘤的鉴别诊断中,CA72-4,CEA及CA19-9联合分析是较好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结肠肿瘤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类 糖类抗原CA72-4 糖类抗原CA19-9 诊断
原文传递
MDRI产物P-gp在结肠肿瘤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行远 夏传生 +2 位作者 吴建平 侯炜 刘运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11期991-991,共1页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多药耐药性 免疫组化 P-糖蛋白
下载PDF
超细内镜引导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术在结肠肿瘤并梗阻诊治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舒磊 周晓黎 +4 位作者 杨林 刘嵩 刘怡 胡伟 时昭红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7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超细内镜引导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术在结肠肿瘤并梗阻诊治中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2月该院22例采用超细内镜引导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治疗结肠肿瘤并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超细内镜引导自膨式金... 目的探讨超细内镜引导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术在结肠肿瘤并梗阻诊治中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2月该院22例采用超细内镜引导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治疗结肠肿瘤并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超细内镜引导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应用成功率为95.45%,手术操作时间为(26.0±7.2)min,行一期外科手术的19例患者均无吻合口瘘发生,3例未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3个月随访均未再发肠梗阻。结论超细内镜引导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术诊治结肠肿瘤并梗阻与传统X线辅助下经内镜肠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比较,可避免术中医患辐射损伤、降低介入室内交叉感染风险、减少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内镜 自膨式金属支架 结肠肿瘤并梗阻 X线辅助 导丝
下载PDF
超声显像对结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绍文 孙国英 +4 位作者 王萍 孙宁 毛慧芳 于利华 何凯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 评价超声显像对结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对经腹部超声诊断的 3 4例结肠肿瘤并有手术病理结果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局限性“假肾征”超声表现 ,结肠肿瘤的正确诊断率 85 .3 %( 2 9 3 4) ,对结肠癌的正确诊... 目的 评价超声显像对结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对经腹部超声诊断的 3 4例结肠肿瘤并有手术病理结果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局限性“假肾征”超声表现 ,结肠肿瘤的正确诊断率 85 .3 %( 2 9 3 4) ,对结肠癌的正确诊断率为 93 .1% ( 2 7 2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显像 结肠肿瘤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对结肠肿瘤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耿珊珊 蔡东联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5期295-298,共4页
短链脂肪酸(SCFA)由抗性淀粉、纤维多糖等在结肠腔内经厌氧菌酵解生成,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等,是结肠腔内重要的有机酸阴离子。作为结肠黏膜首选能源底物,SCFA有增进钠吸收,促进结肠上皮细胞增殖与黏膜生长,提供代谢能量,调节肠免... 短链脂肪酸(SCFA)由抗性淀粉、纤维多糖等在结肠腔内经厌氧菌酵解生成,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等,是结肠腔内重要的有机酸阴离子。作为结肠黏膜首选能源底物,SCFA有增进钠吸收,促进结肠上皮细胞增殖与黏膜生长,提供代谢能量,调节肠免疫功能,对肠黏膜有营养和保护作用。丁酸是主要的抑制结肠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影响原癌基因表达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乙酸 丙酸 丁酸 结肠肿瘤 细胞增殖
下载PDF
Compound K对小鼠CT26结肠肿瘤模型中髓系抑制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蓉 李亚林 +2 位作者 王五洲 周美娟 曹朝晖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8-752,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Compound K(C-K)对髓系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凋亡、免疫抑制及促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分选得到CT26肿瘤小鼠骨髓MDSCs,分别用C-K或PBS处理后,Annexin V/7-AAD检测细胞凋...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Compound K(C-K)对髓系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凋亡、免疫抑制及促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分选得到CT26肿瘤小鼠骨髓MDSCs,分别用C-K或PBS处理后,Annexin V/7-AAD检测细胞凋亡;q RT-PCR检测Cox-2和Arg-1的m RNA表达水平;ELISA技术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6和IL-17的水平。体内实验中,C-K或对照PBS处理的MDSCs和结肠癌细胞系CT26共同皮下免疫Balb/c小鼠,21 d后,对两组小鼠肿瘤的大小以及组织形态学进行鉴定。结果 C-K促进了体外培养的MDSC的凋亡,表现为早期细胞凋亡率及晚期凋亡细胞或坏死率均增加(P<0.01,P<0.05);并显著下调了MDSC中免疫抑制作用相关基因Cox-2及Arg-1的表达(P<0.05,P<0.01);同时抑制了MDSC中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和IL-17的分泌(P<0.05,P<0.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C-K处理后的MDSCs在体内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明显减弱(P<0.01)。结论 C-K能促进体外培养的MDSC细胞凋亡并拮抗其免疫抑制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Compound K 髓系抑制性细胞 结肠肿瘤
下载PDF
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下结肠肿瘤分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诗彤 丁伟群 +1 位作者 钟良 商倩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51-155,共5页
目前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NBI-ME)在结肠黏膜病变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各种结肠肿瘤的NBI-ME下分型,NBI可区分肿瘤与非肿瘤性病灶、腺瘤与癌变、甚至浅层与深层浸润的黏膜下癌,对于指导活组织病理检查及治疗具有主要意义。该文... 目前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NBI-ME)在结肠黏膜病变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各种结肠肿瘤的NBI-ME下分型,NBI可区分肿瘤与非肿瘤性病灶、腺瘤与癌变、甚至浅层与深层浸润的黏膜下癌,对于指导活组织病理检查及治疗具有主要意义。该文对NBI-ME下结肠肿瘤性病变的各种分型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进行综述,包括近年提出的JNET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 结肠肿瘤 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