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蒿琥酯通过抑制NLRP3炎性体激活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减轻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被引量:2
1
作者 曹银利 孙亚洲 +2 位作者 崔清洋 何晓敬 李珍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0-422,共13页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5 mg/kg青蒿琥酯组、10 mg/kg青蒿琥酯组、20 mg/kg青蒿琥酯组、6 mg/kg地塞米松组,每组18只。除假手术组外...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5 mg/kg青蒿琥酯组、10 mg/kg青蒿琥酯组、20 mg/kg青蒿琥酯组、6 mg/kg地塞米松组,每组1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建立HIBD模型,假手术组只需分离左颈侧总动脉,不行结扎和氮氧混合气体通气处理。在手术后,各组立刻腹腔注射对应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之后每日一次,共给药5次。末次给药1 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大鼠处死后检测脑含水量,观察大鼠海马CA1区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ELISA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和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脑组织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含胱天蛋白酶募集结构域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10、20)mg/kg青蒿琥酯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脑含水量明显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脑组织和外周血中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NLRP3、ASC、caspase⁃1水平明显降低。结论青蒿琥酯能够改善HIBD新生大鼠的神经功能、缓解脑部损伤、减轻脑水肿,对HIBD起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抑制NLRP3炎性体激活,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缺氧缺血性损伤(hibd) 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 炎性体 神经细胞 凋亡
原文传递
头部贴敷式亚低温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组织中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姚笠 赵霞霞 于立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10期43-44,55,共3页
目的研究头部贴敷式亚低温状态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组织内能量代谢(ATP、ADP和AMP)的变化,探讨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组织的保护机制。方法将88只Wistar新生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常温对照组(CN)、假手术亚低温对照组(CH)... 目的研究头部贴敷式亚低温状态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组织内能量代谢(ATP、ADP和AMP)的变化,探讨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组织的保护机制。方法将88只Wistar新生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常温对照组(CN)、假手术亚低温对照组(CH)、HIBD模型常温恢复组(IN)、HIBD模型亚低温治疗组(IH),每组21只,组内动物再随机分配分为3小组,分别给予常温或亚低温干预,干预持续时间分别为2、6、12h,每个时间点7只动物。结果亚低温治疗组(IH)脑组织中线粒体内ATP、ADP和AMP含量与常温对照组(IN)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头部贴敷式亚低温可保护脑组织,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缺氧缺血性损伤(hibd) 线粒体 能量代谢
下载PDF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对脾bcl-2/bax/fas/fasL mRNA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闫睿 初桂兰 +2 位作者 郑荣秀 牛瑞芳 张飞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37-941,共5页
目的 通过检测脾淋巴细胞凋亡基因bcl-2/bax/fas/fasL mRNA表达水平,探讨缺氧缺血性肭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脾细胞凋亡基因的变化与缺氧时间的关系,以此提供HIBD对于免疫功能影响的理论基础.方法 建立新生大鼠HIB... 目的 通过检测脾淋巴细胞凋亡基因bcl-2/bax/fas/fasL mRNA表达水平,探讨缺氧缺血性肭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脾细胞凋亡基因的变化与缺氧时间的关系,以此提供HIBD对于免疫功能影响的理论基础.方法 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测定脾bcl-2/bax/fas/fasL mRNA 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bcl-2处理组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1).bax处理组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bcl-2/bax处理组比值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fas处理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fasL 1 h和6 h处理组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12 h之后则对照组远高于处理组.fas/fasL对照组较分散,除6 h组外其余组均小于1,处理组较集中,除24 h外均大于1.结论 HIBD可促进脾细胞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减少抑凋亡基因表达;HIBD发生6~12 h是促凋亡基因和抑凋亡基因高峰表达期;HIBD加强了fas/fasL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损伤(hibd) bcl一2 bax fas FASL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A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晨 王利玲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12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Tanshinone ⅡA,TSA)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 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时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7日龄的SD大鼠随机分5组:假手术组、模型...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Tanshinone ⅡA,TSA)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 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时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7日龄的SD大鼠随机分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游离左颈总动脉不结扎,其余组均建立围产期HIBD大鼠模型,低、中、高剂量治疗组TSA用量分别为40 mg/kg、80 mg/kg、160 mg/kg,通过行为学指标观察新生大鼠造模后行为改变,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HIF-1α的表达,HE染色方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HIF-1α原位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染色,显微镜下进行阳性表达对比。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前后行为无差别,其余各组均出现行为异常,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的行为恢复快,且TSA剂量越高,恢复越好。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HIF-1α基因表达明显增多(P <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HIF-1α基因表达更多,且剂量越高,HIF-1α表达量越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SA可能通过上调HIF-1α的表达来保护脑组织,且保护作用和HIF-1α的表达量呈正相关;在一定范围内增加TSA的剂量,可以提高HIF-1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损伤(hibd) 丹参酮ⅡA(TSA) 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动物实验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