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罗非班联合双抗治疗对致残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网明 田荣华 崔春霞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4期407-411,共5页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双抗治疗对致残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小卒中患者154例,根据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观察与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双抗治疗对致残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小卒中患者154例,根据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观察与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 RS)、血小板参数变化、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20%(71/77)]与对照组[83.16%(64/7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2,P>0.05)。在NIHSS、m RS评分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全部出现下降情况,观察组[分别为(1.13±0.19)分,(1.30±0.33)分]相较于对照组[分别为(1.36±0.21)分,(1.62±0.35)分]更低(t=7.126、5.837,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PV、PDW[分别为(9.15±1.26) fl、(12.14±1.63)%]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03±1.35) fl、(13.28±1.67)%],PCT[(0.35±0.06)%]高于对照组[(0.28±0.04)%](t=8.933、4.286、8.518,均P<0.05)。观察组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6.49%(5/77)、3.89%(3/77)]与对照组[分别为12.98%(10/77)、7.79%(6/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7、0.472,均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双抗治疗可有效改善致残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血小板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且不会增加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残性缺血性小卒中 替罗非班 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复发 神经功能 血小板功能
下载PDF
肾小球滤过率与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2
作者 祝昕宇 尹世琦 +2 位作者 房佳乐 张潇逸 刘睿龙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急性缺血性小卒中(AIM)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IM患者126例,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和非END组。对比两组基础资... 目的探讨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急性缺血性小卒中(AIM)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IM患者126例,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和非END组。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实验室指标以及eGFR水平,分析eGFR与AIM患者出现END的关系。结果END组年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血清Hcy水平高于非END组,eGFR水平低于非END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大、NIHSS评分高、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高及eGFR下降与AIM患者发生END存在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NIHSS评分、Hcy联合eGFR预测AIM后发生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890,联合预测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单项指标(P<0.01),联合预测特异度与单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下降与AIM患者END的发生有关,是导致END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NIHSS评分、血清Hcy水平及eGFR有助于对AIM患者END的风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小卒中 肾小球滤过率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毫针刺法联合真方白丸子对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脑血管储备功能及预后结局的影响
3
作者 张军莉 吕新建 +1 位作者 郎霞萍 王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6期522-525,共4页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我国发病率高达345.1/10万,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80%以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复发率[1]。缺血性小卒中是缺血性卒中的特殊类型,常表现为突发的眼睛模糊、单侧肢体或面部麻木、无力、言语不清、头痛等...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我国发病率高达345.1/10万,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80%以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复发率[1]。缺血性小卒中是缺血性卒中的特殊类型,常表现为突发的眼睛模糊、单侧肢体或面部麻木、无力、言语不清、头痛等,但症状轻微且持续时间短暂。缺血性小卒中需及时治疗,以免反复发作,加重病情。但目前常规西医治疗疗效不理想,停药后复发率高[2-3]。缺血性小卒中可归属于中医“中风”范畴,与风痰瘀滞经络、脑窍失养密切相关。本研究所用真方白丸子具有祛风通络、燥湿化痰的功效,而毫针刺法常用于调节经络、气血,本次研究旨在观察毫针刺法联合真方白丸子治疗对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的影响,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小卒中 毫针刺法 真方白丸子 脑血管储备功能 认知功能 预后
下载PDF
基于PWI技术探讨通督调神针刺预处理对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脑血流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四芳 韩为 +5 位作者 储浩然 王颖 柳刚 孙道东 张国庆 张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124-127,共4页
目的:基于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技术探讨通督调神针刺预处理对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56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28例)和药物组(28例)。针刺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预处理,主穴腰阳关、命门、至阳、神道、大椎、风... 目的:基于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技术探讨通督调神针刺预处理对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56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28例)和药物组(28例)。针刺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预处理,主穴腰阳关、命门、至阳、神道、大椎、风府、百会等,每天针刺1次,每周7次。药物组给予尼莫地平片,30 mg,每天晚上口服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28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并应用PWI技术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针刺组和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9.3%和92.3%。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分值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针刺组中医证候评分与药物组比较,分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治疗前后PWI各参数(rCBV、rCBF、rMTT、rTTP)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针刺组PWI各参数(rCBV、rCBF、rMTT、rTTP)结果与药物组比较,数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预处理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对改善其脑血流灌注情况与药物组疗效相当,均能有效降低严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 预处理 缺血性小卒中 磁共振灌注成像 脑血流
原文传递
516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SSS-TOAST分型结果及颅内梗死灶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游文霞 钟剑萍 +3 位作者 欧阳基鹏 黎宏庄 杨少民 胡秋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9-13,共5页
目的观察516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的SSS-TOAST分型情况,并分析颅内梗死灶的特点。方法缺血性小卒中患者516例,进行SSS-TOAST分型,观察颅内梗死灶情况。收集患者年龄、Essen卒中风险分层量表(ESRS)评分、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头... 目的观察516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的SSS-TOAST分型情况,并分析颅内梗死灶的特点。方法缺血性小卒中患者516例,进行SSS-TOAST分型,观察颅内梗死灶情况。收集患者年龄、Essen卒中风险分层量表(ESRS)评分、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弥散加权成像(DWI)、颈部血管检查等资料,并在不同SSS-TOAST分型间进行比较。结果 516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SSSTOAST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174例(33.72%)、心源性脑栓塞型39例(7.56%)、小动脉闭塞型229例(44.38%)、其他原因11例(2.13%)、原因不明63例(12.21%),主要类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小动脉闭塞型,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大动脉狭窄、90 d mRS评分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小动脉闭塞型(P均<0.05)。357例(69.19%)颅内梗死灶为孤立性病灶,其中231例(64.71%)病灶在皮层下、深部白质、基底节等常见位置;159例(30.81%)为多发病灶。282例(54.65%)患者颅内梗死灶直径(或之和)<20 mm,234例(45.35%)直径(或之和)≥20 mm。本组缺血性小卒中患者颅内梗死灶多为孤立性病灶,多数病灶大小<20 mm,孤立性病灶多位于常见位置(P均<0.05)。结论缺血性小卒中患者SSS-TOAST分型多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小动脉闭塞型,前者合并大动脉狭窄和预后不良比例更高;缺血性小卒中患者颅内梗死灶多为常见位置的孤立性病灶,但部分患者颅内梗死灶直径≥20 mm,多发梗死灶者也占一定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缺血性小卒中 大动脉粥样硬化 小动脉闭塞
下载PDF
缺血性小卒中复发及复发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区腾飞 潘速跃 +4 位作者 杨洁 李艳秋 李永鸿 李荣 王金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86-1788,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小卒中复发及复发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跟踪随访我院神经内科284例首次住院并确诊为缺血性小卒中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尚未复发组和复发组单因素分析比较,卒中史、颅... 目的:探讨缺血性小卒中复发及复发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跟踪随访我院神经内科284例首次住院并确诊为缺血性小卒中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尚未复发组和复发组单因素分析比较,卒中史、颅内动脉狭窄、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病、酗酒史、冠心病等因素在统计学上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未复发大卒中组和复发大卒中组比较,颅内动脉狭窄、高血压病、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亚型、穿支动脉疾病(penetrating artery disease,PAD)等因素,在统计学上差异存在显著性;(2)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卒中史、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因素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颅内动脉狭窄、PAD等因素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针对高血压病、冠心病、颅内动脉狭窄、PAD等独立危险因素,做好缺血性小卒中二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亚型 缺血性小卒中 穿支动脉疾病
下载PDF
阿替普酶对28例急性缺血性小卒中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3
7
作者 金鑫 潘雪微 +2 位作者 奚振华 张震中 马小董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7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小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浙江省海盐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使用阿替普酶的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共28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28例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为对照组。观察阿...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小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浙江省海盐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使用阿替普酶的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共28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28例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为对照组。观察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同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方式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结果缺血性小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7 d时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替普酶可快速改善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相对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患者未增加其出血风险。但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住院7 d时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缺血性小卒中 NIHSS评分 出血事件发生率
下载PDF
浅析导致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8
作者 龚洁芹 沈慧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9期38-39,共2页
目的 :探讨导致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100例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情况将... 目的 :探讨导致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100例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情况将其分成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n=50)和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n=50)。对这两组患者患有基础疾病的情况、空腹血糖的水平、总胆固醇的水平、甘油三酯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脑梗死灶分布的情况和脑梗死区域血管狭窄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从中找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相比,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糖尿病的发病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率、空腹血糖的水平、总胆固醇的水平、甘油三酯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相比,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中患有皮质下梗死、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和脑梗死区域血管狭窄的人数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患有皮质下梗死是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4.369,95%CI为1.399-13.569,P=0.01)。结论 :导致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其患有皮质下梗死。临床医生应对上述情况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 皮质下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抗凝剂与抗血小板剂预防老年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疗效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燕 高云飞 刘霞 《血栓与止血学》 2021年第2期262-263,共2页
目的探讨抗凝剂与抗血小板剂预防老年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疗效。方法以80例老年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为对象,分为抗凝组与抗血小板组。比较两组卒中复发情况。结果抗凝组与抗血小板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卒中复发率比较未见差... 目的探讨抗凝剂与抗血小板剂预防老年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疗效。方法以80例老年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为对象,分为抗凝组与抗血小板组。比较两组卒中复发情况。结果抗凝组与抗血小板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卒中复发率比较未见差异(P>0.05)。抗凝组与抗血小板组卒中复发患者症状(头痛、呕吐、抽搐)、体征(意识障碍、瘫痪、病理反射)的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抗凝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抗血小板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Fbg)、甘油三酯(TG)水平均降低(P<0.05),两组间全血粘度、Fbg、TG比较无差异(P>0.05)。抗凝组患者4例(10.00%)发生大便潜血阳性,抗血小板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4.211,P=0.040)。结论应用抗凝剂与抗血小板剂预防老年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疗效相当,但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剂 抗血小板 老年缺血性小卒中 复发
下载PDF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缺血性小卒中临床观察
10
作者 庄俊鸿 夏鹰 杨国帅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24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缺血性小卒中(MI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MIS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加予注射用阿替...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缺血性小卒中(MI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MIS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加予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联合注射用奥拉西坦静脉滴注。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P <0.05);两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3.92%比13.73%,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蒙特利尔认知量表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1.76%比5.88%,P> 0.05)。结论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奥拉西坦治疗MIS,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小卒中 阿替普酶 奥拉西坦 炎性因子 血液流变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波立维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小卒中30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明 涂明义 +2 位作者 郭宏伟 刘迪 皇甫留杰 《内科》 2014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波立利维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小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小卒中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100... 目的探讨波立利维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小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小卒中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100 mg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采用波立维75 mg联合拜阿司匹林100 mg抗血小板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波立利维联合拜阿司匹林可有效治疗和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小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立维 拜阿司匹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小卒中 临床疗效评价 血性事件发生率
下载PDF
脑白质病变对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盼盼 孟彦宏 +1 位作者 宋亚雪 王建华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4,10,共5页
目的探讨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对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56例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NIHSS≤5分),Fazekas视觉评分法评估WMLs,其中无WMLs者49例,轻度WMLs者77例,重度WMLs 30例。... 目的探讨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对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56例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NIHSS≤5分),Fazekas视觉评分法评估WMLs,其中无WMLs者49例,轻度WMLs者77例,重度WMLs 30例。联合认知筛查量表MMSE和MoCA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分析WMLs对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90 d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156例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正常组85例,认知障碍组7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W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正常组患者WMLs(1.2±1.13)分,认知障碍组患者WMLs(1.62±1.07)分;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WMLs患者例数分别为51例(60.00%)和56例(78.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MLs严重程度影响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90 d后MMSE分数和MoCA分数,且影响MMSE的定向力、即刻回忆、语言认知域,也影响MoCA的视空间、执行功能、抽象、定向认知域。结论WMLs影响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90 d后认知功能,主要影响执行功能、视空间及信息处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变 缺血性小卒中 认知功能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对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小飞 张为艳 +6 位作者 王建红 刘玉婷 王珺 西颖 郝菲 吴江 窦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7期818-820,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狭窄对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短期内卒中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观察113例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在发病后7d、30d、90d内卒中的复发率,并通过脑CT血管成像(CTA)评估血管狭窄情况,分析脑血管狭窄的程度与卒中复发率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脑血管狭窄对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短期内卒中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观察113例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在发病后7d、30d、90d内卒中的复发率,并通过脑CT血管成像(CTA)评估血管狭窄情况,分析脑血管狭窄的程度与卒中复发率的关系。结果小卒中患者发病后7d、30d、90d内的卒中复发率依次为:7.08%、9.73%、11.50%。71例患者接受了CTA检查,其中血管正常组28例,7d、30d、90d内卒中发病率分别为0、1例(3.57%)、1例(3.57%);血管轻度狭窄者19例,7d、30d、90d内发生卒中率分别为0、1例(5.26%)、2例(10.53%);血管中度狭窄者13例,7d、30d、90d内发生卒中数分别为2例(15.38%)、2例(15.38%)、3例(23.08%);血管重度狭窄和闭塞者11例,7d、30d、90d内发生卒中为4例(36.36%)、4例(36.36%)、5例(45.45%)。脑血管狭窄组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脑卒中复发率较脑血管正常者明显增高(P<0.001)。不同程度脑血管狭窄的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病后90d内卒中复发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risk,RR)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2.95[95%CI(0.29,13.03),P=0.36]、6.46[95%CI(0.74,16.34),P=0.09]、10.77[95%CI(1.40,18.14),P=0.02]。结论卒中复发事件多见于病后1周内,复发性缺血事件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减少。合并中重度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较脑血管无明显狭窄的患者卒中复发风险大,脑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短期内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小卒中 脑CT血管成像 复发风险 累计生存率
下载PDF
血清Hcy、MCP-1表达与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复发脑卒中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道日 吴若 黄有攀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770-77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表达与缺血性小卒中(MIS)患者复发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万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3例MIS患者,根据治疗后1年内是否复发脑卒中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表达与缺血性小卒中(MIS)患者复发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万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3例MIS患者,根据治疗后1年内是否复发脑卒中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比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及血清Hcy、MCP-1水平,分析Hcy、MCP-1对MIS患者复发脑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253例MIS患者1年内复发脑卒中37例,复发率14.62%。复发组年龄及血清Hcy、MCP-1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Hcy和MCP-1水平是MIS患者复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Hcy联合MCP-1预测MIS患者复发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预测灵敏度为89.2%,特异为75.5%。结论 血清Hcy和MCP-1的表达与MIS患者复发脑卒中密切相关,对早期预测再发脑卒中风险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小卒中 复发脑卒 同型半胱氨酸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短程双抗治疗缺血性小卒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雪 陈亚平 陈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1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波立利维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小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72例缺血性小卒中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2组均采用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100mg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采用波立维(帅泰)首次... 目的探讨波立利维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小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72例缺血性小卒中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2组均采用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100mg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采用波立维(帅泰)首次300mg,负荷计量,次日75mg联合拜阿司匹林100mg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治疗后对2组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立维联合拜阿司匹林可有效治疗和控制缺血性小卒中,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立维 拜阿司匹林 双联抗血小板 前循环 后循环 缺血性小卒中 临床疗效评价 血性事件
下载PDF
缺血性小卒中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张军莉 郎霞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5期89-92,共4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小卒中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就诊的100例缺血性小卒中被检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被检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收... 目的分析缺血性小卒中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就诊的100例缺血性小卒中被检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被检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收集完整的临床资料,记录两组被检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被检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病一季度的MoCA评分高于患病一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病一年MoCA评分与患病一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病一年MoCA评分低于患病一季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病一周的MoCA评分及患病一年的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病一季度MoC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病一季度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评分高于患病一周,患病一年LOTCA评分低于一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病一年后LOTCA评分与一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病一周、患病一季度及一年的LOTC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病一季度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患病一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病一年的MMSE评分与患病一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病一年的MMSE评分低于患病一季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病一周、一季度及一年的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缺血性小卒中被检者进行MoCA量表评价,发现该类被检者在患病后存在广泛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提示应高度重视缺血性小卒中病发后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以便进行早期干预,降低进一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小卒中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改善进展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酶原及C-反应蛋白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李明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0期3007-3009,共3页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钠改善进展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酶原及C-反应蛋白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11例进展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6例在...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钠改善进展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酶原及C-反应蛋白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11例进展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D-二聚体、纤维蛋白酶原、C-反应蛋白、C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7%高于对照组72.73%(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D-二聚体、血清hs-CRP以及C3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通过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小卒中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进展性缺血性小卒中 D-二聚体 纤维蛋白酶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小卒中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杨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4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缺血性小卒中(IS)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8例IS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和联合用药治疗组,各34例。对阿司匹林治疗组予以阿司匹林单一用药治疗,对联合用药治疗组予以阿司...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缺血性小卒中(IS)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8例IS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和联合用药治疗组,各34例。对阿司匹林治疗组予以阿司匹林单一用药治疗,对联合用药治疗组予以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1年内复发率、1年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阿司匹林治疗组的NIHS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用药治疗组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阿司匹林治疗组(P<0.05)。联合用药治疗组的1年内复发率及1年后QOL评分均明显优于阿司匹林治疗组(P<0.05)。结论对IS患者予以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小卒中(IS)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联合用药 复发率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缺血性小卒中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龙飞 杨庆 +2 位作者 刘春燕 曾莉钧 李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0-963,共4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高血压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60例(观察组)及与之年龄、性别匹配的高血压患者6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用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评价自主神经功能...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高血压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60例(观察组)及与之年龄、性别匹配的高血压患者6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用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评价自主神经功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评分。比较两组年龄、心率、合并症、SCOPA-AUT及HAM-D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抑郁症发生率、SCOPA-AUT、及HAM-D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AM-D>8〔标准偏回归系数(β)=0.142,比值比(OR)=3.251,P=0.009〕和年龄>60岁(β=0.180,OR=1.972,P=0.003),是观察组SCOPA-AUT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性缺血性小卒中后容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其发生与卒中后抑郁症和高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缺血性小卒中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原文传递
采用手握法进行等张抗阻训练对高血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杰 张文芳 +2 位作者 许宏飞 曹欣娣 金阳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24期1850-1854,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手握法进行等张抗阻训练对高血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高血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探讨采用手握法进行等张抗阻训练对高血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高血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手握法进行等张抗阻训练干预。采用TM.2430型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及P1200A—A动态心电监测仪进行24h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监测,对2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及心率变异性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24h收缩压变异系数和24h舒张压变异系数分别为(10.16±1.95)、(12.6±7.15)%,对照组分别为(12.92±2.79)、(17.38±4.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0、4.435,均P〈0.05);干预组的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全程内差值超过50ms的连续正常R-R间期所占的百分率、三角指数4项分别是(173.3±58.5)ms、115.9±74.4、(54.8±24.1)%、53.3±15.1,对照组分别是(128.7±40.2)ms、82.1±35.2、(39.9±17.1)%、30.6±1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39--3.207,均P〈0.05)。结论采用手握法进行等张抗阻训练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提高其心率变异性,利于疾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握法 等张抗阻训练 高血压缺血性小卒中 血压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