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承载力影响因素室内缩尺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
1
作者
彭敏艺
袁杰
+2 位作者
单毅
童华炜
崔杰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5年第3期48-52,共5页
溶洞的存在对桩基的设计和施工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对桩基进行现场试验的效率低且经济效益不高。文中以广州市花都区为工程背景,基于相似理论,利用室内缩尺比例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两大研究手段进行模型加载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溶洞的存在对桩基的设计和施工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对桩基进行现场试验的效率低且经济效益不高。文中以广州市花都区为工程背景,基于相似理论,利用室内缩尺比例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两大研究手段进行模型加载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溶洞直径增大会导致桩端承载力下降且存在边界效应;溶洞顶板厚度增加至4D时,承载力与无溶洞相当;水平距离大于3D时,溶洞对承载力无影响;溶洞远离桩端或无溶洞时,模拟与实测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嵌岩桩
缩尺比例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UHPC连续组合梁抗弯性能试验
被引量:
14
2
作者
王皓磊
孙韬
+3 位作者
刘晓阳
唐宸
王解军
陈爱军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8-233,共16页
为研究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连续组合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完成了2根大比例缩尺模型的静载试验,包括1根钢-UHPC连续组合梁和1根预应力钢-普通混凝土(Normal Strength Concrete,NC)连续组合梁,对其挠度...
为研究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连续组合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完成了2根大比例缩尺模型的静载试验,包括1根钢-UHPC连续组合梁和1根预应力钢-普通混凝土(Normal Strength Concrete,NC)连续组合梁,对其挠度、应力分布、裂缝发生发展模式及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并研究了钢-UHPC连续组合梁的弯矩重分布性能。同时,采用ABAQUS软件中的塑性损伤模型(CDP)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钢-UHPC连续组合梁UHPC板的名义开裂强度为普通组合梁预应力NC板的2.2倍,钢-UHPC连续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约为普通组合梁的1.2倍;UHPC板开裂后裂缝密集、间距小,且以长度较小的微裂纹为主;UHPC板/NC板与钢梁均采用群钉连接,二者相对滑移较小,可有效形成整体共同工作;采用塑性理论计算钢-UHPC连续组合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应考虑UHPC的抗拉强度,与现有组合结构规范公式相比,根据所提出方法计算得到的负弯矩区截面抗弯承载力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考虑UHPC抗拉强度后,钢-UHPC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塑性铰转动能力降低,弯矩调幅需求及有效弯矩重分布能力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超高性能混凝土
大
比例
缩尺
模型试验
抗弯承载能力
钢-UHPC连续组合梁
裂缝发生发展模式
弯矩重分布
原文传递
题名
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承载力影响因素室内缩尺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
1
作者
彭敏艺
袁杰
单毅
童华炜
崔杰
机构
广州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出处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5年第3期48-52,共5页
文摘
溶洞的存在对桩基的设计和施工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对桩基进行现场试验的效率低且经济效益不高。文中以广州市花都区为工程背景,基于相似理论,利用室内缩尺比例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两大研究手段进行模型加载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溶洞直径增大会导致桩端承载力下降且存在边界效应;溶洞顶板厚度增加至4D时,承载力与无溶洞相当;水平距离大于3D时,溶洞对承载力无影响;溶洞远离桩端或无溶洞时,模拟与实测结果吻合。
关键词
岩溶地区
嵌岩桩
缩尺比例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Keywords
karst area
rock-socketed piles
scaled model test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U47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UHPC连续组合梁抗弯性能试验
被引量:
14
2
作者
王皓磊
孙韬
刘晓阳
唐宸
王解军
陈爱军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风工程与桥梁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8-233,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8581)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JJ3188)
风工程与桥梁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903)。
文摘
为研究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连续组合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完成了2根大比例缩尺模型的静载试验,包括1根钢-UHPC连续组合梁和1根预应力钢-普通混凝土(Normal Strength Concrete,NC)连续组合梁,对其挠度、应力分布、裂缝发生发展模式及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并研究了钢-UHPC连续组合梁的弯矩重分布性能。同时,采用ABAQUS软件中的塑性损伤模型(CDP)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钢-UHPC连续组合梁UHPC板的名义开裂强度为普通组合梁预应力NC板的2.2倍,钢-UHPC连续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约为普通组合梁的1.2倍;UHPC板开裂后裂缝密集、间距小,且以长度较小的微裂纹为主;UHPC板/NC板与钢梁均采用群钉连接,二者相对滑移较小,可有效形成整体共同工作;采用塑性理论计算钢-UHPC连续组合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应考虑UHPC的抗拉强度,与现有组合结构规范公式相比,根据所提出方法计算得到的负弯矩区截面抗弯承载力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考虑UHPC抗拉强度后,钢-UHPC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塑性铰转动能力降低,弯矩调幅需求及有效弯矩重分布能力均明显下降。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超高性能混凝土
大
比例
缩尺
模型试验
抗弯承载能力
钢-UHPC连续组合梁
裂缝发生发展模式
弯矩重分布
Keywords
bridge engineering
UHPC
large-scale model experiment
flexural capacity
steel-UHPC continuous composite girder
crack development mode
moment redistribution
分类号
U443.3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承载力影响因素室内缩尺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
彭敏艺
袁杰
单毅
童华炜
崔杰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钢-UHPC连续组合梁抗弯性能试验
王皓磊
孙韬
刘晓阳
唐宸
王解军
陈爱军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