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蔬菜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包蔚 朱晓芸 +2 位作者 徐桦 何锴 余海芬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第6期28-30,共3页
以2,6-二氯靛酚滴定法为对照,以黄瓜、卷心菜、青椒、青菜4种蔬菜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原子吸收法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原子吸收法用于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是可行的。该方法虽然操作步骤较多,但是准确性较高,尤其是... 以2,6-二氯靛酚滴定法为对照,以黄瓜、卷心菜、青椒、青菜4种蔬菜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原子吸收法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原子吸收法用于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是可行的。该方法虽然操作步骤较多,但是准确性较高,尤其是在测定色素含量较高的蔬菜时,具有不受色素干扰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法 2 6-二氯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含量 精密度 准确度
下载PDF
几种常见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及其加热变化规律
2
作者 刘海燕 蔡祥 +1 位作者 时文兴 林淼 《上海蔬菜》 2023年第4期64-66,共3页
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也是参与人体代谢不可或缺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但易溶于水,具有强还原性,在光照、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为探明不同蔬菜维生素C含量和蔬菜在加热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作者对上海地区12种常见蔬菜的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也是参与人体代谢不可或缺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但易溶于水,具有强还原性,在光照、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为探明不同蔬菜维生素C含量和蔬菜在加热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作者对上海地区12种常见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检测,并比较了青椒和小菠菜加热后维生素C含量的流失程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蔬菜维生素C含量差异较大,即便是同种蔬菜不同品种间也有一定差异;新鲜蔬菜加热后,维生素C含量下降明显,但不会消失殆尽;小菠菜受热后维生素C含量下降迅速,烫煮4~10 min其维生素C含量相差不大;青椒在由生变熟的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平缓下降。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较短的加热时间不仅可最大程度地保留蔬菜的风味,还可保留更多的维生素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加热 维生素c含量变化
下载PDF
不同生态环境马铃薯维生素C含量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凤军 张永成 田丰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27,共4页
对马铃薯参试品种在西北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维生素C含量变化进行方差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试点间、品种间以及试点和品种的互作间都存在着极显著差异,6个品种平均维生素C含量为15.04 mg/100 g,陇薯3号最高,为18.68 mg/100 g,90... 对马铃薯参试品种在西北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维生素C含量变化进行方差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试点间、品种间以及试点和品种的互作间都存在着极显著差异,6个品种平均维生素C含量为15.04 mg/100 g,陇薯3号最高,为18.68 mg/100 g,90-2-10最低,为12.23 mg/100 g;7个地点平均维生素C含量为15.04 mg/100 g,青海西宁最高,为16.75 mg/100 g,青海海南最低,为12.93 mg/100 g。中薯36这个品种的回归系数<1,是稳定性较好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维生素c含量 生态环境 方差分析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辣椒种质维生素C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17
4
作者 吕玲玲 邓峰 袁晓丽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1,共2页
维生素C是辣椒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了34份辣椒种质的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维生素C的含量差异很大,最高达117.86 mg/100 g,而最低的只有0.75 mg/100 g。维生素C的含量与品种密切相关,而与地域... 维生素C是辣椒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了34份辣椒种质的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维生素C的含量差异很大,最高达117.86 mg/100 g,而最低的只有0.75 mg/100 g。维生素C的含量与品种密切相关,而与地域无关,这为种植辣椒时选择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维生素c含量 比较
下载PDF
不同草莓品种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鲁晓燕 罗强勇 +1 位作者 冯建荣 刘娜提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7,共2页
维生素C常作为鉴定草莓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1] 。本实验应用碘酸钾萃取分光光度法对春香盛岗、鸡心、欧洲 2号、欧洲 3号、丹东 6个品种草莓果实中维生索C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初步揭示 :不同品种的草莓的维生素C含量的差异 ;在草莓生... 维生素C常作为鉴定草莓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1] 。本实验应用碘酸钾萃取分光光度法对春香盛岗、鸡心、欧洲 2号、欧洲 3号、丹东 6个品种草莓果实中维生索C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初步揭示 :不同品种的草莓的维生素C含量的差异 ;在草莓生长发育过程中 ,不同成熟期维生素C的含量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品种 维生素c含量 果实 成熟期 丹东 含量变化 生长发育 碘酸钾 同品种 实验
下载PDF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草莓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连君 蔡艳华 +2 位作者 王宇娟 李春辉 宋来金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75-177,共3页
以"丰香"草莓为试材,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通过盆栽试验方式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草莓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草莓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极显著,通过模型分析,得出钾对草莓维... 以"丰香"草莓为试材,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通过盆栽试验方式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草莓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草莓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极显著,通过模型分析,得出钾对草莓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最大,氮次之,磷最小,在该试验条件下氮磷钾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93、87、153.05mg/L,最佳配比为N∶P2O5∶K2O=1∶0.45∶0.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香”草莓 氮磷钾 维生素c含量
下载PDF
几种芽菜维生素C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朱秀敏 王彩君 王建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37,共3页
采用碘量法对绿豆芽、黄豆芽、黑豆芽3种常见芽菜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测定,对2、4、6cm不同芽苗长度时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比较,同时又比较了相同长度3种市售芽菜和试验用芽菜的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芽菜的维生素C含量随培养长度... 采用碘量法对绿豆芽、黄豆芽、黑豆芽3种常见芽菜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测定,对2、4、6cm不同芽苗长度时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比较,同时又比较了相同长度3种市售芽菜和试验用芽菜的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芽菜的维生素C含量随培养长度的变化而变化;相同长度试验用芽菜较市售芽菜的维生素C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芽 黄豆芽 黑豆芽 维生素c含量 碘量法
下载PDF
不同贮藏方式对白萝卜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魏永义 曾维丽 景利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42-143,共2页
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不同贮藏方式下白萝卜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贮藏方式对白萝卜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萝卜中维生素C在不同条件下随储藏时间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维生素C在低温贮藏方式中损失最为缓慢。
关键词 白萝卜 维生素c含量 贮藏方式
下载PDF
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小红 光晓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2,共1页
维生素C可在酸性环境中将Cu2 + 转化为Cu+ ,Cu+ 与SCN- 作用生成CuSCN沉淀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含铜量 ,即可间接测定西红柿、葡萄等 6种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线性相关系数R =0 .9989,相对标准偏差RSD在 5 %以内 ,加标回收率为 9... 维生素C可在酸性环境中将Cu2 + 转化为Cu+ ,Cu+ 与SCN- 作用生成CuSCN沉淀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含铜量 ,即可间接测定西红柿、葡萄等 6种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线性相关系数R =0 .9989,相对标准偏差RSD在 5 %以内 ,加标回收率为 96.5 6%~10 0 .67% ,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达到痕量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含量 原子吸收法 间接测定
下载PDF
超高压花莱柿中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许秀举 李美鲜 +1 位作者 王海英 王换玉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 :研究食品加工新技术超高压状态前后花莱柿罐头中维生素C含量变化。方法 :超高压处理。结果 :在一定的超高压状态下花莱柿罐头中维生素C含量变化不大 ,维生素C的保存率远远高于常规热加工食品处理技术。结论 :超高压处理是值得研... 目的 :研究食品加工新技术超高压状态前后花莱柿罐头中维生素C含量变化。方法 :超高压处理。结果 :在一定的超高压状态下花莱柿罐头中维生素C含量变化不大 ,维生素C的保存率远远高于常规热加工食品处理技术。结论 :超高压处理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存留蔬菜、水果营养素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处理 压花 罐头 维生素c含量 食品加工 新技术 保存率 变化 营养素 研究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艾草中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向成 汤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1-613,共3页
艾草为菊科多年生野生植物,具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止血祛痰、抗过敏、抗氧化性、镇静免疫、补体激活,甚至有抗癌等功效。除药用价值外,艾草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它对降血压、降血脂、缓解心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食疔作用,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测定 维生素c含量 艾草 还原型 紫外 心血管疾病 野生植物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对马铃薯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永义 王富刚 胡格格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142-5143,5160,共3页
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不同加工方式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加工方式对马铃薯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加工方式下马铃薯中维生素C随着加工时间增加而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蒸制使... 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不同加工方式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加工方式对马铃薯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加工方式下马铃薯中维生素C随着加工时间增加而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蒸制使马铃薯中维生素C的损失量最少,在10 min时煮制使维生素C的损失最大,其他时间段比蒸制损失量稍大,炒制使维生素C损失量在3 min后随时间的增加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蒸制 煮制 炒制 维生素c含量
下载PDF
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下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自建 王永 +4 位作者 文勇立 陈世忠 杨克美 廖远勤 王洪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5-7,共3页
生态环境、作物管理及其他因素如土壤肥力对农产品质量和营养组成有重要影响,为了生产高营养质量的农产品,有必要深入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规律.本研究采集来自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下的两种蔬菜青椒和黄瓜,测定了其所含的维生素C含量和... 生态环境、作物管理及其他因素如土壤肥力对农产品质量和营养组成有重要影响,为了生产高营养质量的农产品,有必要深入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规律.本研究采集来自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下的两种蔬菜青椒和黄瓜,测定了其所含的维生素C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有机种植的蔬菜比常规种植和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的蔬菜含有更多的维生素C.有机产品、常规产品和种养结合模式产品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75.6-9.4 mg/100 g、69.2-8.8 mg/100 g和70.3-9.1 mg/100 g.采用DPPH自由基评定两种蔬菜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以自由基清除率表示.所有结果都显示蔬菜具有很高的自由基清除率,并且与维生素C的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养结合 维生素c含量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加热杀菌沙棘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锦屏 王银瑞 +1 位作者 刘风会 刘邻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3期99-102,共4页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是我国珍贵野生植物资源,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虽在50年代初期,沙棘含高维生素C的特点,就已引起人们注意,但直至近年来,才日渐受到重视,并在食用和药用研究及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是我国珍贵野生植物资源,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虽在50年代初期,沙棘含高维生素C的特点,就已引起人们注意,但直至近年来,才日渐受到重视,并在食用和药用研究及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般认为加热会使维生素C含量损失,因而在沙棘果汁加工生产过程中采用何种加工工艺,特别是热处理工艺,以减少维生素C含量的损失,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沙棘中维生素C是否对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很敏感,糖酸比在其中起什么作用,为此,我们在果汁加工过程中,采用不同糖酸比、杀菌温度和杀菌时间等处理,测定维生素C含量变化,为沙棘果汁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汁 维生素c含量 糖酸比 杀菌温度 杀菌时间
下载PDF
云南五种野生蔬菜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及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国树 文美琼 魏朔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7-63,共7页
应用2、6-二氯酚靛酚标准溶"滴定法"测定臭菜、刺五加、车前草、枸杞、灰条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5种野生蔬菜在常温、煮沸15min和煮沸30min,维生素C的含量依次是:臭菜(284.50mg/100g),刺五加(81.10mg/100g),车前草(23... 应用2、6-二氯酚靛酚标准溶"滴定法"测定臭菜、刺五加、车前草、枸杞、灰条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5种野生蔬菜在常温、煮沸15min和煮沸30min,维生素C的含量依次是:臭菜(284.50mg/100g),刺五加(81.10mg/100g),车前草(23.10mg/100g),枸杞(23.07mg/100g),灰条菜(20.67mg/100g)。同时证实:5种野生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分解,在高温沸腾条件下剧烈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定法 野生蔬菜 维生素c含量
下载PDF
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40
16
作者 王风霞 黄玉琴 谢天柱 《落叶果树》 2013年第2期8-11,共4页
采用钼蓝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碘滴定法、2,6-二氯酚靛酚法和二甲苯﹣2,6-二氯酚靛酚比色法测定无色和有色类果品、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并比较5种测定方法的精度。结果表明,测定无色类果蔬的维生素C含量以钼蓝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 采用钼蓝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碘滴定法、2,6-二氯酚靛酚法和二甲苯﹣2,6-二氯酚靛酚比色法测定无色和有色类果品、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并比较5种测定方法的精度。结果表明,测定无色类果蔬的维生素C含量以钼蓝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精度高;测定有色类果蔬的维生素C含量以紫外分光光度法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维生素c含量 测定方法
下载PDF
骆驼、牛、羊、人乳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与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曙阳 梁剑平 +2 位作者 魏恒 邵武军 华兰英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9年第6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维生素c含量 骆驼 测定 人乳 代谢性疾病 遗传因素 人类健康 上升趋势
下载PDF
草莓采收期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品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8832-8832,8850,共2页
[目的]测定草莓中维生素C含量并确定其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直接碘量法测定不同采收时期的20份草莓中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草莓中维生素C的含量随其成熟度的增加而增长,其维生素C含量从草莓绿熟期到釜红期由33.79%升高到46.91%... [目的]测定草莓中维生素C含量并确定其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直接碘量法测定不同采收时期的20份草莓中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草莓中维生素C的含量随其成熟度的增加而增长,其维生素C含量从草莓绿熟期到釜红期由33.79%升高到46.91%,表明草莓的最佳采收期为全红期,该时期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营养价值最丰富。该试验方法的回收率为95.67%-100.08%,表明碘量法是可以测定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且该方法具有所需试剂少及操作简单等特点。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9%,精密度偏低。[结论]该研究为增加人们对草莓的保鲜常识以及正确食用草莓补充营养素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采收期 维生素c含量
下载PDF
探究十种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差异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维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9-61,共3页
本文用“碘量法”测定了青菜等10种经常食用的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各种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有着很大的差异,最低值为1.8mg/100g(梨),最高值为186.2mg/100g(青椒)。
关键词 维生素c 果蔬 维生素c含量 碘量法 最低值 食用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洋葱中维生素C含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修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10-1111,共2页
洋葱为百合科植物洋葱的鳞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C、硫醇、二甲基二硫化物等多种营养成分。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室温下,洋葱中维生素C是不稳定的,在pH3.4~4.5酸性溶液中比在碱性溶液中稳定。
关键词 维生素c含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洋葱 二甲基二硫化物 测定 百合科植物 碳水化合物 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