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5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诱导因子-1a血清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及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曾庆娜 黄山 +6 位作者 许健 冯勤颖 张春阳 陈洁 田禾 刘志琴 王荣品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HIF-1a血清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经双源CT检查诊断为无钙化积分和有不同钙化积分的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IF-1a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其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性能。结果 HIF-1a在对照组与... 目的探讨HIF-1a血清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经双源CT检查诊断为无钙化积分和有不同钙化积分的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IF-1a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其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性能。结果 HIF-1a在对照组与不同钙化积分疾病组之间、以及对照组与疾病组之间其血清浓度水平差异显著,疾病组中HIF-1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钙化积分与HIF-1a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HIF-1a其曲线下面积为0.826,诊断阈值为56.53pg/mL,诊断敏感度为73.30%,特异性为73.50%,Youden指数为0.517。结论 HIF-1a在对照组和疾病组中表达不同,与钙化积分呈正相关,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明显,对临床预防和早期诊断冠心病起到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a 冠心病 冠状动脉钙化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a与乳腺癌组织的关系
2
作者 孙媛媛 徐向英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09-312,共4页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a 乳腺癌组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核心调控作用 肿瘤血管生成 factor 肿瘤微环境 核转录因子 缺氧条件下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a和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脑出血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华 夏章勇 +2 位作者 苗滢 李玉芹 陶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灶周缺氧诱导因子-1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a,HIF-1a)和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31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a及血清EPO的表达,并与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脑出血灶周缺氧诱导因子-1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a,HIF-1a)和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31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a及血清EPO的表达,并与健康对照组17例比较。结果31例脑出血灶周HIF-1a表达率为41.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a随出血量增加表达随之升高,大、中量组与对照组及大量组与小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EPO随出血量增加表达随之降低,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大、中量组与小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a随手术时间推迟表达升高,而EPO表达和病程无相关性。HIF-1a和EPO呈负相关(r=-0.432,P<0.05)。结论脑出血后HIF-1a、EPO的表达有明显改变,在灶周低氧所致血管新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a 促红细胞生成素 脑出血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原发性肝癌内外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汉朋 陈伟 吴铭键 《解剖学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原发性肝癌组织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原发性肝癌病例600例,取患者术后肝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肝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a)和血管内皮生...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原发性肝癌组织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原发性肝癌病例600例,取患者术后肝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肝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同时采用CD34染色检测组织血管密度(MVD),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清HIF-1a和TNF-a水平,分析HIF-1a和VEGF的相关性及对原发性肝癌组织微环境中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癌组织中HIF-1a和VEGF均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61.67%和85%,随着血清HIF-1a增加,VEGF的水平亦增加,两者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0.553,P<0.05);肝癌组织中在HIF-1a和VEGF阴性组及阳性组中,MVD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炎性指标TNF-α差有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组织微环境中HIF-1a和VEGF的高表达与新生血管有密切关系,两者可能是促进肿瘤内环境中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外环境中炎症反应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缺氧诱导因子-1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环境
原文传递
缺氧诱导因子-1A上调HMGN5表达并促进骨肉瘤远处转移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珂 徐恩杰 +2 位作者 尹佳 马骁 周许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556-560,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A(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HIF-1A)上调高迁移率核小体结合域5(high-mobility group nucleosome-binding domain 5,HMGN5)表达进而影响骨肉瘤远处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慢病毒感染的方式在骨肉瘤细胞系...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A(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HIF-1A)上调高迁移率核小体结合域5(high-mobility group nucleosome-binding domain 5,HMGN5)表达进而影响骨肉瘤远处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慢病毒感染的方式在骨肉瘤细胞系U2OS内过表达、敲低表达目的基因,我们共获得3组细胞,分别为病毒感染对照组、HIF-1A过表达组、HIF-1A过表达并HMGN5敲低组。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对比骨肉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应用PROMO软件预测并应用荧光定量PCR筛选确定HMGN5的转录因子,Western-blot检测HIF-1A、HMGN5及肿瘤转移相关通路成员表达情况。结果:HIF-1A过表达能上调表达转录因子GATA1进而促进HMGN5的高表达,高表达的HMGN5通过c-jun途径上调MMP-2、MMP-9的表达,最终促进骨肉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结论:HMGN5表达上调是HIF-1A促进骨肉瘤远处转移的重要下游因素,在控制骨肉瘤转移治疗靶点的选择上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a HMGN5 骨肉瘤 转移 分子机制
下载PDF
脓毒症伴发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前列腺素-2和缺氧诱导因子-1a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闵焕娣 胡雅静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864-867,共4页
目的检测前列腺素-2(PGE2)和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在脓毒症伴发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GE2和HIF-1a在脓毒症伴发心力衰竭患者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脓毒症患者(观察组)123例,其中未伴发... 目的检测前列腺素-2(PGE2)和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在脓毒症伴发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GE2和HIF-1a在脓毒症伴发心力衰竭患者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脓毒症患者(观察组)123例,其中未伴发心力衰竭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83例,伴发心力衰竭脓毒症患者(伴发心力衰竭组)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25例作为对照。采集清晨外周血提取血清,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GE2水平,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HIF-1a水平,检测患者舌下微循环状态和心功能;采用Pearson法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PGE2、HIF-1a水平与微循环功能参数灌注血管比例(PPV)、灌注血管密度(PDV)、微血管流动指数(MFI)水平、心功能参数心输出量(CO)、每分钟搏出量(SV)、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脓毒症患者血清PGE2水平与HIF-1a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因素。结果观察组脓毒症患者血清PGE2、HIF-1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伴发心力衰竭组脓毒症患者血清PGE2、HIF-1a水平较脓毒症组明显升高(P<0.05),微循环功能参数PPV、PDV、MFI水平与心功能参数CO、SV、CI、LVEF水平较脓毒症组明显降低(P<0.05);脓毒症患者血清PGE2水平与微循环功能参数PPV、PDV、MFI、心功能参数CI、LVEF水平,血清HIF-1a水平与微循环功能参数PPV、MFI、心功能参数SV、CI、LVEF水平均明显负相关(P<0.05);血清PGE2水平与HIF-1a水平明显正相关(P<0.05);血清PGE2、HIF-1a水平均为影响脓毒症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脓毒症伴发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GE2、HIF-1a水平均明显升高,可能通过共同影响微循环功能和心功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均为影响脓毒症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伴发心力衰竭 血清 前列腺素-2 缺氧诱导因子-1a
下载PDF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a与氧分压及肺动脉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李 李小平 +2 位作者 邱丹 杜飞 杨华军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1623-162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与动脉氧分压及肺动脉压的相关性。方法:共选取20例于2019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20例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与动脉氧分压及肺动脉压的相关性。方法:共选取20例于2019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20例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HIF-1a、动脉氧分压及肺动脉压,并研究其临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HIF-1a表达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动脉氧分压(Pa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IF-1a水平与PaO_(2)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42,P<0.01),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9,P<0.01)。结论: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及血清HIF-1a增高,而动脉氧分压降低,HIF-1a水平与肺动脉压正相关,与氧分压负相关,有利于对肺心病患者病情进行全面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a 动脉氧分压 肺动脉压
下载PDF
TACE术后HCC残留病灶超声造影参数与缺氧诱导因子-1a的相关性
8
作者 盛荣军 董惠惠 李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24期1428-1433,共6页
背景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属于富血供恶性肿瘤,血供状态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能定量分析HCC组织微循环血流状态,继而间接反映其病理学特征,评估疗效,并指导临床治... 背景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属于富血供恶性肿瘤,血供状态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能定量分析HCC组织微循环血流状态,继而间接反映其病理学特征,评估疗效,并指导临床治疗.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治疗后HCC残留病灶的超声造影参数特征,及其与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a,HIF-1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接受TACE术治疗的HCC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残留分为无残留组(52例)和残留组(34例).所有患者术前3 d内,术后30 d均行超声造影检查,测定血流灌注参数:最大强度(maximum intensity,IMAX),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上升时间(rise time,RT),廓清时间(clearance time,WT).同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IF-1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造影血流灌注参数、血清HIF-1a及VEGF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的IMAX、RT、TTP、WT、血清HIF-1a及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无残留组的血清HIF-1a及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超声造影显示,病灶未见明显血流灌注;治疗后,残留组的血清HIF-1a及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残留组的IMAX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残留组的RT、TTP和W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留组治疗后,IMAX与血清HIF-1a水平呈正相关(R^(2)=0.74,P<0.05),TTP、RT、WT均与血清HIF-1a水平呈负相关(R^(2)=0.56,R^(2)=0.42,R^(2)=0.48,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直观反映TACE术治疗后HCC病灶的血流灌注变化,而残留组织的血流灌注参数(IMAX、TTP、RT、WT)与血清HIF-1a水平具有良好相关性,可为临床综合评估TACE术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癌 超声造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a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a反义寡核苷酸对喉鳞癌荷瘤裸鼠化疗的增敏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宏强 李晓明 路秀英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85-89,94,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反义寡核苷酸对荷瘤裸鼠化疗(顺铂)的增敏作用及可能的途径。方法将肿瘤最大直径长至8~10mm的裸鼠,选择20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正义+化疗),B组(反义+化疗),C组(化疗),D组(空白对照),每次注射反义... 目的探讨应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反义寡核苷酸对荷瘤裸鼠化疗(顺铂)的增敏作用及可能的途径。方法将肿瘤最大直径长至8~10mm的裸鼠,选择20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正义+化疗),B组(反义+化疗),C组(化疗),D组(空白对照),每次注射反义寡核苷酸100μg/只(按脂质体:AS-ODN=1∶1进行包裹加入等量的细胞培养液),0.2ml向肿瘤基底部3点以及中央1点注射,隔日注射1次,共8次,前5次注射反义寡核苷酸24h后给予荷瘤裸鼠顺铂(日化疗剂量3mg/kg,共5次)腹腔注射,在最后一次注射反义寡核苷酸24h后将实验鼠脱颈处死,应用流式细胞仪、免疫组化观察肿瘤细胞的凋亡、周期变化及HIF-1α、P53和VEGF蛋白表达。结果反义组凋亡率最大(44.750±5.710),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化疗对照以及正义对照组(P<0.01);反义组细胞G0/G1期比例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其他3组细胞阻滞在G0/G1期,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免疫组化SP法染色显示HIF-1α、P53及VEGF在反义治疗组表达较其他3组明显较少;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反义治疗组的HIF-1α、P53、VEGF蛋白表FI值(0.905±0.141,0.773±0.128,0.848±0.068)明显低于化疗对照以及正义对照组(P<0.01)。结论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反义寡核苷酸联合化疗对肿瘤的抑瘤作用最为明显,对化疗有明显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瘤裸鼠 化疗 增敏 缺氧诱导因子- 反义寡核苷酸
下载PDF
二甲双胍阻断乳腺癌细胞-间质细胞的交互作用:基于抑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10
作者 邵珊 白薇超 +3 位作者 邹鹏程 罗敏娜 赵新汉 雷建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8-436,共9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对乳腺癌肿瘤-间质细胞交互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与乳腺癌细胞共培养,运用二甲双胍进行干预,分为对照组和Met干预组,ELISA及RT-qPCR检测Met对CAFs中HIF-1α、p-AMPK、基质衍生因子-1(...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对乳腺癌肿瘤-间质细胞交互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与乳腺癌细胞共培养,运用二甲双胍进行干预,分为对照组和Met干预组,ELISA及RT-qPCR检测Met对CAFs中HIF-1α、p-AMPK、基质衍生因子-1(SDF-1)和白细胞介素-8(IL-8)等因子的表达变化以及Transwell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运用外源性SDF-1、IL-8干预后,Transwell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运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shRNA或过表达质粒调节CAFs-HIF-1α的表达,以及AMPK-shRNA抑制AMPK的表达,并运用OG和2-OXO调节脯氨酸羟化酶的表达,及运用外源性TGF-β1干预后,Western blot及RT-qPCR检测CAFs中p-AMPK、HIF-1α、SDF-1、IL-8的表达,Transwell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相较于对照组,Met干预组中CAFs的p-AMPK、SDF-1和IL-8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HIF-1α表达水平下降(P<0.05),AMPK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组中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下降(P<0.05)。外源性SDF-1、IL-8干预可降低Met对乳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增加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过表达HIF-1α及运用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OG提高HIF-1α的表达后,可降低Met对CAFs中HIF-1α、SDF-1及IL-8表达的抑制作用,并可降低Met对乳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运用HIF-1α-shRNA及运用脯氨酸羟化酶激活剂2-OXO抑制HIF-1α的表达后,降低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运用AMPK-shRNA抑制p-AMPK的表达后,可降低Met对CAFs中HIF-1α表达的抑制作用,并可降低Met对乳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加入外源性TGF-β1后,可部分降低Met对CAFs中HIF-1α表达的抑制作用,并可部分降低Met对乳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Met通过抑制CAFs-HIF-1α的表达进而发挥阻断乳腺癌细胞-间质细胞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 二甲双胍 磷酸化-AMPK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miRNA-21、白细胞介素-17、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杨晓煜 朱登勤 +4 位作者 庞素蕾 王盼盼 马若巾 马云云 宋春鸽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NA-21)、白细胞介素-17(IL-17)、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64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NA-21)、白细胞介素-17(IL-17)、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64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两组受试者miRNA-21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IL-17、HIF-1α水平。比较两组受试者、不同预后情况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iRNA-21、IL-17、HIF-1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iRNA-21与IL-17、HIF-1α水平的相关性。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NA-21、IL-17、HIF-1α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不同miRNA-21、IL-17、HIF-1α表达情况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miRNA-21、IL-17、HIF-1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不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iRNA-21、IL-17、HIF-1α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iRNA-21与IL-17、HIF-1α水平均呈正相关(r=0.447、0.462,P﹤0.05)。miRNA-21、IL-17、HIF-1α均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miRNA-21、IL-17、HIF-1α联合检测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miRNA-21、IL-17、HIF-1α联合检测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AUC、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miRNA-21、IL-17、HIF-1α高表达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低于miRNA-21、IL-17、HIF-1α低表达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miRNA-21、IL-17、HIF-1α均高表达,且miRNA-21与IL-17、HIF-1α水平均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较好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及预测预后,有助于临床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MIRNA-21 白细胞介素-17 缺氧诱导因子- 相关性 预后 诊断价值
下载PDF
M2型丙酮酸激酶、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12
作者 康燕 黄华民 《癌症进展》 2024年第5期511-515,共5页
目的探讨M2型丙酮酸激酶(PKM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取41例EC患者的E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10例子宫内膜良性疾病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KM2、HI... 目的探讨M2型丙酮酸激酶(PKM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取41例EC患者的E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10例子宫内膜良性疾病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KM2、HIF-1α的表达情况。比较EC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KM2、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及不同临床特征EC患者EC组织中PKM2、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EC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突变型、分化程度为低分化EC患者EC组织中PKM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p53野生型、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脉管浸润的EC患者EC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脉管浸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在E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高。PKM2、HIF-1α表达与EC患者的临床特征有关,或可作为EC患者的有效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M2型丙酮酸激酶 缺氧诱导因子- P53
下载PDF
益肾化湿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参数及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的影响
13
作者 李焕娣 刘维萍 +8 位作者 邵雪 张隆业 郭永力 管仁苹 张彦芬 刘海荣 孙建丽 苏娜 魏鹍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益肾化湿颗粒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参数及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肾内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将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至... 目的探讨益肾化湿颗粒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参数及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肾内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将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至益肾化湿颗粒组(试验组30例,1袋/次,每日3次,口服)或未使用益肾化湿颗粒组(对照组30例),随访12周,试验组及对照组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β_(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肌酐[(102±34)μmol/L与(162±148)μmol/L]、β_(2)微球蛋白[(4.9±2.1)mg/L与(7.5±5.4)mg/L]、肾小球滤过率[(74±26)ml·min^(-1)·1.73 m^(-2)与(59±34)ml·min^(-1)·1.73 m^(-2)]比较,试验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2.43,3.12,P均<0.05)。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77%,而对照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7,P=0.004)。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综合疗效分析有效率分别为77%和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7,P=0.002)。结论益肾化湿颗粒可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进展。目前尚未得出益肾化湿颗粒能通过抑制HIF-1α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发挥肾脏保护作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化湿颗粒 糖尿病肾病 缺氧诱导因子-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蔡晶 乔蕾颖 +2 位作者 胡琳 傅松波 乔成栋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29-233,共5页
糖尿病(DM)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发病机制不明的复杂代谢性疾病。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缺氧环境下被激活,起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通过调节缺氧适应性反应、糖类和脂类代谢以及胰腺β细胞功能参与DM及其并发症的致病过程。本文对HI... 糖尿病(DM)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发病机制不明的复杂代谢性疾病。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缺氧环境下被激活,起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通过调节缺氧适应性反应、糖类和脂类代谢以及胰腺β细胞功能参与DM及其并发症的致病过程。本文对HIF-1的结构、功能及其在DM及其并发症中发病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探索DM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下载PDF
不育症患者精液中性α-葡糖苷酶、缺氧诱导因子-1α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余蔓妮 师帅 薛雨非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4期25-29,共5页
目的探究不育症患者精液中性α-葡糖苷酶(NAG)、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不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依据精液参数分为四个亚组。选择同期体检... 目的探究不育症患者精液中性α-葡糖苷酶(NAG)、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不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依据精液参数分为四个亚组。选择同期体检且有生育史的100例健康男性设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性激素、精液NAG、HIF-1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精液NAG、HIF-1α与精液参数、性激素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精液NAG、HIF-1α对不育症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精液NA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IF-1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精子组、少弱精子组精液NAG、血清睾酮(T)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弱精子组,且弱精子组低于正常组(P<0.05);少精子组、少弱精子组精液HIF-1α、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弱精子组,且弱精子组高于正常组(P<0.05)。研究组精液NAG与HIF-1α、血清FSH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T水平呈正相关(P<0.05);精液HIF-1α与PR、血清T水平呈负相关(P<0.05)。精液NAG、HIF-1α诊断不育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5、0.807,两者联合检测为0.927。结论不育症患者精液NAG低表达,HIF-1α高表达,与相关精液参数、性激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精液NAG、HIF-1α及联合检测诊断不育症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精液参数 中性α-葡糖苷酶 缺氧诱导因子-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牙龈微循环障碍的关系
16
作者 冯加飞 谢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目的: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的表达特点以及HIF-1α与牙龈微循环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3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 目的: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的表达特点以及HIF-1α与牙龈微循环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3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牙周炎分为合并牙周炎组(105例)和未合并牙周炎组(132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F-1α表达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的风险关系。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HIF-1α与牙周炎发生剂量-反应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发生的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HIF-1α、牙龈微循环参数的交互作用。建立结构方程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校正混杂因素后,HIF-1α与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呈正相关。HIF-1α表达水平和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不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和性别无关。HIF-1α、牙龈微循环参数等是牙周炎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HIF-1α和牙龈微循环参数的交互作用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的发病风险。HIF-1α联合牙龈血流量的交互效应最高。结构方程模型整体适配情况较优,能很好地反映各影响因素与牙周炎发生的关系。预测模型区分度、独立性较好。结论:HIF-1α是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的危险因素。HIF-1α和牙龈微循环参数交互作用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牙周炎 缺氧诱导因子- 牙龈微循环 牙周组织
下载PDF
布托啡诺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17
作者 郭小丽 杨昌明 +1 位作者 王婵 邵恳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Butorphanol)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使用0.5~80.0μg/mL的布托啡诺分别处理HeLa细胞24 h,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IC50值。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阴...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Butorphanol)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使用0.5~80.0μg/mL的布托啡诺分别处理HeLa细胞24 h,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IC50值。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阴性对照组(NC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过表达组(HIF-1α组)、布托啡诺组(Butorphanol组)、Butorphanol+HIF-1α组,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小管形成实验分别检测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与血管生成,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裸鼠移植瘤实验检验布托啡诺对宫颈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过表达HIF-1α可显著促进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并上调HIF-1α、VEGF蛋白表达(P<0.05);布托啡诺可有效抑制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及宫颈癌移植瘤生长,并下调HIF-1α、VEGF蛋白表达(P<0.05);布托啡诺对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被HIF-1α的过表达减弱。结论布托啡诺通过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抑制宫颈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 宫颈癌细胞 增殖 迁移 血管生成拟态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调控骨形态发生蛋白9对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18
作者 李祥 丘志河 +3 位作者 谢卫勇 黄刚 闵水平 王安森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27-132,共6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SCs)C3H10T1/2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MSCs C3H10T1/2细胞系,分为5组:NC组(正常培养C3H10T1/2细胞)、Ad-GFP组(转染腺病毒液)、Ad-BMP9组(转染B...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SCs)C3H10T1/2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MSCs C3H10T1/2细胞系,分为5组:NC组(正常培养C3H10T1/2细胞)、Ad-GFP组(转染腺病毒液)、Ad-BMP9组(转染BMP9过表达的腺病毒液)、pcDNA3.1-mRFP组(转染Ad-BMP9+pcDNA3.1空载质粒)、pcDNA3.1-HIF-1α组(转染Ad-BMP9+HIF-1α过表达质粒)。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显色及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C3H10T1/2细胞中ALP活性;采用茜素红S染色检测各组C3H10T1/2细胞钙盐沉积情况,并用吸光度(A)值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C3H10T1/2细胞中BMP9、HIF-1α及成骨分化标志物骨钙素(OC)、骨桥蛋白(OPN)及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Ad-GFP组比较,Ad-BMP9组ALP活性、钙盐沉积、A值及BMP9、HIF-1α、OC、OPN、Runx2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Ad-BMP9组、pcDNA3.1-mRFP组比较,pcDNA3.1-HIF-1α组ALP活性、钙盐沉积、A值及BMP9、HIF-1α、OC、OPN、Runx2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HIF-1α可促进BMP9诱导MSCs C3H10T1/2成骨分化,可能与上调OC、OPN及其下游Runx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骨形态发生蛋白9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通过调控MDA和SOD抑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小胶质细胞焦亡的体外实验研究
19
作者 马新 朵俊 +1 位作者 唐丽红 张文利 《新疆医学》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体外实验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调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小胶质细胞(BV2)焦亡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小胶质细... 目的体外实验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调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小胶质细胞(BV2)焦亡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小胶质细胞急性期氧糖剥夺复氧模型(OGD/R),应用CCK-8法确定模型最佳干预时机。对HIF-1α进行稳定剂GF-4592过表达和HIF-1α小分子干扰RNA(HIF-1α-siRNA)抑制表达,分为空白组(A组)、OGD/R模型组(B组)、OGD/R+FG-4592干预组(C组)、OGD/R+siRNA阴性对照组(D组)、OGD/R+HIF-1α-siRNA组(E组)。通过CCK-8法检测5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焦亡情况。ELISA检测MDA、SOD、细胞上清IL-18、IL-1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组HIF-1α、GSDMD-D、GSDMD-N、cle-Caspase-1和NLR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确定缺氧6 h复氧12 h为最佳干预时间。与B组和D组比较,C组细胞增殖升高,细胞焦亡降低,MAD、SOD、IL-18、IL-1β水平显著降低,GSDMD-D、GSDMD-N、cle-Caspase-1和NLRP3靶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E组细胞增殖降低,细胞焦亡增加,MAD、SOD、IL-18,IL-1β,GSDMD-D、GSDMD-N、cle-Caspase-1和NLRP3靶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HIF-1α因子能有效调控小胶质细胞焦亡。HIF-1α可能通过调控MDA和SOD抑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小胶质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小胶质细胞焦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