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8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构图为切入点,提升高职高考学生绘画能力
1
作者 周磊 《广东教育(职教)》 2025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绘画,作为八大艺术形式之一,在艺术的广阔天地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幅画要如实表达出绘画者的内心想法,达成某种意境,必须要在构图上下功夫,即“谋篇布局”。掌握正确的构图方法,首先要在脑海里有一个初步的构思,怎样完整地在画... 绘画,作为八大艺术形式之一,在艺术的广阔天地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幅画要如实表达出绘画者的内心想法,达成某种意境,必须要在构图上下功夫,即“谋篇布局”。掌握正确的构图方法,首先要在脑海里有一个初步的构思,怎样完整地在画面中规划物体所占据的位置,理清主与副、远与近、高与低、大与小的关系。部分学生在绘画中不重视构图,缺少方法,随意性、不稳定性居多,就会出现画面构图不完整、不和谐的情况。因此,笔者在指导学生参加高职高考美术绘画的教学中,非常重视以构图为切入点,扎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绘画素描静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谋篇布局 扎实有效 绘画能力 美术绘画 学生绘画 一幅画 构图方法 画面构图
下载PDF
中国绘画理论的体系建构与美术批评——评《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2
作者 黎曦 《中国教育学刊》 2025年第1期I0017-I0017,共1页
中国绘画理论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散发瑰丽色彩的明珠,其不仅包含绘画艺术创作的实践技巧,也包括了对现实生活、自然以及哲学等多方面的思索和感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绘画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批评家李长之先生撰... 中国绘画理论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散发瑰丽色彩的明珠,其不仅包含绘画艺术创作的实践技巧,也包括了对现实生活、自然以及哲学等多方面的思索和感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绘画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批评家李长之先生撰述的《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一书,正是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一本好书,它不仅对中国绘画理论进行了体系性梳理与建构,也为美术批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理论 美术批评 绘画艺术创作 传统绘画理论 实践技巧 李长之 艺术宝库 体系建构
原文传递
宋代绘画中的居住景观文化探究
3
作者 石海林 冯秋萍 +1 位作者 余娟 石幸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
中国宋代居住景观文化研究相对薄弱,由于当今遗存的宋代建筑数量极少,且保存建筑主要是宗教建筑,缺失居住建筑方面的实例,宋代绘画作品中的人居建筑为建筑图像作为研究对象提供重要资料。本文选取宋代这一历史阶段,通过对宋代绘画作品... 中国宋代居住景观文化研究相对薄弱,由于当今遗存的宋代建筑数量极少,且保存建筑主要是宗教建筑,缺失居住建筑方面的实例,宋代绘画作品中的人居建筑为建筑图像作为研究对象提供重要资料。本文选取宋代这一历史阶段,通过对宋代绘画作品的研究,从当时市井和农村生活中分析宋代居住景观文化的实际情况和特征。对当时的人居建筑景观、人居环境景观、人居氛围景观等方面作出了全景式的描述和多角度的考证,同时发现宋代居住景观文化的特点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观”“社会阶层的秩序观”“因地制宜的地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绘画 居住景观文化 特点
下载PDF
照明参数对不同色调中国绘画的偏好度影响及计算模型
4
作者 党睿 赵芮雪 谭慧姣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396,共8页
中国馆藏绘画文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支撑。考虑到绘画文物价值的传递,博物馆照明不仅需要考虑文物保护,还须提升观众视觉体验,尤其是在不同照明条件下对绘画的偏好度感知。该研究在天津大学实验舱模... 中国馆藏绘画文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支撑。考虑到绘画文物价值的传递,博物馆照明不仅需要考虑文物保护,还须提升观众视觉体验,尤其是在不同照明条件下对绘画的偏好度感知。该研究在天津大学实验舱模拟博物馆真实光环境,根据中国馆藏绘画特征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冷色调、暖色调以及中性色调绘画作为实验对象,从环境照度(E)、光源保真度(Rf)、光源饱和度(Rg)3方面参数设置照明工况,选取30名观察者通过主观评价实验获取了不同照明工况下对不同色调绘画的偏好度评分。结果显示,提高环境照度有利于提升观察者对于3种绘画的偏好度。对冷色调和暖色调绘画而言,当环境照度较低时,绘画的偏好度随Rf增加而增加,反之,两者呈负相关。而中间色调绘画的偏好度在3种照明工况下均随Rf的增加而降低,相比之下,Rg对观察者偏好度的影响最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针对不同色调绘画的偏好度计算模型,即基于3个照明参数预测中国绘画的偏好度评分,该模型为优化馆内绘画文物的照明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照明 馆藏绘画 偏好度 照明设计
下载PDF
新中国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特色成因
5
作者 马贵中 毛显丽 《文山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云南绘画因地处边陲,虽历史悠久厚重,但相较内地依显单薄,新中国成立至今,云南绘画事业欣欣向荣,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其中,以云南少数民族为原型进行的民族题材绘画创作在我国美术事业发展中颇具分量,是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重要组成部... 云南绘画因地处边陲,虽历史悠久厚重,但相较内地依显单薄,新中国成立至今,云南绘画事业欣欣向荣,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其中,以云南少数民族为原型进行的民族题材绘画创作在我国美术事业发展中颇具分量,是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播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浓厚地方特色。云南的边缘性与原生态、原始与神秘、野拙与浪漫、特殊地域下生成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题材 绘画 云南
下载PDF
基于二元应对的赋能教育联合绘画疗法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
6
作者 孟丽杰 王栋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5年第2期49-51,共3页
肺癌多发生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化疗其一种关键性治疗方法,通过药物作用,可使肿瘤缩小、延缓肿瘤生长速度、降低肿瘤转移风险等,从而缓解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但化疗会影响患者的身体正常组织和细胞,引发胃肠道症状等不良反应。... 肺癌多发生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化疗其一种关键性治疗方法,通过药物作用,可使肿瘤缩小、延缓肿瘤生长速度、降低肿瘤转移风险等,从而缓解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但化疗会影响患者的身体正常组织和细胞,引发胃肠道症状等不良反应。研究表明,有效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减少癌症患者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缓解不良反应症状[1]。基于二元应对的赋能教育是一种新型宣教模式,其以家庭为中心,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专业指导和自我健康管理,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患者预后[2]。有研究报道,通过引导化疗患者进行绘画创作,能够有效减轻其身体疲乏症状[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二元应对理论 赋能教育 绘画疗法
下载PDF
绘画与服装
7
作者 杨道圣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0,132,133,共7页
绘画中的服装是服装史研究所依赖的最重要的材料,它虽不能等同于现实中的服装,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的服装。绘画中着装的人物表达了特定时代理想的着装形象,并因此带动了当时时尚的发展。同时,服装还可以作为绘画的媒介,成为一种... 绘画中的服装是服装史研究所依赖的最重要的材料,它虽不能等同于现实中的服装,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的服装。绘画中着装的人物表达了特定时代理想的着装形象,并因此带动了当时时尚的发展。同时,服装还可以作为绘画的媒介,成为一种绘画创作的特殊方式,而着装的人也成为一种绘画展览的特殊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 服装 时尚 服装形象 作为绘画的服装
下载PDF
纸质材料对绘画艺术设计的辅助
8
作者 王琪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30-I0030,共1页
纸质材料自诞生以来便成为信息记录、艺术传递的重要媒介,尤其在绘画艺术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纸质材料凭借优秀的物理特性承载着多样化的艺术内容,成为绘画艺术家表达情感和艺术思想的重要工具。不论是传统国画艺术、油画艺术,... 纸质材料自诞生以来便成为信息记录、艺术传递的重要媒介,尤其在绘画艺术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纸质材料凭借优秀的物理特性承载着多样化的艺术内容,成为绘画艺术家表达情感和艺术思想的重要工具。不论是传统国画艺术、油画艺术,亦或是现代实验性绘画艺术,纸质材料在绘画艺术设计中均肩负着重要辅助功能。本文分别以传统绘画艺术和当代绘画艺术为对象,探究纸质材料对绘画艺术设计的辅助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功能 传统绘画艺术 绘画艺术设计 纸质材料
下载PDF
树脂材料在民间绘画艺术设计创作中的应用传承
9
作者 耿云杉 王小宁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年第1期93-94,共2页
伴随着各种绘画形式和艺术观念的兴起,民间绘画表现形式和使用材料越来越丰富,材料的美感赋予了绘画作品独特的审美体验,推动着绘画艺术的发展与革新。树脂作为一种色彩丰富、质地独特的绘画材料,不仅可以丰富民间绘画艺术的表达,更能... 伴随着各种绘画形式和艺术观念的兴起,民间绘画表现形式和使用材料越来越丰富,材料的美感赋予了绘画作品独特的审美体验,推动着绘画艺术的发展与革新。树脂作为一种色彩丰富、质地独特的绘画材料,不仅可以丰富民间绘画艺术的表达,更能提升绘画艺术设计作品的表现力与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形式 艺术设计作品 民间绘画 绘画作品 树脂材料 绘画材料 绘画表现形式 审美体验
下载PDF
媒介语言在新媒体绘画艺术中的运用分析
10
作者 杨柳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5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媒介语言是表达创作者思想情感,在创作者和观赏者之间建立有机联结的重要桥梁。加强媒介语言的研究,能够丰富新媒体绘画艺术理论成果,为绘画创作和鉴赏提供参照。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论述,简要分析媒介语言的定义特征,并梳理新媒体绘画艺... 媒介语言是表达创作者思想情感,在创作者和观赏者之间建立有机联结的重要桥梁。加强媒介语言的研究,能够丰富新媒体绘画艺术理论成果,为绘画创作和鉴赏提供参照。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论述,简要分析媒介语言的定义特征,并梳理新媒体绘画艺术中媒介语言的具体运用表现,内容涵盖多维空间媒介语言、生物技术媒介语言等,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语言 新媒体 绘画艺术
下载PDF
综合材料绘画中的材料美与肌理美探析
11
作者 刘珊 罗晶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5年第1期9-11,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艺术创作更加趋于人性化和多元化,原来单一的材料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和群众口味的艺术佳作。因此,综合材料就成为艺术创作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艺术创作更加趋于人性化和多元化,原来单一的材料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和群众口味的艺术佳作。因此,综合材料就成为艺术创作者不断追求和运用的媒介。综合材料艺术的产生是有历史渊源的,它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是被一些追求前卫的立体主义艺术家接受和传播。通过分析综合材料绘画中材料美与肌理美的审美特点,探讨艺术家如何利用材料的多样性和肌理的丰富性来表达艺术观念和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材料 绘画 材料美 肌理美
下载PDF
传统审美融入绘画写生课程思政研究
12
作者 沈桂林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85-89,103,共6页
在绘画写生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中,以传统审美为主线来建构认知导向能使整个课程教学形成明确的教学方向,避免课程思政教学和学习的散乱性,同时又能在传统审美的主线下不断丰富内涵,形成课程思政教学的可持续性。以传统审美为主线来融入... 在绘画写生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中,以传统审美为主线来建构认知导向能使整个课程教学形成明确的教学方向,避免课程思政教学和学习的散乱性,同时又能在传统审美的主线下不断丰富内涵,形成课程思政教学的可持续性。以传统审美为主线来融入绘画写生课程思政教学,在根本上契合了绘画写生课的特点,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教学导向上和具体的教学中进行深度融合,从而达到增强价值认同和树立文化自信的培养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审美 课程思政 绘画写生 课程特点
下载PDF
手工桑皮纸的区域性性能差异分析与绘画应用实践研究
13
作者 王梦琪 张文辉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4期24-27,共4页
桑皮纸是我国传统手工造纸产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皮纸的一种。为分析桑皮纸在绘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差异,对我国山东、安徽、河北、新疆等地的手工桑皮纸性能差异进行测试,详细分析了不同地区桑皮纸在定量、厚度与紧度、接触... 桑皮纸是我国传统手工造纸产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皮纸的一种。为分析桑皮纸在绘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差异,对我国山东、安徽、河北、新疆等地的手工桑皮纸性能差异进行测试,详细分析了不同地区桑皮纸在定量、厚度与紧度、接触角、润墨性等性能方面的差异,从性能入手对不同地区手工桑皮纸在美术绘画创作中的应用原则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安徽桑皮纸最适合用于泼墨画、写意画创作,而山东桑皮纸最适合用于工笔画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皮纸 制作工艺 性能分析 绘画创作
原文传递
“使之可见”的绘画游戏——宿利群新作的“迹象”美学
14
作者 周宪 《油画》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宿利群,1981年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种工艺美术系壁画专业,1985年留校任教。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秘书,现为清华大学清华工美高级工程师。1995—1996年在法国巴黎艺术城研修。现居北京,从事艺术设计和绘画创作。
关键词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绘画游戏 迹象美学 宿利群
下载PDF
数字媒体技术在传统绘画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15
作者 杜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3期097-100,共4页
在科技的蓬勃发展下,数字媒体技术正在对教育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为艺术学科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传统绘画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传统绘画教学在师资、硬件、学生技术... 在科技的蓬勃发展下,数字媒体技术正在对教育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为艺术学科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传统绘画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传统绘画教学在师资、硬件、学生技术依赖和缺乏传统绘画技能训练方面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打造优质教学团队、创造数字教学环境、构建混合教学课堂、优化多方资源配置的应用策略,为数字媒体技术在传统绘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技术 传统绘画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试析电子白板在幼儿绘画构图示范教学中的妙用
16
作者 冯瑞 《中国新通信》 2025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电子白板具有简单直观、趣味性强等特点,将其运用幼儿绘画构图示范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但就目前而言,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大,并且过于依赖自身教育经验,缺乏对电子白板的认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阐述相关概... 电子白板具有简单直观、趣味性强等特点,将其运用幼儿绘画构图示范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但就目前而言,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大,并且过于依赖自身教育经验,缺乏对电子白板的认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阐述相关概念,分析幼儿绘画构图现状,并以美术活动《小鸟的天堂》为例,试析电子白板在幼儿绘画构图示范教学中的妙用,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教学效果,最后提出两点建议,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绘画教育 绘画构图 示范教学 电子白板
下载PDF
绘画技巧与绘画风格的关系探究——以油画为例
17
作者 李可涵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5年第2期27-29,共3页
油画的发展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等多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受到当下时代艺术思想的支配和技巧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是美术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绘画技巧与绘画风格的关系是研究油画历史及当代油画艺术风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油画的发展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等多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受到当下时代艺术思想的支配和技巧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是美术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绘画技巧与绘画风格的关系是研究油画历史及当代油画艺术风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此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于促进当代油画艺术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 绘画技巧 绘画风格
下载PDF
自我意识与视觉探索——以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元绘画”为例
18
作者 刘雨琳 《炎黄地理》 2025年第3期193-195,共3页
“元绘画”,作为艺术自我反思与视觉形式探索的交汇点,其概念随着艺术史的不断推进而日益清晰,并逐渐成为理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关键途径。通过对中国“元绘画”作品的深入探讨,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画家如何通过绘画进行自我对... “元绘画”,作为艺术自我反思与视觉形式探索的交汇点,其概念随着艺术史的不断推进而日益清晰,并逐渐成为理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关键途径。通过对中国“元绘画”作品的深入探讨,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画家如何通过绘画进行自我对话和自我超越,还能够认识到绘画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反映了人类对艺术认知和自我表达的不懈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绘画 视觉探索 绘画 自我意识
下载PDF
巴迪欧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绘画审美比较研究
19
作者 许欢 吴华智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5年第2期36-38,共3页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是现当代非常独特且有影响力的学者和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涉及哲学、政治、科学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其开创的事件哲学在法国思想史上意义非凡。巴迪欧将对美学的思考融入哲学和艺术领域,而其对于“美”的...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是现当代非常独特且有影响力的学者和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涉及哲学、政治、科学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其开创的事件哲学在法国思想史上意义非凡。巴迪欧将对美学的思考融入哲学和艺术领域,而其对于“美”的形容和见解,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意趣有着诸多联系。无论是巴迪欧的美学思想,还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意趣,都在实践与理论方面推动着艺术领域的发展。对阿兰·巴迪欧的美学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绘画审美进行比较研究,探索新时代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绘画创作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迪欧 中国传统绘画 绘画
下载PDF
明清禅境艺术思想在现代绘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李娜维 《文学艺术周刊》 2025年第1期25-28,共4页
明清禅境艺术思想以禅宗哲学为核心,其独特的美学特质与精神内涵对现代绘画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禅境艺术的核心内涵进行系统梳理,结合明清绘画的实际案例,探讨禅宗美学在现代绘画中的符号表现与视觉语言的延展方式。本文发现... 明清禅境艺术思想以禅宗哲学为核心,其独特的美学特质与精神内涵对现代绘画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禅境艺术的核心内涵进行系统梳理,结合明清绘画的实际案例,探讨禅宗美学在现代绘画中的符号表现与视觉语言的延展方式。本文发现,禅境艺术思想在构图、媒材与符号语言的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为现代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方向。禅宗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自佛教传入后发展,在明清时期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绘画创作 现代绘画 禅宗美学思想 禅境 禅宗哲学 符号语言 美学特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