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8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托啡诺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小丽 杨昌明 +1 位作者 王婵 邵恳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Butorphanol)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使用0.5~80.0μg/mL的布托啡诺分别处理HeLa细胞24 h,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IC50值。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阴...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Butorphanol)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使用0.5~80.0μg/mL的布托啡诺分别处理HeLa细胞24 h,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IC50值。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阴性对照组(NC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过表达组(HIF-1α组)、布托啡诺组(Butorphanol组)、Butorphanol+HIF-1α组,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小管形成实验分别检测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与血管生成,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裸鼠移植瘤实验检验布托啡诺对宫颈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过表达HIF-1α可显著促进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并上调HIF-1α、VEGF蛋白表达(P<0.05);布托啡诺可有效抑制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及宫颈癌移植瘤生长,并下调HIF-1α、VEGF蛋白表达(P<0.05);布托啡诺对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被HIF-1α的过表达减弱。结论布托啡诺通过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抑制宫颈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 宫颈癌细胞 增殖 迁移 血管生成拟态
下载PDF
瑞香素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对胫骨骨折大鼠骨痂形成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孟繁杰 马青嵩 +1 位作者 陈曼丽 冯跨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182-1186,1192,共6页
目的:探究瑞香素对胫骨骨折大鼠骨痂形成、血管生成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胫骨骨折大鼠模型,将120只胫骨骨折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瑞香素低剂量组(30 mg/kg)、瑞香素中剂量组(60... 目的:探究瑞香素对胫骨骨折大鼠骨痂形成、血管生成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胫骨骨折大鼠模型,将120只胫骨骨折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瑞香素低剂量组(30 mg/kg)、瑞香素中剂量组(60 mg/kg)、瑞香素高剂量组(90 mg/kg)剂量组、瑞香素高剂量+HIF-1α抑制剂YC-1组(90 mg/kg瑞香素+10 mg/kg YC-1),每组24只。另取24只正常大鼠仅暴露胫骨,穿入克氏针,不切断胫骨,设为假手术组。各组大鼠进行相应给药干预8周。X射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并计算骨痂体积。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分析骨折折断处骨痂组织和假手术组相同部位骨组织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密度(BMD)。HE染色观察胫骨骨折处骨组织及假手术组大鼠相同部位骨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计算新生血管数量及血管面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水平。蛋白印迹实验检测胫骨骨折处骨痂组织及假手术组骨膜组织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胫骨骨组织破坏严重,骨小梁稀疏紊乱,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BV/TV、Tb.N、Tb.Th、BMD、新生血管数量及血管面积、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ALP、OCN水平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瑞香素低、中、高剂量组骨组织中骨痂依次增多,骨小梁生成增加且排列有序,毛细血管逐渐丰富,聚集的成骨细胞数量依次增加,骨组织破坏减轻,骨痂体积、BV/TV、Tb.N、Tb.Th、BMD、新生血管数量及血管面积、ALP、OCN、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与瑞香素高剂量组比较,瑞香素高剂量+YC-1组骨痂、骨小梁生成、毛细血管、成骨细胞数量减少,骨组织破坏加重,骨痂体积、BV/TV、Tb.N、Tb.Th、BMD、新生血管数量及血管面积、ALP、OCN、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瑞香素可能通过激活HIF-1α/VEGF信号通路促进胫骨骨折大鼠骨痂形成、血管生成,从而加速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瑞香素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痂形成 血管生成 大鼠
下载PDF
纳布啡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曹艳丽 王俊宽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探究纳布啡(NAL)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培养人胶质瘤细胞U251并将其随机分为U251组、NAL低浓度(NAL-L)组、NAL中浓度(NAL-M)组、NA... 目的探究纳布啡(NAL)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培养人胶质瘤细胞U251并将其随机分为U251组、NAL低浓度(NAL-L)组、NAL中浓度(NAL-M)组、NAL高浓度(NAL-H)组和NAL-H+HIF-1α激活剂(NAL-H+DMOG)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U251细胞存活率;采用克隆平板实验检测各组U251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U251细胞的迁移及侵袭细胞数;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HIF-1α/VEGF信号通路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上皮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N-钙黏蛋白(N-cadherin)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GraphPad Prism 9.0软件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指标差异,采用Tukey’s事后检验进行两两组间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与U251组比较,NAL-L组、NAL-M组及NAL-H组细胞存活率[(62.33±4.51)%、(41.06±3.37)%、(31.32±2.09)%]、克隆形成数量[(162.38±4.97)、(146.03±3.66)、(127.59±2.96)]、迁移及侵袭细胞数[(106.33±2.57,69.60±2.44)、(92.37±2.09,54.70±2.03)、(80.91±1.76,41.66±1.62)]以及细胞中HIF-1α(0.78±0.07、0.61±0.05、0.48±0.04)、VEGF(0.72±0.06、0.60±0.05、0.43±0.03)、Vimentin(0.80±0.07、0.68±0.05、0.47±0.03)、N-cadherin(0.71±0.06、0.56±0.04、0.40±0.03)的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U251组(P<0.05),而E-cadherin表达水平(1.21±0.09、1.47±0.13、1.67±0.17)高于U251组(P<0.05)。在高浓度NAL处理U251细胞的基础上加入HIF-1α激活剂DMOG则逆转了以上指标的变化趋势(P<0.05)。结论NAL能够通过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来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纳布啡 增殖 迁移 侵袭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突发性耳聋听力损失患者血脂代谢、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
4
作者 刘美畅 王金渊 +1 位作者 薛茜 张竞莹 《微循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1-25,31,共6页
目的:观察突发性耳聋(SSNHL)听力损失患者脂代谢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方法:选取103例SSNHL患者作为耳聋组,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听力正常志愿者10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 目的:观察突发性耳聋(SSNHL)听力损失患者脂代谢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方法:选取103例SSNHL患者作为耳聋组,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听力正常志愿者10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血清HIF-1α、VEGF水平,并按照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损失程度<50dB(61例),听力损失≥50dB(42例)]对耳聋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耳聋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清HIF-1α、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失≥50dB的SSNHL患者血清TG、TC、全血黏度、血浆黏度、HIF-1α、VEGF水平均高于听力损失程度<50dB的SSNHL患者(P<0.01)。结论:SSNHL患者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血清HIF-1α、VEGF水平及血液黏度升高与患者的听力损失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听力损失 脂代谢异常 血液流变学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对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的双向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广盛 龙厚清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6-368,共3页
慢性压迫性脊髓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状态,脊髓型颈椎病、椎管狭窄症、后纵韧带骨化症、椎管内肿瘤等均可引起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脊髓受到慢性机械压迫、微循环缺血继发血管和神经损害是其重要的致病原因^[1-3... 慢性压迫性脊髓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状态,脊髓型颈椎病、椎管狭窄症、后纵韧带骨化症、椎管内肿瘤等均可引起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脊髓受到慢性机械压迫、微循环缺血继发血管和神经损害是其重要的致病原因^[1-3]。缺血缺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上调并诱导其下游靶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进而介导一系列信号级联反应^[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 信号通路 双向作用 后纵韧带骨化症 脊髓型颈椎病 HIF-
原文传递
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大鼠代谢、生化指标及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薇 王怀清 +1 位作者 杨建明 王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35-937,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DSP)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代谢、生化指标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48只6~8周龄的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NC组,n=10)和造模组(n=3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DSP)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代谢、生化指标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48只6~8周龄的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NC组,n=10)和造模组(n=38),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造模组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以3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STZ)溶液,制备T2DM大鼠模型。32只成模大鼠以血糖水平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组,n=16)和DSP治疗组(DSP组,n=16),分别灌胃给予等量体积的生理盐水及400 mg·kg^(-1)·d^(-1)的DSP生理盐水混悬液治疗,疗程均为8 w。分别采用AU2700全自动生化仪和自动放射免疫仪测定3组大鼠血清糖脂代谢指标及生化指标水平,采用BNII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检测血清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Alb),显微镜下观察肾皮质组织切片的病理变化及进行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堆积指数的评估,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三组大鼠肾组织中HIF-1α及VEGF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三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显微镜下显示,与NC组比较,DM组及DSP组大鼠的肾小球基底膜及系膜区呈现明显肿胀、扩张,DSP组大鼠的肾小球病变程度较DM组有所减轻;DM组及DSP组大鼠的肾小球ECM堆积指数积分高于NC组,而DSP组低于DM组(P<0.05);三组大鼠血清中糖脂代谢指标水平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比较,DM组及DSP组大鼠血清中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升高,而HDL-C水平降低(P<0.05);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外,DSP组其他指标水平均低于DM组(P<0.05);DM组与DSP组大鼠血清肌肝(Scr)、尿素氮(BUN)、24 h UAlb水平及肾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相对含量均明显高于NC组,而DSP组明显低于DM组(P<0.05)。结论 DSP可有效改善T2DM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延缓肾脏损害进程,其机制可能与HIF-1α/VEGF通路的调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2型糖尿病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途径对鼻息肉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琳红 王维峰 +6 位作者 魏晓丽 李江华 张美佳 朱艳丽 王海燕 牟嘉砾 张淑红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960-964,共5页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途径对低氧培养条件下鼻息肉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NF-κB信号途径与鼻息肉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途径对低氧培养条件下鼻息肉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NF-κB信号途径与鼻息肉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手术切除的鼻息肉及下鼻甲组织标本,取鼻息肉和下鼻甲组织,获得鼻息肉细胞和下鼻甲细胞,进行细胞原代培养,待细胞生长至90%时进行低氧培养;另取体外培养生长至90%的细胞,加入NF-κB抑制剂BAY11-7082(抑制剂处理组),不加抑制剂的细胞作为对照(未加抑制剂组),然后进行低氧培养;分别收取培养0、3、6、9 h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HIF-1α、VEGF、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0 h时比较,低氧培养3、6、9 h时鼻息肉细胞中HIF-1α、VEGF、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但下鼻甲细胞中HIF-1α、VEGF、NF-κB p65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培养6 h时鼻息肉细胞中HIF-1α、VEGF、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氧培养3、9 h时(P<0.05),但低氧培养3 h与9 h时鼻息肉细胞中HIF-1α、VEGF、NF-κB p65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0 h时比较,低氧培养3、6、9 h时未加抑制剂组鼻息肉细胞中HIF-1α、VEGF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低氧培养6 h时未加抑制剂组鼻息肉细胞中HIF-1α、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氧培养3、9 h时(P<0.05),但低氧培养3 h与9 h时未加抑制剂组鼻息肉细胞中HIF-1α、VEGF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培养0、3、6、9 h时抑制剂处理组鼻息肉细胞中HIF-1α、VEGF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培养0 h时,未加抑制剂组与抑制剂处理组鼻息肉细胞中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培养3、6、9 h时,抑制剂处理组鼻息肉细胞中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未加抑制剂组(P<0.05)。结论在低氧条件下,鼻息肉细胞中HIF-1α、VEGF、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加;NF-κB信号通路可能介导了低氧诱导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的过程,进而参与鼻息肉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核转录因子-ΚB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低氧培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Notch信号通路参与马蹄内翻足畸形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真翊 陈曦 王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研究马蹄内翻足畸形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HE染色观察两组胎鼠足踝部组织结构差异,免疫组化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足踝部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HIF-1)、血管内皮生长因... 目的研究马蹄内翻足畸形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HE染色观察两组胎鼠足踝部组织结构差异,免疫组化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足踝部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HI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Notch-1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观察,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足踝部组织结构相对紊乱,组织间隙增大,软组织松散,局部软组织聚集挛缩。免疫组化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足踝部组织HIF-1表达水平下调,Vegf、Notch-1的表达减少。结论HIF-VEGF-Notch信号通路可能与马蹄内翻足畸形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NOTCH信号通路 马蹄内翻足模型
原文传递
益气化瘀中药对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9
9
作者 阙华发 朱元颖 +4 位作者 王云飞 张臻 徐杰男 邢捷 唐汉钧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中药对糖尿病皮肤溃疡气虚血瘀证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7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除8只作正常对...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中药对糖尿病皮肤溃疡气虚血瘀证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7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除8只作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大鼠在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开放性创面的基础上加造气虚血瘀证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贝复济组、益气化瘀组、益气组和化瘀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HIF-1α和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HIF-1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EGF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用药组HIF-1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益气化瘀组HIF-1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贝复济组、益气组和化瘀组(P<0.05或P<0.01),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贝复济组(P<0.01)。益气组与化瘀组HIF-1α和VEGF的表达水平相似,它们与贝复济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益气化瘀中药能明显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气虚血瘀证大鼠的创面愈合,其机制与下调HIF-1α水平、上调VEGF的表达水平和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皮肤溃疡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大鼠
下载PDF
骨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23
10
作者 段鑫 李奇 +4 位作者 林荔军 刘成龙 李志浩 刘登均 张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比较骨关节炎、急性创伤性关节炎、正常人滑膜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了解其在骨关节炎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取骨关节炎患者滑膜、急性半月板或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滑膜、正常人滑膜组织共60... 目的比较骨关节炎、急性创伤性关节炎、正常人滑膜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了解其在骨关节炎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取骨关节炎患者滑膜、急性半月板或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滑膜、正常人滑膜组织共6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HIF-1α、VEGF染色,分析它们在3组病例中的表达差异及相关关系。结果 HIF-1α及VEGF在正常人滑膜中几乎未见阳性表达,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组表达率分别为60%、48%,骨关节炎组表达率分别为86.7%、80%,骨关节炎组表达较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组为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IF-1α与VEGF在急性创伤性滑膜炎、骨关节炎组均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6、0.678。结论 HIF-1α、VEGF在骨关节滑膜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组,它们在滑膜炎滑膜组织中表达具有相关性,共同促进骨关节炎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滑膜炎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白藜芦醇调控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肝癌血管生成的机制
11
作者 毛志方 宋美娇 沈庆林 《广东医学》 2025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肝癌高、低转移潜能细胞系的小鼠模型,并配备低、中、高浓度的白藜芦醇腹腔注射小鼠模型;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肝癌高、低转移潜能细胞系的小鼠模型,并配备低、中、高浓度的白藜芦醇腹腔注射小鼠模型;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小鼠作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小鼠作空白对照组;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白藜芦醇组、环磷酰胺组、空白对照组干预14 d后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HIF-1α、VEGF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肿瘤组织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表达水平,计算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白藜芦醇对肝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HCCLM3移植瘤组环磷酰胺及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抑瘤率分别为62.36%、23.62%、37.18%、48.54%;MHCC97-L移植瘤组环磷酰胺及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抑瘤率分别为68.47%、29.52%、43.58%、56.29%;白藜芦醇各给药剂量组可不同程度下调肝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HIF-1α及VEGF mRNAs及蛋白表达(P<0.01),减少肿瘤组织中MVD(P<0.01)。结论白藜芦醇可抑制肝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肿瘤组织中HIF-1α及VEGF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肝癌 血管生成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
下载PDF
山药多糖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群 吴华 +2 位作者 雷久士 张熙 卜兰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56-58,62,共4页
目的观察山药多糖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药多糖组,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术前7 d,山药多糖... 目的观察山药多糖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药多糖组,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术前7 d,山药多糖组每日给予山药多糖(200 m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缺血再灌注6 h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肾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肾组织HIF-1α、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山药多糖组血清BUN、SCr含量升高(P<0.01),肾组织HIF-1αmRNA、蛋白表达及VEGF 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药多糖组血清BUN、SCr含量降低(P<0.01),肾组织HIF-1α蛋白、mRNA表达及VEGF mRNA表达升高(P<0.01)。结论山药多糖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肾组织HIF-1α表达进而诱导VEGF的表达而达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多糖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大鼠
下载PDF
肿瘤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脑胶质瘤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航 于佳龙 +2 位作者 罗勇 蒋其俊 杨开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人脑胶质瘤107例与正常脑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胶质瘤中的VEGF、HIF-1α与MVD情况,并比较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人脑胶质瘤107例与正常脑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胶质瘤中的VEGF、HIF-1α与MVD情况,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高级别脑胶质瘤组中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级别脑胶质瘤(P<0.05);低级别脑胶质瘤组中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级别脑胶质瘤组中HIF-1α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级别脑胶质瘤(P<0.05);低级别脑胶质瘤组中HIF-1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级别脑胶质瘤组中MVD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级别脑胶质瘤(P<0.05);低级别脑胶质瘤组中MVD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VEGF与HIF-1α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HIF-1α和VEGF的表达上调预示脑胶质瘤病理级别越高,微血管密度计数可快速反映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三者可作为临床判定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 胶质瘤
下载PDF
Tempol预处理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脑内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曹岩岩 丁旭东 +1 位作者 孟凌新 赵柏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讨Tempol预处理对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Tempol预处理组(T组)和常规复苏组(S组),每组24只。S组和T组采... 目的探讨Tempol预处理对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Tempol预处理组(T组)和常规复苏组(S组),每组24只。S组和T组采用窒息后心跳骤停法建立大鼠全脑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C组大鼠仅行气管插管不夹闭窒息。D组于气管夹闭前5 min腹腔注射Tempol 100 mg/kg,S组和C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自主循环恢复后6、12、24和48 h随机抽取6只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后处死取脑内海马组织,HE染色观察细胞组织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检测HIF-1α及VEGF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S组和T组在12、24和48 h时神经功能评分升高(P<0.05)。与S组比较,T组在12、24和48 h时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HE染色可见S组大鼠海马组织24 h和48 h时神经细胞排列散乱,水肿疏松、空泡化,胞核浓缩、深染,细胞弥漫性胀大,胞浆淡染,胞核已有增大,神经细胞和血管周间隙明显增加。与S组比较,T组在24 h和48 h时损伤程度轻、范围小,水肿改变得到改善;与S组比较,T组海马内HIF-1α在12 h和24 h表达明显增强(P<0.05),VEGF在6、12和24 h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 Tempol预处理缺血缺氧损伤的脑组织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激活HIF-1α及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OL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心肺复苏 脑保护
下载PDF
低氧对小鼠缺氧诱导因子-1α、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鲍永霞 吕福祯 马迎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8-411,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低氧时小鼠肺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P5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低氧与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实验用雄性昆明小鼠,分为低氧组与对照组,低氧仓浓度分别为10%、7%、5%。低氧时... 目的:研究低氧时小鼠肺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P5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低氧与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实验用雄性昆明小鼠,分为低氧组与对照组,低氧仓浓度分别为10%、7%、5%。低氧时间分别为3天、6天、9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鼠在低氧条件下肺组织中的HIF-1α、P53和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低氧组HIF-1α、P53和VEGF蛋白表达均增加,并且随低氧时间的延长及低氧浓度的降低而增强,而对照组HIF-1α无表达,P53和VEGF有少量表达(P<0.05);低氧组的MVD也高于对照组;P53,VEGF表达与MVD均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609、0.730与0.691)。结论:HIF-1α/VEGF通路在低氧致小鼠肺组织血管新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53基因的失活可能经HIF-1α/VEGF通路促进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P5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肺组织 小鼠
下载PDF
脑胶质瘤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檀艳丽 方川 +4 位作者 孙贺英 高伟敏 王佳良 丁亚楠 刘海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以及HIF-1α、VEGF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脑胶质瘤组织中HIF-1、VEGF的表...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以及HIF-1α、VEGF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脑胶质瘤组织中HIF-1、VEGF的表达情况及MVD。结果54例脑胶质瘤组织HIF-1α的表达阳性率为61.1%(33/54),VEGF为70.4%(38/54),其表达强度与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及MVD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HIF-1α、VEGF与脑胶质瘤组织中血管生成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可作为有意义的预后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密度
下载PDF
活血化瘀汤对骨折早期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俐 叶俊材 +2 位作者 陈伯仪 王和鸣 张安桢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对骨折早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骨折早期缺氧反应的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72只,造成左胫骨中段闭合折骨标准的骨折模型,术后采用髓内针固定。随机分成活血化瘀汤...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对骨折早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骨折早期缺氧反应的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72只,造成左胫骨中段闭合折骨标准的骨折模型,术后采用髓内针固定。随机分成活血化瘀汤组(麻醉苏醒灌服活血化瘀汤,n=36)和生理盐水组(麻醉苏醒灌服等量生理盐水,n=36),分别于灌胃后1、2、3、5、7、14d处死大鼠,取包括骨折端在内骨折上下各0.5cm的骨质。应用TRPCR技术,动态观察HIF-1αmRNA及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在骨折后2d,骨折端HIF-1αmRNA表达达到高峰;活血化瘀汤组用药后1d及2d,骨折端HIF-1αmRNA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显著性降低(P<0.01);用药后3、5、7、14dVEGF的表达活血化瘀汤组比生理盐水组显著性升高(P<0.01);正常对照组对应组织则不能检测到两者的表达。结论:左胫骨中段闭合骨折引起HIF-1αmRNA及VEGF基因转录和表达发生改变。活血化瘀汤能调控HIF-1α和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活血化瘀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实验研究 早期 HIF- 生理盐水组 VEGF表达 mRNA表达 胫骨中段 麻醉苏醒 髓内针固定 PCR技术 正常对照组 骨折端 SD大鼠 缺氧反应 骨折模型 闭合折骨 动态观察 闭合骨折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沈承澜 沈振斌 陈伟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460-2463,2466,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胃癌增殖、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35例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9年12月—2005年1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胃癌增殖、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35例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9年12月—2005年12月手术的胃癌病例,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标本VEGF、HIF-1α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用K-M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单因素、多因素比较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因素。结果胃癌组织VEGF、HIF-1α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胃癌组织HIF-1α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VEGF、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的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VEGF阳性表达、HIF-1α阳性表达等影响因素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TNM分期、淋巴结转移、HIF-1α阳性表达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HIF-1α在胃癌中是肿瘤耐受缺氧的中心环节,VEGF和HIF-1α的阳性表达可作为判断肿瘤具有高度侵袭转移潜能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COX回归分析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徐国兴 许建斌 胡建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87-490,共4页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DR组,DR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建立糖尿病模型。应...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DR组,DR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建立糖尿病模型。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技术分别于1,3,6mo检测视网膜中HIF-1α与VE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HIF-1α与VEGF蛋白及其mRNA在对照组视网膜中不表达,在DR组中呈进行性表达增强(P<0.05);DR组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605,P<0.05)。结论:DR视网膜中HIF-1α与VEGF表达增强,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