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平原饮用地下水碘分布及碘盐分区供应探讨 被引量:13
1
作者 钱永 张兆吉 +2 位作者 费宇红 陈京生 李亚松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4,共6页
自20世纪末实施全面加碘盐以消除碘缺乏病政策以来,我国碘缺乏病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但高碘致病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基于4 136组饮用地下水碘数据分析了华北平原饮用地下水碘的空间分布及其水文地质效应,并基于流行病学... 自20世纪末实施全面加碘盐以消除碘缺乏病政策以来,我国碘缺乏病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但高碘致病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基于4 136组饮用地下水碘数据分析了华北平原饮用地下水碘的空间分布及其水文地质效应,并基于流行病学提出了饮用水合理碘含量限值的建议,据此将华北平原划分为极缺碘水区(≤4 μg·L-1)、缺碘水区(>4~8μg·L-1)、适碘水区(>8~50 μg·L-1)、可饮用碘水区(>50~100 μg·L-1)、高碘水区(100~200 μg·L-1)和超高碘水区(>200 μg·L-1).针对不同分区计算了食盐的合理加碘量,并从饮用水碘含量的角度将华北平原划分为需用加碘盐区、不需加碘盐区和不宜加碘盐区,这对于指导该区加碘盐政策的科学优化、解决食盐加碘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科学指导意义.研究发现,受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循环特征控制,缺碘饮用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燕山—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及黄河冲洪积平原濮阳段,尤其近山的冲洪积平原是极缺碘饮用地下水的分布区;高碘地下水则主要分布在黄河冲洪积平原、东部滨海平原.计算结果表明,极缺碘水区与缺碘水区为需用加碘盐区,目前使用的20~ 50 μg·g-1加碘盐能满足人体碘需求;适碘水和可饮用碘水区为不需加碘盐区,食盐碘含量应不大于9.2 μg·g-1;高碘水和超高碘水区为不宜加碘盐区,建议仅供应无碘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地下 乏病(IDD) 缺碘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