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转型:关系调适、基本样态及其发轫机制
1
作者 陈涛 李慧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5,I0004,I0005,共12页
经典环境社会学研究聚焦环境问题或环境衰退的学理解剖与理论阐释,呈现“环境衰退论”的叙事特征。为应对环境挑战,人类积极调整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的绿色转型,勾勒出资源消耗迈向资源善用、环境损害迈向生态修复、... 经典环境社会学研究聚焦环境问题或环境衰退的学理解剖与理论阐释,呈现“环境衰退论”的叙事特征。为应对环境挑战,人类积极调整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的绿色转型,勾勒出资源消耗迈向资源善用、环境损害迈向生态修复、生态代谢断裂迈向生态循环以及失序发展迈向协调发展的基本轮廓。制度-政策势能、经济-技术变革和社会-文化浪潮构成绿色转型赖以发轫和发展的基本机制,其中,制度-政策势能在中国的绿色转型实践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当前,绿色转型虽然已不只是学术想象与学术倡导,但这种转型实践还处于趋势性状态,面临着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和不充分性的挑战。对此,环境社会学需要持续开展更为深入的学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转型 环境衰退论 关系调适 资源善用 生态循环 协调发展
下载PDF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绿色转型
2
作者 陈黎明 戴涛 +1 位作者 谭朵朵 陈婧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依据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量财政分权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促进本地经济绿色转型作用显著,但会阻碍相邻地区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地方政府行为在二者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财政... 依据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量财政分权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促进本地经济绿色转型作用显著,但会阻碍相邻地区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地方政府行为在二者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财政分权主要通过促进地方政府合理竞争、提高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强度促进经济绿色转型,提高财政分权程度会强化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但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绿色转型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行为 空间计量模型
下载PDF
纵向监管、地方选择性供地与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3
作者 周玉龙 刘玉海 宋悦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共16页
地方政府的有效执行是中国式分权下提升中央发展战略实施绩效的关键,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治理行为的有效监督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微观工业用地供应以及中央环保督察的通报结果数据,采用广义双重差分法实... 地方政府的有效执行是中国式分权下提升中央发展战略实施绩效的关键,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治理行为的有效监督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微观工业用地供应以及中央环保督察的通报结果数据,采用广义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中央环保督察对地方政府选择性供地策略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中央环保督察促使地方政府降低污染密集型工业用地供应,增加清洁型工业用地供应,从而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机制分析发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地方领导人职业发展激励机制以及产业转型能力机制对不同特征的城市工业土地供应结构策略产生异质性影响。本文结论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央地互动关系与地方利用土地偏向性供给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具有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环保督察 地方选择性供地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纵向监管
下载PDF
双向FDI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促进或抑制
4
作者 李国兰 周裕欣 陈静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0,共8页
利用2012~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从绿色生产和绿色治理两方面综合量化企业绿色转型,实证检验了双向FDI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双向FDI抑制企业绿色转型,并呈现出“OFDI推动,IFDI阻滞”的竞争对抗表征;双向FDI的抑... 利用2012~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从绿色生产和绿色治理两方面综合量化企业绿色转型,实证检验了双向FDI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双向FDI抑制企业绿色转型,并呈现出“OFDI推动,IFDI阻滞”的竞争对抗表征;双向FDI的抑制作用在东部地区、小规模企业中显著存在;双向FDI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治理、绿色生产的抑制程度呈现异质性;管理者短视和资源挤占是双向FDI抑制企业绿色转型的中介路径。该结论深化了有关双向FDI与企业绿色转型间复杂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为协调“引进来”与“走出去”有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数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转型 双向FDI 协同效应 管理者短视 资源挤占
下载PDF
中国环境保护税促进经济绿色转型模式创新
5
作者 冯茜 杨健全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61-66,共6页
该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环境保护税促进经济绿色转型模式创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显著,对于绿色技术创新,市场激励型环境保护税影响系数由负转正,转换速度为12.0153;对于绿色经济,命令控... 该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环境保护税促进经济绿色转型模式创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显著,对于绿色技术创新,市场激励型环境保护税影响系数由负转正,转换速度为12.0153;对于绿色经济,命令控制型环境保护税和市场激励型环境保护税影响系数由负转正。在市场激励型规制强度低于门限值低区制,随环境保护税强度增加,影响绿色技术创新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建议要将环境保护税强度适度提高,推行市场激励型环境保护税政策。在短期内,提高环境保护税强度会对企业盈利有不利影响,需政府将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推行绿色技术研发补贴、返还排污费、对环境税等激励性政策。以此为基础,对公司进行产品的生产技术创新,从而达到降低污染的目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经济 绿色转型 模式创新
下载PDF
企业绿色转型研究述评
6
作者 陈静 周裕欣 李国兰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9-94,共16页
实现“双碳”目标、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核心问题是加快企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本文从概念内涵、理论依据、影响因素、路径选择和量化研究五个方面对企业绿色转型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发现,未来需要立足于企业绿色转型的复杂性... 实现“双碳”目标、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核心问题是加快企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本文从概念内涵、理论依据、影响因素、路径选择和量化研究五个方面对企业绿色转型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发现,未来需要立足于企业绿色转型的复杂性,开展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研究,并将研究视角覆盖到绿色转型的全过程,同时更加注重绿色转型理论在包括工业企业在内的实体企业中的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转型 研究述评 影响因素 实施路径 评价指标量化
下载PDF
上海发布国内首个绿色转型地方立法
7
作者 周春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2,共4页
上海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超大城市之一,近年来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践,出台了众多的绿色低碳法规及规章。在总结其绿色低碳转型实践及立法经验基础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上海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条例》... 上海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超大城市之一,近年来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践,出台了众多的绿色低碳法规及规章。在总结其绿色低碳转型实践及立法经验基础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上海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条例》。这一综合性的地方性法规主要聚焦于能源、产业及生产消费绿色转型等领域。作为全国第一部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地方性法规,有鲜明的特点,对其他省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中存在局限于能源领域、高碳行业和低碳行业发展失衡及绿色低碳技术不成熟等问题,因此需要推进能源结构转型的多样化,强化绿色转型驱动因素的协同性及发挥消费端绿色转型对生产端的倒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发展方式 绿色转型 技术创新 能源转型 消费转型
原文传递
地区空气污染的“压力”与企业绿色转型的“动力”——基于城市PM2.5和公司并购的实证发现
8
作者 蔡庆丰 舒少文 黄蕾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63,共14页
地区空气污染会影响域内各类市场主体行为,包括微观企业决策。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要求各地加强空气污染治理,推动企业绿色转型,而绿色并购是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式。利用2013—2018年我国A股上市的污染企业发起的并购为样本,并手动... 地区空气污染会影响域内各类市场主体行为,包括微观企业决策。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要求各地加强空气污染治理,推动企业绿色转型,而绿色并购是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式。利用2013—2018年我国A股上市的污染企业发起的并购为样本,并手动搜集整理确定绿色并购样本,实证研究地区空气污染对域内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空气污染加剧会提升域内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意愿。在此基础上,通过并购前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和社会责任承担变化,研究发现地区空气污染加剧下的企业绿色转型并非源于自主绿色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多是外部“压力”下的“工具主义”行为。从影响路径来看,地区空气污染引致的压力会通过行业竞争和融资约束这两个途径影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的“动力”。最后,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和非国有企业样本,地区空气污染加剧对企业绿色并购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空气污染 绿色转型 公司并购 PM2.5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工业绿色转型:内在机制与空间溢出
9
作者 袁培 路诣晓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6,共6页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数字技术发展指数与工业绿色转型水平,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检验数字技术赋能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各省(区、市)数字技术...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数字技术发展指数与工业绿色转型水平,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检验数字技术赋能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各省(区、市)数字技术与工业绿色转型的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数字技术能够直接促进工业绿色转型;创新水平提升和能源结构优化是数字技术赋能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渠道;数字技术与工业绿色转型在空间上呈现出“高与高”“低与低”聚集的空间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存在。因此,应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数字技术的空间溢出效应,因地制宜推进数字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促进工业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工业绿色转型 中介机制 空间溢出
下载PDF
《环境保护税法》与区域绿色转型:机制与效应
10
作者 杨亦民 黄靖涵 李海玲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9,共8页
加快区域绿色转型进程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本文以我国从2018年开始的《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其对我国2013~2022年30个省域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检验“波特假说”在我国是否成立... 加快区域绿色转型进程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本文以我国从2018年开始的《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其对我国2013~2022年30个省域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检验“波特假说”在我国是否成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能促进受政策冲击省域的绿色转型,通过成本效应、创新补偿效应等倒逼技术创新,能源结构绿色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显著增强了税制的政策效应,加快了区域绿色转型进程。政策效应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且对服务型省域的绿色转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绿色转型 成本效应 创新补偿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绿色金融发展与经济绿色转型:系统耦合及动态演进
11
作者 张林 屈影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0-136,共17页
要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目标必须加快经济绿色转型,绿色金融发展是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工具,经济绿色转型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更多的应用空间,两者相互影响。在绿色金融发展与经济绿色转型的理论内涵与耦合机理分析基础上,构建绿... 要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目标必须加快经济绿色转型,绿色金融发展是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工具,经济绿色转型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更多的应用空间,两者相互影响。在绿色金融发展与经济绿色转型的理论内涵与耦合机理分析基础上,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与经济绿色转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赋权法和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二者的系统耦合度和协调度,然后进一步采用Dagum基尼系数测算了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及其来源,采用Kernel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分析方法探究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样本期内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与经济绿色转型的整体水平依然偏低,但二者均呈上升趋势,而且二者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绿色金融发展与经济绿色转型的系统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的系统耦合协调度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地区内差异和地区间差异是系统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和西部的地区内差异逐渐扩大。各省绿色金融发展与经济绿色转型的系统耦合协调度虽然存在状态转移的可能性,但保持原状态概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发展 经济绿色转型 耦合协调度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下载PDF
中国房地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基础与路径建议
12
作者 董昕 《中国物价》 2024年第1期53-56,71,共5页
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下,绿色转型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但是房地产业绿色转型发展仍具有一定基础。需求方面,人口总量负增长但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城市之间的流动人口规模明显扩大,消费者... 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下,绿色转型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但是房地产业绿色转型发展仍具有一定基础。需求方面,人口总量负增长但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城市之间的流动人口规模明显扩大,消费者的绿色支付意愿有较大上升空间;供给方面,房地产业的绿色转型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现有住房安全耐久性较差、配套设施不完备,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房地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在于市场的激活与发展,可以从规划、产品、交易等方面入手开辟房地产业绿色转型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 新模式 绿色转型 市场基础 发展路径
原文传递
“双碳”目标下煤炭企业绿色转型路径与绩效——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13
作者 吴树畅 陈效玉 《财务管理研究》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煤炭企业绿色转型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有重要影响,借助扎根理论对兖矿能源和中国神华的绿色转型路径进行质性研究。研究表明,两家企业绿色转型路径有共同之处:在外部动力驱动下制定绿色转型战略、强化内部支撑、并购重组、拓展产... 煤炭企业绿色转型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有重要影响,借助扎根理论对兖矿能源和中国神华的绿色转型路径进行质性研究。研究表明,两家企业绿色转型路径有共同之处:在外部动力驱动下制定绿色转型战略、强化内部支撑、并购重组、拓展产业链、技术研发、发展新能源等。通过绿色转型绩效分析发现,两家企业在财务、环境和社会绩效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煤炭企业 绿色转型路径 三重绩效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与工业绿色转型:机制分析和经验证据
14
作者 涂静 罗璐瑶 《经济论坛》 2024年第2期138-152,共15页
传统工业依靠粗放型增长模式,导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无法平衡,工业绿色转型就是要实现发展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双赢。文章基于2008—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工业绿色转型的机制与路径。... 传统工业依靠粗放型增长模式,导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无法平衡,工业绿色转型就是要实现发展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双赢。文章基于2008—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工业绿色转型的机制与路径。研究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显著促进我国工业绿色转型;工业规模化、人才集聚和技术集聚在交通基础设施与工业绿色转型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并且交通基础设施对技术集聚的中介路径受到环境规制的正向调节;交通基础设施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在经济发达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正向显著,在经济不发达的区域则其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工业绿色转型 工业规模化 人才集聚 技术集聚
下载PDF
商业银行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的问题及建议
15
作者 曾凡 《北方金融》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农业绿色转型是指采用绿色环保的方式,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全面转变和升级的过程。农业绿色转型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 农业绿色转型是指采用绿色环保的方式,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全面转变和升级的过程。农业绿色转型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产业链整体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探讨了商业银行在农业绿色转型中能够发挥的作用,认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推出绿色金融产品、加强风险管理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开展战略合作等方式,为中国农业的绿色转型提供支持。在支持农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综合考虑环保、经济和社会利益,积极参与农业绿色转型的各个环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转型 商业银行
下载PDF
碳交易试点政策对电力行业低碳绿色转型影响研究
16
作者 廖湘岳 伍侯成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0-52,共3页
选取2010~2022年29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电力行业的碳减排以及绿色转型进行实证研究和机制分析。研究发现,试点地区电力行业碳排放量下降趋势显著;电力行业在碳配额的约束下会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发电结构低碳化... 选取2010~2022年29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电力行业的碳减排以及绿色转型进行实证研究和机制分析。研究发现,试点地区电力行业碳排放量下降趋势显著;电力行业在碳配额的约束下会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发电结构低碳化,朝绿色转型发展。提出加大碳交易市场制度的推广、加大对碳交易市场支持力度、加快绿色转型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 碳交易 绿色转型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政策推动、市场发展与工业绿色转型——基于甘肃省与全国各省的比较研究
17
作者 徐婧 刘玉 《甘肃金融》 2024年第3期2-7,共6页
文章基于2020—2022年《中国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报告》数据,从政策推动和市场建设两个层面研究甘肃及各省绿色金融发展特征,并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绿色金融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机制和效应。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绿色金融发展有效降... 文章基于2020—2022年《中国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报告》数据,从政策推动和市场建设两个层面研究甘肃及各省绿色金融发展特征,并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绿色金融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机制和效应。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绿色金融发展有效降低了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节能效应更为显著;从绿色金融政策推动和市场建设来看,二者的节能效应相似,但降碳效应中,金融市场的作用更为显著。通过对甘肃省与其他各省的比较研究发现,甘肃省绿色金融政策支持力度较高,但政策的节能降碳效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绿色金融市场效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似,但金融市场规模相对较低。为有效提升甘肃省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及转型促进效应,需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服务供给的覆盖面和精准度,注重绿色金融政策对工业节能增效的激励约束,持续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扩大绿色金融市场的有效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政策 绿色金融市场 工业绿色转型
下载PDF
聚焦美丽中国建设 减污降碳绿色转型
18
作者 李琛 董诗婕 《中国水泥》 CAS 2024年第3期14-17,共4页
202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水泥行业要把美丽中国建设融入到自身发展当中。(一)国家重点控制... 202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水泥行业要把美丽中国建设融入到自身发展当中。(一)国家重点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将如何影响水泥行业?水泥企业有哪些新能源应用典范案例?重点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行业 水泥企业 绿色转型 非化石能源 新能源应用 化石能源消费 电力系统 美丽中国建设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19
作者 孙龙仁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4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双碳”目标成为各国需迫切应对的环境挑战。煤炭的绿色转型升级既是对环境负责的重要举措,也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双碳”目标意味着要实现碳排放的双重削减,即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削减...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双碳”目标成为各国需迫切应对的环境挑战。煤炭的绿色转型升级既是对环境负责的重要举措,也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双碳”目标意味着要实现碳排放的双重削减,即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削减碳排放强度。在较大范围实现深层次绿色技术转型、实现绿色发展成为煤炭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探讨“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煤炭行业 绿色转型升级 路径
下载PDF
低碳经济背景下汽车制造业绿色转型绩效研究
20
作者 秦烨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绿色转型是汽车制造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谋求高质量健康发展的科学举措。基于汽车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概况,选取典型车企为案例剖析对象,综合转型路径、转型绩效两个视角,系统分析低碳经济背景下汽车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有效思路,为助推汽... 绿色转型是汽车制造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谋求高质量健康发展的科学举措。基于汽车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概况,选取典型车企为案例剖析对象,综合转型路径、转型绩效两个视角,系统分析低碳经济背景下汽车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有效思路,为助推汽车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汽车制造业 绿色转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