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上海市绿地规划的花海景观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1
作者 王艳可 李小双 《城市建筑》 2025年第1期228-232,共5页
花海景观作为城市绿化中重要的植物景观专类,对满足城市居民审美、游憩等生活需求、丰富绿地景观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缺少花海景观综合效益量化评价方法,不利于景观综合效益提升。文章以草本植物花海作为研究对象,将花海景观纳入研... 花海景观作为城市绿化中重要的植物景观专类,对满足城市居民审美、游憩等生活需求、丰富绿地景观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缺少花海景观综合效益量化评价方法,不利于景观综合效益提升。文章以草本植物花海作为研究对象,将花海景观纳入研究范畴;基于上海市绿地规划,运用层次分析法融合植物应用评价与景观效益评估模型,并邀请专家打分得出各指标的综合权重,构建出花海景观综合效益指标评价体系。选取9个典型花海景观点位进行评价,论证其可行性,并结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以期为对花海景观进行科学的效益量化评价提供参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规划 层次分析法 花海景观 综合效益评价
下载PDF
农光互补型光伏发电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2
作者 吴士宾 《电气时代》 2025年第2期33-36,共4页
建立包含目标层、状态层、指标层(一级)和子指标层(二级)的评价模型,涵盖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方面。运用AHP(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权重分析,构建了一整套农光互补型光伏发电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体系。为农光互补... 建立包含目标层、状态层、指标层(一级)和子指标层(二级)的评价模型,涵盖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方面。运用AHP(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权重分析,构建了一整套农光互补型光伏发电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体系。为农光互补型光伏发电项目的发展与评价提供全面的分析框架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层 农光互补 层次分析 光伏发电项目 决策支持 环境效益 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综合权重
原文传递
基于熵权法的克拉玛依市乌尔禾特色小镇综合效益评价
3
作者 李根 白祥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52-156,共5页
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选择,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可以合理地审视特色小镇的发展质量,对其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特色小镇综合效益的评价体系,使用熵权法对乌尔禾特... 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选择,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可以合理地审视特色小镇的发展质量,对其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特色小镇综合效益的评价体系,使用熵权法对乌尔禾特色小镇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尔禾特色小镇2018—2022年综合效益分别为0.497、0.529、0.263、0.601、0.587,整体呈波动增长趋势。乌尔禾特色小镇应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重视文体活动的开展,实现旅游区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熵权法 综合效益评价 乌尔禾特色小镇 新疆克拉玛依市
下载PDF
我国畜牧业全产业链综合效益评价与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被引量:4
4
作者 杨蕴丽 王莹莹 邱婷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6-290,共5页
在建设农业强国进程中,科学评价畜牧业全产业链综合效益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本文利用重点龙头企业大数据,基于变异系数法对我国畜牧业全产业链综合效益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发现:受龙头企业净利润、税收贡献和专利授权数量影响,西部... 在建设农业强国进程中,科学评价畜牧业全产业链综合效益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本文利用重点龙头企业大数据,基于变异系数法对我国畜牧业全产业链综合效益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发现:受龙头企业净利润、税收贡献和专利授权数量影响,西部地区畜牧业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受环境容量和绿色发展约束,东部和东北地区规模增长型畜牧业亟待转型。建议统筹谋划、分类施策,重点突破产业链“卡脖子”技术,改善企业营商环境,优化畜牧业支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全产业链 综合效益评价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黄河流域国家水利风景区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叶子 李曈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5,共6页
为提升黄河流域国家水利风景区综合效益,建立了该区域国家水利风景区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对黄河流域国家水利风景区综合效益的发挥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黄河流域国家水利风景... 为提升黄河流域国家水利风景区综合效益,建立了该区域国家水利风景区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对黄河流域国家水利风景区综合效益的发挥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黄河流域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综合效益发挥情况较为一般,且黄河流域下游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综合效益发挥情况略逊于上游和中游。因此提出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多途径拓展产业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强水利风景区宣传推广等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黄河流域水利风景区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利风景区 综合效益评价 熵权法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建筑行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综合效益评价
6
作者 崔嘉晋 关全力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0-43,共4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建筑工人老龄化问题凸显,同时叠加建筑行业下行影响,提质降本成为施工总承包企业主旋律。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是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企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抓手;加快打造建筑行业产业工人队伍、持续促进建筑业健康...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建筑工人老龄化问题凸显,同时叠加建筑行业下行影响,提质降本成为施工总承包企业主旋律。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是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企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抓手;加快打造建筑行业产业工人队伍、持续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已经是行业共识。从管理学视角看,准确评估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综合效益是科学提高其综合收益的基础。从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构建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对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综合效益进行全面评价,有助于科学有效地评估建筑行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项目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行业 农民工产业工人化 综合效益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水库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7
作者 孙佳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0期88-93,共6页
对水库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对于指导水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水库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主要是针对大型水库,因此研究以铁岗水库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水库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方法。结果显示,基于模糊综... 对水库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对于指导水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水库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主要是针对大型水库,因此研究以铁岗水库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水库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方法。结果显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水库综合效益进行评价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水库效益的评分值均为80分以上。研究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水库综合效益,促进水库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隶属度 中小型水库 综合效益评价
下载PDF
10 kV供配电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梁芷玮 《今日自动化》 2024年第12期184-186,共3页
10 kV供配电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对于提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管理层面,通过优化配电网的规划与工程管理、引入自动化系统、构建投资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及完善智能配电网综合效益评估指标,可以有效提升供配电系统... 10 kV供配电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对于提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管理层面,通过优化配电网的规划与工程管理、引入自动化系统、构建投资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及完善智能配电网综合效益评估指标,可以有效提升供配电系统的整体绩效。管理措施的核心在于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确保资金使用的最大化,并兼顾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在此基础上,建立全面的评价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效率,还能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kV供配电系统 综合效益评价 投资效益 自动化系统
下载PDF
干旱农田节水灌溉的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9
作者 邓伟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2期98-102,共5页
由于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不足,存在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研究提出一种针对干旱农田的节水灌溉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当地的节水灌溉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显示,2017年降水量、蒸发量、用水强度和流域面积的综合效... 由于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不足,存在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研究提出一种针对干旱农田的节水灌溉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当地的节水灌溉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显示,2017年降水量、蒸发量、用水强度和流域面积的综合效益评分依次为0.60、0.54、0.64和0.65;2021年降水量、蒸发量、用水强度和流域面积的综合效益评分依次为0.78、0.75、0.82和0.86。研究表明,通过所提出的博弈论法对综合效益的评估,可以改善干旱农田节水灌溉的综合效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节水灌溉 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效益评价 博弈论法
下载PDF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与方法 被引量:120
10
作者 王炜 杨晓东 +1 位作者 曾辉 王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0-73,共4页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根据多次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结果,逐次求取影响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量化各评价指标,求出综合效益评价值,并以江苏省溧阳市...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根据多次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结果,逐次求取影响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量化各评价指标,求出综合效益评价值,并以江苏省溧阳市新昌镇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为例。新昌镇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该镇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效果较好,但社会效益和部分生态效益指标增加不明显,在土地整理实践中应重视促进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综合效益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8
11
作者 李智广 李锐 +1 位作者 杨勤科 赵永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71-75,共5页
近年来,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有较快发展,总结成果并推陈出新有助于寻求更为科学、系统和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流域治理评价规范化的出路。该文对国内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评价的主要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和归类,并选取... 近年来,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有较快发展,总结成果并推陈出新有助于寻求更为科学、系统和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流域治理评价规范化的出路。该文对国内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评价的主要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和归类,并选取指标频度≥0.44的11个指标对黄河中游4条小流域的治理效益作了评价。由此例可知:这11个指标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普遍适用性,为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综合效益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23
12
作者 田浪 刘永强 +2 位作者 王珍 曹睿哲 肖俊龙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1-356,共6页
为了评价灌区水资源的综合效益,运用物元可拓理论,将水资源综合效益、水资源综合效益特征及对应的特征量值作为物元,建立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的物元可拓模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各评价... 为了评价灌区水资源的综合效益,运用物元可拓理论,将水资源综合效益、水资源综合效益特征及对应的特征量值作为物元,建立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的物元可拓模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各评价指标对水资源综合效益的贡献率来确定指标的权重,此外,提出了五级评价等级标准.利用所构建的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物元模型,结合漳河灌区2013年的运行状况数据,对其水资源综合效益进行评价,通过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灵敏度验证,结果表明评价结果灵敏度较好,准确可靠,评价结果显示该灌区2013年水资源综合效益为"一般",同时可以看出该灌区的水资源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较经济效益稍差.研究表明,在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方面,物元可拓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综合效益评价 物元可拓模型 漳河灌区 局部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温室甜瓜加氧灌溉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25
13
作者 谢恒星 蔡焕杰 张振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9-83,共5页
采用基于客观赋值法的熵权信息法与主观赋值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加氧频率处理温室甜瓜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并对各加氧处理进行综合效益排序。结果表明,2天1次的加氧频率处理综合效益最好,每天1次的次之,不加氧处理的综合效益优于... 采用基于客观赋值法的熵权信息法与主观赋值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加氧频率处理温室甜瓜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并对各加氧处理进行综合效益排序。结果表明,2天1次的加氧频率处理综合效益最好,每天1次的次之,不加氧处理的综合效益优于3天1次和每天2次处理,沟灌处理的综合效益最差。加氧灌溉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温室甜瓜的产量和品质,但由于加氧处理增加了电费及滴灌设备及管件等资金投入,致使一些加氧处理综合效益降低。地下滴灌的温室甜瓜综合效益始终优于沟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甜瓜 加氧灌溉 综合效益评价
下载PDF
因子分析法在医院科室综合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婷 王玉贵 +4 位作者 方孝梅 邓琼 刘光健 杜立雄 刘祖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3,共3页
关键词 综合效益评价 因子分析法 医院科室 社会经济效益 住院科室 医疗质量 相互作用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措施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效琴 王启山 +1 位作者 王志文 胡晓亮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6-471,共6页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措施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根据可持续发展观与循环经济理念,从能源节约、水资源良性循环、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角度出发,提出了综合反应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建立...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措施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根据可持续发展观与循环经济理念,从能源节约、水资源良性循环、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角度出发,提出了综合反应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建立的模型与指标体系对天津市的污水回用措施、海水淡化措施与南水北调措施做了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污水回用措施的综合效益高于南水北调措施和海水淡化措施,南水北调措施的综合效益又高于海水淡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水资源开发利用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一年一熟地区玉米茬地耕整地机组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乔金友 孙健 +2 位作者 张雪珍 李文华 陈海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98,共8页
玉米茬地耕整地作业是玉米生产重要环节。根据玉米种植特点及耕整地作业技术要求设计耕整地机组综合效益评价流程,结合生产中应用耕整地技术及作业效果,确定一年一熟地区玉米茬地合理耕整地工艺及相应13种耕整地机组。设计包括8个定量... 玉米茬地耕整地作业是玉米生产重要环节。根据玉米种植特点及耕整地作业技术要求设计耕整地机组综合效益评价流程,结合生产中应用耕整地技术及作业效果,确定一年一熟地区玉米茬地合理耕整地工艺及相应13种耕整地机组。设计包括8个定量指标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Topsis方法评价各机组综合效益。从全部13种作业项目、各机器系统中作业项目及耕整地工艺各作业环节涉及作业项目角度,分析玉米茬地耕整地机组综合效益评价效果。研究结果为玉米茬地耕整地机组选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茬地 机械化工艺过程 耕整地机组 综合效益评价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域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47
17
作者 周维博 李佩成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8-293,共6页
干旱半干旱地域灌区农业发展,既受水资源短缺制约,又受生态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论文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为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必须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和综合影响。文中建立了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 干旱半干旱地域灌区农业发展,既受水资源短缺制约,又受生态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论文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为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必须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和综合影响。文中建立了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的数学模型。在分析该区水资源利用特点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效益评价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类等44项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原理,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了研究。并以陕西省宝鸡峡灌区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可为灌区水资源评价、管理及节水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域 灌区 水资源 综合效益评价
下载PDF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17
18
作者 国政 聂华 臧润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5035-15038,共4页
针对西南地区天保工程实施前天然林严重退化的问题,在实用性与系统性的原则指导下,建立了西南地区退化天然林恢复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二级指标3个,三级指标12个,四级指标24个,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西南地区实施天保工程进行综合效... 针对西南地区天保工程实施前天然林严重退化的问题,在实用性与系统性的原则指导下,建立了西南地区退化天然林恢复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二级指标3个,三级指标12个,四级指标24个,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西南地区实施天保工程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10年来取得了可观的综合效益,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评价指数为83.08,其中生态效益指数为56.75,经济效益指数为19.05,社会效益指数为7.28,西南地区天保工程建设成效为良好。该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作实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综合效益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的城市水环境治理综合效益评价——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雪松 孙博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1-176,共6页
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个维度全面分析城市水环境治理效益并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构建包括3项二级指标和27项3级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线型加权模型进行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外部性理论,对武汉市水环境治理综... 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个维度全面分析城市水环境治理效益并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构建包括3项二级指标和27项3级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线型加权模型进行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外部性理论,对武汉市水环境治理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论如下:(1)生态效益水平的提高是城市水环境治理最直接的影响;(2)城市水环境治理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比重接近总效益水平的50%,凸显了水环境治理效益的正外部性以及政府建立合理的水环境治理机制的必要性;(3)从经济效益来看,武汉市水环境治理对于房地产及旅游业的影响最为明显;(4)水环境治理社会效益不明显,反映了公众对政府水环境治理认同感及自身环保意识的欠缺。据此,对改善城市水环境治理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环境治理 综合效益评价 AHP 外部性 武汉市
下载PDF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敏 姚顺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8-124,共7页
自1999年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在生态恢复以及社会经济方面都产生了显著的成效,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具体实施效益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通过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并采用客观的Meta分析方法... 自1999年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在生态恢复以及社会经济方面都产生了显著的成效,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具体实施效益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通过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并采用客观的Meta分析方法,对220篇关于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在固土保肥方面的效益得到广泛认可(30.4%),工程实施区土地植被覆盖度得到迅速提高(17.7%),同时在固碳制氧、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效;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在当地农户收入的影响方面具有较大的争议,工程实施后因补贴收入增加、释放劳动力、林业收入等方面实现收入增加的同时(35.46%),不少研究仍表示因土地占用而导致了种植业收入的下降(8.2%);同时退耕对促进项目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20.9%)、就业结构调整(11.4%)、产业结构调整(6.82%)等方面的作用均得到验证。依据对文献的分析与展评,未来研究中需关注如何实现现有成果有效巩固,以及如何制定更完善的体系对后续退耕区域先后选择进行评估等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META分析方法 综合效益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