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9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绿色空间景观格局与PM_(2.5)浓度时空相关性
1
作者 苟爱萍 李皖新 王江波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7,共13页
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探究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对PM_(2.5)浓度的影响,有助于通过调整绿色空间格局降低PM_(2.5)浓度。以重庆市1980~2020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和PM_(2.5)浓度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通过景观格局指... 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探究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对PM_(2.5)浓度的影响,有助于通过调整绿色空间格局降低PM_(2.5)浓度。以重庆市1980~2020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和PM_(2.5)浓度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及PM_(2.5)浓度变化特征,再通过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研究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对PM_(2.5)浓度的影响及其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①重庆市PM_(2.5)浓度从1980年至2010年逐渐上升,2010年至今逐渐降低;同时,其空间分布具有显著聚集特征,主要显示为东部低-低聚集、西部高-高聚集的特征。②林地、草地和耕地的面积指数(TA)、斑块密度指数(PD)和斑块连接度指数(COHESION)与PM_(2.5)浓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林地面积指数呈负影响,耕地、草地面积指数呈正影响;林地、草地斑块密度指数呈正影响,耕地斑块密度指数呈负影响;林地、草地和耕地斑块连接度指数均呈负影响。③主城都市区内,草地面积指数和耕地斑块密度指数对PM_(2.5)浓度的负影响较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内,林地聚合度指数(AI)、斑块密度指数和斑块连接度指数以及耕地面积指数对PM_(2.5)浓度的影响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空间 景观格局指数 消减效应 PM_(2.5)浓度 空间自相关分析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时空异质性 重庆
下载PDF
城市绿色空间研究进展与展望
2
作者 刘畅 张晓瑞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2-98,共7页
随着中国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加,生态环境压力及土地利用压力逐渐涌现,如何使城市绿色空间用地有效利用并发挥其重要生态效益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城市存量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 随着中国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加,生态环境压力及土地利用压力逐渐涌现,如何使城市绿色空间用地有效利用并发挥其重要生态效益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城市存量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在综合分析梳理城市绿色空间理论基础上,从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和公共健康两大关键问题出发,通过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分析,系统梳理了城市绿色空间的应用研究情况。现有理论和技术方法不足表现为未能充分实现多学科融合,与数字技术景观等前沿涉及较少。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从空间规划、数字技术及定量研究深入展开,完善绿色空间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空间 景观格局 公共健康 城市生态 定量研究
下载PDF
城市居住区三维绿色空间影响空气温湿度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肖硕凌 闫菲泽 +2 位作者 张钰浩 刘仪 何瑞珍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210-217,共8页
以郑州市居住区为例,采用手持式路昌LM-8000四合一环境测量仪,对郑州市区中不同方位、不同高度、不同布局形式分类的6个居住区微气候环境进行观测,对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并探讨绿色空间布局形式影响空气温湿度的机制。结... 以郑州市居住区为例,采用手持式路昌LM-8000四合一环境测量仪,对郑州市区中不同方位、不同高度、不同布局形式分类的6个居住区微气候环境进行观测,对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并探讨绿色空间布局形式影响空气温湿度的机制。结果表明:居住区白天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高于温度;测量日内,高层小区和多层小区的温湿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不同;在静风条件下,植物蒸散和阴影影响的范围为10~50 m,相对湿度的影响范围为10~50 m;居住区相对湿度最小值、均值分别与测点10 m范围内绿色空间的分形维数有关;相对湿度最大值与50 m范围内绿色空间的形状指数有关;白天时段,湿度的变化与50 m范围内的形状指数和连接度指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候 绿色空间布局形式 分形维数 形状指数 温湿度
下载PDF
都市核心区大尺度绿色空间文化特色塑造路径--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为例
4
作者 付洋 王惠 +1 位作者 陈诚 潘霞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5,共6页
在公园城市建设的新阶段,人文关怀、绿色生态、场景营城等价值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中得到审视与关注。作为兼具生态、生活、生产等复合要素的有机体,都市核心区大尺度绿色空间不仅是人们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还是孕育文... 在公园城市建设的新阶段,人文关怀、绿色生态、场景营城等价值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中得到审视与关注。作为兼具生态、生活、生产等复合要素的有机体,都市核心区大尺度绿色空间不仅是人们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还是孕育文化活动、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名片,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为例,研究梳理都市核心区大尺度绿色空间的主要特征,从体系构建、设施布局和场景营造等维度明确绿色空间文化特色塑造的方法路径,助力环城生态区建设实现由总量控制到品质优化再到品位提升的升级,以期为类似区域的生态价值转化和文化魅力彰显提供规划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核心区 大尺度绿色空间 文化特色塑造 成都市环城生态区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多元治理机制与优化路径——以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为例
5
作者 李玏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4年第2期47-56,共10页
构建和保护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控制性规划建设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政策性生态空间发展现实需要,多元协同治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政府、市场、集体和社会组织在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治... 构建和保护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控制性规划建设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政策性生态空间发展现实需要,多元协同治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政府、市场、集体和社会组织在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治理体系中分别发挥着核心性、主体性、协同性和制衡性作用,维持着空间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转。针对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治理面临的生态、经济、社会各维度治理实效差异大,多元主体职能尚未完全发挥,各主体空间权利不平等的现实困境,应建立多维度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治理绩效评价体系,以科学分工为准则厘清多元治理主体职能定位,并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机制,以实现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空间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绿色空间 空间治理 多元治理
下载PDF
城市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效益研究进展
6
作者 阿娜尔 黄甘霖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城市绿色空间雨洪调蓄效益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雨洪调蓄效益和能力的研究,归纳其在雨水再分配过程中对雨洪调蓄效益的影响,并揭示在径流形成的不同环节中雨洪调蓄效益的影响因素。结...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城市绿色空间雨洪调蓄效益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雨洪调蓄效益和能力的研究,归纳其在雨水再分配过程中对雨洪调蓄效益的影响,并揭示在径流形成的不同环节中雨洪调蓄效益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林冠截留过程中,雨洪调蓄效益受植物种类、叶片特征、修剪形状等多种因素影响,且不同植被的冠层蓄水能力差异很大;在绿地雨水入渗过程中,绿地构型和土壤特性是影响雨洪调蓄效益的主要因素;在地表径流形成过程中,绿色空间的景观格局与径流量显著相关,对城市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合理构建可以实现对城市水文过程的主观调控;城市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效益研究缺乏小微尺度分析,并且鲜有涉及各因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最后提出研究展望,即探索和完善适合中国本土的雨洪管理模式、建立系统的科学理论和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绿色空间雨洪调蓄效益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空间 雨洪调蓄 城市生态 效益
下载PDF
长沙市建成区绿色空间暴露水平和分布公平性研究
7
作者 刘鑫岚 黄程前 +2 位作者 魏博豪 石笑云 李小马 《现代园艺》 2024年第8期27-30,共4页
城市绿地有利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及进一步提高社会凝聚力。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平的绿色空间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目标,而目前离公平的目标究竟有多远尚不可知。利用人口加权绿地暴露模型,揭示了长沙市建成区各街道居民在城市绿色空... 城市绿地有利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及进一步提高社会凝聚力。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平的绿色空间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目标,而目前离公平的目标究竟有多远尚不可知。利用人口加权绿地暴露模型,揭示了长沙市建成区各街道居民在城市绿色空间上的实际利用程度,同时,通过应用基尼系数确定绿色空间分布的公平性水平,最后进一步对两者进行空间匹配。结果表明,各街道绿地暴露水平为0.158~0.550,存在较大空间差异;各街道内绿色空间分配的基尼系数多为0.4~0.6,处于差距较大及悬殊区间;从数量上来看,绿色空间暴露水平和公平性水平均高于街道占比,只有13.24%。研究强调了优先考虑绿化政策的必要性,以期为缓解环境差距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空间 暴露水平 人口加权 分布公平 基尼系数
下载PDF
日照市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8
作者 黄欣怡 李超 +1 位作者 聂绍楠 赵怡钧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期128-131,共4页
以山东省日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日照市1990—2020年4期土地利用分类数据,使用Landsat-TME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各期数据的遥感解译,通过ArcGIS、转移矩阵模型,从日照市绿色空间格局动态特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动态度分析、空间转移特征... 以山东省日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日照市1990—2020年4期土地利用分类数据,使用Landsat-TME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各期数据的遥感解译,通过ArcGIS、转移矩阵模型,从日照市绿色空间格局动态特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动态度分析、空间转移特征三个方面对日照市1990—2020年绿色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日照城市群空间类型在总体上呈现绿色空间缩减,非绿色空间扩张的趋势。(2)土地利用类型总体上变化较大,其中变化较大的有建设用地和灌草等。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不仅对日照市绿色空间的总体水平和动态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同时有助于各级政府更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绿色空间保护和经济发展措施,对促进日照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空间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日照市
下载PDF
酒泉金塔胡杨林绿色空间景观规划设计
9
作者 郝林琳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7期21-23,共3页
本文首先阐述西北地区胡杨林概况,然后分析了酒泉金塔胡杨林发展现状,以及酒泉金塔胡杨林绿色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注意事项,最后围绕规划定位、规划分区、植被的恢复与配置,对胡杨林绿色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酒泉金塔 胡杨林 绿色空间 景观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设计的策略
10
作者 张茂 《门窗》 2024年第4期79-81,共3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设计的策略越来越重要。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设计旨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本文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探讨了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设计的策略,包括保护现有绿地、增加绿地比例、提...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设计的策略越来越重要。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设计旨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本文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探讨了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设计的策略,包括保护现有绿地、增加绿地比例、提高绿地品质、创建绿色走廊等。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综述,展示了不同城市在绿色空间规划设计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绿色空间 规划设计 策略
下载PDF
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个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应君 金荷仙 +1 位作者 张一奇 邵张虞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42,共6页
探讨了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场所满意度和场所依恋作为中介变量在这个过程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机制,以及绿色空间特征的调节作用。对杭州市10个大学校区的633名大学生展开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 探讨了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场所满意度和场所依恋作为中介变量在这个过程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机制,以及绿色空间特征的调节作用。对杭州市10个大学校区的633名大学生展开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影响;2)场所满意度和场所依恋在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3)校园绿色空间特征在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场所满意度、场所依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并存在调节阈值。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丰富了绿色空间健康促进方面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校园绿色空间 大学生心理健康 内在动机 场所满意度 场所依恋
下载PDF
城市绿色空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晔 何嘉锐 +1 位作者 王若宇 李志刚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47-1759,共13页
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色空间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关系亟待深入研究。通过梳理城市绿色空间与居民心理健康的关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梳理绿色空间使用与暴露水平的多种测度方法,阐明... 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色空间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关系亟待深入研究。通过梳理城市绿色空间与居民心理健康的关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梳理绿色空间使用与暴露水平的多种测度方法,阐明绿色空间影响居民心理健康的“减轻环境压力-修复力-建设力”机制,基于“社会-生态”视角揭示绿色空间使用机会、使用动机和易用性的群体差异对绿色空间心理健康效应的调节作用,并指出当前研究存在对不同社会文化群体心理健康增益效果关注不足、地区绿化水平评价方法单一、未解决地理背景的不确定性问题、忽视居住自选择问题和复杂非线性关系尚未明晰等局限性,并在研究内容、研究数据、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空间 心理健康 环境压力 社会-生态 影响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哈尔滨市绿色空间碳储量多情景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雪 李文 +1 位作者 石淞 曲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0-329,共10页
[目的]预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未来绿色空间格局碳储量,分析绿色空间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为双碳政策下哈尔滨市绿色空间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2010,2020年哈尔滨市绿色空间土地覆盖数据,将双碳产业驱动因子引入FLUS模型预测2030年... [目的]预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未来绿色空间格局碳储量,分析绿色空间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为双碳政策下哈尔滨市绿色空间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2010,2020年哈尔滨市绿色空间土地覆盖数据,将双碳产业驱动因子引入FLUS模型预测2030年不同情景的绿色空间土地覆盖变化,利用InVEST模型测算2010,2020,2030年碳储量,比较分析碳储量时空变化规律,探讨绿色空间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①将双碳产业因子引入FLUS模型后,较原模型的kappa系数提高了1.30%,均方根误差减少了0.21%,改进后的模型模拟精度更高。②2010—2020年,碳储量呈下降趋势,共减少了5.14×10^(6)t,耕地的减少是造成碳储量损失的主要因素。地上生物量碳库和土壤碳库碳储量最多,占总碳储量的88.52%。③2030年自然发展、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情景下的碳储量分别为2.58×10^(9),2.58×10^(9),2.58×10^(9)t,同2020年相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生态保护情景的下降速率最慢,是自然发展情景下的0.12倍。[结论]未来应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措施,减少耕地和林地面积流失,控制非绿色空间的扩张,提高哈尔滨市域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空间 多情景模拟 碳储量 土地覆盖变化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和最小成本路径的城市绿色空间生境网络构建方法研究——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加杰 傅剑玮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58,共6页
提出以城市绿色空间为载体,选取不同生境类型、对城市化适应能力不同的物种为目标物种,结合物种观测数据和InVEST模型生境质量评估模块进行生境源地的识别及成本面信息的提取,应用最小成本路径综合模拟出城市绿色空间生境网络的方法。... 提出以城市绿色空间为载体,选取不同生境类型、对城市化适应能力不同的物种为目标物种,结合物种观测数据和InVEST模型生境质量评估模块进行生境源地的识别及成本面信息的提取,应用最小成本路径综合模拟出城市绿色空间生境网络的方法。以南京为例,选取了9种鸟类作为目标物种,分析了其现状城市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结果表明,迁移能力和城市化适应能力对物种分布的范围和生境类型的广泛程度影响较大。现状网络对城市化适应能力强或迁移能力强的物种较友好,对城市化适应能力差且迁移能力弱的物种有严重不良影响。对于综合的网络,中部的核心区多但被建设区割裂,北部的核心区少而分散,南部的核心区少但联系紧密,三部分的主要连通性结构为滁河、溧水河、秦淮河、秦淮新河和较连续的山林地或水库坑塘。此外,在半自然生境斑块内也生成了许多分散路径,部分联系紧密的斑块形成了组团结构。最后,根据以上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空间生境网络 INVEST 最小成本路径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面向精细化的品质提升:日本城市绿色空间评价认证体系的发展与实践研究
15
作者 蒋敏 王子轶 +1 位作者 卢峰 杨绎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70,共6页
城市绿色空间评价认证体系能够为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提供标准,为人居环境与生态系统的耦合提供依据,为绿色空间的精细化发展助力。20世纪50—90年代,日本城市绿色空间的规划管理理念经历了从以“量”为纲的被动调控到以“效”为纲的量... 城市绿色空间评价认证体系能够为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提供标准,为人居环境与生态系统的耦合提供依据,为绿色空间的精细化发展助力。20世纪50—90年代,日本城市绿色空间的规划管理理念经历了从以“量”为纲的被动调控到以“效”为纲的量化探索的转变,相关机构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尝试构建以“质”为纲的评价认证制度,城市绿色空间的规划管理进入精细化品质提升阶段。从制定目标、评价体系和评审机制3个方面介绍了以SEGES、JHEP和ABINC为代表的日本城市绿色空间评价体系,总结其异同,进而结合实例大手町之森展开全面立体的对比分析,最后从机制探索、制度构建和评价实施3个方面,总结了日本相关经验对中国城市绿色空间营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空间 评价认证体系 日本大手町之森 品质提升 精细化
下载PDF
促进人群压力缓解的绿色空间研究重要进展
16
作者 王淑芬 毕燕琪 +2 位作者 房伯南 张宝慧 方婧萱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5-1038,共14页
为了使绿色空间更好地服务于公共健康,对促进人群压力缓解的绿色空间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2—2022年间关于绿色空间和压力缓解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其研究热点... 为了使绿色空间更好地服务于公共健康,对促进人群压力缓解的绿色空间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2—2022年间关于绿色空间和压力缓解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其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绿色空间类型与特征、人群属性及特征、研究方法及压力测度,归纳总结绿色空间促进人群压力缓解研究的进展,并从拓展与细化绿色空间研究、完善研究方法与体系、提升实验的科学性、增加对特殊人群的关注、促进多领域和多学科合作等5个方面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空间 压力缓解 公共健康 心理健康 Citespace软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社区绿色空间共建:一个“组织化—自主性”分析框架
17
作者 史云贵 董斌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111,共8页
当前,国家层面的绿色空间治理体系初具雏形。作为绿色空间体系的微观要素,社区绿色空间的有效生产有必要以“共同建设”的方式纳入社会治理范畴。因此,将“制度结构”与“行动过程”确立为社区绿色空间共建的主要维度,运用结构化理论工... 当前,国家层面的绿色空间治理体系初具雏形。作为绿色空间体系的微观要素,社区绿色空间的有效生产有必要以“共同建设”的方式纳入社会治理范畴。因此,将“制度结构”与“行动过程”确立为社区绿色空间共建的主要维度,运用结构化理论工具将二者统合,提取“组织化”“自主性”作为关键变量,构建一个能够系统性解释社区绿色空间共建的分析框架,并将其划分为行政层级推动型、外部组织嵌入型、内部主体带领型、公众协商合作型四种类型。在深入考察上海市、深圳市、成都市、武汉市等地先进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可以发现社区绿色空间的内在机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以“空间生产”为社区绿色空间共建的价值目标,以“权责分工”为共建主体有效合作的关键环节,以“制度设计”为地方政府统筹谋划的重要保障,以“项目外包”为吸引各方力量参与的活动场域。在具体实践中,推动社区绿色空间共建实践走向深入,需要从“有效组织”与“主体培力”两方面着手形成治理合力,以最大程度地提升社区绿色空间共建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绿色空间 多元主体参与 社区更新 公共空间
下载PDF
文化驱动城市绿色空间建设的机理与路径——以武汉城市绿色空间建设为例
18
作者 蔡武进 张津期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3年第4期46-56,共11页
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文化是城市绿色空间的灵魂。城市文化的注入,不仅能丰富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内涵、提升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动力,还能强化城市绿色空间的服务与创新能力。正因如此,用文化驱动和支撑城市绿色空间建设,... 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文化是城市绿色空间的灵魂。城市文化的注入,不仅能丰富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内涵、提升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动力,还能强化城市绿色空间的服务与创新能力。正因如此,用文化驱动和支撑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推动城市绿色自然景观空间与人文空间的融合已成为现代城市空间建设的普遍选择。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分析了武汉在文化驱动城市绿色空间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历史文脉传承、文旅融合开发、多元文化贮存三种实践模式。这三种模式在驱动武汉城市绿色空间建设的同时,也在绿色空间的可及性、连通性和品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当前,应当在总结经验、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从转变思维、建构机制、创新方式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探寻文化驱动城市绿色空间建设的路径,推动城市绿色空间走向集物理空间、制度空间和精神空间于一体的人文生态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空间 城市人文空间 城市文化 城市绿化 武汉
下载PDF
国内外城乡绿色空间碳汇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振坤 董心悦 +1 位作者 邵明 姚朋 《风景园林》 2023年第2期115-122,共8页
【目的】城乡绿色空间是国土空间中发挥碳汇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明确其碳汇相关研究进展,对优化城乡绿色空间格局、提升碳汇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城乡绿色空间碳汇为主题,从相关理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计量监测方法4个方... 【目的】城乡绿色空间是国土空间中发挥碳汇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明确其碳汇相关研究进展,对优化城乡绿色空间格局、提升碳汇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城乡绿色空间碳汇为主题,从相关理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计量监测方法4个方面梳理研究进展,总结国内外研究异同与热点领域,并归纳时段特征。【结果】研究发现,国内外相关研究在上述4个方面上大体呈现相近趋势,但2010年以后在研究内容方面各有侧重;相关研究热点集中在碳汇计量与评估、碳汇响应机制探究与绿色空间优化实践等领域。【结论】将研究进展划分为城乡绿色空间碳汇研究萌芽期(2003年以前)、聚焦城乡绿色空间本体要素的碳汇研究初期(2003—2010年)、面向低碳城市与多领域协同的碳汇研究发展期(2010—2020年)、面向“双碳”目标的碳汇研究新时期(2020年至今)4个阶段,并对中国未来城乡绿色空间碳汇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乡绿色空间 碳汇 碳中和 低碳城市 计量监测
下载PDF
滇中城市群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驱动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潘悦 王锦 +3 位作者 李婧熹 刘敏 魏晓燕 支林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2-360,共9页
对滇中城市群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V)进行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的探析,有利于了解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差异,有助于规划者从宏观层面掌握滇中城市群的自然资源情况,合理地制定规划建设策略。研究以滇中... 对滇中城市群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V)进行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的探析,有利于了解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差异,有助于规划者从宏观层面掌握滇中城市群的自然资源情况,合理地制定规划建设策略。研究以滇中城市群49个区、县、市作为研究单元,对2000年、2010年、2019年3期的ESV进行量化,并收集“自然—社会—经济”维度的驱动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地理加权回归探讨“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对滇中城市群绿色空间ESV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1) 2000—2019年滇中城市群绿色空间的ESV总体呈现增加状态,一级服务类型中,供给、支持和文化服务小幅度上升,调节服务小幅度下降,二级服务类型中,气候与水文调节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贡献最大,其次为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气体调节;(2) 3期ESV空间分布特征较为一致,呈现城市群边缘地区的ESV高于城市群中部地区的ESV的特征;(3)社会因素对滇中城市群绿色空间的ESV的时空演变影响最大、其次为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主要驱动因子为城镇化率、人均GDP、人口密度、森林覆盖率、第二产业占比。(4)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及第二产业占比呈现两极化驱动特征;人均GDP呈现负向驱动特征;森林覆盖率呈现正向驱动特征。综上,近20年滇中城市群绿色空间的ESV增加,其变化主要受社会因素影响。研究可为滇中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城市群 绿色空间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驱动因子 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