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配合追踪方法学对病案管理工作效率及编码准确率的影响
1
作者 杨雪梅 《智慧健康》 2025年第1期172-174,178,共4页
目的 观察PDCA配合追踪方法学对病案管理工作效率及编码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本院220例患者的220份病历资料,基于数字表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追踪方法学)与实验组(PDCA配合追踪方法学),比较两组患者病历管理效果... 目的 观察PDCA配合追踪方法学对病案管理工作效率及编码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本院220例患者的220份病历资料,基于数字表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追踪方法学)与实验组(PDCA配合追踪方法学),比较两组患者病历管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甲类病案百分率及编码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编码错误率、病案管理工作效率指标相关数值及病案缺陷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病案管理中PDCA配合追踪方法学可提升病案管理质量、工作效率及编码准确率,降低病案缺陷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追踪方法学 病案管理工作效率 编码准确率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的管理模式在病案室中的管理效果及对编码准确率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杜翠敏 刘林香 聂俊青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4期20-23,共4页
目的探究以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病案管理效果以及对于编码准确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12月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的320份病案资料,采用常规追踪管理的方式对2023年1—6月病案进行病案管理,作为对照组;对2023年7—12月的... 目的探究以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病案管理效果以及对于编码准确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12月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的320份病案资料,采用常规追踪管理的方式对2023年1—6月病案进行病案管理,作为对照组;对2023年7—12月的病案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病案管理,设为观察组,每组病案资料各160份。选择同一批工作人员(n=10)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病案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案的收集时间与归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工作人员的编码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且编码修改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的病案管理失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工作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病案室管理中,有利于减少病案管理失误问题发生,优化病案质量,缩短病案的收集时间和归档时间,提高工作人员的编码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病案室 编码准确率 病案管理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对病案首页编码准确率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林蓉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7期125-128,共4页
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病案首页编码准确率的影响。回顾性分析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7月—2023年6月开具的2150份出院病案,将所有病案按照所接受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实施常规管理的1100份病案纳入对照组,病案开具时间为2022年7月—2... 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病案首页编码准确率的影响。回顾性分析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7月—2023年6月开具的2150份出院病案,将所有病案按照所接受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实施常规管理的1100份病案纳入对照组,病案开具时间为2022年7月—2022年1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1050份病案纳入研究组,病案开具时间为2023年1月—2023年6月。比较两组病案首页编码准确率、病案首页诊断合格率及病案首页信息缺陷率。结果显示,研究组病案首页编码总体准确率为98.76%,高于对照组的9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案首页诊断总体合格率为99.24%,高于对照组的9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案首页信息总体缺陷率为1.05%,低于对照组的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病案管理中,有助于提高病案首页编码准确率与病案首页诊断合格率,有效减少病案首页信息缺陷,提高病案首页编码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病案首页 编码准确率 诊断合格率 信息缺陷率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提高病案ICD-10编码准确率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成明 马兴龙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2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提高病案ICD-10编码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编码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管理开展期间(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抽取9名编码管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在PDCA循环管理开展后(2021年9月—...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提高病案ICD-10编码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编码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管理开展期间(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抽取9名编码管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在PDCA循环管理开展后(2021年9月—2022年9月)抽取9名编码管理人员作为研究组,分别在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随机抽取200份病案,由编码专家组对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情况进行评价,对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后编码准确率差异,以及实施干预前后编码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差异。结果对照组病案编码正确率91.00%显著低于研究组的9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00份病案中错误18份,其中诊断与编码不匹配错误率最高,占错误编码的55.56%,其次为疾病编码未按规则合并,占比33.33%,研究组200份病案中错误7份,其中诊断与编码不匹配占比最高位42.86%,疾病编码未按规则合并占比其次为28.57%;研究组编码人员在错情处理、错情筛查、系统维护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ICD-10编码管理中有助于提高编码准确率和编码人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维持医院病案信息数据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促进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提升的应用价值,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病案 ICD-10编码 编码准确率
下载PDF
PDCA配合追踪方法学对病案管理工作效率及编码准确率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黄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6期5-9,共5页
目的分析病案管理工作中PDCA配合追踪方法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19年2月—2022年2月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20年1月—2022年2月实施PDCA配合追踪方法学管理(观察组,90例),2019年2—12月实施追踪方法学管理(对... 目的分析病案管理工作中PDCA配合追踪方法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19年2月—2022年2月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20年1月—2022年2月实施PDCA配合追踪方法学管理(观察组,90例),2019年2—12月实施追踪方法学管理(对照组,90例)。记录并对比两组病案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病案质量评分、核查病案管理工作效率、病案归档时间、病案编码准确率和修改率等几项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在病案管理工作中干预效果良好,但配合PDCA法能进一步提高病案管理质量,提升其工作效果,同时提高编码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管理 PDCA法 追踪方法学 病案质量 工作效率 编码准确率 效果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的全面质量管理在提高医保病案编码准确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月仙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18期190-191,共2页
目的:研究基于PDCA循环的全面质量管理在提高医保病案编码准确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出院病案首页300份作为对照组,在2019年4月实施PDCA循环法进行质量管理,两年后抽取同期出院病案首页300份作为干预组。比较PDCA... 目的:研究基于PDCA循环的全面质量管理在提高医保病案编码准确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出院病案首页300份作为对照组,在2019年4月实施PDCA循环法进行质量管理,两年后抽取同期出院病案首页300份作为干预组。比较PDCA循环法的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前后病案诊断编码准确率。结果:干预组医保病案编码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保病案编码管理中,采取基于PDCA循环的全面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保病案编码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全面质量管理 医保病案 编码准确率
下载PDF
PDCA配合追踪方法学对病案管理工作效率及编码准确率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凤仪 石晶 周小芳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28期4140-4141,共2页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配合追踪方法学对病案管理工作效率与编码准确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6月采用追踪方法学管理的622份病案资料作为对照组,2019年7月-12月采用PDCA循环管理联合追踪方法学管理的628份病案资料作为观察组。比较...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配合追踪方法学对病案管理工作效率与编码准确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6月采用追踪方法学管理的622份病案资料作为对照组,2019年7月-12月采用PDCA循环管理联合追踪方法学管理的628份病案资料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工作效率与ICD编码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病案收集所需时间、病案归档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ICD编码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配合追踪方法学可提高病案管理工作效率及ICD编码准确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管理 PDCA 追踪方法学 工作效率 编码准确率
下载PDF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病案首页编码准确率的研究
8
作者 邓慧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1期27-29,共3页
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中,病案首页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医疗业务统计与医疗信息化管理提供治疗资料参考与充足信息数据。诊断编码则是病案首页的重要信息,同时也是需要有序管理与重点关注的数据对象,医院病案室编码规范性与准确性在很... 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中,病案首页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医疗业务统计与医疗信息化管理提供治疗资料参考与充足信息数据。诊断编码则是病案首页的重要信息,同时也是需要有序管理与重点关注的数据对象,医院病案室编码规范性与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应用疾病类型分组、费用核算以及指标计算等管理工具。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也直接影响着医院病案室编码管理准确性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讨信息技术对医院病案首页编码准确率的提升作用,并提出后期病案首页编码管理的有效路径,确保信息技术能够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首页 信息技术 编码准确率 医院
下载PDF
全面质量管理在提高病案编码准确率时的应用
9
作者 汪秀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155-157,共3页
通过对医保病案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进一步探讨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医保病案编码准确率的应用效果,从而推动医保病案编码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方法:选取400份住院医保病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200份进行常规病案管理,观察组200份予以全面... 通过对医保病案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进一步探讨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医保病案编码准确率的应用效果,从而推动医保病案编码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方法:选取400份住院医保病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200份进行常规病案管理,观察组200份予以全面质量管理,比较不同管理模式下病案编码编制的正确率,并对病案甲级率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200份观察组病案,病案编码的准确率更高,病案甲级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保病案管理工作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可提高医疗卫生病案管理水平,该方法的编码精度高,在促进病案管理水平提升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质量管理 医保病案 编码准确率 病案甲级率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提高病案管理工作质量和编码准确率的影响
10
作者 刘杨清 张婷 《黑龙江中医药》 2024年第5期126-127,共2页
目的:观察探讨病案管理过程中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提升管理质量及编码准确率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01月至2023年01月在病案室未进行PDCA循环管理的800份病案纳入常规组;于2023年02月至2024年02月在病案室进行PDCA循环管理的800份病案纳... 目的:观察探讨病案管理过程中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提升管理质量及编码准确率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01月至2023年01月在病案室未进行PDCA循环管理的800份病案纳入常规组;于2023年02月至2024年02月在病案室进行PDCA循环管理的800份病案纳入研究组。观察病案管理有无差错,统计两组病案填报有无缺失,比较病案编码准确率,并调查病案管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病案管理差错事件发生率、病案填报缺失率,均显著性的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病案编码准确率以及病案管理满意率,均显著性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病案管理过程中贯彻落实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病案管理质量及编码准确率,有助于病案填报完整,减少病案管理差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 PDCA 编码准确率 满意率
原文传递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提高病案ICD-10编码准确率的影响
11
作者 吕丽敏 《黑龙江中医药》 2023年第6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对于病案ICD-10编码准确率提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的2000例出院病案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12月的1000例作为管理前(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将2022年1月-12月的1000例作为管理... 目的:探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对于病案ICD-10编码准确率提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的2000例出院病案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12月的1000例作为管理前(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将2022年1月-12月的1000例作为管理后(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两组的病案ICD编码错误率发生率、病案ICD编码管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管理后的ICD编码错误率发生明显比管理前更少,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管理后的ICD编码管理质量评分明显比管理前评分更高,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病案ICD-10编码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管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错误率,提高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ICD-10编码 PDCA循环管理模式 编码准确率
原文传递
767例以R编码作为主要诊断的错误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大桥 拥李将 +2 位作者 张文俊 刘福 柳锦婷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5年第10期54-56,共3页
目的:掌握R编码规则,提高主要诊断的正确性和疾病编码的准确率。方法: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R00-99)为标准,采用病案管理系统检索某儿童医院2014年以R编码为出院主要诊断的1 270例病案,并对照病案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以R... 目的:掌握R编码规则,提高主要诊断的正确性和疾病编码的准确率。方法: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R00-99)为标准,采用病案管理系统检索某儿童医院2014年以R编码为出院主要诊断的1 270例病案,并对照病案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以R编码为主要诊断的病案有1 270例,占出院病案总数的2.50%,阅读病案发现存在主要诊断疾病名称书写不规范、主要诊断和疾病编码选择错误共有767例,占60.39%。结论:临床医师对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知识和主要诊断选择原则不熟悉,编码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儿童 ICD-10 R编码 主要诊断选择 编码准确率
下载PDF
基于双向记忆传导的ICD自动编码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凡 杨鑫 +1 位作者 王毅 余俊蓉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3年第6期977-984,996,共9页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探讨国际疾病分类(ICD)自动编码的方法。方法提取50095例来自麻省理工学院下属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集信息齐全患者的诊断报告和诊断编码,实现一种基于双向记忆传导机制的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将记忆传导能力引入...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探讨国际疾病分类(ICD)自动编码的方法。方法提取50095例来自麻省理工学院下属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集信息齐全患者的诊断报告和诊断编码,实现一种基于双向记忆传导机制的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将记忆传导能力引入层级设计的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中。从顺序因果约束和层级关联角度建模,高效捕获诊断文本常见的长序列依赖语境,同时利用层级间特征,提升编码特征重用性。比较本文网络与其他改进网络的性能。结果测试集的平均Macro F1值、Micro F1值、Macro ROC-AUC、Micro ROC-AUC和P@5较其他网络都有所改善,平均预测1名患者的诊断编码只需0.05s。结论经过改进网络设计,能较为准确地实现ICD的自动编码,编码时间相比人工编码大幅缩短,实际应用中可提高编码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编码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准确率 自动编码 深度学习 记忆力机制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编码员特征对住院病案首页编码正确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建平 朱爱霞 +1 位作者 吴植茆 吴良明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2年第4期446-450,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编码员特征对住院病案首页编码正确率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病案编码质量,为推进医院数据统计、DRGs应用及医保付费改革等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采用现状调查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某院2019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住院病... 目的:了解不同编码员特征对住院病案首页编码正确率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病案编码质量,为推进医院数据统计、DRGs应用及医保付费改革等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采用现状调查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某院2019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住院病案520份,对住院病案首页编码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工作年限、专业背景、有无编码培训合格证等特征对编码正确率的影响。结果:≤5年、6~10年、11~20年、>20年工作年限编码员的主要手术/操作编码正确率分别为87.50%、89.89%、93.20%、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30);其他手术/操作编码正确率分别为72.22%、79.41%、93.62%、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26)。病案管理学、统计学、卫生事业管理、护理学及其他专业编码员的其他手术/操作编码正确率分别为93.62%、71.70%、75.00%、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37)。有、无编码培训合格证编码员的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分别为93.79%、8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26);其他手术/操作编码正确率分别为86.96%、7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07)。结论:在主要诊断及手术/操作编码方面,工作年限11~20年、具有专业背景、经培训取得编码培训合格证的编码员编码正确率相对较高,提示工作年限、专业背景、有无编码培训合格证可影响编码质量,应加强编码专业人员引进及培训管理,提高编码质量,保障病案首页数据的准确性及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D 编码员特征 编码准确率
下载PDF
Effects of Mapping Methods on Accuracy of Protein Coding Regions Prediction
15
作者 马玉韬 张成 +2 位作者 杨泽林 李琦 杨婷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12期1802-1806,1860,共6页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major mapping methods for DNA sequence on the accuracy of protein coding regions prediction,and to find out the effective mapping methods.[Method] By taking Approximate Correlatio...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major mapping methods for DNA sequence on the accuracy of protein coding regions prediction,and to find out the effective mapping methods.[Method] By taking Approximate Correlation(AC) as the full measure of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at nucleotide level,the windowed narrow pass-band filter(WNPBF) based prediction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apping methods on prediction accuracy.[Result] In DNA data sets ALLSEQ and HMR195,the Voss and Z-Curve methods are proved to be more effective mapping methods than paired numeric(PN),Electron-ion Interaction Potential(EIIP) and complex number methods.[Conclusion] This study lays the foundation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new mapping methods by using the predicted AC value,and it is meaningful to reveal DNA structure by using bioinformatics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diction accuracy Protein coding regions Mapping method Windowed Narrow pass-band filter
下载PDF
支付方式改革下的医院卫生统计信息管理分析
16
作者 华允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5-8,共4页
文章探讨了支付方式改革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应用的推动作用以及在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评估中的效果。分析了支付方式改革引起的费用增长压力和不合理医疗行为,并探讨了其对医保制度可持续性和推动分级诊疗的影响。探讨了DRG在医院... 文章探讨了支付方式改革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应用的推动作用以及在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评估中的效果。分析了支付方式改革引起的费用增长压力和不合理医疗行为,并探讨了其对医保制度可持续性和推动分级诊疗的影响。探讨了DRG在医院服务质量与效率评估中的作用以及其支付方式改革对医保支付的影响与效果。提出了分级诊疗模式转变对DRG应用的影响。阐述编码准确率对于医院的重要性。在医院卫生统计信息管理的优化策略部分,阐述了支付方式改革对统计信息管理的要求,并强调了信息系统建设与升级策略的重要性。此外,探讨了数据采集与质量保障的关键问题,并介绍了统计分析方法与工具的应用,为医院和医疗机构提供参考,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付方式改革 医院DRG应用 编码准确率 分级诊疗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