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罗文彬 李国栋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80眼)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80眼)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双眼病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40眼)与对照组(20例,40眼)。对照组采用常规玻璃体切割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组采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3个月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及内皮细胞数目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 d,术后1、3个月视力水平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目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目均高于术后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视力水平,不增加患者术后眼压,且可减少术后内皮细胞的丢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 白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水平 并发症
下载PDF
应用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 被引量:5
2
作者 毛新帮 游志鹏 赵菊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TSV25G)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治疗效果。方法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眼底照相检查诊断为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患者13例(13眼),所有患眼经25G玻璃体切割系统在局部麻醉下行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术中... 目的观察应用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TSV25G)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治疗效果。方法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眼底照相检查诊断为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患者13例(13眼),所有患眼经25G玻璃体切割系统在局部麻醉下行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术中以25G眼内镊将黄斑前膜撕除,4例患眼行C3F8气体填充,对手术时间、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视物变形、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照相等资料进行观察,随访2~12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手术时间为12~18min,平均为15min;最佳矫正视力:>0.05~0.10者1眼,>0.10~0.30者3眼,>0.30~0.50者5眼,>0.50者4眼;视物变形消失者9眼,减轻者4眼;OCT检查提示术后所有患者黄斑前膜均消退,黄斑水肿消退者10眼,减轻者3眼;术后无低眼压、眼内炎、医源性白内障、医源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TSV25G系统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提高视力,改善视物变形,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G 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 治疗 特发性黄斑前膜
下载PDF
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被引量:30
3
作者 陶海 吴海洋 +2 位作者 侯宝杰 侯世科 陈伟民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 观察 2 5 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 (TSV2 5 G)用于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总结初步的临床经验。 方法  18例患者应用 TSV2 5 G进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记录建立手术“三通道”和关闭切口所需要的时间 ,观... 目的 观察 2 5 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 (TSV2 5 G)用于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总结初步的临床经验。 方法  18例患者应用 TSV2 5 G进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记录建立手术“三通道”和关闭切口所需要的时间 ,观察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及手术后并发症。 结果 建立手术“三通道”所需要的时间平均为 1min2 4 s,关闭手术切口需要的时间平均为 32 s;手术前眼压平均为16 .3mm Hg (1mm Hg=0 .133k Pa) ,手术后第 1天、1周、1个月时的平均眼压分别为 13.0、 15 .9、16 .4 mm Hg。手术前和手术后 1个月时的视力分别为手动 / 2 0 cm~ 0 .2和手动 / 5 0 cm~ 0 .6 ;手术后无切口渗漏、眼内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 应用 TSV2 5 G进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简化了玻璃体切割手术操作 ,减少了手术损伤 ,缩短了手术时间 ,减少了手术后炎症反应 ,安全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 实用性 安全性 玻璃体视网膜病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手术的护理
4
作者 李勇 贺明珍 邵瑛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7年第10期2781-2782,共2页
关键词 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 玻璃体手术 护理 手术时间 手术反应 切口愈合 观察报告 手术病人
下载PDF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944-945,共2页
目的:评估23G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10-03/2011-06共26例26眼不伴有严重增生性病变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历,均行23G切割手术。记录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 目的:评估23G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10-03/2011-06共26例26眼不伴有严重增生性病变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历,均行23G切割手术。记录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一次性复位视网膜21例(81%),最终复位视网膜25例(96%)。术后3mo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21例(80%),不变3例(12%),下降2例(8%)。术后1d眼压较术前下降,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眼压(≤6mmHg)2例,持续2wk,但未发生脉络膜脱离。结论:23G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率满意,术后视力改善明显。但23G微创手术的优势并没有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中得到充分体现,反而要面临更高的手术失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在糖网病性玻璃体积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玉涛 白领娣 +1 位作者 张怀强 姜皓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9-580,共2页
目的观察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TSV25G)在糖网病性玻璃体积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应用TSV25G治疗14例糖网病性玻璃体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除1例外,余1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视力增加0.5以上者... 目的观察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TSV25G)在糖网病性玻璃体积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应用TSV25G治疗14例糖网病性玻璃体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除1例外,余1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视力增加0.5以上者7例(53.9%)。结论TSV25G应用于早期糖网病性玻璃体积血,手术安全,省时,效果好,更有利于糖网病光凝术后玻璃体积血的再次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 玻璃体积血 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 病性 应用价值 手术治疗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 术后随访 手术安全 糖网病 患者
原文传递
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在黄斑疾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卯年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7-138,共2页
目的 评估 2 5 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 (TSV2 5 G)在黄斑疾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 TSV2 5 G治疗 18例黄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18例患者中 ,黄斑前膜 8例 ,特发性黄斑裂孔 3例 ,外伤性黄斑裂孔伴黄... 目的 评估 2 5 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 (TSV2 5 G)在黄斑疾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 TSV2 5 G治疗 18例黄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18例患者中 ,黄斑前膜 8例 ,特发性黄斑裂孔 3例 ,外伤性黄斑裂孔伴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 3例 ,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 2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弥漫性黄斑水肿 2例 ;其中 ,男 13例 ,女 5例 ,年龄 2 5~ 73岁 ,患病时间 3.5~ 30 .0个月。手术使用 TSV2 5 G,切割速率 15 0 0次 / min,负压吸引 5 0 0~ 5 5 0 mm Hg(1mm Hg=0 .133k Pa) ,灌注瓶高度4 0~ 5 0 cm,手术中眼压维持在 2 9~ 35 mm Hg。手术后随访 2 .5~ 10 .0个月。 结果  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 2 6~ 4 4 min,平均手术时间 35 min,无玻璃体手术并发症。 1例患者手术中穿刺口漏水 ,用 8- 0可吸收缝线缝合。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3.5 d。 6例患者视力恢复到 0 .8以上 ,占 33.3%。 12例手术前有黄斑水肿者手术后 3~ 6个月黄斑水肿完全消退 ,10例患者视物变形消失 ,2例患者视物变形减轻 ;黄斑裂孔患者 4例手术后视力无变化 ,2例视力增加。 结论 TSV2 5 G应用于黄斑疾病手术治疗 ,手术安全、省时、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 黄斑疾病 手术治疗 外伤性黄斑裂孔 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 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
原文传递
应用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治疗黄斑裂孔
8
作者 陈晓 金中秋 +1 位作者 洪玲 陈云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评估应用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TSV205G)治疗黄斑裂孔的疗效及手术实用性。方法回顾分析14例14眼行TSV25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术前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其中特发性黄班裂孔8例,外伤... 目的评估应用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TSV205G)治疗黄斑裂孔的疗效及手术实用性。方法回顾分析14例14眼行TSV25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术前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其中特发性黄班裂孔8例,外伤性黄斑裂孔4例,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2例。对以上患者应用TSV25G系统行玻璃体切除、剥离黄斑前膜和(或)内界膜、气液交换和15%全氟丙烷(C3F8)眼内填充等治疗。手术后随访1.5m^10m,平均4.2m,主要观察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术后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手术均在(30~50)分钟顺利完成。14例患者中9眼黄斑裂孔闭合,2眼直径缩小,2眼无变化,1眼出现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10眼,不变者2眼,下降者2眼。手术并发症主要为穿刺口漏气导致结膜下气肿及眼压偏低,需要补充注射气体以恢复眼压,此外未观察到其它并发症。结论TSV25G应用于黄斑裂孔的手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 黄斑裂孔 气液交换 眼压 并发症 视网膜脱离
原文传递
23G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晶雪 王爱华 马静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36期4498-4500,共3页
目的:探讨23 G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的护理配合要点,以达到巩固治疗效果的目的。方法66例(119只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施行23 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23GTVS)晶状体切除并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对患者加强... 目的:探讨23 G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的护理配合要点,以达到巩固治疗效果的目的。方法66例(119只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施行23 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23GTVS)晶状体切除并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对患者加强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与观察、术后处理与健康指导。结果采用该手术方式治疗的先天性白内障66例(119只眼)患儿,术中无意外发生,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患儿眼部反应轻微,并发症少,减轻了术后护理的难度。结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了解23 G玻璃体切割系统的特点、加强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与观察、术后正确处理与健康指导,是手术成功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婴幼儿 护理配合 23 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
原文传递
表麻下应用25G玻璃体切割治疗合并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大动脉瘤 被引量:5
10
作者 毛新帮 游志鹏 赵菊莲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1-453,共3页
目的探讨表麻下应用TSV25G(25G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合并玻璃体积血的视网膜大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不明原因玻璃体积血的患者12例12只眼根据术前眼底照相、眼科B超及术中所见和术后眼底... 目的探讨表麻下应用TSV25G(25G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合并玻璃体积血的视网膜大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不明原因玻璃体积血的患者12例12只眼根据术前眼底照相、眼科B超及术中所见和术后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为视网膜大动脉瘤的资料,所有患者接受表麻下25G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对手术时间、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结果进行观察,随访1~12个月。结果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0.1~0.3者4只眼,0.4~0.6者6只眼,大于0.6者2只眼;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瘤体萎缩,无玻璃体积血复发者。手术时间为12~18min,平均为15min;结论表麻下应用TSV25G系统治疗合并玻璃体积血的视网膜大动脉瘤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提高视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 表麻 视网膜大动脉瘤 玻璃体积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