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子、传贤与立长、立贤:君权传承的机制与体制Ⅲ(上)——唐德宗的继统危机
1
作者 刘真伦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0-34,共15页
中唐肃宗、代宗的太子地位,来自玄宗的亲自指定,同时有神迹天心的背书,其合法性毋庸置疑;但其继统的道路依然危机重重,夺嫡阴谋暗潮汹涌,数十年延绵不绝,并由此构成大历至永贞间波诡云谲的政坛风云。德宗的太子地位一开始就陷入绝境,玄... 中唐肃宗、代宗的太子地位,来自玄宗的亲自指定,同时有神迹天心的背书,其合法性毋庸置疑;但其继统的道路依然危机重重,夺嫡阴谋暗潮汹涌,数十年延绵不绝,并由此构成大历至永贞间波诡云谲的政坛风云。德宗的太子地位一开始就陷入绝境,玄宗指定广平郡王妃的诏命,实际上已经剥夺了年已五岁的德宗作为代宗长子的继统资格;何况杨贵妃家族的强势、宦官集团对皇位继承人选择的介入,即便是肃宗、代宗,也无法正面抗衡。安史之变,杨氏覆灭,肃宗、代宗的强力支持,让德宗重新获得继统希望。但宦官势力坐大,尤其是神策中尉的制度化,使宦官专权无可阻挡、无所制约,才是宫斗闹剧真正的胜负手。观察德宗继统道路上四波八轮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的攻守态势,顺宗、宪宗以下历代继统者的命运,也就此被牢牢锁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肃宗 代宗 德宗 太子地位 继统危机
下载PDF
从卜辞看商王朝的继统制度 被引量:2
2
作者 涂白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3-28,共6页
商王朝继统制度的主干是父子相继 ,这在文献中是很明确的。而通过对卜辞的整理和研究 ,则更进一步地证明和肯定了这一点。但是史学界的一些学者对此似乎是持极端漠视的态度 ,仍自说自道 ,武断坚持商代的继统制度为“弟及”。利用甲骨学... 商王朝继统制度的主干是父子相继 ,这在文献中是很明确的。而通过对卜辞的整理和研究 ,则更进一步地证明和肯定了这一点。但是史学界的一些学者对此似乎是持极端漠视的态度 ,仍自说自道 ,武断坚持商代的继统制度为“弟及”。利用甲骨学界对商代周祭制度研究的已有成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辞 商王朝继统制度 父子相
下载PDF
篡统乎?继统乎?——论湘乡派与桐城派之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周颂喜 《求索》 1987年第4期115-120,共6页
曾国潘与桐城派的关系的中心问题就是,究竟曾国潘是篡了桐城派的文 统,还是继承了桐城派的文统?这个篡统说的最早提出者,是与曾国藩同时的吴敏树。他在《与筱岑论文派书》中提出:“果以姚氏为宗,桐城为派,则侍郎(指曾国藩—引者)之心,... 曾国潘与桐城派的关系的中心问题就是,究竟曾国潘是篡了桐城派的文 统,还是继承了桐城派的文统?这个篡统说的最早提出者,是与曾国藩同时的吴敏树。他在《与筱岑论文派书》中提出:“果以姚氏为宗,桐城为派,则侍郎(指曾国藩—引者)之心,殊未必然”。言外之意是说,曾国藩在《欧阳生文集序》中,以姚氏为宗,桐城为派,论述桐城文派与世变相因的关系,并非出自曾国藩的真心实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桐城派 姚鼐 湘乡派 继统 吴敏树 姚氏 经济之学 古文理论
下载PDF
商代继统法新探 被引量:1
4
作者 詹鄞鑫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2-26,共5页
在商史领域,商王继统法一直局限在"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哪种为主的问题上。其实,"子继"和"弟及"都只是表面现象,而不是继统原则。父系氏族的血缘构成,决定了氏族家长后继者对前任者而言,不... 在商史领域,商王继统法一直局限在"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哪种为主的问题上。其实,"子继"和"弟及"都只是表面现象,而不是继统原则。父系氏族的血缘构成,决定了氏族家长后继者对前任者而言,不是子就是弟,不存在其他的可能性。真正核心的问题应该是,凭什么来决定继承人的确立。在氏族社会中,继承人的确立原则只能有两种可能性,要么论血缘的亲疏远近,要么论能力德行的大小贤不肖。如果按血缘原则来探求继统法则,不论作何种假设,都无法合理地解释商王传位的事实。但如果假设商王继承人是由选举决定的,则所有的疑问都可以迎刃而解。令后世不可思议的王权罢免现象,也反映了商王继统法的选举制性质。商代继统法是原始公社选举制发展到周代嫡庶制的过渡阶段,前期承前,后期启后。在文明程度较高的商代,选举制度必然伴随着王位的争夺,引发动乱。商王室的继统法不得不改造为王储制度,由此开启了周代嫡庶制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继统 选举制 罢免制 嫡庶制
下载PDF
渤海王位继统类型计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滕红岩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4期68-71,共4页
古代文献对渤海王系的记载较为简略,尤其缺少对整个王系的介绍和表示。这种状况20世纪以来有了大的突破,但是,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以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渤海政权的王位继统现象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和总结,从而界定出了各... 古代文献对渤海王系的记载较为简略,尤其缺少对整个王系的介绍和表示。这种状况20世纪以来有了大的突破,但是,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以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渤海政权的王位继统现象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和总结,从而界定出了各种类型及其具体状况。从对血统祖源关系分析看,存在两大血统类型;从对血亲的嫡庶关系分析看,存在四个支脉类型;从对继承者与被继承者血亲关系分析看,至少存在父子相继型、兄终弟及型、祖孙相继型、侄以叔(伯)继型、关系不明型五种类型;从获得王位的手段分析看,至少存在暴力和非暴力两种类型。渤海王位继统类型的变化从一个侧面昭示了渤海政治乃至其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王位继统 类型分析 政治与社会变化
下载PDF
全祖望《句余土音》与甬上乡邦文献征存——兼论其“里社”唱和的继统意识
6
作者 王小恒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79,共6页
在全祖望的史学、经学研究和碑版、传序及诗歌创作中,均贯穿着征存甬上乡邦文献、表彰忠义节概这一主线。就其诗歌创作来说,《句余土音》在体现这一主线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主要通过歌颂忠节人物和乡贤循吏、征存史地和古迹文... 在全祖望的史学、经学研究和碑版、传序及诗歌创作中,均贯穿着征存甬上乡邦文献、表彰忠义节概这一主线。就其诗歌创作来说,《句余土音》在体现这一主线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主要通过歌颂忠节人物和乡贤循吏、征存史地和古迹文献、稽考甬上风物等三方面的内容得以体现。同时,全祖望对于甬上先辈"里社"唱和统绪强烈的继承意识,使《句余土音》不但圆满地实现了"征文征献"、延续六百年"里社"统绪的使命,而且与厉鹗等人创作的《南宋杂事诗》一样,成为清中期浙派诗人群诗文化活动的标志性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祖望 《句余土音》 甬上文献征存 “里社”唱和 继统意识
原文传递
唐王朝对渤海王位继统的管辖
7
作者 滕红岩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5期93-95,共3页
唐王朝对渤海的王位继统是进行有效管辖的,而且这一管辖是建立在肃慎族系周秦至隋唐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与中原王朝友好、学习和臣服的历史基础之上。从管辖的技术层面看,唐王朝对渤海的管辖基本遵循"不断册封"和"遵... 唐王朝对渤海的王位继统是进行有效管辖的,而且这一管辖是建立在肃慎族系周秦至隋唐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与中原王朝友好、学习和臣服的历史基础之上。从管辖的技术层面看,唐王朝对渤海的管辖基本遵循"不断册封"和"遵从渤海"的两大原则。从效果上看,唐王朝的管辖起到了稳定和提振渤海社会以及巩固唐王朝东北边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王朝管辖 渤海政权 王位继统
下载PDF
渤海国王位继统典章制度的发潜与阐幽
8
作者 滕红岩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11-12,共2页
唐五代时期的渤海国,其王位继统存在着较为完备的典章制度。考察来看,嫡长子继承制是典章制度中的基本与核心内容。典章制度中的这一主要内容源自两大方面,一是唐王朝的类似典章制度内容,另一是肃慎族系漫长历史岁月形成的俗制内容。这... 唐五代时期的渤海国,其王位继统存在着较为完备的典章制度。考察来看,嫡长子继承制是典章制度中的基本与核心内容。典章制度中的这一主要内容源自两大方面,一是唐王朝的类似典章制度内容,另一是肃慎族系漫长历史岁月形成的俗制内容。这一典章制度应该形成于高王大祚荣立国后,完备于文王大钦茂统治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国 王位继统 典章制度 嫡长子承制
下载PDF
从“为人后者为之子”谈汉桓帝以宗藩继统 被引量:1
9
作者 闫德宇 《西部学刊》 2022年第5期82-85,共4页
“为人后者为之子”是对宗藩继统影响最大的礼法依据,两汉以宗藩入嗣者皆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构建其权力的合法性。然而“为人后者为之子”实则是由公羊学家误读《春秋经》所阐发出的错误的礼法原则,其在汉桓帝以宗藩入嗣前,多是应用于... “为人后者为之子”是对宗藩继统影响最大的礼法依据,两汉以宗藩入嗣者皆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构建其权力的合法性。然而“为人后者为之子”实则是由公羊学家误读《春秋经》所阐发出的错误的礼法原则,其在汉桓帝以宗藩入嗣前,多是应用于以侄继叔(伯)完成变相的“父死子继”这种隔代继承上,没有引起较大的争论。汉质帝驾崩后,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梁氏外戚强行以蠡吾侯刘志依诏“为孝顺皇帝嗣”继承皇位,是为汉桓帝。桓帝与顺帝原是同辈的族兄弟,这一汉朝仅有的一次降辈继承的现象,与当时外戚专权的现状实密不可分。汉桓帝由降辈继承引发了入嗣者与本生父母、嗣父母及其亲属在伦理与辈分上的混乱,对于汉朝以后的皇位继承与其他阶层的立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后者为之子 宗藩继统 两汉
下载PDF
高句丽王朝继统法刍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升阳 李乐莹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58-61,共4页
关于高句丽王系史的记载,从《三国志》到《新唐书》均繁简不一,尚存阕如。关此记载最详尽的应首推《三国史记》。本文基于《三国史记》的记述,对高句丽王朝继统概况作出梳理和阐发。认为按《三国史记》的记述,高句丽王位继承采取了四种... 关于高句丽王系史的记载,从《三国志》到《新唐书》均繁简不一,尚存阕如。关此记载最详尽的应首推《三国史记》。本文基于《三国史记》的记述,对高句丽王朝继统概况作出梳理和阐发。认为按《三国史记》的记述,高句丽王位继承采取了四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王朝 继统 中原 《三国志》 《三国史记》
下载PDF
试析南明隆武帝继统原因
11
作者 庞亮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114-117,共4页
唐王朱聿键建立的隆武政权是南明的第二个政权。朱聿键以明朝疏藩继承明统,并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短暂的潞王监国及其影响;(2)剃发令带来的动荡和机会;(3)江南官绅的选择与朱聿键的天然号召力;(4)郑氏家族... 唐王朱聿键建立的隆武政权是南明的第二个政权。朱聿键以明朝疏藩继承明统,并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短暂的潞王监国及其影响;(2)剃发令带来的动荡和机会;(3)江南官绅的选择与朱聿键的天然号召力;(4)郑氏家族的翊戴;(5)明政府地方政权的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明 唐王朱聿键 隆武政权 继统
下载PDF
论光绪朝的继统之争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卫东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4-102,共9页
在慈禧的操弄下,光绪继位,但留下诸多危机变数,从而引发摇荡朝局数年的继统立嗣之争。先有广安、潘敦俨的奋起,继有吴可读尸谏,最后以群臣参政的方式得以解决。而类似吴可读这样愚忠以至不惜舍生事君者也渐成末世绝响,清流们的"烟... 在慈禧的操弄下,光绪继位,但留下诸多危机变数,从而引发摇荡朝局数年的继统立嗣之争。先有广安、潘敦俨的奋起,继有吴可读尸谏,最后以群臣参政的方式得以解决。而类似吴可读这样愚忠以至不惜舍生事君者也渐成末世绝响,清流们的"烟墨烂然"不过是传统社会向近代转型时期的回光返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绪朝 继统 立嗣 吴可读 清流
原文传递
宋太宗继统问题探析
13
作者 张莎莎 《科学中国人》 2016年第5Z期146-147,共2页
关于宋太宗的继统问题,至今仍有颇多的争议。根据目前一些正史的记录,都指向一个观点:太祖视太宗如自己手足,同时也认为其有治国之才,遂遵母意将皇位传与太宗。而另一些学者则根据史料中一些细枝末节的记载,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太宗无... 关于宋太宗的继统问题,至今仍有颇多的争议。根据目前一些正史的记录,都指向一个观点:太祖视太宗如自己手足,同时也认为其有治国之才,遂遵母意将皇位传与太宗。而另一些学者则根据史料中一些细枝末节的记载,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太宗无意传位于太祖,太宗实为阴谋篡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宗 继统 传位 篡位
下载PDF
商代王位继承制的特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勇 李玲玲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2,105,共8页
商代自成汤始,三十帝十七世,弟及王位者十四人,其中九世为兄终弟及。殷王室在婚姻形态上虽有嫡庶之分,但并不彻底也不完备,未能进一步对继承王位的嫡子再分嫡庶,故无法形成具有区别大小宗的宗法制度。而子继作为弟及的中介和桥梁,起初... 商代自成汤始,三十帝十七世,弟及王位者十四人,其中九世为兄终弟及。殷王室在婚姻形态上虽有嫡庶之分,但并不彻底也不完备,未能进一步对继承王位的嫡子再分嫡庶,故无法形成具有区别大小宗的宗法制度。而子继作为弟及的中介和桥梁,起初主要是长兄之子,至小乙时转变为季弟之子,武乙以后又变为嫡长之子。子继者的亲属关系虽有变化,但在武乙之前基本上是兄终弟及的格局,从而显现出商代王位继承制的特质。周初承继了殷商末季的政治遗产,确立了更为严格的嫡长子继统法,遂成为后来百世不易的重要政治制度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继统 兄终弟及 周祭
下载PDF
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联手打造辉煌——秦统一论纲(三) 被引量:1
15
作者 艾荫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秦统一结束了西周种姓贵族等级分封制,开辟了皇权至上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二千年统治历史。史家把这一变革从根本上归结为新兴地主阶级对奴隶主贵族统治的胜利。秦帝国承袭并发展了春秋以来中原列国的许多创造,但它也把北方的草原文化... 秦统一结束了西周种姓贵族等级分封制,开辟了皇权至上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二千年统治历史。史家把这一变革从根本上归结为新兴地主阶级对奴隶主贵族统治的胜利。秦帝国承袭并发展了春秋以来中原列国的许多创造,但它也把北方的草原文化融进了缔造帝国、构建社会的制度、习俗和观念种种创新之中。因此,从某种意义或别一角度说,秦汉帝国乃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联手打造的辉煌。用经济——文化类型学或民族学去透视这一历史变革及其前因后果,将可能拓宽我们的眼光,改变成见,作出许多新的有价值的结论。这里只想略陈陋见,就正方家,因此只粗列纲目,展示秦民族、秦帝国体现游牧文化精神的若干现象,并援引其他游牧民族相同或相近的习俗加以佐证,只求说明问题,点到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石颂德 帝王野死 皇权继统
下载PDF
宗法继承对孔氏家族爵位继承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袁兆春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5-20,共6页
本文以封建宗法继承原则为依据,对孔子嫡裔的封爵与袭爵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孔氏家族嫡长子继承、非嫡长子继承、兄终弟及、孙承其祖、嗣子继承、继统、临时摄爵问题以及夺爵、失爵、让爵、冒爵等特殊事件.
关键词 宗法 封爵 爵位 孔氏家族 继统
下载PDF
商代王位继承之实质—立壮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宏卫 《殷都学刊》 1991年第4期6-10,共5页
商代的王位继承与往后各代大相异趣,颇受后人的青睐。史学界对此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聚讼不已。因此,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一 探讨商代的王位继承,自然离不开《史记·殷本纪》、经殷墟卜辞核实,除个别地方有误外,它基本上是可信... 商代的王位继承与往后各代大相异趣,颇受后人的青睐。史学界对此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聚讼不已。因此,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一 探讨商代的王位继承,自然离不开《史记·殷本纪》、经殷墟卜辞核实,除个别地方有误外,它基本上是可信的。为了便于阐述,现把修正过的《史记·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列表如下(见下页): 商代的王位继承相当复杂,既有兄终弟及,又有父死子继,还有叔侄相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位 承范围 继统 兄终弟及 王权 殷人 《史记·殷本纪》 今本 帝辛 立嫡立长
下载PDF
西汉时期“汉家尧后”说的生成及演化
18
作者 崔建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6-113,共8页
“汉家尧后”是汉代的重大政治命题。学者多认为该说源于眭弘,但所据基本史料存在疑点。从政治文化角度来看,“汉家尧后”说的生成或与黜秦复古的潮流密切相关。在这一潮流中,五德终始说、三统说将当代政权与上古圣王勾连起来,这种做法... “汉家尧后”是汉代的重大政治命题。学者多认为该说源于眭弘,但所据基本史料存在疑点。从政治文化角度来看,“汉家尧后”说的生成或与黜秦复古的潮流密切相关。在这一潮流中,五德终始说、三统说将当代政权与上古圣王勾连起来,这种做法背离了朝代更迭的历时序列,使汉朝的继统问题抽象化,这一点与“汉家尧后”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汉家尧后”易于牵涉宗庙问题,长期以来并未被国家所接受。元帝废除擅议宗庙的禁令,汉成帝完成了“通三统”的程序,最终使“汉家尧后”成为国典。在这个过程中,“汉家尧后”命题的性质亦由汉家的历史定位演化为汉皇的寻根问祖,而刘向应是将这一寻祖命题经典化的关键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家尧后 五德 继统 寻祖
下载PDF
殷都屡迁原因试探 被引量:9
19
作者 黎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42-55,共14页
殷商历史上一个显著现象,是其都邑之频繁迁徙,殷人自称“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尚书·盘庚下》,以下《盘庚》篇均简注《上》《中》《下》),“不常厥邑”(《上》)。汉代张衡曾概括道:“殷人屡迁,前八而后五。”(《西京... 殷商历史上一个显著现象,是其都邑之频繁迁徙,殷人自称“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尚书·盘庚下》,以下《盘庚》篇均简注《上》《中》《下》),“不常厥邑”(《上》)。汉代张衡曾概括道:“殷人屡迁,前八而后五。”(《西京赋》)“前八”指成汤建国前之八迁,“后五”为成汤建国后之五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庚迁殷 殷都 殷人 贵族 卜辞 水灾 殷代 新邑 译论 继统
下载PDF
殷代“兄终弟及”平议 被引量:5
20
作者 彭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63-70,共8页
在殷商继统法研究中,“兄终弟及”是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商汤至纣共十七世三十王(不包括大丁),王位直接传子的为十二王,兄弟相传的为十四王,叔侄相传的为四王。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直接关系到对殷代礼制、社会性质等重大问题的认识... 在殷商继统法研究中,“兄终弟及”是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商汤至纣共十七世三十王(不包括大丁),王位直接传子的为十二王,兄弟相传的为十四王,叔侄相传的为四王。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直接关系到对殷代礼制、社会性质等重大问题的认识,为此,前辈学者作过很多研究,但至今未能得到圆满的结论。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兄终弟及 传位 殷代 卜辞 继统 《鲁世家》 周公 夏代 太子 享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