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1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绿色补贴如何激发企业绿色创新——基于战略响应视角的解释和证据
1
作者 杨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4,共14页
企业如何响应绿色补贴的政策激励进而选择自身绿色创新行为,是打开“绿色补贴—绿色创新”之间“过程黑箱”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运用中国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2010-2021年的数据,探讨了政府绿色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绿色战略导... 企业如何响应绿色补贴的政策激励进而选择自身绿色创新行为,是打开“绿色补贴—绿色创新”之间“过程黑箱”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运用中国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2010-2021年的数据,探讨了政府绿色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绿色战略导向、绿色组织学习能力和绿色战略行动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绿色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关系;绿色战略导向、绿色组织学习能力和绿色战略行动在“绿色补贴—绿色创新”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传导效应,并且与绿色补贴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更深入地理解“绿色补贴—绿色创新”之间的微观机制和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补贴 绿色创新 绿色战略导向 绿色组织学习能力 绿色战略行动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潘方卉 张弛 崔宁波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5,共14页
“双碳”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选择。绿色金融作为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为农业绿色转型升级不断赋能。因此,研究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0年... “双碳”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选择。绿色金融作为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为农业绿色转型升级不断赋能。因此,研究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构建绿色金融与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进而应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绿色科技在绿色金融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中起到中介效应;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不仅存在区域和维度异质性,而且具有依赖于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据此,应从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引领、推动绿色金融差异化发展、灵活制定环境规制政策等方面入手,提升绿色金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科技 农业绿色发展
下载PDF
我国绿色化工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
3
作者 吴长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81,共14页
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球的经济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但随着化工生产过程中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也带来无法忽视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中国主动提出“双碳”目标,要求各行各业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我国化工行业... 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球的经济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但随着化工生产过程中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也带来无法忽视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中国主动提出“双碳”目标,要求各行各业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我国化工行业的绿色转型。绿色化工应包括从化工原料、催化剂、反应工程、能源到产品的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绿色化,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建议加强对绿色化工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导向性支持,提倡将绿色指标纳入技术先进性评价标准,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化工产业技术开发与应用全过程,加速我国化工行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和一体化发展,早日实现更多绿色化工技术革新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化工 绿色催化剂 化工过程强化 绿色产品
下载PDF
公众环境关注度促进了绿色金融发展吗?--来自中国284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4
作者 刘兴华 袁琦璟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基于2011—2019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公众环境关注度对绿色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众环境关注度对绿色金融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传导机制检验表明,公众环境关注... 基于2011—2019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公众环境关注度对绿色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众环境关注度对绿色金融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传导机制检验表明,公众环境关注度促进政府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进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调节性效应检验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绿色创新水平能够正向调节公众环境关注度对绿色金融的正向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较高、污染排放量较高、环境信息公开的地区,公众环境关注度对绿色金融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必须激发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提升绿色创新水平,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环境关注 绿色金融 百度指数 绿色创新 绿色发展
下载PDF
现代化学产品包装中的工艺美术设计——评《绿色化学原理与绿色产品设计》
5
作者 张晨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8-I0008,共1页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和资源约束性日益加剧,绿色低碳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支柱产业的化学工业,其生产对资源环境影响尤为显著,亟须率先实现绿色转型,以带动更多相关企业向绿色可持续运营模式转变。在化学工业生产流程中,产品包装和...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和资源约束性日益加剧,绿色低碳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支柱产业的化学工业,其生产对资源环境影响尤为显著,亟须率先实现绿色转型,以带动更多相关企业向绿色可持续运营模式转变。在化学工业生产流程中,产品包装和销售环节资源消耗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柱产业 产品包装 运营模式 我国环境问题 工艺美术设计 绿色转型 绿色化学 绿色产品设计
下载PDF
数字金融发展扩大区域绿色发展差距了吗
6
作者 贺胜兵 洪子馨 周华蓉 《商学研究》 2024年第1期90-104,共15页
基于2012—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EBM-GML指数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数字金融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及绿色发展差距的经济效应、异质特征和传导渠道。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呈U形关系;数字金融发展会拉大群际... 基于2012—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EBM-GML指数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数字金融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及绿色发展差距的经济效应、异质特征和传导渠道。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呈U形关系;数字金融发展会拉大群际绿色发展差距,加剧绿色发展不平等;数字金融的三个子维度和不同城市等级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金融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主要路径,而绿色技术创新和地区创业水平的差异是绿色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群际绿色发展差距 绿色经济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数字经济、绿色创新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7
作者 龚新蜀 杜江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0,共6页
文章从绿色创新视角切入,以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城市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对国... 文章从绿色创新视角切入,以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城市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对国有性质和中小城市的重污染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绿色创新是数字经济驱动重污染企业绿色生产的重要传导机制,但仅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有中介效应,增加绿色实用新型专利不是数字经济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途径;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绿色创新的门槛约束,随着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增加,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分别表现出效应增强和效应减弱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明专利 绿色实用新型专利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重污染企业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绿色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路径研究
8
作者 欧阳志政 王遥 《老区建设》 2024年第2期52-63,共12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要求下,需要构建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径,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对农村的生态环境改善、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绿色升级提出明确要求,绿色金融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乡村振兴的绿色供给...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要求下,需要构建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径,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对农村的生态环境改善、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绿色升级提出明确要求,绿色金融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乡村振兴的绿色供给市场前景广阔、绿色风险补偿方式迭出、绿色金融外溢价值突显,但同时也存在农村经济金融配置能力受限、金融配套支持不足、乡村振兴项目市场定价机制不成熟等问题,应从政策引领导向、资产配置功能、风险管理功能、市场定价功能四个方面发力,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积极作用,为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绿色金融 产业转型 绿色信贷 绿色债券 绿色保险
下载PDF
环保信用评价提高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了吗?
9
作者 钟海燕 王江寒 李敏鑫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6,共11页
环保信用评价是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绿色转型压力下的一种新型环境治理政策工具。以环保信用评价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环保信用评价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环保信用评价是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绿色转型压力下的一种新型环境治理政策工具。以环保信用评价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环保信用评价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信用评价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资源获取对环保信用评价政策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发挥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环保信用评价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政府监管环境严格的地区、市场竞争环境激烈的行业以及社会信任环境良好的地区更加明显。结论提供了环保信用评价政策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丰富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因素的研究文献,对政府部门进一步推广环保信用评价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实施环境向善行为、助力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建设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信用评价 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资源获取 准自然实验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政策推动、市场发展与工业绿色转型——基于甘肃省与全国各省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徐婧 刘玉 《甘肃金融》 2024年第3期2-7,共6页
文章基于2020—2022年《中国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报告》数据,从政策推动和市场建设两个层面研究甘肃及各省绿色金融发展特征,并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绿色金融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机制和效应。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绿色金融发展有效降... 文章基于2020—2022年《中国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报告》数据,从政策推动和市场建设两个层面研究甘肃及各省绿色金融发展特征,并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绿色金融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机制和效应。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绿色金融发展有效降低了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节能效应更为显著;从绿色金融政策推动和市场建设来看,二者的节能效应相似,但降碳效应中,金融市场的作用更为显著。通过对甘肃省与其他各省的比较研究发现,甘肃省绿色金融政策支持力度较高,但政策的节能降碳效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绿色金融市场效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似,但金融市场规模相对较低。为有效提升甘肃省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及转型促进效应,需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服务供给的覆盖面和精准度,注重绿色金融政策对工业节能增效的激励约束,持续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扩大绿色金融市场的有效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政策 绿色金融市场 工业绿色转型
下载PDF
中国绿色现代化水平测度及时空特征研究
11
作者 龙海雯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70,共14页
基于绿色产业现代化、绿色生活现代化、绿色生态现代化、绿色经济现代化四个维度构建中国绿色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各省份2000—2021年的绿色现代化水平,并运用泰尔指数、局部莫兰指数等方法探析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区... 基于绿色产业现代化、绿色生活现代化、绿色生态现代化、绿色经济现代化四个维度构建中国绿色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各省份2000—2021年的绿色现代化水平,并运用泰尔指数、局部莫兰指数等方法探析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中国绿色现代化水平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全国和各区域绿色现代化的总体差异随着时间推移均逐步减小,并且呈现正向集聚的空间特征;全国及各区域的绿色现代化水平都不存在σ收敛,但均支持β收敛机制。据此,提出打造一体化绿色治理示范区、实施绿色现代化协同发展方案、探索区域绿色合作新模式的政策建议,为提升绿色现代化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现代化水平 绿色经济现代化 绿色生活现代化 绿色产业现代化
下载PDF
绿色发展的实践探索与中国经验
12
作者 余文涛 戴圣鹏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4期79-89,共11页
绿色发展是一个国家实现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一个成熟的现代化政党带领国家和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绵延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为实现更好的绿色发展而不懈奋斗着。新时代新征程,我国从绿色空间、绿色产... 绿色发展是一个国家实现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一个成熟的现代化政党带领国家和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绵延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为实现更好的绿色发展而不懈奋斗着。新时代新征程,我国从绿色空间、绿色产业、绿色生产生活、绿色体制机制四方面对绿色发展进行了深度探索,形成了坚持一个领导核心、坚持系统思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绿色指标为向度、坚持科技创新、坚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的实现绿色发展的基本经验,有助于推进绿色发展走深走实,开拓绿色发展新思路,更好践行新发展理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绿色保障,为美丽中国夯实绿色基础,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绿色发展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绿色空间 绿色产业 绿色生产 美丽中国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13
作者 梁慧 陈幸芳 朱靓静 《中国市场》 2024年第7期13-16,共4页
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对农业经济研究的逐渐深化,产生了许多新理念、新要点,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便为其一,其作为一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模式,不仅能大力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提高绿色金融对农业生产的帮扶... 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对农业经济研究的逐渐深化,产生了许多新理念、新要点,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便为其一,其作为一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模式,不仅能大力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提高绿色金融对农业生产的帮扶力度,而且还能推动经济发展的绿色化,为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有着广阔的实施与发展前景。文章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为背景,首先以盐城农村为例,简要分析了国内农村地区发展现状,其次指出了其发展现状及发展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从多方面探讨具体的解决措施,望能为此领域实践研究带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循环 农村经济发展 绿色农业 绿色能源 绿色金融
下载PDF
绿色消费的研究综述
14
作者 邵继红 李彬竹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第5期103-106,共4页
文章通过对以往文献梳理,厘清了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意愿的概念。分析发现,人们绿色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可主要归类为:人口统计学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三大类;绿色消费意愿结果变量的研究主要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来探讨... 文章通过对以往文献梳理,厘清了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意愿的概念。分析发现,人们绿色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可主要归类为:人口统计学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三大类;绿色消费意愿结果变量的研究主要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来探讨消费意愿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往研究侧重于对绿色消费意愿前因变量的讨论,对其结果变量的探讨单一。绿色消费意愿前因变量的研究中也忽视了影响作用的持久性、一贯性和波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产品 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意愿 绿色消费行为
下载PDF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绿色行为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赵云龙 《中国市场》 2024年第3期95-98,114,共5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时代背景下,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绿色行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基于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通过对企业员工调查收集到320份问卷,运用SPSS数据分析工具来分析研究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机制。总体来...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时代背景下,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绿色行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基于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通过对企业员工调查收集到320份问卷,运用SPSS数据分析工具来分析研究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机制。总体来看,企业实施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内员工绿色行为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组织和同事形成的绿色组织氛围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绿色行为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同样的,绿色自我效能也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绿色组织氛围和绿色自我效能形成的链式中介作用会产生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 绿色组织氛围 绿色自我效能 员工绿色行为
下载PDF
绿色赋能勾勒铜业美好未来
16
作者 姚晴雯 《中国有色金属》 2024年第2期52-53,共2页
云锡铜业把握“绿色发展”理念,积蓄“绿色资本”,勇担“国之大者”,强化绿色智能补链,大力推进发展方式绿色化、环保化,以低能耗、高效能的生产方式,擦亮发展绿色品牌,奏响绿色发展与生产经营同向发力最强音。绿色是企业高质量发展最... 云锡铜业把握“绿色发展”理念,积蓄“绿色资本”,勇担“国之大者”,强化绿色智能补链,大力推进发展方式绿色化、环保化,以低能耗、高效能的生产方式,擦亮发展绿色品牌,奏响绿色发展与生产经营同向发力最强音。绿色是企业高质量发展最靓丽的底色,低碳清洁生产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绿色生产建设到打造“花园式工厂”,再到铸造低碳清洁生产企业,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铜业分公司(以下简称“云锡铜业”)把握“绿色发展”理念,积蓄“绿色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资本 环保化 绿色品牌 绿色智能 绿色 低能耗 云锡 生产方式
原文传递
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发展模式研究
17
作者 赵杰 王吉坤 +5 位作者 崔文瑞 高帅 王淑民 国华奇 赵小五 杜松 《煤炭科技》 2024年第1期23-27,32,共6页
绿色矿山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国在绿色矿山开采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分析了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成果,结合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生产运行情况,总结出适宜我国绿色矿山建设... 绿色矿山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国在绿色矿山开采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分析了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成果,结合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生产运行情况,总结出适宜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发展模式。其中,资源绿色开发利用模式注重采用先进绿色技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绿色管理模式注重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提高生产率,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绿色生态模式注重边生产边治理,对塌陷区、尾矿石、土壤等开展修复,实现矿区生态原貌;绿色和谐模式注重矿区、社区和谐共生。先进的绿色矿山发展模式阐释了绿色矿山的内涵,为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矿山 发展模式 绿色管理 绿色生态 绿色和谐
下载PDF
美国高校推进绿色大学建设的实践路径探析
18
作者 张柳 范春萍 《环境教育》 2024年第4期38-42,共5页
美国大学积极响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全面推进高校的绿色化改革,主要体现在顶层规划、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建设五个方面。绿色大学又称为可持续大学,倡导在大学建设中发展绿色文明[1],在高校育人的全程中贯彻可持续... 美国大学积极响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全面推进高校的绿色化改革,主要体现在顶层规划、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建设五个方面。绿色大学又称为可持续大学,倡导在大学建设中发展绿色文明[1],在高校育人的全程中贯彻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思想[2],用“绿色教育”思想培育人、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科学研究和推进环保产业、用“绿色校园”示范工程熏陶人,使大学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3]。绿色大学被看作生态文明时代大学的新形态和新符号,所标志的是,通过绿色化的大学建设、以大学自身的多种职能,引领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未来的期许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大学 科学研究中心 高校育人 绿色校园 绿色科技 绿色文明 人才培养基地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大学生绿色教育体系建构探析
19
作者 王志专 《科技风》 2024年第6期70-73,共4页
绿色经济和绿色教育将会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学生的绿色教育关系公民整体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需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绿色就业理念,打赢高校重点工作中的“就业突围战”;明确高校绿色教育的目标... 绿色经济和绿色教育将会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学生的绿色教育关系公民整体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需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绿色就业理念,打赢高校重点工作中的“就业突围战”;明确高校绿色教育的目标,健全高校绿色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大学生的绿色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绿色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绿色就业 绿色教育 绿色创业
下载PDF
构建绿色城市建设框架——基于绿色城市理论和案例研究
20
作者 姬旭泽 史璐璇 +1 位作者 张彧 史文正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文章通过对绿色城市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构建系统性绿色城市建设框架,明确了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等三位一体的绿色城市建设内容,以及指标体系、技术体系、政策体系、公众参与等四维绿色城市建设支撑体系,从而指导... 文章通过对绿色城市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构建系统性绿色城市建设框架,明确了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等三位一体的绿色城市建设内容,以及指标体系、技术体系、政策体系、公众参与等四维绿色城市建设支撑体系,从而指导绿色城市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城市 绿色生产 绿色生活 绿色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