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流叠加雷电冲击下SF_(6)中环氧绝缘表面金属颗粒局部放电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何聪 李鹏程 +2 位作者 刘波 李良书 李军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53-1664,共12页
为掌握交流叠加冲击这种复杂工况下环氧绝缘沿面局部放电激发规律,对交流叠加雷电冲击(lightning Impulse,LI)电压下SF_(6)中环氧绝缘表面金属颗粒局部放电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交流电压小于局部放电起始电压(partial discharge incep... 为掌握交流叠加冲击这种复杂工况下环氧绝缘沿面局部放电激发规律,对交流叠加雷电冲击(lightning Impulse,LI)电压下SF_(6)中环氧绝缘表面金属颗粒局部放电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交流电压小于局部放电起始电压(partial discharge inception voltage,PDIV)的情况下,研究了交流叠加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局部放电激发特性;在交流电压大于PDIV的情况下,研究了雷电冲击对交流局部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PDIV随金属颗粒的长度增加而减小,随金属颗粒的直径减小而减小,随金属颗粒距高压电极的距离增加而减小;交流叠加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局部放电比交流电压单独作用下的放电更剧烈;交流电压低于PDIV时,负极性雷电冲击(negativelightning impulse,NLI)所激发的交流局部放电比正极性雷电冲击(positivelightningimpulse,PLI)所激发的放电剧烈;交流电压高于PDIV时,雷电冲击对交流局部放电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叠加雷电冲击 SF6 环氧绝缘表面 金属颗粒 局部放电
原文传递
污秽颗粒在绝缘表面的碰撞和吸附 被引量:48
2
作者 李恒真 赖江宇 +3 位作者 雷乾 邓诗雨 刘刚 李立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596-2603,共8页
为研究影响污秽颗粒(以下简称颗粒)在绝缘表面吸附的因素,分别建立了污秽颗粒和绝缘表面的模型,在考虑绝缘表面边界层影响的前提下,分析了污秽颗粒在绝缘表面碰撞和吸附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制定了污秽颗粒在绝缘表面吸附的判据,分析了颗... 为研究影响污秽颗粒(以下简称颗粒)在绝缘表面吸附的因素,分别建立了污秽颗粒和绝缘表面的模型,在考虑绝缘表面边界层影响的前提下,分析了污秽颗粒在绝缘表面碰撞和吸附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制定了污秽颗粒在绝缘表面吸附的判据,分析了颗粒直径(以下简称粒径)、空气中的主流风速、空气相对湿度对污秽颗粒在绝缘表面吸附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粒径是影响绝缘表面积污的首要因素,粒径越小越容易吸附;其次是空气相对湿度,湿度越大越容易吸附;最后是空气中的主流风速,风速越大越容易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秽颗粒 绝缘表面 碰撞吸附 主流风速 空气相对湿度 颗粒直径
原文传递
染污绝缘表面交流电弧发射光谱及等离子体特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昊 张乔根 +3 位作者 庞磊 杨晓磊 周军 于昕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4808-4816,共9页
为了进一步深入认识绝缘子污秽闪络过程及机制,设计了电弧等离子体光学诊断实验平台,通过在污秽中掺入了微量锂元素作为示踪元素,并基于染污绝缘表面交流电弧发射光谱测量及特性分析,获得了不同泄漏电流下电弧等离子体的谱线分布和微观... 为了进一步深入认识绝缘子污秽闪络过程及机制,设计了电弧等离子体光学诊断实验平台,通过在污秽中掺入了微量锂元素作为示踪元素,并基于染污绝缘表面交流电弧发射光谱测量及特性分析,获得了不同泄漏电流下电弧等离子体的谱线分布和微观参数。利用谱线相对强度法,计算了电弧温度;通过分析钠元素分立谱线Stark半展宽值,获得了电弧通道的电子密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泄漏电流幅值的增加,局部电弧的温度升高、电子密度并没有显著变化;在临界闪络阶段,电弧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骤增;闪络发生时,电弧温度达到7 400 K,电子密度升至7.64×1017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污绝缘表面 交流电弧 光谱 电弧温度 电子密度
原文传递
湿润污秽绝缘表面电场及针板电极下的沿面放电 被引量:15
4
作者 姚刚 文习山 蓝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07-1414,共8页
为研究湿润污秽条件下绝缘表面电场分布和沿面放电特性,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绝缘表面存在水膜和水滴的简化模型,用准静态谐分析法计算了湿润污秽对绝缘表面电场和沿面电位的影响。对针板电极下瓷和室温硫化硅橡胶的沿面放电进行了研究,... 为研究湿润污秽条件下绝缘表面电场分布和沿面放电特性,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绝缘表面存在水膜和水滴的简化模型,用准静态谐分析法计算了湿润污秽对绝缘表面电场和沿面电位的影响。对针板电极下瓷和室温硫化硅橡胶的沿面放电进行了研究,对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以湿润污秽为中心的小区域电场发生畸变;瓷绝缘表面的污秽水膜影响绝缘子电压和电场分布,其电导率对绝缘子局部区域的电压分布具有影响。分离污秽水珠的个数、体积和电导率对室温硫化硅橡胶表面电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绝缘表面闪络过程存在阶段性。不同电场下的污秽水珠运动存在差异,不同绝缘表面沿面放电存在明显区别;电场极不均匀是导致针板电极下沿面放电存在极性效应的主要因素,湿润污秽的分布、体积和数量对极性效应均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静态场 绝缘表面 电导率 极性效应 污秽放电 电弧
原文传递
沿染污绝缘表面延伸的局部电弧温度测量 被引量:7
5
作者 李顺元 张仁豫 谈克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9,共9页
本文从热力学角度出发,用谱线相对强度法对沿染污绝缘表面延伸的局部电弧温度进行了测量。试验选用了钠原子四条不同波长的谱线,用玻耳兹曼图解法求得电弧的温度。为了连续跟踪测量电弧截面的温度变化,采用了由一个透镜和三十个平面镜... 本文从热力学角度出发,用谱线相对强度法对沿染污绝缘表面延伸的局部电弧温度进行了测量。试验选用了钠原子四条不同波长的谱线,用玻耳兹曼图解法求得电弧的温度。为了连续跟踪测量电弧截面的温度变化,采用了由一个透镜和三十个平面镜组成的光学旋转扫描系统,测量了沿染污绝缘表面发展中电弧截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该测温系统与磁带记录仪和高速摄影机联用,测得局部电弧沿染污绝缘表面发展直至闪络的全过程。在临界闪络时,电弧中心的温度高达12500K,这个数值已接近钠原子全电离温度,试验结果有助于污闪放电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秽闪络 绝缘表面 电弧 温度 测量
下载PDF
无取向电工钢基板状态对涂层表面绝缘电阻的影响
6
作者 吴时昌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2-16,共5页
针对困扰企业多年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成品表面电阻偏低问题进行研究,结合现场大生产条件,研究了基板表面残留物、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等方面对表面电阻的影响。发现通过改善无取向电工钢的基板状态,可以获得良好的涂层表面绝缘电阻,其... 针对困扰企业多年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成品表面电阻偏低问题进行研究,结合现场大生产条件,研究了基板表面残留物、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等方面对表面电阻的影响。发现通过改善无取向电工钢的基板状态,可以获得良好的涂层表面绝缘电阻,其中基板的表面残留物含量和表面质量的改善影响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 电工钢 基板状态 涂层 表面绝缘电阻 硅钢 绝缘性能
下载PDF
基于Canny算法的10 kV电缆主绝缘表面缺陷识别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方春华 张峰 +3 位作者 党卫军 薛艺为 吴田 徐鑫 《光电子.激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88-1195,共8页
主绝缘表面存在划痕与污渍类施工缺陷容易导致绝缘故障,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可以智能管控施工缺陷。针对10 kV电缆主绝缘表面划痕与污渍缺陷边缘不易检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anny算法的10 kV电缆主绝缘表面缺陷识别方法。本文首先利... 主绝缘表面存在划痕与污渍类施工缺陷容易导致绝缘故障,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可以智能管控施工缺陷。针对10 kV电缆主绝缘表面划痕与污渍缺陷边缘不易检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anny算法的10 kV电缆主绝缘表面缺陷识别方法。本文首先利用尺寸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方法完成对电缆主绝缘图像的拼接,再借助Canny算法计算主绝缘表面缺陷边缘的梯度与幅值、抑制极大值信息点、去除伪边缘,得到由划痕与污渍产生的缺陷边缘信息。实验结果表明,由本文算法检测后电缆主绝缘表面缺陷图像的边缘轮廓具有较高的纯净度和完整性,缺陷边缘更加清晰,算法平均准确率达到95.42%,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kV电缆 绝缘表面缺陷 缺陷识别 CANNY算子 特征提取 边缘检测
原文传递
复合绝缘子外绝缘表面结构形状的分析与确定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福林 《电力建设》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6-28,共3页
为了确保复合绝缘子外绝缘表面结构特性 ,根据产品外绝缘采用的材质的性能特点 ,结合产品在运行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 ,通过分析论证认为 :产品伞裙表面形状应采用上表面为小倾角 ,下表面为平板的无滴水沿结构 ;由多伞裙分布构成的... 为了确保复合绝缘子外绝缘表面结构特性 ,根据产品外绝缘采用的材质的性能特点 ,结合产品在运行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 ,通过分析论证认为 :产品伞裙表面形状应采用上表面为小倾角 ,下表面为平板的无滴水沿结构 ;由多伞裙分布构成的外绝缘表面结构 ,以多伞裙中的某些大伞裙来提高外绝缘表面结构特性中的间隙绝缘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 绝缘表面 结构形状 防污性能 输电线路 电力系统
原文传递
无取向硅钢表面绝缘涂层 被引量:20
9
作者 储双杰 瞿标 +1 位作者 戴元远 张崇长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21,共3页
无取向硅钢表面绝缘涂层包括有机涂层、无机涂层和半无机涂层三大类。无机涂层的基本成分是磷酸盐涂料和磷酸铝基涂料中添加胶态二氧化硅、氧化镁和硼酸,它具有良好的耐热和焊接性能,但冲制性和粘结性不佳。半无机涂层基本成分为磷酸... 无取向硅钢表面绝缘涂层包括有机涂层、无机涂层和半无机涂层三大类。无机涂层的基本成分是磷酸盐涂料和磷酸铝基涂料中添加胶态二氧化硅、氧化镁和硼酸,它具有良好的耐热和焊接性能,但冲制性和粘结性不佳。半无机涂层基本成分为磷酸盐、铬酸盐、乳胶树脂溶液、弥散促进剂和表面活性剂,其中弥散促进剂和表面活性剂对涂层的质量有重要作用。半无机涂层具有良好的冲制性和粘结性,但其耐热性和焊接性不及无机涂层,有机涂层则已被逐渐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无机涂层 涂层 表面绝缘 硅钢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伞套绝缘结构表面憎水性能特点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福林 刘地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5,9,共4页
为了让用户更清楚了解复合绝缘子结构表面的憎水性能 ,对复合绝缘子绝缘结构组成特点进行分析 ,认为复合绝缘子的绝缘结构表面形状位置的不同 ,在憎水表面所凝结水珠形状亦因水珠重力、方向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由此 ,使运行的复合绝缘子 ... 为了让用户更清楚了解复合绝缘子结构表面的憎水性能 ,对复合绝缘子绝缘结构组成特点进行分析 ,认为复合绝缘子的绝缘结构表面形状位置的不同 ,在憎水表面所凝结水珠形状亦因水珠重力、方向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由此 ,使运行的复合绝缘子 ,沿着产品爬电距离表面所凝集水珠形状将出现周期性交替改变 ,这有利于提高产品闪络电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 伞套绝缘结构表面 憎水性能 特点分析
下载PDF
改进GA-BP算法的棒式绝缘子表面缺陷识别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桂梅 陈国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6-553,共8页
针对棒式绝缘子及表面缺陷的精确识别技术问题,提出改进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GA-BP)和绝缘子水平/垂直方向像素统计的算法,分别用于绝缘子及其表面缺陷精确识别。采用GA算法对BP网络的初始权重进行优化,并用... 针对棒式绝缘子及表面缺陷的精确识别技术问题,提出改进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GA-BP)和绝缘子水平/垂直方向像素统计的算法,分别用于绝缘子及其表面缺陷精确识别。采用GA算法对BP网络的初始权重进行优化,并用鲍威尔-比厄法(Powell-Beale)更新GA-BP算法中的权值和阈值,高精度识别绝缘子。利用相机标定,实现绝缘子长度直径比、伞裙面积的世界与像素值间的转换。基于像素统计结果,实现绝缘子表面缺陷的精确识别。仿真结果表明,与GA-BP识别算法和以伞裙距离为自爆判断标准的算法相比,改进后的识别率分别提高7.00%和20.50%,且改进GA-BP算法的处理时间为0.015 s/张。为接触网检测监测装置(4C)零部件的准确识别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式绝缘表面缺陷识别 改进GA-BP算法 相机标定 图像像素统计
下载PDF
纤维表面绝缘处理对含碳纤维非织造布雷达波吸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华 李双会 王相承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19,共6页
利用碳纤维和普通纺织纤维混纺,可以制作具有良好雷达波吸收性能的非织造布。探讨了对非织造布中的纤维进行绝缘处理对非织造布雷达波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中使用羊毛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双组分热熔粘合纤维,通过粗梳毛纺成网工艺... 利用碳纤维和普通纺织纤维混纺,可以制作具有良好雷达波吸收性能的非织造布。探讨了对非织造布中的纤维进行绝缘处理对非织造布雷达波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中使用羊毛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双组分热熔粘合纤维,通过粗梳毛纺成网工艺和热风法工艺制作了对雷达波有一定吸收能力的非织造布;采用氨基改性聚硅氧烷对非织造布中的纤维进行了表面绝缘处理。利用专用的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测试装置测试了不同碳纤维含量非织造布的雷达波反射率,并在8~18GHz频率范围内比较了纤维表面处理对非织造布雷达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表面绝缘处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非织造布的雷达波吸收能力,但是绝缘处理造成的影响随着非织造布中碳纤维含量的减少而逐渐降低并趋于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非织造布 雷达吸波材料 反射率 表面绝缘处理
下载PDF
表面绝缘对平面钨丝阵Z箍缩早期过程的影响
13
作者 盛亮 李阳 +7 位作者 黑东炜 袁媛 彭博栋 王亮平 李沫 张美 魏福利 赵吉祯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85-290,共6页
在"强光一号"装置上研究了表面绝缘对平面钨丝阵早期过程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唯象分析,发现相对于标准丝阵,表面绝缘丝阵X射线辐射被强烈延迟,并与丝阵宽度有较强的依赖关系,在X射线辐射之前存在较强的阴极发射;表面绝... 在"强光一号"装置上研究了表面绝缘对平面钨丝阵早期过程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唯象分析,发现相对于标准丝阵,表面绝缘丝阵X射线辐射被强烈延迟,并与丝阵宽度有较强的依赖关系,在X射线辐射之前存在较强的阴极发射;表面绝缘丝阵X射线辐射副脉冲幅值是标准丝阵两倍,且存在较长的平台期,其单丝等离子体膨胀导致的温度降低效应比标准丝阵强;在快速内爆开始之前,两者形成了类似的宏观磁流体不稳定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绝缘 钨平面丝阵 Z箍缩 早期过程
下载PDF
交流GIS绝缘子表面亚毫米级金属颗粒的运动和局部放电特性 被引量:35
14
作者 许渊 刘卫东 +5 位作者 陈维江 李星 殷禹 毕建刚 崔博源 弓艳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4315-4324,共10页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绝缘子沿面闪络严重威胁供电安全,故障诱因通常归结为GIS绝缘子表面存在的金属颗粒。GIS内金属颗粒尺寸主要是亚毫米级,认识和了解GIS绝缘子表面亚毫米级金属颗粒的局部放电特性和运动...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绝缘子沿面闪络严重威胁供电安全,故障诱因通常归结为GIS绝缘子表面存在的金属颗粒。GIS内金属颗粒尺寸主要是亚毫米级,认识和了解GIS绝缘子表面亚毫米级金属颗粒的局部放电特性和运动特性是分析GIS绝缘子沿面闪络诱因无法回避的问题,但因为研究难度较大,一直以来GIS绝缘子表面亚毫米级金属颗粒的局部放电特性和运动特性尚不被掌握。为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灵敏度可达0.02pC的综合局放测量系统和运动观测系统,观测获得了GIS绝缘子表面单个、2个、多个亚毫米级金属颗粒的运动特性和局部放电特性,采用有限元法和电磁场理论分析GIS绝缘子表面亚毫米级金属颗粒的运动机制和局部放电机制,并揭示了两者的关联关系,最后讨论特高频法现场检测技术对GIS绝缘子表面亚毫米级金属颗粒的检测失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绝缘表面 亚毫米级金属颗粒 运动特性 局部放电特性 特高频法
原文传递
聚氯乙烯绝缘电线表面为何有“电”
15
作者 莫小君 《电线电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46,48,共2页
聚氯乙烯绝缘电线若其表面附着一些导电脏物和在潮湿环境下带电使用时 ,用验电笔接触其表面 ,发现电笔氖管发光闪烁 ,用户认为电线“漏电”,电线质量有问题 ,不能安全使用。该文介绍了针对这情况进行调查及试验 ,认为电线质量并无问题 ... 聚氯乙烯绝缘电线若其表面附着一些导电脏物和在潮湿环境下带电使用时 ,用验电笔接触其表面 ,发现电笔氖管发光闪烁 ,用户认为电线“漏电”,电线质量有问题 ,不能安全使用。该文介绍了针对这情况进行调查及试验 ,认为电线质量并无问题 ,而是由极微量的电容电流引起的 ,并不危及人身安全 ,用户可安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绝缘表面 导电附着物 潮湿环境 电容电流 泄漏电流 绝缘电阻 带电
下载PDF
运行工况下交流GIS绝缘子表面微金属颗粒运动诱发沿面闪络的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许渊 刘卫东 +5 位作者 陈维江 李星 殷禹 毕建刚 崔博源 牛勃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96-1602,共7页
近年来,GIS绝缘故障频发,为降低GIS故障率,保障供电安全,亟需解决GIS绝缘子沿面闪络诱因问题。根据以往研究,GIS绝缘子沿面闪络诱因主要怀疑是绝缘子表面微金属颗粒,但至今仍未发现运行工况下微金属颗粒诱发沿面闪络的放电机制和放电发... 近年来,GIS绝缘故障频发,为降低GIS故障率,保障供电安全,亟需解决GIS绝缘子沿面闪络诱因问题。根据以往研究,GIS绝缘子沿面闪络诱因主要怀疑是绝缘子表面微金属颗粒,但至今仍未发现运行工况下微金属颗粒诱发沿面闪络的放电机制和放电发展过程。为此建立了GIS绝缘子表面微金属颗粒运动和高灵敏脉冲电流局部放电观测实验平台,以5mm微金属颗粒为对象,实验发现运行工况下微金属颗粒运动诱发沿面闪络的现象,并观测到其局部放电发展过程,通过电场仿真、力学分析和实验研究了闪络机制,揭示了一种微金属颗粒诱发GIS绝缘子沿面闪络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工况 GIS 绝缘表面 微金属颗粒 运动 沿面闪络 局部放电
原文传递
基于高灵敏测量的GIS绝缘子表面微金属颗粒局部放电特性 被引量:25
17
作者 许渊 刘卫东 +3 位作者 陈维江 杨景刚 赵科 刘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707-2714,共8页
近年来GIS绝缘子沿面闪络故障频发,闪络诱因通常认为是绝缘子表面微金属颗粒,但实际运行电压下GIS绝缘子表面不同长度亚毫米/毫米级微金属颗粒的局部放电量水平一直不被掌握。文中基于脉冲电流互参考法,建立了局放识别能力达0.02pC的高... 近年来GIS绝缘子沿面闪络故障频发,闪络诱因通常认为是绝缘子表面微金属颗粒,但实际运行电压下GIS绝缘子表面不同长度亚毫米/毫米级微金属颗粒的局部放电量水平一直不被掌握。文中基于脉冲电流互参考法,建立了局放识别能力达0.02pC的高灵敏GIS脉冲电流局部放电测量系统,在接近实际运行电压水平下,获得了126k VGIS绝缘子表面0.5、2、5、8、10mm微金属颗粒的局部放电量和放电特征,发现绝缘子表面单个5mm以下金属颗粒的局部放电量低于1p C,特高频法很难检测到,揭示了GIS绝缘子表面亚毫米/毫米级微金属颗粒长度、位置对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颗粒长度越短,所处位置绝缘子表面场强越低,放电量越低,证明了现行局放出厂试验标准和特高频方法对GIS绝缘子表面微金属颗粒检测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脉冲电流法 特高频法 绝缘表面 微金属颗粒 局部放电
原文传递
绝缘操作杆表面状态与沿面放电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田 陈聪 +2 位作者 刘磊 黎鹏 杨东 《电力工程技术》 2020年第6期132-137,共6页
绝缘操作杆作为带电作业中的重要操作工具,其是否处于良好的绝缘状态对带电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不同测量方法检测绝缘操作杆表面存在的典型缺陷,通过电介质谱和沿面放电特性试验对高阻性缺陷检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绝缘操作杆作为带电作业中的重要操作工具,其是否处于良好的绝缘状态对带电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不同测量方法检测绝缘操作杆表面存在的典型缺陷,通过电介质谱和沿面放电特性试验对高阻性缺陷检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8.1%的环境中,绝缘操作杆受潮状态下的表面绝缘电阻值比干燥状态下的表面绝缘电阻值下降了60.1%;干燥状态下绝缘操作杆的介质损耗因数小于0.01。利用石墨模拟不同碳化位置对沿面放电电压的影响,通过沿面放电试验可知,当两电极中存在贯通性缺陷时,沿面放电电压会严重下降。基于绝缘操作杆表面电阻或介质损耗特性的绝缘性能评估方法对现场使用的绝缘操作杆绝缘性能评估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作业 绝缘操作杆 表面绝缘电阻 介质损耗 沿面放电
下载PDF
焊接定位用表面绝缘耐磨抗氧化合金的研究
19
作者 李道乾 汪山 +4 位作者 陈伟 马中钢 贾成建 王光华 郭建亭 《焊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2-56,75-76,共5页
利用真空感应炉熔炼试验合金,热轧棒材经过热处理后,观察金相组织,测试力学性能和绝缘耐压性能等性能数据,并与日本进口K系合金对比,从而确定最佳化学成分。经几年生产和使用表明,一种新的表面绝缘耐磨抗氧化铁素体DIP合金已被研制成功... 利用真空感应炉熔炼试验合金,热轧棒材经过热处理后,观察金相组织,测试力学性能和绝缘耐压性能等性能数据,并与日本进口K系合金对比,从而确定最佳化学成分。经几年生产和使用表明,一种新的表面绝缘耐磨抗氧化铁素体DIP合金已被研制成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经特殊热处理表面形成以Al_2O_3为主的氧化物陶瓷层,致密,与基体结合牢固,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其绝缘性和耐磨性均超过日本进口K系合金。DIP产品主要用于汽车、船舶和家用电器螺母焊接或螺柱焊接作为定位零件使用。经公司内部测试及客户使用表明,DIP产品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均已超过日本进口K系同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绝缘 耐磨陶瓷层 抗氧化 焊接定位
下载PDF
测试方法对电工钢片表面绝缘电阻的影响
20
作者 陈凌峰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76-78,共3页
通过对电工钢片表面绝缘涂层用不同的试验方法测得其表面绝缘电阻.根据测试结果比较分析发现:用不同的试验方法测得的同一类电工钢表面绝缘电阻值有所差异,而且GB/T 2522—1988测试方法比GB/T 2522—2007测试方法所测得的值偏大,并对其... 通过对电工钢片表面绝缘涂层用不同的试验方法测得其表面绝缘电阻.根据测试结果比较分析发现:用不同的试验方法测得的同一类电工钢表面绝缘电阻值有所差异,而且GB/T 2522—1988测试方法比GB/T 2522—2007测试方法所测得的值偏大,并对其差异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绝缘电阻 电工钢片(带) 测试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