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福利不平等的多维测度、维度分解及地区差异分析
1
作者 周融 徐国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82-87,共6页
文章首先从多维视角出发,以人类发展指数的三个维度基础,加入住房维度,以此构建福利不平等测度指标体系;其次,设计权重方案,通过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结合单维加权法和维度不平等间替代度提出多维聚合指数,对2010... 文章首先从多维视角出发,以人类发展指数的三个维度基础,加入住房维度,以此构建福利不平等测度指标体系;其次,设计权重方案,通过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结合单维加权法和维度不平等间替代度提出多维聚合指数,对2010—2020年我国居民的福利不平等程度进行测度分析,并通过维度分解讨论不同维度的不平等情况及其对福利不平等的影响,通过地区分解讨论了东、中、西部地区的福利不平等情况和内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我国的福利不平等指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农村的福利不平等指数高于城镇,教育不平等指数下降对福利不平等改善的总贡献最大;(2)东、中、西部地区教育不平等问题的改善最明显,但西部地区的教育不平等指数相对于东中部地区而言仍然较高,东部地区较大的住房价值差距导致其住房不平等指数在三大地区中最高,各地区的健康支出不平等问题均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不平等 聚合指数 维度分解 地区差异
原文传递
我国城市群数字贸易水平区域差异性及维度分解
2
作者 王丽欣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87,共4页
本文基于数字贸易的内涵,通过数字贸易环境、基础、结构、潜力四个维度来构建数字贸易水平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并分析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关中、中原、哈长八大城市群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差异性。研究表明,2015-2021年... 本文基于数字贸易的内涵,通过数字贸易环境、基础、结构、潜力四个维度来构建数字贸易水平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并分析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关中、中原、哈长八大城市群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差异性。研究表明,2015-2021年,八大城市群数字贸易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总体向好发展,但城市群之间的差距却较为明显。具体来说,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数字贸易水平最高,属第一梯队;成渝、长江中游和中原城市群则属于后发阶段,属第二梯队;哈长和关中城市群数字贸易发展属第三梯队。另外,从维度分解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明显靠前,得益于其在数字贸易环境、基础、结构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数字贸易水平 差异性 维度分解
下载PDF
基于维度分解的哈希多维快速流分类算法
3
作者 佟海奇 包秀国 +2 位作者 庹宇鹏 袁庆升 叶建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5-60,共6页
在高速网络环境下,实现数据包的快速准确分类对新型网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维度分解的角度出发,结合单步映射方式,利用哈希方法进行多维合并,提出一种新的哈希多维流分类算法。在完成准确包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哈希流表对规则... 在高速网络环境下,实现数据包的快速准确分类对新型网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维度分解的角度出发,结合单步映射方式,利用哈希方法进行多维合并,提出一种新的哈希多维流分类算法。在完成准确包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哈希流表对规则与数据流的映射关系进行高速缓存,以加快算法的查找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平均内存访问次数较HSM算法和RFC算法分别降低了86%和60%,在规则数目大于2 500的情况下,空间占用较RFC算法节约近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分类 哈希表 维度分解 单步映射 高速缓存
下载PDF
我国城市群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及维度分解 被引量:4
4
作者 肖慧霞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3-26,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以此为基础归纳了规模稳定性、经济效率性、协调均衡性、产业成长性四个维度,设计了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并分析了长三角、哈长、中原、成渝、粤港澳大湾区五大城市群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差... 本文通过分析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以此为基础归纳了规模稳定性、经济效率性、协调均衡性、产业成长性四个维度,设计了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并分析了长三角、哈长、中原、成渝、粤港澳大湾区五大城市群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差异性。研究表明,五大城市群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向好,但差异也较为明显。具体而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两个城市群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处第一梯队;成渝、中原城市群后发迈进,处第二梯队;哈长城市群发展提升步伐最为滞后。从维度分解看,长三角城市群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靠前,得益于流通业在规模稳定性、协调均衡性等方面综合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得益于经济效率和产业成长性等维度优势,而哈长城市群除产业成长性维度较乐观外,其余维度均处于下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流通业 高质量发展水平 差异性 维度分解
下载PDF
基于维度分解的多核并行网包分类算法
5
作者 唐志斌 曾学文 陈晓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实现高速网包分类,本文提出一种多核并行的包分类算法。该算法基于维度分解和位向量(Bit Vector,BV)的思想,将规则集分解为多个维度,在对网包进行分类时,采用包内并行方案,将多个维度的结果进行多核并行合并,缩短单个包的处理时间,... 为了实现高速网包分类,本文提出一种多核并行的包分类算法。该算法基于维度分解和位向量(Bit Vector,BV)的思想,将规则集分解为多个维度,在对网包进行分类时,采用包内并行方案,将多个维度的结果进行多核并行合并,缩短单个包的处理时间,提升系统吞吐能力,并且能保证输出顺序与包输入顺序一致。实验结果表明,并行算法在Cavium OCTEON CN6645多核网络处理器平台上能达到每秒92700条规则的预处理速度和5.37 Mpps的吞吐性能,当网包大于等于256 Byte时,能实现10 Gbps的线速处理,性能高于同等条件下的HiCut算法和PCIU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分类 维度分解 多核并行 位向量 保序
下载PDF
多维极化的测度:新的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洪兴建 董君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33,共10页
鉴于现有多维极化测度方法未能体现维度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引入余弦相似度,并基于相对剥夺理论提出了新的多维极化测度方法。该方法还可以进行静态和动态分解,能够分析每个维度及其变动对多维极化的贡献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 鉴于现有多维极化测度方法未能体现维度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引入余弦相似度,并基于相对剥夺理论提出了新的多维极化测度方法。该方法还可以进行静态和动态分解,能够分析每个维度及其变动对多维极化的贡献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本文从收入、财产、交通通信支出和受教育水平四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之间的多维极化。实证结果表明,城乡长期多维极化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中教育、交通通信支出和收入三个维度的极化效应是主要原因,而财产极化效应不利于多维极化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 方法 维度分解 城乡多极化
下载PDF
求解装备保障任务调度问题的改进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立民 彭乐 +1 位作者 刘敬虎 张晓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105-3109,共5页
装备保障任务调度是否合理、高效是取得现代信息化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提出了两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该问题进行优化。针对问题的特点,两种算法均采用基于任务编码的粒子结构,且都采用子群划分的方法以保持种群多样性,①改进算法... 装备保障任务调度是否合理、高效是取得现代信息化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提出了两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该问题进行优化。针对问题的特点,两种算法均采用基于任务编码的粒子结构,且都采用子群划分的方法以保持种群多样性,①改进算法采用了基于维度分解的分群策略,使算法避免进入高维优化领域,②改进算法采用了杂交操作,有效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相比标准粒子群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协同算法 杂交操作 装备保障任务调问题 维度分解
下载PDF
联合元组空间和位图设计的二维分组分类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谢鲲 赵姣姣 张大方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6-102,共7页
基于维度分解思想,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联合元组空间和位图技术的二维分组分类算法(TB,joint tuple space and bitmap)。TB算法首先分别对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进行单维匹配,然后在单维匹配的结果上运用交叉组合形成访问元组空间的路线,最... 基于维度分解思想,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联合元组空间和位图技术的二维分组分类算法(TB,joint tuple space and bitmap)。TB算法首先分别对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进行单维匹配,然后在单维匹配的结果上运用交叉组合形成访问元组空间的路线,最后通过位图过滤技术进一步减少访问元组空间的个数,获得最终匹配的多维规则。相比传统的元组空间算法,TB结构清晰简洁易于更新和实现,TB算法拥有更好的时间和空间性能。实验证明,TB算法平均访问内存次数低于代表算法RSFR约26.6%,空间性能平均低于RSFR算法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分类 元组空间 位图 维度分解
下载PDF
基于DeR-FCN模型的车辆检测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玲 李厚博 +1 位作者 王鹏 孙爽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927-2933,共7页
针对复杂城市环境下天气、光照、目标尺度以及车辆之间的遮挡等因素影响带来的车辆检测精度较差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区域全卷积网络的车辆检测算法(DeR-FCN)。通过特征级联的方式,跨层连接融合车辆底层细节特征和高层语义特征;使用维度分... 针对复杂城市环境下天气、光照、目标尺度以及车辆之间的遮挡等因素影响带来的车辆检测精度较差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区域全卷积网络的车辆检测算法(DeR-FCN)。通过特征级联的方式,跨层连接融合车辆底层细节特征和高层语义特征;使用维度分解区域提议网络,获得更加精准的区域候选框;在预测阶段采用软化非极大值抑制的方法,输出更加准确的检测结果。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KITTI和PASCAL VOC数据集,使用DeR-FCN算法和常用的车辆检测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DeR-FCN算法的检测精度高于其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车辆检测 区域全卷积网络 维度分解区域提议网络 软化非极大值抑制
下载PDF
固定翼无人机多工况聚类及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俊钢 张世荣 +1 位作者 梁少军 杨毅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1-227,共7页
针对固定翼无人机作业过程中多工况的分类以及一般模式识别算法时效性低,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聚类分析-模式识别”相结合的多工况分析技术路线,将工况分析分为离线和在线2个阶段。离线阶段,提出子一种基于分组的密度聚类算法,采... 针对固定翼无人机作业过程中多工况的分类以及一般模式识别算法时效性低,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聚类分析-模式识别”相结合的多工况分析技术路线,将工况分析分为离线和在线2个阶段。离线阶段,提出子一种基于分组的密度聚类算法,采用分而治之的聚类思想对无人机历史飞行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并将聚类所得各抽象数据簇视为工况。在线阶段,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度分解的快速模式识别算法,其调用离线聚类信息以在线识别测试数据工况。还搭建了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利用实际飞行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有效提高工况识别效率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工况 固定翼无人机 G-DBSCAN 模式识别 维度分解
下载PDF
基于电信运营收入指标诊断经营问题的分析方法探讨
11
作者 漆晨曦 张淑芳 《广东通信技术》 2011年第11期2-5,共4页
运营收入,作为一个重要绩效评价指标,对于任何企业任何企业管理者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俗话说,一白遮百丑,而运营收入指标相对其他指标来说,当仁不让,其重要性应该就属于这"一白"指标。文章在架构电信企业运营收入分析指标... 运营收入,作为一个重要绩效评价指标,对于任何企业任何企业管理者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俗话说,一白遮百丑,而运营收入指标相对其他指标来说,当仁不让,其重要性应该就属于这"一白"指标。文章在架构电信企业运营收入分析指标框架的基础上,探讨基于收入分析指标,如何通过"剥洋葱"即因素分解的方法,定位企业经营问题并发现引发问题原因的分析过程。最后,针对目前收入分析实践中常见困难和问题,文章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收入客户产品业务层层分解因素分解
下载PDF
Textur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glacial Sediments: A Case Study in the Foreland of the Nelson Ice Cap, Antarctica 被引量:8
12
作者 LIUXiaodong SUNLiguang YINXueb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970-981,共12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textur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glacial sediments near the edge of modern Nelson Ice Cap, Antarctica.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s of the proglacial sedim...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textur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glacial sediments near the edge of modern Nelson Ice Cap, Antarctica.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s of the proglacial sediments are characteristic of glacigenic deposits, but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aeolian and lacustrine sediments. Moreover,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s of the proglacial sediments are fractal with a dimension of about 2.9, and the fractal dimensions can be used as another summary statistical parameter for quantifying the relative amounts of coarse and fine materials.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absolute element abundances of the proglacial sediments are very weak due to mineral partitioning and other effects of glacial processes, bu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element/Rb ratio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is finding indicates that element/Rb ratios can be used to reduce or eliminate the effects of glacial processes, evaluate geochemical data and determine the sediment provenance in the foreland of Antarctic glacier. Comparisons on th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among different environments suggest that the proglacial sediments are derived predominantly from local bedrocks and appear to be natural in origin. Thus these natural sediments can be used to study chemical weathering in the proglacial foreland of modern glac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glacial sediment grain size fractal dimension element abundance chemical weathering
下载PDF
The Equivalence Theorem of Appoximation for Two-dimensional Baskakov Operators
13
作者 FENG Guo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2009年第1期27-34,共8页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convergence rate of two-dimensional Baakakov operators with Jacobi-weights and the approximation equivalence theorem is obtained, making use of multivariate decompose skills and results of ...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convergence rate of two-dimensional Baakakov operators with Jacobi-weights and the approximation equivalence theorem is obtained, making use of multivariate decompose skills and results of one-dimensional Baskakov oper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kakov operators Jacobi-weights multivariate decompose equivalence theorem
下载PDF
New omega vortex identification method 被引量:83
14
作者 ChaoQun Liu YiQian Wang +1 位作者 Yong Yang ZhiWei Dua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56-64,共9页
A new vortex identification criterion called W-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ideas that vorticity overtakes deformation in vortex.The comparison with other vortex identification methods like Q-criterion and λ_2-met... A new vortex identification criterion called W-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ideas that vorticity overtakes deformation in vortex.The comparison with other vortex identification methods like Q-criterion and λ_2-method is conducted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new method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1) the method is able to capture vortex well and very easy to perform;(2)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W is clear while the interpretations of iso-surface values of Q and λ_2 chosen to visualize vortices are obscure;(3)being different from Q and λ_2 iso-surface visualization which requires wildly various thresholds to capture the vortex structure properly, W is pretty universal and does not need much adjustment in different cases and the iso-surfaces of W=0.52 can always capture the vortices properly in all the cases at different time steps, which we investigated;(4) both strong and weak vortices can be captured well simultaneously while improper Q and λ_2 threshold may lead to strong vortex capture while weak vortices are lost or weak vortices are captured but strong vortices are smeared;(5) W=0.52 is a quantity to approximately define the vortex boundary. Note that, to calculate W, the length and velocity must be used in the non-dimensional form. From our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vorticity direction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vortex rotation direction in general 3-D vortical flow,the Helmholtz velocity decomposition is reviewed and vorticity is proposed to be further decomposed to vortical vorticity and non-vortical vort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rticity vortex vortex identification turbulence
原文传递
Blow-up of critical norms for the 3-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15
作者 WANG WenDong ZHANG ZhiFei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CSCD 2017年第4期637-650,共14页
Let u = (Uh,U3) be a smooth solution of the 3-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n R3 × [0, T). It was proved that if u3 ∈ L^∞(0,T;Bp,q-1+3/p(R3)) for 3 〈 p,q 〈 oe and uh ∈ L^∞(0, T;BMO-1(R3)) with uh(... Let u = (Uh,U3) be a smooth solution of the 3-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n R3 × [0, T). It was proved that if u3 ∈ L^∞(0,T;Bp,q-1+3/p(R3)) for 3 〈 p,q 〈 oe and uh ∈ L^∞(0, T;BMO-1(R3)) with uh(T) ∈ VMO-1(R3), then u can be extended beyond T. This result generalizes the recent result proved by Gallagher et al. (2016), which requires u ∈ L^∞(O,T;Bp,^-11+3/P(R3)). Our proof is based on a new interior regularity criterion in terms of one velocity component,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inte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nterior regularity criterion BMO space Besov spa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