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9篇文章
< 1 2 2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水网箱养殖对海域水质及底质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1
作者 葛伟宏 王兴强 苏家齐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1期73-78,共6页
近年来,中国对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的研发和实践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种类型的深水网箱为水产养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通过深水网箱养殖与近岸网箱养殖相比较,阐明了深水网箱养殖对水环境及表层沉积环境的影响远小于近岸网箱养殖,深水网... 近年来,中国对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的研发和实践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种类型的深水网箱为水产养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通过深水网箱养殖与近岸网箱养殖相比较,阐明了深水网箱养殖对水环境及表层沉积环境的影响远小于近岸网箱养殖,深水网箱养殖利用远海强大的水动力,以及更强的自净化能力,降低养殖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深水网箱不但养殖效率更高,成鱼质量更好,是国内外未来海水养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网箱养殖 水环境 表层沉积环境 成鱼质量
下载PDF
网箱养殖对库区水环境的影响——以百色水利枢纽库区为例
2
作者 高亚洲 李梓君 +1 位作者 房志达 刘燕玲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了探讨网箱养殖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该文以百色水利枢纽库尾网箱养殖水域为研究区,于2023年8月及12月对网箱区内、外、对照点的水环境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网箱养殖对养殖区域pH、DO、COD_(Mn)、NH_(3)-N等影响明显,网... 为了探讨网箱养殖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该文以百色水利枢纽库尾网箱养殖水域为研究区,于2023年8月及12月对网箱区内、外、对照点的水环境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网箱养殖对养殖区域pH、DO、COD_(Mn)、NH_(3)-N等影响明显,网箱养殖区水体pH 8月明显降低0.7,12月降低0.2。网箱区DO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点,8月平均降低约2 mg/L,12月平均降低约2.2 mg/L;(2)养殖水域叶绿素a含量8月明显高于对照点,最高浓度达到对照组的2.83倍;12月低于对照点,最高浓度达到对照组的0.8倍;(3)网箱养殖活动明显增加了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8月NH_(3)-N的浓度最高达到0.645 mg/L,TN、TP的浓度最高为3.28 mg/L和0.06 mg/L;12月NH_(3)-N的浓度最高达到0.609 mg/L,TN、TP的浓度最高为1.06 mg/L和0.04 mg/L;养殖水域整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养殖 水环境 溶解氧
下载PDF
福建三都澳海域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3
作者 陈庆荣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具有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生态环保、拓展养殖生产空间等特点,发展前景广阔。本文简述福建省三都澳海域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现状,剖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地区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 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具有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生态环保、拓展养殖生产空间等特点,发展前景广阔。本文简述福建省三都澳海域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现状,剖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地区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都澳 发展现状及对策 生态环保 对策建议 安全优质 前景广阔 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下载PDF
海水池塘日本对虾接力石斑鱼网箱养殖技术
4
作者 倪红军 周斌 +5 位作者 李萌 李今朝 宋凯 孙福先 王胜亮 胡占杰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期69-70,共2页
沧州沿海现有育苗企业110多家,工厂化育苗养殖水体70余万米^(3),海水池塘、盐田汪子养殖面积30余万亩,多以养殖南美白对虾、梭子蟹为主。多年来对虾、梭子蟹池塘养殖出现了养殖产量不稳定、养殖经济效益下滑的状况。2020年临港海益水产... 沧州沿海现有育苗企业110多家,工厂化育苗养殖水体70余万米^(3),海水池塘、盐田汪子养殖面积30余万亩,多以养殖南美白对虾、梭子蟹为主。多年来对虾、梭子蟹池塘养殖出现了养殖产量不稳定、养殖经济效益下滑的状况。2020年临港海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始进行石斑鱼苗的工厂化繁育生产,2021年在日本对虾养殖池塘布设网箱养殖石斑鱼并获得成功,实现了同一池塘养殖两茬日本对虾、接力养殖石斑鱼的多品种养殖,鲜活石斑鱼销往北京、天津等城市,养殖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池塘养殖 工厂化育苗 水产养殖 梭子蟹 石斑鱼 网箱养殖 养殖面积
下载PDF
刘家峡水库网箱养殖容量估算
5
作者 苏子郡 杜岩岩 +4 位作者 史小宁 杨濯羽 杨顺文 王太 宋福俊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为促进刘家峡水库水环境保护与渔业可持续发展,2022年2月—2023年12月,每2个月对刘家峡水库12个监测点位开展水质等环境监测,分析氮、磷含量,以磷为水体营养物的限制因子,依据《甘肃省地表水功能区划(2012—2030年)》对刘家峡水库水功... 为促进刘家峡水库水环境保护与渔业可持续发展,2022年2月—2023年12月,每2个月对刘家峡水库12个监测点位开展水质等环境监测,分析氮、磷含量,以磷为水体营养物的限制因子,依据《甘肃省地表水功能区划(2012—2030年)》对刘家峡水库水功能要求,运用《大水面增养殖容量计算方法》,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质总磷限值0.025 mg/L为上限,估算出刘家峡水库网箱养鳟容量为7 540 t;在保持库区总磷浓度不超过现有浓度(0.01 mg/L)的情况下,利用鲢、鳙增殖所移出的总磷6.99 t空间发展网箱养殖可增加养鳟产量550 t,加上现有的网箱养殖量3 503.1 t,刘家峡水库网箱养鳟的总容量为4 053.1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家峡水库 鲑鳟鱼 网箱养殖 养殖容量
下载PDF
拉西瓦水库网箱养殖虹鳟技术
6
作者 王德云 朱仁勇 +1 位作者 马进春 桑杰卓玛 《科学养鱼》 2024年第2期20-21,共2页
拉西瓦水库位于我国青海省黄河上游龙羊峡与青铜峡河段间,自建成蓄水以来,冬季不封冰,最低水温为5℃,夏季表层最高水温为16℃左右,平均水深30米,非常适合发展网箱养殖冷水性鱼。笔者结合拉西瓦水库的实际情况对三倍体虹鳟网箱养殖技术... 拉西瓦水库位于我国青海省黄河上游龙羊峡与青铜峡河段间,自建成蓄水以来,冬季不封冰,最低水温为5℃,夏季表层最高水温为16℃左右,平均水深30米,非常适合发展网箱养殖冷水性鱼。笔者结合拉西瓦水库的实际情况对三倍体虹鳟网箱养殖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为三倍体虹鳟的水库网箱养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西瓦 平均水深 水库网箱养殖 冷水性鱼 青铜峡 黄河上游 水温 青海省
下载PDF
网箱养殖草鱼人工免疫技术应用试验
7
作者 龚达荣 高忠妮 欧印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期32-33,共2页
草鱼是云南富宁县电站库区网箱养殖的主导品种。但近年来,在网箱养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病毒性出血病等疾病,死亡率高达30%。为打破草鱼病害牢笼,推动草鱼网箱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在百色水利... 草鱼是云南富宁县电站库区网箱养殖的主导品种。但近年来,在网箱养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病毒性出血病等疾病,死亡率高达30%。为打破草鱼病害牢笼,推动草鱼网箱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在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剥隘库区开展了网箱养殖草鱼人工免疫技术的应用试验,旨在通过人工免疫技术防控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和细菌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养殖 细菌性烂鳃病 细菌性疾病 病毒性出血病 肠炎病 主导品种 应用试验 死亡率高
下载PDF
深海网箱,蓝色牧场!众院士齐聚海口,共商深远海网箱养殖发展大计
8
作者 彭可欣(文/图) 《当代水产》 2024年第1期29-30,共2页
耕海牧渔,建设蓝色粮仓。2023年11月30日,第七届亚洲网箱养殖大会(CAA7)于海南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隆重召开。亚洲水产学会主席N e i l Loneragan,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作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 耕海牧渔,建设蓝色粮仓。2023年11月30日,第七届亚洲网箱养殖大会(CAA7)于海南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隆重召开。亚洲水产学会主席N e i l Loneragan,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作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少军等众多行业大咖、国内外精英人士汇聚一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交流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 网箱养殖 水产学会 海南大学 耕海牧渔
下载PDF
丝鳍海鲇网箱养殖和越冬试验
9
作者 单乐州 张利兵 +2 位作者 张立宁 邵鑫斌 马建忠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11期53-55,共3页
丝鳍海鲇(Arius arius)为常见的暖水性近海底层鱼类,隶属于鲇形目,海鲇科,海鲇属。分布于我国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是我国沿海捕捞经济鱼类品种之一。丝鳍海鲇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泥质海底,每年的生殖季节,结成大群,由深水游向沿岸和河口... 丝鳍海鲇(Arius arius)为常见的暖水性近海底层鱼类,隶属于鲇形目,海鲇科,海鲇属。分布于我国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是我国沿海捕捞经济鱼类品种之一。丝鳍海鲇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泥质海底,每年的生殖季节,结成大群,由深水游向沿岸和河口浅水区表层,产卵繁殖^([1])。在浙南温州,丝鳍海鲇俗称王鱼,王鱼烧粉干为当地有名的特色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品种 底层鱼类 特色菜 网箱养殖 浅水区 鲇形目 暖水性 海鲇
下载PDF
樟湖库湾网箱养殖区表层沉积物中AVS-SEM研究
10
作者 蒋奕雄 蒋冬升 +3 位作者 陈志 邹丽珍 崔利峰 连晨阳 《渔业研究》 2023年第6期559-568,共10页
为评价水库网箱养殖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在水口水库樟湖库湾采集5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对其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提取的重金属(SEM)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VS含量范围在0.57~2.13μmol·g^(-1)之间,SEM含量范围... 为评价水库网箱养殖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在水口水库樟湖库湾采集5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对其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提取的重金属(SEM)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VS含量范围在0.57~2.13μmol·g^(-1)之间,SEM含量范围在1.66~6.35μmol·g^(-1)之间,Zn、Cr、Cu是主要重金属,占SEM总量超过80%。SEM/AVS年平均值在1.65~9.11之间,Cr不列入计算则为1.42~7.75,(SEM-AVS)值基本小于5,AVS对重金属的束缚有重要影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尚不会对底栖生物产生明显毒性。就单个重金属而言,Pb可能产生的生物毒性最高。网箱养殖需对硫化物中重金属再次释放及生成H 2 S的潜在性危害提高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硫化物 重金属 樟湖库湾 网箱养殖
下载PDF
利用深海网箱养殖技术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友海 张明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5,共3页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海洋捕捞量的逐渐增加,近海渔业资源变得越来越少,一些渔民开始转产进行近海网箱养殖。网箱一般用木梁和浮筒做框架,选择安置在港湾、内海等风浪较小的地方。随着养殖量的不断扩大,残饵、鱼粪等不能被水中浮游生物完...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海洋捕捞量的逐渐增加,近海渔业资源变得越来越少,一些渔民开始转产进行近海网箱养殖。网箱一般用木梁和浮筒做框架,选择安置在港湾、内海等风浪较小的地方。随着养殖量的不断扩大,残饵、鱼粪等不能被水中浮游生物完全降解或被海水有效稀释,会累积在港湾内,就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污染而导致鱼发病、死亡。现在我国正大力发展外海深水网箱养殖,还近海优美港湾原来的功能,为此,我们介绍前沿科技成果,力促广大养殖业者科学养鱼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养殖技术 渔业资源 可持续发展 近海网箱养殖 深海 利用 水体富营养化 深水网箱养殖
下载PDF
大亚湾深水网箱养殖海域表层沉积物碳、氮、磷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估
12
作者 葛伟宏 王兴强 +1 位作者 苏家齐 朱长波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51-59,共9页
为系统研究大亚湾深水网箱养殖海域表层沉积物碳、氮、磷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污染评估,分别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5月、6月、8月在大亚湾大鹏澳海域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2021年11月和2022年5月、6月、8月在大亚湾圣告岛-小星山海域采集表... 为系统研究大亚湾深水网箱养殖海域表层沉积物碳、氮、磷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污染评估,分别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5月、6月、8月在大亚湾大鹏澳海域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2021年11月和2022年5月、6月、8月在大亚湾圣告岛-小星山海域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基于所得表层沉积物中的总有机碳、总氮、总磷等检测结果,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P_(i))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_(N))法进行污染状况评估。结果表明,圣告岛-小星山海域2021年11月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显示处于中度污染状态(2<P_(N)≤3),2022年5月、6月、8月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显示处于轻度污染状态(1<P_(N)≤2)。大鹏澳海域2021年10月、2022年6月、2022年8月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显示处于中度污染状态(2<P_(N)≤3),而2022年5月处于轻度污染状态(1<P_(N)≤2)。研究海域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总氮、总磷含量分布特征相似,总体上表现为大鹏澳海域略高于圣告岛-小星山海域,养殖区表层沉积物总氮和总磷含量总体上高于非养殖区;与国内其他海域相比,大亚湾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总氮、总磷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深水网箱养殖对于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总氮、总磷含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网箱养殖 表层沉积物 总有机碳 总氮 总磷
下载PDF
基于AHP的深水网箱养殖选址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平平 李喆睿 +2 位作者 宋怀颖 蔡惠文 夏枫峰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网箱养殖区的规划和选址,对提高经济效益和推进网箱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影响网箱养殖的因素涉及海洋环境、生产管理和设施安全等,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决策过程。因此,构建用以评估影响深水网箱养殖选址的指标体系非... 网箱养殖区的规划和选址,对提高经济效益和推进网箱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影响网箱养殖的因素涉及海洋环境、生产管理和设施安全等,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决策过程。因此,构建用以评估影响深水网箱养殖选址的指标体系非常重要。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了包含3项准则层和14项指标层的深水网箱养殖选址指标体系模型,并根据专家判断法定量化分析各项准则层和指标层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自然因素为准则层中影响深水网箱养殖选址的最重要指标,其次是限制性因素,最后是社会因素。14项二级指标中,水质是最重要的二级指标,影响最小的是饲料供应。基于AHP决策方法构建的深水网箱养殖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定量化分析不同因素的重要程度,有助于合理布局深水网箱养殖区域,对适宜开展深水网箱养殖的区域进行选择,并为海洋功能区划的优化和修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网箱养殖 选址 层次分析法 影响因素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VMD-Hilbert变换的大型网箱养殖鱼群声特性研究
14
作者 沈晨 张培珍 +3 位作者 刘欢 唐杰平 高守勇 王振鹏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1054-1062,共9页
为解决养殖户很难监测到自己养殖鱼类的行为状态与投料反馈的问题,针对大型半潜平台“澎湖”号网箱养殖鱼群进行了昼夜连续的被动声学监测。结合昼夜时频分析结果,获得人工投料、投料机自动投料、外来船舶惊扰及深夜安静状态等4个时段... 为解决养殖户很难监测到自己养殖鱼类的行为状态与投料反馈的问题,针对大型半潜平台“澎湖”号网箱养殖鱼群进行了昼夜连续的被动声学监测。结合昼夜时频分析结果,获得人工投料、投料机自动投料、外来船舶惊扰及深夜安静状态等4个时段的噪声频带及声压级分布特性。时频分析结果显示大范围自动投料下测得的鱼群活跃度明显高于其他状态,相对海洋环境背景噪声的声强度高出30 dB左右。外来船舶惊扰时测得的鱼群噪声强度高出人工投料时刻9 dB左右。深夜鱼群处于安静状态,鱼群活跃度最低,噪声声压级约为70~75 dB。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MD: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对时域信号进行模态分解,获得Hilbert谱分析显示:IMF1为鱼群拍打和泳动噪声高频噪声分量,IMF2为金鲳鱼摄食及活动噪声,频带位于1 100~3 000 Hz。石斑鱼进食及活动噪声频带为300~1 100 Hz,是第3阶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分量的主要构成。希尔伯特边际谱在600~700 Hz频带范围内出现峰值,鱼群的生物噪声能量占比最高。研究海洋鱼群发声特性、行为状态与环境背景关系,预期为投饵调控、海上施工及网箱养殖鱼群种群分类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群噪声 声压级 时频分析 变分模态分解 网箱养殖
下载PDF
网箱养殖绿鳍马面鲀试验
15
作者 巩晓琳 苗亮 +2 位作者 李明云 张立宁 严兴国 《科学养鱼》 2023年第7期69-70,共2页
象山港位于浙江穿山半岛与象山半岛之间,是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深入内陆的狭长形半封闭海湾,水深在10~15米。象山港是宁波市主要海水养殖区之一,养殖种类以大黄鱼为主,另有少量鲈鱼、黄姑鱼、黑鲷等。近年来该海区养殖大黄鱼的病害有所增... 象山港位于浙江穿山半岛与象山半岛之间,是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深入内陆的狭长形半封闭海湾,水深在10~15米。象山港是宁波市主要海水养殖区之一,养殖种类以大黄鱼为主,另有少量鲈鱼、黄姑鱼、黑鲷等。近年来该海区养殖大黄鱼的病害有所增加、养殖风险加大、养殖效益下降,并且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商品鱼种类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有必要引入其他养殖前景好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种类 绿鳍马面鲀 养殖风险 养殖前景 象山港 网箱养殖 黄姑鱼 海水养殖
下载PDF
网箱养殖模式下投喂率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杨军 刘阿朋 +3 位作者 文衍红 黄杰 罗福广 文华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3期8-13,25,共7页
为了解吉富罗非鱼养成中期和后期最适投喂率,于吉富罗非鱼养成中期设置6个试验组(1.50%,2.00%,2.50%,3.00%,3.50%和4.00%),于养成后期设置4个试验组(1.50%,2.00%,2.50%和3.00%)开展养殖试验。周期分别为60和72 d。结果显示,养成中期,吉... 为了解吉富罗非鱼养成中期和后期最适投喂率,于吉富罗非鱼养成中期设置6个试验组(1.50%,2.00%,2.50%,3.00%,3.50%和4.00%),于养成后期设置4个试验组(1.50%,2.00%,2.50%和3.00%)开展养殖试验。周期分别为60和72 d。结果显示,养成中期,吉富罗非鱼的体质量增加率随投喂率的增加而增大;饲料系数随投喂率的增加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投喂率为2.00%组最低;投喂率对罗非鱼的肥满度、肝体比和脂体比有显著影响(P<0.05)。养成后期,吉富罗非鱼的体质量增加率随投喂率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饲料系数随着投喂率的增加而增大,投喂率为1.5%时最低,投喂率为3.0%时最高。指出,在网箱养殖模式下,分别以获得最大体质量增加率和最低的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养成中期吉富罗非鱼适宜投喂率分别为4.02%和1.96%,养成后期分别2.56%和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网箱养殖 投喂率 养殖阶段
下载PDF
海南省深水网箱养殖业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钊宁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4期22-24,共3页
深水网箱养殖作为现代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推动海水养殖从浅海向深海、从单一向多元、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构建我国海水养殖绿色发展体系的必由之路。在梳理海南省深水网箱养殖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概述海南省深水... 深水网箱养殖作为现代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推动海水养殖从浅海向深海、从单一向多元、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构建我国海水养殖绿色发展体系的必由之路。在梳理海南省深水网箱养殖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概述海南省深水网箱养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深水网箱养殖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促进海南省深水网箱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网箱养殖 深远海养殖 产业发展 对策
下载PDF
不同放养密度对网箱养殖条件下日本鳗鲡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18
作者 葛永春 姜晓东 +1 位作者 马天利 刘智俊 《科学养鱼》 2023年第5期48-49,共2页
有研究表明高密度养殖可以适当提高养殖产量,但过高密度会引起环境和压力胁迫,导致养殖产量降低,严重影响养殖性能及经济效益。因此,确定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的最佳密度对于提高养殖对象的品质、产量及营收非常必要。本文以日本鳗鲡为研... 有研究表明高密度养殖可以适当提高养殖产量,但过高密度会引起环境和压力胁迫,导致养殖产量降低,严重影响养殖性能及经济效益。因此,确定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的最佳密度对于提高养殖对象的品质、产量及营收非常必要。本文以日本鳗鲡为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动物养殖 日本鳗鲡 养殖对象 高密度养殖 最佳密度 养殖产量 网箱养殖 营收
下载PDF
钦州湾近岸网箱养殖期磷的分布特征研究
19
作者 黄丽艳 黄鹄 廖日权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0-921,共12页
为了解钦州湾近岸养殖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网箱在不同的养殖期内水体和沉积物中磷(Phosphorus)的分布特征,于2022年5月(养殖投苗期)、7月(养殖高峰期)和10月(养殖收成期)调查该区域并分析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分布规律。结... 为了解钦州湾近岸养殖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网箱在不同的养殖期内水体和沉积物中磷(Phosphorus)的分布特征,于2022年5月(养殖投苗期)、7月(养殖高峰期)和10月(养殖收成期)调查该区域并分析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水体中磷含量在养殖期间呈逐渐升高、表层高于底层的变化趋势,溶解无机磷(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DIP)是总溶解态磷(Total Dissolved Phosphorus,TDP)的主要赋存形态;在养殖高峰期网箱区出现磷限制情况。表层沉积物中磷含量在养殖高峰期出现较大值,呈养殖高峰期高于养殖收成期和养殖投苗期、网箱区高于非养殖区的分布特征,无机磷(Inorganic Phosphorus,IP)是总磷(Total Phosphorus,TP)的主要赋存形态。网箱养殖期的磷富集指数(P Enrichment Index,PEI)为0.31-1.42,网箱区高于非养殖区,表明钦州湾近岸网箱养殖活动会给沉积环境带来磷污染。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活动对水环境和沉积环境质量均有负面影响,针对钦州湾近岸网箱养殖期磷污染情况,需采取科学的调控对策,打造钦州湾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在提升经济价值的同时降低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州湾 网箱养殖 分布
下载PDF
大型网箱养殖鱼群声信号短时频谱特性
20
作者 刘欢 张培珍 +2 位作者 沈晨 李高聪 高守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5,共9页
【目的】研究大型网箱养殖鱼群声信号特性,为鱼类声学特性研究和智能养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被动声学技术对大型网箱鱼群进行昼夜持续监测,计算人工投料、自动投料、摄食后以及深夜安静等特殊时段下鱼群发声信号的短时谱,获取短时... 【目的】研究大型网箱养殖鱼群声信号特性,为鱼类声学特性研究和智能养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被动声学技术对大型网箱鱼群进行昼夜持续监测,计算人工投料、自动投料、摄食后以及深夜安静等特殊时段下鱼群发声信号的短时谱,获取短时能量和短时过零率的统计特征,对比区分网箱混叠三种鱼群在不同外界激励条件下的发声频段、发声方式和短时特征。【结果与结论】1)石斑鱼(Epinephelus drummondhayi)进食时发出咕噜和轰隆声,信号频带为200~1000 Hz;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进食过程通过喉齿摩擦和拍打发出声音,信号频带为600~2000 Hz;叫姑鱼(Johnius grypotus)摄食时通过鳔内的气体振动发出以200~1500 Hz为基频的声音,且存在持续到7000 Hz的高频谐波。2)鱼群游动身体相互摩擦和拍打水花的噪声频段为2000~5000 Hz。3)网箱混叠三种鱼群的声信号在短时特征上可得到区分,短时特征值大小为叫姑鱼>卵形鲳鲹>石斑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网箱养殖 短时分析 鱼声信号辨识 声特征提取 统计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