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5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锑污染物对绿藻及蓝藻的急性毒性效应
1
作者 李方 张怡立 +2 位作者 王曼 孟祥周 沈忱思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179,共11页
为深入了解不同价态锑的水生生态毒性及其影响因素,选用2种绿藻(羊角月牙藻、莱茵衣藻)和2种蓝藻(聚球藻、水华鱼腥藻)作为模式生物,通过测定藻细胞抑制率、叶绿素a、抗氧化酶及观察细胞微观结构,对锑(Ⅲ)和锑(Ⅴ)进行毒性影响研究。结... 为深入了解不同价态锑的水生生态毒性及其影响因素,选用2种绿藻(羊角月牙藻、莱茵衣藻)和2种蓝藻(聚球藻、水华鱼腥藻)作为模式生物,通过测定藻细胞抑制率、叶绿素a、抗氧化酶及观察细胞微观结构,对锑(Ⅲ)和锑(Ⅴ)进行毒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 mg/L锑(Ⅲ)或锑(V)暴露72 h后,锑(Ⅲ)对微藻的抑制率最高达76.6%,而锑(Ⅴ)对微藻的最高抑制率仅为41.0%,且绿藻较蓝藻受锑胁迫更为敏感;微藻的叶绿素a合成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表现出与生长抑制类似的响应规律,相较之下蓝藻的叶绿素a合成受到的影响较绿藻小;绿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而蓝藻则不具备统一的变化规律;从亚细胞结构来看,莱茵衣藻的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及其它细胞器均受到了损伤,而聚球藻主要是光合系统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污染 蓝藻 绿藻 毒性效应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绿藻产氢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婧怡 赵琪 +2 位作者 贾蒲连 付爱根 王菲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系统介绍绿藻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氢化酶产氢的3种不同途径,包括依赖光系统II的直接产氢、不依赖光系统II的间接产氢和暗发酵产氢,同时分析3种产氢途径各自的优缺点。受技术和制造成本限制,绿藻产氢仍处于初步开发阶段,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 系统介绍绿藻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氢化酶产氢的3种不同途径,包括依赖光系统II的直接产氢、不依赖光系统II的间接产氢和暗发酵产氢,同时分析3种产氢途径各自的优缺点。受技术和制造成本限制,绿藻产氢仍处于初步开发阶段,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仍需很长一段时间。针对提高绿藻产氢效率、实现工业化的目标,综述该领域最新研究结果,概括从氢化酶改造、降低体系中氧气含量、减弱环式电子传递、降低卡尔文循环、缩小捕光天线、底物预处理和光生物反应器设计等7个方向优化产氢反应的方式,并展望绿藻产氢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光合作用 氢化酶 生物产氢机制 生物产氢效率
下载PDF
皮肤无绿藻病 被引量:2
3
作者 康俞莉 章强强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9-42,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皮肤无绿藻病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概括了皮肤无绿藻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其诊治。
关键词 皮肤无绿藻 发病机制 大型无绿藻 中型无绿藻 小型无绿藻
下载PDF
中国无绿藻病发病的现状分析及其诊治 被引量:6
4
作者 章强强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3年第2期65-67,共3页
回顾分析中国无绿藻病的发病状况及趋势,对无绿藻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真菌学特点、治疗及预后作全面分析。无绿藻病的症状尚无特异性,以皮肤型为多见,其诊断主要依靠真菌学检查。标本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及组织病理检查... 回顾分析中国无绿藻病的发病状况及趋势,对无绿藻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真菌学特点、治疗及预后作全面分析。无绿藻病的症状尚无特异性,以皮肤型为多见,其诊断主要依靠真菌学检查。标本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及组织病理检查是主要手段。含特征性的内孢子是无绿藻属鉴定的一个重要特征。发病以皮肤无绿藻病多见,系统感染少见。无绿藻病的发病在全球有上升趋势。按照中国的人口及环境状况,无绿藻病实际发病率可能远远超过目前的文献报道数,主要由于此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同时,对此菌的鉴定特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目前无绿藻病的诊断率远低于实际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大型无绿藻 中型无绿藻 小型无绿藻
原文传递
淡水球状绿藻一新种——汾河麦可藻
5
作者 李艳晖 张瑶 李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7-876,共10页
麦可属(Mychonastes)是一种分布广泛的超微型球状绿藻,是微藻能源生产、水质净化方面的潜力藻种。该研究对采自山西省太原市汾河公园的水样分离得到的一株球状绿藻(FHGY-19)进行藻株形态显微观察,并进行18S rDNA系统发育与ITS2二级结构... 麦可属(Mychonastes)是一种分布广泛的超微型球状绿藻,是微藻能源生产、水质净化方面的潜力藻种。该研究对采自山西省太原市汾河公园的水样分离得到的一株球状绿藻(FHGY-19)进行藻株形态显微观察,并进行18S rDNA系统发育与ITS2二级结构分析鉴定,以明确FHGY-19的分类位置以及生态利用潜力。结果表明:(1)FHGY-19藻株为单细胞,球形,直径1.5~2.5μm,无黏质被膜,杯状叶绿体1个,周生,不具蛋白核,以2~4个似亲孢子进行繁殖,常见2个似亲孢子包被于母细胞壁内。(2)18S rDNA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藻株FHGY-19位于麦可属分支内部,与麦可属内的其他成员共同形成环藻目内一独立的单系分支,且FHGY-19与麦可属分支中的Mychonastes sp.5C3和Mychonastes sp.2C1亲缘关系较近,表明藻株FHGY-19为麦可属一成员。(3)ITS2 rDNA系统发育分析表明,FHGY-19与同是单细胞类型的Mychonastes frigidus、同球麦可藻(M.homosphaera)、M.pusillus、M.rotundus和M.ovahimbae聚为一支,且FHGY-19与5个藻种在ITS2二级结构上的总CBCs(碱基补偿替换)和保守区域HelixⅢ上的CBCs数分别为16个/7个、13个/6个、12个/4个、11个/4个和14个/5个,但藻株FHGY-19与系统发育树另一支的6个物种在ITS2序列长度、二级结构中总CBCs及HelixⅢ上的CBCs数均不同,表明FHGY-19的ITS2二级结构不同于已描述的11个种,为麦可属一新种。研究鉴定确认FHGY-19藻株为麦可属一新种,命名为汾河麦可藻(Mychonastes fenhensis sp.nov.)。FHGY-19藻株保存于太原师范学院淡水藻种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状绿藻 汾河麦可藻 系统发育 ITS2二级结构 CBCs
下载PDF
农用芥末精油防治烟叶育苗池绿藻
6
作者 董贤春 刘刚 +5 位作者 杜兴良 刘勇 左安任 董善余 吴东 罗忠峰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0期243-245,共3页
为拓展芥末在烟草农业上的应用,在参考烟草育苗绿藻防控及芥末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农用芥末精油的防藻效果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农用芥末精油溶液具有较强的烟草苗床营养液防藻抑藻功能,浓度在0.1%-1.0%、时间4-6 h即可使绿藻失绿变... 为拓展芥末在烟草农业上的应用,在参考烟草育苗绿藻防控及芥末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农用芥末精油的防藻效果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农用芥末精油溶液具有较强的烟草苗床营养液防藻抑藻功能,浓度在0.1%-1.0%、时间4-6 h即可使绿藻失绿变色沉淀,并降低营养液pH,可缓解当前防绿藻中使用硫酸铜溶液的不利影响,在烟叶育苗抑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芥末精油 育苗池 绿藻
下载PDF
无绿藻病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影 刘锦燕 +2 位作者 史册 李文静 项明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5-768,共4页
无绿藻病是由条件致病菌无绿藻引起的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多,无绿藻病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无绿藻病以皮肤型多见,也可表现为鹰嘴滑囊及纤维组织感染或系统性感染。由于已报道的无绿藻病例数有限,其发病机... 无绿藻病是由条件致病菌无绿藻引起的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多,无绿藻病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无绿藻病以皮肤型多见,也可表现为鹰嘴滑囊及纤维组织感染或系统性感染。由于已报道的无绿藻病例数有限,其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微生物学检查易被误认为酵母菌而漏检。为了提高对无绿藻病的认识,该文分析总结国内外已报道的无绿藻病,就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特征、治疗及预后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发病机制 小型无绿藻 中型无绿藻
下载PDF
绿藻光合产氢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亚琴 唐睿康 +2 位作者 马为民 熊威 徐旭荣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82,共14页
绿藻光合产氢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原料丰富等优势,在太阳能利用和氢能生产方面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从绿藻光合产氢的生物学机理出发,分析了限制绿藻光合产氢的潜在因素,总结了各类提升绿藻光合产氢效率的方法,并简要评述了... 绿藻光合产氢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原料丰富等优势,在太阳能利用和氢能生产方面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从绿藻光合产氢的生物学机理出发,分析了限制绿藻光合产氢的潜在因素,总结了各类提升绿藻光合产氢效率的方法,并简要评述了绿藻光合产氢实现商业化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为未来绿藻光合产氢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光合产氢 氢化酶 氧敏感性 电子源
下载PDF
沉水植物及丝状绿藻对氮、磷负荷的响应
9
作者 胡俊杰 薛立阳 +2 位作者 庞炜杰 阎春兰 裴国凤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118,共8页
为探究外、内源营养盐对沉水植物和丝状绿藻之间生态学关系的影响,该研究以密刺苦草(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 Makino)和孤枝根枝藻(Rhizoclonium hieroglyphicam Kütz)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沉积物-密刺苦草-孤枝根... 为探究外、内源营养盐对沉水植物和丝状绿藻之间生态学关系的影响,该研究以密刺苦草(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 Makino)和孤枝根枝藻(Rhizoclonium hieroglyphicam Kütz)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沉积物-密刺苦草-孤枝根枝藻”处理系统,分析测定了不同营养盐负荷下水体理化因子、沉积物中氮磷含量、密刺苦草和孤枝根枝藻的生长指标。研究发现:(1)非持续性输入外源营养盐能够导致水体TN和TP浓度较短暂地周期性升高,沉积物持续性营养释放是主导水体N和P浓度稳定的关键因素。(2)在TN和TP浓度分别不超过14.39和3.93 mg/L的水体中,密刺苦草通过调节植株生物量分配来适应营养盐负荷,其增加生物量的形式是植株增高(较对照增加15%~25%)和分蘖数减少(较对照减少12%~43%)。(3)外源营养盐促进了孤枝根枝藻的生长(生物量较对照增加65%),其中N(水体TN>10 mg/L)能够影响孤枝根枝藻在水体中的生长位置,孤枝根枝藻的遮阴作用抑制了密刺苦草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沉水植物 丝状绿藻
原文传递
不同绿藻对模拟酸雨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特征
10
作者 杜响 骆其君 陈海敏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123,共9页
以东海潮间带绿藻优势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maximal photochemical quantum yield of PSⅡ,Fv/Fm)、可溶性糖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研究不同强度模拟酸雨(pH分别为6.3、5.6、4.5、4.0、3.5)胁迫下绿藻优势种生理... 以东海潮间带绿藻优势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maximal photochemical quantum yield of PSⅡ,Fv/Fm)、可溶性糖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研究不同强度模拟酸雨(pH分别为6.3、5.6、4.5、4.0、3.5)胁迫下绿藻优势种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1)随着模拟酸雨酸度和处理时间增加,2种浒苔、4种石莼、史氏刚毛藻和刺松藻的Fv/Fm抑制幅度增大;2)pH 4.5的模拟酸雨降低藻体中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降幅为浒苔>石莼>刺松藻>史氏刚毛藻。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增加,且随时间延长愈加显著,史氏刚毛藻增幅高于其他绿藻。3)pH 4.5的模拟酸雨抑制绿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但提高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且处理时间与POD活性正相关,与SOD、CAT活性负相关。研究表明pH 4.5能作为模拟酸雨胁迫潮间带绿藻优势种的试验条件,史氏刚毛藻对模拟酸雨耐受性最佳,石莼比浒苔具有更好的抗酸雨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模拟酸雨 优势种 生理生化响应 东海
下载PDF
滑囊腔/关节腔穿刺液直接镜检有助于无绿藻致感染性滑囊炎/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11
作者 谢新哲 鲁莎 +4 位作者 蔡文莹 张军民 李家豪 林莉 席丽艳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滑囊腔/关节腔穿刺液直接镜检对于无绿藻致感染性滑囊炎/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报道我科2022年3月发现的1例小型无绿藻致感染性指间关节炎病例的检查经过,并回顾1964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之间在PubMed、中国... 目的探讨滑囊腔/关节腔穿刺液直接镜检对于无绿藻致感染性滑囊炎/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报道我科2022年3月发现的1例小型无绿藻致感染性指间关节炎病例的检查经过,并回顾1964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之间在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上发表的无绿藻致感染性滑囊炎/关节炎病例的主要病原学检查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患者主要病原学检查方法的异同点,探讨滑囊腔/关节腔穿刺液直接镜检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经删选,最终纳入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章18篇(21例病例)。病原学检查的主要方法为真菌培养、组织病理,而真菌直接镜检常常被忽略。在22例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同时行真菌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检查,18例患者行真菌培养检查但未行真菌直接镜检,其余2例患者未行真菌直接镜检及真菌培养检查而依靠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滑囊腔/关节腔穿刺液直接镜检有助于无绿藻致感染性滑囊炎/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但临床缺乏正确应用,值得引起重视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囊腔穿刺液 关节腔穿刺液 直接镜检 绿藻 感染性滑囊炎 感染性关节炎
下载PDF
分散性多糖分散绿藻Chroococcidiorella tianjinensis促进其生长和脂类合成的研究
12
作者 李文娜 邢向英 +3 位作者 董庆霖 刘晓航 刘旺 吕杰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52-1158,共7页
微藻是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其培养过程中需要通气和机械搅拌使藻细胞分散,由此提高了培养成本。为降低培养成本,文章采用分散性多糖(DPS)静置培养绿藻。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0.3 g/L的DPS即能使藻细胞浓度为3 g/L的绿藻培养液均匀分... 微藻是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其培养过程中需要通气和机械搅拌使藻细胞分散,由此提高了培养成本。为降低培养成本,文章采用分散性多糖(DPS)静置培养绿藻。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0.3 g/L的DPS即能使藻细胞浓度为3 g/L的绿藻培养液均匀分散,使绿藻的生物量和脂类产量比不添加DPS时分别提高49.30%和81.18%;在DPS浓度为0.3 g/L的基础上添加葡萄糖、乙酸钠和碳酸氢钠3种碳源能够进一步促进绿藻的生长,3种碳源的最佳添加浓度分别为30,3.5,1 g/L;在3种碳源的最佳添加浓度下,与不添加碳源添加DPS的培养相比,绿藻的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22.36%,57.88%和22.55%,脂类含量分别提高了18.00%,23.09%和10.44%,且适合生产优质生物柴油的不饱和脂肪酸C18-0和C18-1的含量也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分散性多糖 静置培养 碳源 细胞生长 脂类合成
下载PDF
奶牛无绿藻乳腺炎的跟踪监测及对生产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胡秀秀 夏建安 +8 位作者 郜道玉 邵志勇 胡长敏 万平民 金尔光 王明琼 杨倩 王家乡 陈洁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39,共7页
为探究牛无绿藻(Prototheca bovis)乳腺炎感染情况及其对生产数据的影响。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共采集某规模化奶牛场生鲜乳样本378份,进行菌落计数、细菌分离鉴定,并将感染优势菌群比例与奶牛产奶量、SCC及CFU等生产数据进行相关性分... 为探究牛无绿藻(Prototheca bovis)乳腺炎感染情况及其对生产数据的影响。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共采集某规模化奶牛场生鲜乳样本378份,进行菌落计数、细菌分离鉴定,并将感染优势菌群比例与奶牛产奶量、SCC及CFU等生产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从生鲜乳中分离的主要微生物为P.bovis、不动杆菌属(Aci.)、链球菌属(Str.)、葡萄球菌属(Sta.)、棒状杆菌属(Cor.)和微杆菌属(Mic.)等;主要混合感染类型为P.bovis+Aci.(20.3%)、P.bovis+Str.(20.3%)、Aci.+Sta.(13.7%)、P.bovis+Cor.(12.1%)、P.bovis+Sta.(11.6%)和P.bovis+Mic.(10.5%)等;P.bovis月检出率最高达43.6%,并随当地平均高温升高而升高;P.bovis感染比例与奶牛胎次、SCC、CFU和乳蛋白率呈正相关(P<0.01),与产奶量(P<0.01)和乳脂率(P>0.05)呈负相关。提示P.bovis是该场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呈混合和持续感染,显著影响产奶量和SCC等生产数据,需要生产者和研究者加强重视,从早期监测、对症治疗和环境控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奶牛场正常生产和生鲜乳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牛无绿藻 生产数据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缺刻缘绿藻磷脂酶A2(PLA2)的基因特征与功能
14
作者 李斯琪 毕燕会 周志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42-1051,共10页
为进一步鉴定磷脂酶A2(PLA2)在缺刻缘绿藻(Myrmecia incisa)油脂合成过程中的具体功能,研究利用RACE技术从缺刻缘绿藻H4301中克隆到pla2基因(Mipla2)的cDNA序列全长,共1082 bp。该全长包含180 bp的5′-非翻译区(UTR),464 bp的3′-UTR和4... 为进一步鉴定磷脂酶A2(PLA2)在缺刻缘绿藻(Myrmecia incisa)油脂合成过程中的具体功能,研究利用RACE技术从缺刻缘绿藻H4301中克隆到pla2基因(Mipla2)的cDNA序列全长,共1082 bp。该全长包含180 bp的5′-非翻译区(UTR),464 bp的3′-UTR和438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个由14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其基因全长为1594 bp,含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MiPLA2具有保守的Ca^(2+)结合基序和催化活性基序。系统演化分析结果显示MiPLA2属于植物sPLA2-XIA家族。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pET32a-Mipla2原核表达载体,经过诱导和纯化,得到了分子量大小为31.36 kD的重组MiPLA2蛋白。体外酶促反应的产物经薄层层析分析显示,重组表达的MiPLA2具有催化磷脂酰胆碱(PC)水解成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的功能。研究结果有助于解析花生四烯酸被优先用于三酰甘油(TAG)合成的途径与机理,为通过pla2基因的遗传改造提高该藻油脂产率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A2(PLA2) 基因克隆 大肠杆菌 异源表达 缺刻缘绿藻
下载PDF
牛无绿藻乳腺炎的研究现状
15
作者 张海艳 许顺鑫 +6 位作者 陈秋慧 李政志 严蕊 胡秀秀 郭爱珍 胡长敏 陈洁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牛无绿藻是引起牛乳腺炎的一种重要病原,它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并且给奶牛养殖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牛无绿藻耐高温,可与其他病原菌共同感染牛乳腺,对其使用巴氏消毒法杀灭后仍有部分存活。牛无绿藻乳腺炎在夏季高温季节多发... 牛无绿藻是引起牛乳腺炎的一种重要病原,它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并且给奶牛养殖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牛无绿藻耐高温,可与其他病原菌共同感染牛乳腺,对其使用巴氏消毒法杀灭后仍有部分存活。牛无绿藻乳腺炎在夏季高温季节多发,它的发病率高、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病原学检查易被忽视,目前关于它的有效治疗手段匮乏。为提高人们对牛无绿藻乳腺炎的认识,论文从牛无绿藻乳腺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治与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为牛无绿藻乳腺炎的临床诊治及进一步深入的科学研究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牛无绿藻 发病机制 诊治
下载PDF
小檗碱和大蒜素对香榧绿藻抑制作用研究
16
作者 黄杨 郭明 +3 位作者 孙雨婷 王义平 叶碧欢 陈友吾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70,共7页
为探讨小檗碱和大蒜素对香榧绿藻(Chlorella sp.)生长的抑制作用,设置不同浓度小檗碱和大蒜素,及不同培养时间,分别通过共培养测定其对香榧绿藻的抑制作用、藻细胞密度,并测定小檗碱处理后香榧绿藻叶绿素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 为探讨小檗碱和大蒜素对香榧绿藻(Chlorella sp.)生长的抑制作用,设置不同浓度小檗碱和大蒜素,及不同培养时间,分别通过共培养测定其对香榧绿藻的抑制作用、藻细胞密度,并测定小檗碱处理后香榧绿藻叶绿素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含量分析其抑藻机制;同时通过混合正交试验,研究大蒜素、槐糖脂助剂、培养时间3个因素对香榧绿藻抑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檗碱的抑制效果与浓度和培养时间呈正相关,320μg/mL培养12 d处理的抑制率最高,为85.45%。小檗碱处理的香榧绿藻叶绿素a含量变化与藻细胞密度变化趋势一致,SOD、CAT活性均先升后降,丙二醛含量持续升高。说明小檗碱对香榧绿藻存在低促高抑现象。混合正交试验中,大蒜素320μg/mL+槐糖脂助剂20μg/mL+培养12 d处理的香榧绿藻抑制率最高,为85.50%。说明配合槐糖脂助剂使用,大蒜素有望制备成一种新型的杀藻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绿藻(Chlorella sp.) 小檗碱 大蒜素 抑制率 槐糖脂助剂 酶活性
原文传递
一株盐碱绿藻的SE培养基优化
17
作者 陈凤 董宇 +3 位作者 蔡宏宇 张苏江 雷曼红 孙禹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09-2520,共12页
【目的】优化一株盐碱绿藻的SE培养基,为盐碱藻分子生物学资源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塔里木大学校园内东湖中分离纯化的一株盐碱绿藻进行培养基筛选,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鉴定,研究CaCl_(2)·2H_(2)O、KH_(2)PO_(4)、NaCl、N... 【目的】优化一株盐碱绿藻的SE培养基,为盐碱藻分子生物学资源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塔里木大学校园内东湖中分离纯化的一株盐碱绿藻进行培养基筛选,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鉴定,研究CaCl_(2)·2H_(2)O、KH_(2)PO_(4)、NaCl、NaNO_(3)、MgSO_(4)·7H_(2)O以及pH对其生长的影响,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盐碱绿藻为椭圆形藻。CaCl_(2)·2H_(2)O最适浓度为0.050 g/L,可溶性糖为24.34%,可溶性蛋白为16.55%,总叶绿素为2.000 g/L。KH_(2)PO_(4)最适浓度为0.175 g/L,可溶性糖为10.53%,可溶性蛋白为7.7%,总叶绿素为3.607 g/L。NaCl最适浓度为0.100 g/L,可溶性糖为11.82%,可溶性蛋白为8.57%,总叶绿素为3.385 g/L。NaNO_(3)最适浓度为0.250 g/L,可溶性糖为10.64%,可溶性蛋白为6.10%,总叶绿素为2.731g/L。MgSO_(4)·7H_(2)O最适浓度为0.375 g/L,可溶性糖为12.32%,可溶性蛋白为9.9%,总叶绿素为1.790 g/L。pH最适浓度为9.0,可溶性糖为16.57%,可溶性蛋白为9.46%,总叶绿素为1.985 g/L。1号藻的序列与新颖拟绿球藻属(Pseudochlorococcum sp.)聚簇成一支亲缘关系很相近。【结论】确定了1号盐碱绿藻的分类地位以及SE培养基优化后CaCl_(2)·2H_(2)O的浓度为0.050 g/L,KH_(2)PO_(4)的浓度为0.175 g/L,NaCl的浓度为0.100 g/L,NaNO_(3)的浓度为0.250 g/L,MgSO_(4)·7H_(2)O的浓度为0.375 g/L和pH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绿藻 18S rDNA 形态特性 培养基优化
下载PDF
佐夫色绿藻高产虾青素突变体的筛选及虾青素合成机理研究
18
作者 肖玲 韩丹翔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103,共12页
为了提高佐夫色绿藻(Chromochloris zofingiensis)细胞内虾青素含量,研究通过甲基磺酸乙酯诱变构建了含有20000个单克隆的突变体库,并筛选出一株高产虾青素的突变体12C10。在异养正常培养条件下,当葡萄糖耗完时,12C10虾青素含量比野生... 为了提高佐夫色绿藻(Chromochloris zofingiensis)细胞内虾青素含量,研究通过甲基磺酸乙酯诱变构建了含有20000个单克隆的突变体库,并筛选出一株高产虾青素的突变体12C10。在异养正常培养条件下,当葡萄糖耗完时,12C10虾青素含量比野生型提高74%;缺氮诱导第4天时,虾青素含量比野生型高25%。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在正常培养条件下12C10与野生型在代谢物水平上的差异。与野生型相比,12C10中除谷氨酸外的氨基酸及脂肪酸的合成普遍下降,但是谷氨酸的水平显著提高。氨基酸和脂肪酸合成减少为虾青素合成提供更多的碳骨架、NADPH和ATP。谷氨酸的积累可能一方面刺激了磷酸戊糖途径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促进NADPH的产生,另一方面导致氧自由基产生促进虾青素合成。代谢物组分析结果还表明12C10中虾青素合成的增强可能与乙烯合成的增强有关。研究为进一步通过代谢调控提高C.zofingiensis虾青素含量奠定了基础,对指导C.zofingiensis虾青素积累新工艺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S诱变 虾青素突变体 差异代谢物 佐夫色绿藻
下载PDF
绿藻多糖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9
作者 赵若含 赵净颖 +3 位作者 柏毅承 冯泽伟 贾俊静 豆腾飞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46-151,共6页
绿藻多糖是绿藻中主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抗菌、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绿藻多糖具有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健康状况、促进生长等作用,是动物生产中饲用抗生素的潜在替代品之一。文章主要综述了绿藻多糖... 绿藻多糖是绿藻中主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抗菌、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绿藻多糖具有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健康状况、促进生长等作用,是动物生产中饲用抗生素的潜在替代品之一。文章主要综述了绿藻多糖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绿藻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多糖 生理功能 动物生产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2种混合绿藻的培养基
20
作者 王其鹏 张树林 +2 位作者 张达娟 李淼淼 王鑫鑫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3-1272,共10页
【目的】优化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2种混合绿藻的培养基,为提高混合绿藻的生长速度及推广应用淡水有益藻类混合培养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BG11培养基中适宜普通小球... 【目的】优化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2种混合绿藻的培养基,为提高混合绿藻的生长速度及推广应用淡水有益藻类混合培养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BG11培养基中适宜普通小球藻和斜生栅藻2种混合绿藻增殖的营养盐浓度范围,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显著影响混合绿藻生长的营养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主要营养盐的最佳浓度,并进行混合绿藻培养验证试验。【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相对适宜混合绿藻生长的7种营养盐浓度范围,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显著影响混合绿藻生长的3个营养因素(分别为Na2CO3、K2HPO4和NaNO3)。响应面法分析结果表明,营养因素中NaNO3与K2HPO4交互作用强,对混合绿藻细胞密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得到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NaNO31600.00 mg/L、K2HPO450.85 mg/L和Na2CO332.39 mg/L。使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培养混合绿藻,可显著提高其细胞光合系统PSII最大光能转换效率,混合藻细胞密度最高达36.75×106个/mL,较对照组显著提高24.28%,在整个培养周期内,普通小球藻和斜生栅藻的细胞密度比基本为1.00∶1.00。【结论】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的普通小球藻和斜生栅藻混合绿藻培养基,能实现混合绿藻的高密度培养,可供大规模推广应用淡水有益藻类混合培养技术时参考;培养2种混合绿藻培养基中的Na2CO3、K2HPO4和NaNO3最佳浓度分别为32.39、50.85和1600.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球藻 斜生栅藻 混合绿藻 响应面法 培养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