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7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
1
作者 付丽 《家禽科学》 2024年第2期52-54,共3页
维生素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脂溶性维生素,一种是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脂溶性维生素可溶解在油脂中,必须伴随油脂才能被机体吸收,但吸收过量会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 维生素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脂溶性维生素,一种是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脂溶性维生素可溶解在油脂中,必须伴随油脂才能被机体吸收,但吸收过量会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因此不宜天天投喂。水溶性维生素主要特点是溶于水,即便过量使用也会随排泄系统排出体外,因此一般不会产生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溶性维生素 排泄系统 蛋鸡养殖 水溶性维生素 B族维生素 维生素A 毒性作用 维生素C
下载PDF
建立LC-MS/MS检测血清中5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方法及临床验证
2
作者 于鹏 周传贵 +4 位作者 楚士颖 李艳 迟伟 田晗 程文播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6期721-725,732,共6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同时检测血清中维生素A、维生素D(25-OH-D_(2)、25-OH-D_(3))、维生素E和维生素K_(1)水平,并通过血清样品验证。方法以同位素标记的维生素A-d4、25-OH-D_(2)-d6、25-OH-D_(3)-d6、维生素E-d6和...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同时检测血清中维生素A、维生素D(25-OH-D_(2)、25-OH-D_(3))、维生素E和维生素K_(1)水平,并通过血清样品验证。方法以同位素标记的维生素A-d4、25-OH-D_(2)-d6、25-OH-D_(3)-d6、维生素E-d6和维生素K_(1)-d7作为内标,在血清样品中利用甲醇/乙腈混合溶液沉淀蛋白质,然后用正己烷萃取脂溶性维生素,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18(50.0 mm×3.0 mm,2.6μm)色谱柱,柱温设置为40℃,流动相分别为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甲醇溶液,以0.6 mL/min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正离子MRM模式。结果维生素A、25-OH-D_(2)、25-OH-D_(3)、维生素E和维生素K_(1)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其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在1.87%~9.81%,加标回收率在91.47%~107.30%,携带污染率在-6.03%~2.14%,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结论成功建立了LC-MS/MS方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维生素A、25-OH-D_(2)、25-OH-D_(3)、维生素E和维生素K_(1)的水平,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专属性强且各被检测物质的线性关系良好,整个检测过程简单、规范,适合临床血清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_(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定量检测
下载PDF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儿童维生素A、D、E营养水平分析
3
作者 石海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16-0119,共4页
研究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县)儿童维生素A、D、E营养水平,探讨海南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后的效果,为保亭县儿童健康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在知情同意自愿原则下,收集2021年9月-12月海南省... 研究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县)儿童维生素A、D、E营养水平,探讨海南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后的效果,为保亭县儿童健康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在知情同意自愿原则下,收集2021年9月-12月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3-6岁儿童外周血,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样本进行维生素A,25羟维生素D2,25羟维生素D3和维生素E浓度水平检测。结果 保亭县儿童维生素A、D、E的平均浓度水平为:336.59±96.32ng/mL、24.26±6.85ng/mL和6880.79±3130.67ng/mL。其中222例男性儿童A、D、E的平均浓度水平为:338.82 ± 99.54ng/mL、24.22 ± 7.23ng/mL和6882.29 ± 3555.57ng/mL,213例女性儿童A、D、E的平均浓度水平为:334.27 ± 93.01ng/mL、24.30 ± 6.45/mL和6879.22 ± 2624.06ng/mL。结论 保亭县儿童维生素A、D、E处于正常水平,海南省“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已经改变了保亭县儿童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营养水平
原文传递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K1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陈睿亿 浮苗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与患者饮食中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A和25-羟基维生素D相关性,并予以护理干预。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本院PMOP患者145例、正常对照组90例,采用液质联用质谱法检测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 目的探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与患者饮食中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A和25-羟基维生素D相关性,并予以护理干预。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本院PMOP患者145例、正常对照组90例,采用液质联用质谱法检测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A和25-羟基维生素D等相关指标,并与PMOP的骨密度关系行相关性分析。针对PMOP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PMOP组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A和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PMOP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32,P<0.01);与维生素K1、维生素E、和25-羟基维生素D均呈正相关P(r=0.67、0.22、0.34,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K1是PMOP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7.86(95%CI:3.16~16.4,P<0.01);其次是25-羟基维生素D(OR=3.48,95%CI:1.67~14.51,P<0.01)。ROC曲线分析发现维生素K1和25-羟基维生素D对PMOP有较高诊断效能(AUC均≥0.70,P<0.01),其中维生素K1最具有诊断价值。结论维生素K1对PMOP具有独立预测作用,临床护理人员针对上述因素应予以对应的护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K1 维生素E 维生素A 25-羟基维生素D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及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变化观察
5
作者 李沛珊 夏欢 杨新玲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分析二者与PD发病的相关性及对PD发病的预测效能,以明确VDR基因多态性及血清25(OH)D水平与PD发病的关系。方法 纳入178例PD患者(PD组)及同时...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分析二者与PD发病的相关性及对PD发病的预测效能,以明确VDR基因多态性及血清25(OH)D水平与PD发病的关系。方法 纳入178例PD患者(PD组)及同时期185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采用PCR法和DNA测序法检测VDR基因FokⅠ(rs2228570)和BsmⅠ(rs1544410)位点的基因分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清25(OH)D,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发病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对PD发病的预测效能。结果 PD组FokI位点T等位基因与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8.6%、25.3%,对照组分别为37.7%、15.1%,两组比较,χ2分别为8.516、10.383,P分别为0.004、0.001。PD组BsmⅠ位点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D组血清25(OH)D水平为(16.06±6.04)ng/mL,对照组为(19.22±6.32)ng/mL,两组比较,t=-4.873,P=0.000。PD组TC型、CC型患者血清25(O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3.093、3.329,P分别为0.002、0.001)。当血清25(OH)D水平一致时,基因型TT、TC分别是基因型CC患PD风险的2.527及1.888倍(P均<0.05)。当基因型一致时,血清25(OH)D水平缺乏是充足水平人群患PD风险的1.918倍(P<0.05)。当基因型为TT且伴25(OH)D缺乏、基因型为TC伴25(OH)D缺乏人群患PD的风险分别是基因型为CC伴25(OH)D充足人群的4.818、3.822倍(P均<0.05)。FokⅠ位点基因型TT预测PD发病的ROC下AUC为0.610,95%CI为0.532~0.687,诊断界值为0.502,灵敏度74.5%,特异度47.4%;血清25(OH)D水平缺乏预测PD发病的ROC下AUC为0.576,95%CI为0.517~0.635,诊断界值0.466,灵敏度72.5%,特异度42.7%;基因型TT联合血清25(OH)D缺乏预测PD发病ROC下AUC为0.693,95%CI为0.588~0.798,灵敏度64.2%,特异度74.5%。结论 VDR基因FokⅠ位点T等位基因与TT基因型频率高,血清25(OH)D水平低;FokⅠ位点T等位基因和维生素D缺乏单独及共同存在均可促进PD发生,二者对PD发病风险的预测效能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基因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维生素D 帕金森病
下载PDF
嘉兴市2019—2022年5431名健康儿童血清脂溶性维生素水平分析
6
作者 韩新儒 李晶 +4 位作者 陈宇 丁洁 王箫 张莺 杨佩文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的 了解浙江嘉兴市健康儿童血清脂溶性维生素A、D、E的营养状况,为临床个性化诊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儿保门诊2019—2022年行健康体检的0~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脂溶性维生素A、D、E的含量。结果 共纳入5 431名健康... 目的 了解浙江嘉兴市健康儿童血清脂溶性维生素A、D、E的营养状况,为临床个性化诊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儿保门诊2019—2022年行健康体检的0~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脂溶性维生素A、D、E的含量。结果 共纳入5 431名健康儿童,其中男童3 326人,女童2 105人。维生素A平均含量(1.12±0.31)μmol/L,维生素D(82.2±36.6)nmol/L,维生素E(8.7±2.8)mg/L,缺乏率分别为6.0%(326/5 431)、3.0%(162/5 431)、5.3%(286/5 431),不足(维生素A为边缘型缺乏)率为38.8%(2 109/5 431)、16.4%(893/5 431)和22.1%(1 201/5 431)。不同性别儿童维生素A、D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儿童维生素A、D、E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脂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状况值得关注,尤其是3岁以下维生素A、3岁以上维生素D、E的缺乏与不足;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补充儿童维生素A、D、E的摄入量,以预防维生素缺乏症和相关并发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健康儿童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婴儿1177例维生素K1与K2水平分布调查分析
7
作者 周锦妍 李克蓉 +3 位作者 马雁 王继强 张正明 李旺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对比各年龄段婴儿血清维生素K1与K2水平,了解维生素K1与K2在不同年龄段婴儿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课题单位(儿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产科)出生/就诊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为0~3 d(591例)、4~7 d(255例)、8~15 d(104... 目的探讨对比各年龄段婴儿血清维生素K1与K2水平,了解维生素K1与K2在不同年龄段婴儿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课题单位(儿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产科)出生/就诊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为0~3 d(591例)、4~7 d(255例)、8~15 d(104例)、1个月(118例)、2个月(40例)、3个月(69例)进行分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统一平台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法测定患者血清维生素K1与K2水平,从维生素K1与K2不同年龄段的水平分布,缺乏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各年龄段的维生素K1与K2水平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生儿极易缺乏维生素K1,随着年龄增长,维生素K2的缺乏率高于维生素K1。结论维持维生素K1及K2的正常对于各年龄段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应当密切关注婴幼儿维生素K1及K2的监测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1 维生素K2 水平分布
下载PDF
早产儿早发性肺炎脂溶性维生素A、D、E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8
作者 李丹 杨秀芳 曾柳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58-62,98,共6页
目的 调查早产儿早发性肺炎脂溶性维生素A、D、E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了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是否发生肺炎... 目的 调查早产儿早发性肺炎脂溶性维生素A、D、E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了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是否发生肺炎将其分为肺炎组(n=50),称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并出院的、无特殊病史的早产儿(n=50),称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试两组早产儿血清中的脂溶性维生素A、D、E的水平。比较两组早产儿和孕母临床资料,早产儿早发性肺炎患者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观察组孕母胎膜早破以及患儿指标(性别、复苏史、采用呼吸辅助通气、出生体重、住院时长)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儿早期血清脂溶性维生素A、D、E水平显示,观察组维生素A、维生素E明显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为女性、孕母有胎膜早破是早产儿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而高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是早产儿肺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早产儿早发性肺炎存在脂溶性维生素A、E水平缺乏的现状,而早产儿为女性、孕母有胎膜早破史及有血清脂溶性维生素A、E缺乏是早产儿肺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早产儿 肺部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学龄期消瘦儿童血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D、E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李园园 何方园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69-571,共3页
目的 探讨学龄期消瘦儿童血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D、E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进行检查的学龄期儿童277例,其中消瘦儿童176例(消瘦组)、健康儿童101例(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D、E水平,然后进行相关性与... 目的 探讨学龄期消瘦儿童血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D、E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进行检查的学龄期儿童277例,其中消瘦儿童176例(消瘦组)、健康儿童101例(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D、E水平,然后进行相关性与多因素分析。结果 消瘦组血清微量元素锌、铁、钙含量均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和镁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瘦组的血清维生素A、D、E含量均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瘦组中,Spearman分析显示血清铁、锌、钙等微量元素含量与血清维生素A、D、E含量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铁、锌、钙、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含量均为导致学龄期消瘦儿童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学龄期消瘦儿童多伴随有血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低表达,血清铁、锌、钙、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含量为导致学龄期消瘦儿童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期儿童 消瘦 微量元素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下载PDF
北京地区周岁内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10
作者 谢杰施 陈怡菲 +2 位作者 王殊 曹正 翟燕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6-21,47,共7页
目的 对本地区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来我院健康查体的周岁内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和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来我院健康查体的周岁内,无急、慢性疾病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取受试儿童末梢血,利用荧光免疫层... 目的 对本地区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来我院健康查体的周岁内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和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来我院健康查体的周岁内,无急、慢性疾病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取受试儿童末梢血,利用荧光免疫层析法对其血液中的总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_(3)进行检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本地区周岁内婴幼儿整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良好,3/4婴幼儿维生素D为理想水平,维生素D缺乏者占比小于1.3%,且无严重缺乏者。随月龄增大,维生素D理想水平的婴幼儿比例减低,维生素D充足和缺乏的婴幼儿比例增加。整体婴幼儿和男、女婴幼儿在周岁内总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_(3)的平均值均随着月龄增加而呈现小幅波动,且不同月龄的总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_(3)在整体和女婴幼儿中均存在差异(P<0.001)。除3月龄外,各月龄男、女婴幼儿的总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_(3)及其差值、比值均无差异。半岁前,男、女婴幼儿的总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_(3)的平均值从2月龄开始每两个月进行翻转,半岁后,整体呈每月翻转。结论 本地区周岁内婴幼儿总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良好,但仍需加强婴幼儿维生素D的合理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月龄 维生素D营养状况 维生素D 25-羟基维生素D3
下载PDF
科普维生素D
11
作者 张晓宇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4年第3期26-27,共2页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的骨骼健康和免疫系统功能至关重要。维生素D缺乏和营养不足在人群中仍普遍存在,全球约有超过10亿人群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达不到维持骨骼肌肉健康所推荐的30微克/升(75毫摩尔/升)水平,因此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的骨骼健康和免疫系统功能至关重要。维生素D缺乏和营养不足在人群中仍普遍存在,全球约有超过10亿人群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达不到维持骨骼肌肉健康所推荐的30微克/升(75毫摩尔/升)水平,因此维生素D作为基本健康补充剂用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脂溶性维生素 骨骼肌肉 免疫系统功能 骨质疏松症 补充剂 骨骼健康 毫摩尔
下载PDF
妊娠期维生素A、D、E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12
作者 蒙保山 廖晗献 +1 位作者 梁丽荣 林娜 《右江医学》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维生素A、D、E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广西医大开元琅东医院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9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不良组,n=37)和正常妊娠... 目的探讨妊娠期维生素A、D、E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广西医大开元琅东医院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9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不良组,n=37)和正常妊娠结局组(正常组,n=53)。收集妊娠期间相关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维生素A、D、E水平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的维生素A、D、E是不良妊娠的保护因素(P<0.05);维生素A、D、E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AUC分别为0.691、0.797、0.784;三者联合预测妊娠不良结局的AUC为0.906,敏感度为81.08%,特异度为83.02%。结论维生素A、D、E联合使用在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可为医护人员识别不良妊娠的风险人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复合预混合饲料和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13
作者 李芳 孙立亚 +1 位作者 杨丽英 成晓迅 《天津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用反相HPLC建立一种快速测定脂溶性维生素(VA棕榈酸酯、VD3和VE醋酸酯)和一种快速测定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的方法,本方法具有快速、简便、高效、分离度及回收率高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多种维生素样品中... 用反相HPLC建立一种快速测定脂溶性维生素(VA棕榈酸酯、VD3和VE醋酸酯)和一种快速测定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的方法,本方法具有快速、简便、高效、分离度及回收率高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多种维生素样品中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测定。同时测定出羟苯甲酯和羟苯丙酯的含量,为多种维生素产品的稳定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羟苯甲酯 羟苯丙酯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230例妊娠期妇女维生素D、维生素K_(1)、维生素K_(2)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14
作者 莫丕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孕期维生素D(VD)、维生素K_(1)(VK_(1))、维生素K_(2)(VK_(2))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230例妊娠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7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妇女为HDCP组,剩余13...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孕期维生素D(VD)、维生素K_(1)(VK_(1))、维生素K_(2)(VK_(2))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230例妊娠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7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妇女为HDCP组,剩余133例为非HDCP组,比较两组的VD、VK_(1)、VK_(2)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三种维生素与HDCP的关系。结果:VD缺乏率为34.78%(80/230),不足率为45.22%(104/230);VK_(1)不足率为3.92%(9/230),过量率为55.65%(128/230);VK_(2)不足率为30.00%(69/230),过量率为2.61%(6/230);非HDCP组的VD、VK_(1)、VK_(2)含量均明显高于HDCP组(P<0.05),且非HDCP组VD均衡率高于HDCP组(P<0.05);VD水平与HDCP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狉=-0.213,P=0.001),VK_(1)水平与HDCP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狉=-0.157,P=0.004)。结论:妊娠期妇女VD缺乏较为普遍,VK_(1)以过量为主,VK_(2)较为均衡;HDCP孕妇的VD、VK_(1)、VK_(2)水平较低,及时补充VD及VK_(1)可降低HDCP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妇女 维生素D 维生素K_(1) 维生素K_(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下载PDF
分析胎龄<32周双胎早产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的表达特点及患儿预后情况
15
作者 张娟 董丽滨 张宇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双胞胎(胎龄<32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的表达特征。方法选取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新生儿中的100例双胞胎早产儿接受研究,并按“胎龄大小”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 目的分析早产儿双胞胎(胎龄<32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的表达特征。方法选取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新生儿中的100例双胞胎早产儿接受研究,并按“胎龄大小”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纳入50例胎龄≥32周,观察组纳入50例胎龄<32周,对两组进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检测,并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5-羟基维生素D[(19.32±6.91)nmol/L]、维生素A[(358.71±116.02)nmol/L]、维生素E[(450.25±174.25)nmol/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胎儿生长受限(FGR)、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疾病之间的发病率,与对照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羟基维生素D缺乏患者的RDS和FGR较非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龄<32周双胎早产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和维生素E相对较低,且更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在生活中需加强管理及干预,通过合理补充维生素达到改善预后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龄 25-羟基维生素D 维生素A 维生素E
下载PDF
维生素D3减轻高糖暴露诱导氧化应激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婷 刘婷婷 +3 位作者 曾雪慧 李亚敏 周庞虎 易念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981-2987,共7页
背景: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逐渐受到公众的关注,然而鲜有研究报道高糖环境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和相应的治疗策略。目的:探讨维生素D3恢复高糖环境中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潜力。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 背景: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逐渐受到公众的关注,然而鲜有研究报道高糖环境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和相应的治疗策略。目的:探讨维生素D3恢复高糖环境中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潜力。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力来筛选适宜的维生素D3干预浓度。在高葡萄糖条件下,通过RT-qPCR、蛋白质印迹、免疫荧光、JC-1线粒体膜电位、茜素红染色和β-半乳糖苷酶染色等实验评估维生素D3干预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潜能、细胞内活性氧积累、线粒体膜电位改变和细胞衰老情况,并探讨了潜在的机制。结果与结论:①维生素D3在0.1μmol/L至1 mmol/L范围内均能显著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②高糖环境下调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成骨相关基因α1-Ⅰ型胶原蛋白、碱性磷酸酶、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钙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诱发了氧化应激和细胞衰老;③维生素D3在10μmol/L的干预浓度下显著恢复了高糖条件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表型,并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了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和细胞衰老;④结果表明,高糖环境中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降低,维生素D3可以部分提高其成骨分化能力并减轻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维生素D3 高血糖 线粒体功能障碍 活性氧 细胞衰老 成骨分化
下载PDF
维生素D_(3)联合rTMS、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及对血清25-(OH)D_(3)、BDNF、认知损伤指标的影响
17
作者 何风英 何兰英 +3 位作者 李素水 张翠芳 李运良 孙岩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52-57,共6页
目的 探讨维生素D_(3)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及对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认知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104例,根据... 目的 探讨维生素D_(3)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及对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认知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10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维生素D_(3)联合rTMS、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采用rTMS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精神病性症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认知损伤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脑电图及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25-(OH)D_(3)、BDNF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3%(49/52)高于对照组80.77%(42/52)(P<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各项评分、α波幅及血清S100B水平低于对照组,θ波幅及血清IGF-1、NCAM、Galectin-3、25-(OH)D_(3)、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_(3)联合rTMS、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提高临床效果,减轻精神病性症状,改善脑电异常,降低认知功能损伤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维生素D_(3) 重复经颅磁刺激 阿立哌唑 25-羟基维生素D_(3)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认知损伤 脑电图
下载PDF
2018-2023年北京市某医院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特征分析
18
作者 李润青 李晓晨 +2 位作者 赵志鹏 熊攀 赵秀英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24-227,297,共5页
目的分析2018年4月至2023年3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成年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共纳入9470例在2018年4月至2023年3月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进行血清25(OH)D检测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25(OH)D水平在不... 目的分析2018年4月至2023年3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成年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共纳入9470例在2018年4月至2023年3月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进行血清25(OH)D检测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25(OH)D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检测季节和年份之间的差异。结果全体受试者的25(OH)D水平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6.52(11.58,23.26)ng/mL,其中有6019(63.6%)例患者为维生素D缺乏(<20ng/mL),2398(25.3%)例患者为维生素D不足(20~30ng/mL),仅有1053(11.1%)例患者为维生素D充足状态(>30ng/mL)。患者的25(OH)D水平在不同年龄间和检测的不同季节间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18~39岁年龄组人群较低,春季和秋季水平较低。从2018年到2023年5年间逐年分析显示患者的25(OH)D水平没有明显随年份的变化趋势。结论目前医院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偏低,18~39岁年龄组人群和春季、冬季检测的患者中25(OH)D缺乏的比例较高,提示临床医护应关注就诊患者的维生素D缺乏状态,必要时为患者补充维生素D或建议增加户外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 成年患者
下载PDF
水产动物维生素D_(3)需求、吸收和转运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
19
作者 柳声赞 罗智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8,共13页
维生素D_(3)是水产养殖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在维持水产动物正常生长、发育和营养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水产动物几乎不能合成维生素D_(3),主要通过食物获取。为了深入解析维生素D_(3)调控水产动物糖脂代谢的机制,本文综述了近12年... 维生素D_(3)是水产养殖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在维持水产动物正常生长、发育和营养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水产动物几乎不能合成维生素D_(3),主要通过食物获取。为了深入解析维生素D_(3)调控水产动物糖脂代谢的机制,本文综述了近12年来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水产动物对饲料维生素D_(3)需求量及其影响因素、维生素D_(3)吸收、转运和代谢机理,以及维生素D_(3)调控糖脂代谢的机制。已有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水产动物维生素D_(3)营养生理、代谢和对糖脂代谢的调控,但仍有很多重要的科学问题尚未解决。重点需制定统一的水产动物维生素D_(3)需求量评价标准,加强维生素D_(3)对水产动物糖脂代谢及机制的研究,从而为水产动物维生素D_(3)营养的精准调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动物 维生素D_(3) 维生素D_(3)需求 脂类糖类代谢 分子营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