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粘度网织血小板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对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杨秋婷 朱艳君 范永丽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粘度、网织血小板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在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至2022年82例老年(60岁以上)ITP患者为观察组,50例老年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on-immune ... 目的:探讨血液粘度、网织血小板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在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至2022年82例老年(60岁以上)ITP患者为观察组,50例老年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on-immune thrombocytopenia,NITP)(包括肝硬化病人25例、血液病15例、其他肿瘤患者10例)患者为对照1组,同期收集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2组。采集血液,利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血液粘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PLT)、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RP)、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对比分析各组治疗前后血液粘度、RP、PDW、MPV、P-LCR情况。结果:治疗前各组结果比较分析显示观察组PDW、MPV、网织血小板比率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血液粘度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观察组血小板减低,PDW、MPV升高越明显,血液粘度越低,观察组及对照组在疾病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结果比较分析,观察组重度和轻中度患者治疗后的血液粘度、PLT均高于治疗前(P<0.05),RP、P-LCR、PDW、MPV均明显减低并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液粘度、网织血小板、血小板参数对于评估老年ITP病因诊断及病情评估价值效果显著,同时对预后疗效评估有积极作用,可为临床提供充分的诊断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老年 血液粘度 网织血小板 血小板参数
下载PDF
武汉地区0~3 d新生儿网织血小板参数参考区间
2
作者 张辉 费阳 +2 位作者 张驰 陈俊昆 李果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建立武汉地区0~3 d足月新生儿网织血小板参数(IPF%、IPF#)参考区间,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8年6—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414名0~3 d健康足月新生儿末梢血标本,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性... 目的建立武汉地区0~3 d足月新生儿网织血小板参数(IPF%、IPF#)参考区间,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8年6—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414名0~3 d健康足月新生儿末梢血标本,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出生天数新生儿网织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并建立武汉地区0~3 d足月新生儿网织血小板参数参考区间,用P2.5~P97.5表示。结果不同性别、不同出生天数新生儿网织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3 d足月新生儿IPF#参考区间为(1.64~9.39)×109/L,IPF%参考区间为0.50%~3.50%。结论初步建立了武汉地区0~3 d足月新生儿网织血小板参数参考区间,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血小板 参考区间 新生儿 武汉
下载PDF
网织血小板检测在血小板减少症病因鉴别中的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惊 赵永强 +4 位作者 吴卫 华宝来 朱祖懿 杨仁池 王书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482-485,共4页
本研究探讨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检测对各型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意义。以恶嗪为RNA荧光染料,使用Sysmes XE2100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137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与187名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的RP绝对值及其与总血小板数量的比值(IPF)。结果表明... 本研究探讨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检测对各型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意义。以恶嗪为RNA荧光染料,使用Sysmes XE2100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137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与187名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的RP绝对值及其与总血小板数量的比值(IPF)。结果表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组)共109例,IPF为(10.28±7.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IPF(1.07±0.82)%(p<0.01)。RP绝对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在ITP组中,原发性ITP(PITP)组IPF为(10.47±7.69)%,继发性ITP(SITP)组IPF为(9.45±8.69)%,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ITP与SITP组之间IPF值无显著差异(p=0.635)。骨髓增生低下组共28例,IPF为(2.37±1.13)%,较对照组增高,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2),RP绝对值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PF最佳临界值为2.45%。该点灵敏度92.7%,特异度94.1%。结论:IPF检测可作为一个鉴别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骨髓增生及血小板生成情况良好的初筛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血小板 网织血小板比值 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网织血小板检测在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晓洁 刘进 +2 位作者 桂霞 程虹 阿先古丽.阿不力孜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8-922,共5页
目的:探讨把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RP)和网织血小板比例(immature platelet fraction ratio,IPF%)两个反映血小板新陈代谢情况的指标纳入2014年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诊治专... 目的:探讨把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RP)和网织血小板比例(immature platelet fraction ratio,IPF%)两个反映血小板新陈代谢情况的指标纳入2014年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诊治专家共识的可能性。方法:按照无出血症状的CIT患者的诊断标准将155例肿瘤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治疗前的全血标本,SYSMEX公司的XN系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其进行RP和IPF%检测。按照专家共识把病例分为PLT≤10×10~9L^(-1)组,10×10~9L^(-1)<PLT<75×10~9L^(-1)组和75×10~9L^(-1)≤PLT<100×10~9L^(-1)组,比较3组间RP和IPF%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得到RP和IPF%预测无出血症状CIT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预测价值。结果:PLT≤10×10~9L^(-1)组RP和IPF%分别为(1.8±1.1)×10~9L^(-1)和(25.8±7.3)%,10×10~9L^(-1)<PLT<75×10~9L^(-1)组RP和IPF%分别为(4.6±1.9)×10~9L^(-1)和(11.0±3.5)%,75×10~9L^(-1)≤PLT<100×10~9L^(-1)组RP和IPF%分别为(7.1±2.7)×10~9L^(-1)和(8.7±3.8)%,任意两组患者RP和IP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目前的专家共识为金标准,得出RP和IPF%预测无出血症状的CIT患者需进行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准确性分别为66.5%和82.6%,其中IPF%的预测价值更高。结论:IPF%作为RP和PLT的比值,能更好地反映出无出血症状CIT患者机体内血小板新陈代谢的情况,可作为一个有价值的预测指标为无出血症状的CIT患者是否需要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提供依据,进而纳入2014年CIT诊治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血小板 网织血小板比例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 无出血症状
下载PDF
网织血小板及其相关参数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及脓毒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宋辉 孔飞飞 +3 位作者 刘旋 石翠明 常敏 完颜新蕊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626-628,共3页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P)及其相关参数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和儿童脓毒症所致血小板(PLT)降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初次确诊的儿童ITP患者(ITP组)及儿童脓毒症(脓毒症组)导致PLT降低鉴别诊断的患儿各30例、再生...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P)及其相关参数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和儿童脓毒症所致血小板(PLT)降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初次确诊的儿童ITP患者(ITP组)及儿童脓毒症(脓毒症组)导致PLT降低鉴别诊断的患儿各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疾病对照组)20例,以体检健康儿童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网织血小板比率(RP%)、RP绝对值、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ITP组和脓毒症组RP%、MPV、PDW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AA组(P<0.05),且ITP组高于脓毒症组(P<0.05)。ITP组和脓毒症组RP绝对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A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RP%、MPV、PDW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及PLT相关参数可作为儿童ITP及儿童脓毒症导致的PLT减少患儿的鉴别诊断指标,并对患儿骨髓造血功能评估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血小板 网织血小板参数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儿童脓毒症
下载PDF
网织血小板与早发冠心病PCI术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岩 王聪霞 +6 位作者 刘晓唤 张春艳 胡艳超 马维冬 贾珊 李永勤 韩振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s,RPs)与早发冠状动脉疾病(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PCA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300例PCAD患者(冠心病发病...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s,RPs)与早发冠状动脉疾病(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PCA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300例PCAD患者(冠心病发病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及冠脉造影正常者250例为对照组。用双标记流式细胞仪对全血进行检测获得RPs百分比(RPs%)。随访24月时,评估RPs与远期主要不良心脏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及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相关性。结果随访24月共发生MACE 20例(占6.7%)。PCAD组与对照组的吸烟、糖尿病、家族史、心力衰竭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AD组RPs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s>10%组ISR的发生率与RPs 6%~8%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RPs>10%是预测心脏不良事件的一个独立变量(HR=2.58,95%可信区间:1.12~5.35,P<0.01)。Kaplan-Meier事件生存率曲线显示,RPs>10%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RPs<10%组。结论 RPs是预测PCAD行PCI术后远期预后的独立分子标志物。RPs>10%与PCAD患者PCI术后ISR相关,且MACE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血小板 早发冠心病 远期预后 支架内再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下载PDF
网织血小板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兵 欧阳建 +2 位作者 陈军浩 周敏 汤莹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51-752,共2页
目的 研究网织血小板 (RP)在造血干细胞移植 (SCT)中预测骨髓造血重建的价值。方法 应用荧光染料TO和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 18例SCT患者移植后外周血RP % ,同时监测其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的变化。结果 移植后RP %随血小板下降而下降 ,... 目的 研究网织血小板 (RP)在造血干细胞移植 (SCT)中预测骨髓造血重建的价值。方法 应用荧光染料TO和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 18例SCT患者移植后外周血RP % ,同时监测其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的变化。结果 移植后RP %随血小板下降而下降 ,并最早开始回升 ,较血小板回升提前 4天 ;再随血小板数的升高 ,由峰值迅速回落至正常水平。在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组 ,RP %的回升较白细胞、血小板回升提前更显著 ,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RP %可能更早反映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 网织血小板 造血重建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后 血小板 回升 荧光染料 BMT 研究
下载PDF
网织血小板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患者骨髓功能恢复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曹永献 肖淑欣 +3 位作者 姚远 孙桂荣 赵洪国 李海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化疗过程中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判断骨髓造血功能早期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血细胞计数仪检测25例ANLL患者(ANLL组)化疗前、骨髓抑制期、骨髓恢复期及化疗后血小板计数(PLT)、网... 目的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化疗过程中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判断骨髓造血功能早期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血细胞计数仪检测25例ANLL患者(ANLL组)化疗前、骨髓抑制期、骨髓恢复期及化疗后血小板计数(PLT)、网织血小板绝对值(RP)、网织血小板百分数(RP%),并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NLL组化疗前PLT、RP低于对照组,P均<0.05;RP%与对照组比较,P>0.05;骨髓恢复期RP、RP%高于骨髓抑制期及化疗后(P均<0.05),而PLT计数无显著改变(P>0.05);ANLL患者RP%与PLT呈负相关(r=-0.373,P<0.05)。结论与PLT比较,RP能更好的反映ANLL患者的骨髓恢复功能,并可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白血病 网织血小板 骨髓
下载PDF
网织血小板和血小板相关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艳 王贞 +3 位作者 袁百香 王晓燕 吴琼 袁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79-98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网织血小板和血小板相关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34例ITP患者、36例非ITP患者及411例正常人静脉血进行检测,获得未成熟血小板比例(immature platelets ... 本研究旨在探讨网织血小板和血小板相关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34例ITP患者、36例非ITP患者及411例正常人静脉血进行检测,获得未成熟血小板比例(immature platelets fraction,IPF)数据,同时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含量,并对二者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ITP患者的IPF值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均<0.05)。对于ITP诊断的意义,IPF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PAIgG的阳性率与疾病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PF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PAIgG,仅阳性预测值略低于PAIgG。IPF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PAIgG的ROC曲线下面积。结论IPF和PAIgG对于ITP的鉴别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IPF的诊断价值优于PAI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血小板 未成熟血小板比例 血小板相关抗体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紫癜汤及其拆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网织血小板和血小板生成素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杨 曲道炜 +1 位作者 林庶如 范颖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紫癜汤及其拆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血清中血小板生成素(TPO)的影响,探讨该方提升ITP模型小鼠血小板的作用机制及其核心结构。方法将8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 目的观察紫癜汤及其拆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血清中血小板生成素(TPO)的影响,探讨该方提升ITP模型小鼠血小板的作用机制及其核心结构。方法将8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紫癜汤组、补益气血组、补气活血组、补血活血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免疫法腹腔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建立ITP小鼠模型。于造模第5日起灌胃给药,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2 mL/只,紫癜汤组给予紫癜汤0.43 mL/只,补益气血组给予补益气血汤0.36 mL/只,补气活血组给予补气活血汤0.27 mL/只,补血活血组给予补血活血汤0.3 mL/只,泼尼松组给予醋酸泼尼松混悬液0.2 mL/只,连续10 d。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小鼠外周血小板、RP及TPO。结果各给药组均能提高ITP小鼠血小板计数,与给药前比较,紫癜汤组、补气活血组、泼尼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RP显著高于正常组,RP绝对值低于正常组(P<0.05)。各给药组RP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P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P<0.05)。模型组血清中TPO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各给药组TPO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癜汤的核心结构是补气药、活血药,其能有效提升ITP模型小鼠血小板的机制与降低外周血RP及血清中TPO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汤 益气活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网织血小板 血小板生成素 小鼠
下载PDF
网织血小板检测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建霞 黄衍锋 +1 位作者 张旭 黄望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3期3140-3141,共2页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5例ITP患者作为ITP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将ITP组患者按血小板计数(PLT)分为2组,PLT>30×109/L组(n=20)及PLT<30×109/L组(n=15)。以泼...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5例ITP患者作为ITP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将ITP组患者按血小板计数(PLT)分为2组,PLT>30×109/L组(n=20)及PLT<30×109/L组(n=15)。以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治疗,总疗程为6个月。治疗后根据患者病情是否缓解,分为缓解组及未缓解组。采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血小板百分比及其绝对值。结果 PLT>30×109/L组及PLT<30×109/L组患者的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这两组患者的网织血小板绝对值低于对照组(P<0.05)。缓解组患者网织血小板百分比及其绝对值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患者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网织血小板的检测对于ITP的诊断、疗效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血小板计数 诊断 网织血小板
下载PDF
网织血小板比率在严重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红梅 卢忠心 +3 位作者 余洁 熊艳 詹僪 王九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6-67,共2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选取228例体温>38℃、中性粒细胞数>8×109/L和血小板数>150×109/L疑似感染的重症患者,根据细菌学检测结果分为感染组(154例)和非感染组(74例),测定其外周血网织血小... 目的进一步提高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选取228例体温>38℃、中性粒细胞数>8×109/L和血小板数>150×109/L疑似感染的重症患者,根据细菌学检测结果分为感染组(154例)和非感染组(74例),测定其外周血网织血小板比率(IPF),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诊断价值评估。结果感染组IPF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IPF在ROC曲线下面积为0.910,高于传统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P均<0.05)。结论网织血小板比率可作为早期鉴别诊断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血小板比率 感染 诊断
下载PDF
成都地区健康成人网织血小板比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参考区间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吕瑞雪 江虹 +2 位作者 周晓芳 曾素根 贾劲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成人网织血小板比率(IPF)相关因素,建立IPF的医学参考区间。方法收集成都地区315名体检者的外周血IPF,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其分布特点,并同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以及血液常规相关指标(Plt、MPV、PLCR、PCT、PDW)...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成人网织血小板比率(IPF)相关因素,建立IPF的医学参考区间。方法收集成都地区315名体检者的外周血IPF,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其分布特点,并同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以及血液常规相关指标(Plt、MPV、PLCR、PCT、PDW)因素间相互关系,建立本地区参考区间。结果MPV水平对IPF构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t=3.123,P<0.05)并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0.622);其余包括性别、年龄在内的因素对其无影响,用百分位数法和正态近似法制定成都地区健康成人IPF正常参考区间分别为1.90%—9.74%,0.81%—8.85%。结论成都地区健康成人的IPF水平具地区特点,建立IPF检测方法和正常参考区间对本地区相关疾病临床病情的判断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血小板比率 参考值 参考区间
原文传递
网织血小板和PLT计数在SLE患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平 钱香 +1 位作者 徐学静 张葵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P)和血小板(PLT)计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确诊的SLE患者103例,采用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流水线进行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分析,并根据血...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P)和血小板(PLT)计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确诊的SLE患者103例,采用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流水线进行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分析,并根据血小板降低的严重程度,将SLE患者分为SLE伴血小板轻度降低组[(71~100)×10~9/L]、血小板中度降低组[(41~70)×10~9/L]、血小板重度降低组[(20~40)×10~9/L]和危急值组[(0~20)×10~9/L]。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进行检测。采用CD61-PE单抗标记血小板,噻唑橙(TO)为染料,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法检测RP%,对其中20例危急值组的SLE患者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的RP%检测。结果:血小板危急值组、重度降低组和血小板中度降低组3组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危急值组、重度降低组和血小板中度降低组的RP%显著高于血小板轻度降低组(P〈0.05);血小板轻度降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SLE伴血小板危急值组患者治疗前后的RP%分别为(5.86±2.59)%和(3.14±1.9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可能成为评估SLE患者血小板活性的新指标,其值的高低可以反映出骨髓血小板的生成情况,有助于SLE的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小板减少 网织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网织血小板和血小板生成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林花 李智婷 +5 位作者 刘秀娥 朱镭 张丽 李小峰 陈俊伟 王来远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4年第6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Ps)、血小板生成素(TPO)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关系。方法48例SLE患者依据血小板计数(BPC)分为BPC正常组22例,BPC降低组26例和20例正常对照组,均通过流式细胞仪(FCM),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3组...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Ps)、血小板生成素(TPO)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关系。方法48例SLE患者依据血小板计数(BPC)分为BPC正常组22例,BPC降低组26例和20例正常对照组,均通过流式细胞仪(FCM),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3组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RP%)、TPO,并对部分患者进行骨髓巨核细胞(MK)直接计数。结果26例BPC降低组RP%(16.8±0.5)%、网织血小板绝对值RPC(3.7±0.6)×109/L与22例BPC正常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小板减少或正常的SLE患者,其TPO水平分别为(47±6)、(49±6)pg/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SLE患者BPC降低组MK升高(15/26),SLE患者BPC正常组MK升高不明显(5/22)。结论①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RP%及RPC显著升高,提示外周血小板破坏可能是其主要原因。②SLE患者的TPO水平明显升高,提示SLE患者均存在巨核细胞的成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网织血小板 血小板生成素 检测
下载PDF
联合MAIPA、网织血小板与PAIgG检测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悦 范磊 +4 位作者 戴兰 白霞 王兆钺 吴德沛 阮长耿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与网织血小板(RP)、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改良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捕获血小板抗原试验(MAIPA)测定ITP(86例)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30例)患者血浆中血小板... 目的探讨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与网织血小板(RP)、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改良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捕获血小板抗原试验(MAIPA)测定ITP(86例)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30例)患者血浆中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GPⅡb-Ⅲa以及P-选择素自身抗体,同时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相应的RP%及PAIgG。结果ITP组MAIPA、RP%和PAIg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2·79%、80·23%和70·93%;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分别为6·67%、23·33%和36·67%;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三种方法检测ITP结果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MAIPA是ITP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多种抗体应用可以提高其敏感度。MAI-PA联合PAIgG及RP测定有益于ITP的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 血小板相关抗体 网织血小板
下载PDF
血液分析仪检测网织血小板比率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任春云 武锦彪 郭希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3-344,共2页
网织血小板通常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但由于操作复杂,检测成本高,缺乏质量控制,各实验室参考值范围无法统一等原因未用于常规检测。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通过软件升级,使用荧光染料(polymehtine和oxazine)核酸染色,根据前向散射光... 网织血小板通常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但由于操作复杂,检测成本高,缺乏质量控制,各实验室参考值范围无法统一等原因未用于常规检测。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通过软件升级,使用荧光染料(polymehtine和oxazine)核酸染色,根据前向散射光和荧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网织血小板比率 参考范围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网织血小板在急性白血病中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柴晓静 张晓薇 +2 位作者 陆莉 李娟 赵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8期2194-2195,共2页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P)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法及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以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动态监测3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LT)水平、RP百分比(RP%)并计算RP绝对值(RPC)。结果 AL患者RP%和RPC低于健康者(P<0.05)...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P)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法及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以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动态监测3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LT)水平、RP百分比(RP%)并计算RP绝对值(RPC)。结果 AL患者RP%和RPC低于健康者(P<0.05)。经治疗达到临床缓解的AL患者RP%及RPC恢复正常。结论 RP%及RPC能反映骨髓PLT生成情况,且比PLT计数更加灵敏,可作为AL治疗过程中的监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血小板 急性白血病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网织血小板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疗效判断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青松 袁国华 +7 位作者 唐中 罗雄燕 凡瞿明 张君 邢艳 杨明辉 赵明才 李君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8-751,共4页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网织血小板(RP)比值,探讨其对SLE患者的诊断和疗效判断价值。方法筛选出确诊的SLE患者80例和健康体检者41例,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液常规各参数分析,并根据血小板降低与否,将SLE患者分为SLE伴血小板...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网织血小板(RP)比值,探讨其对SLE患者的诊断和疗效判断价值。方法筛选出确诊的SLE患者80例和健康体检者41例,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液常规各参数分析,并根据血小板降低与否,将SLE患者分为SLE伴血小板降低组和血小板未降低组。所有人员均进行静脉采血,收集富含血小板血浆,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RP分析,并对其中11例SLE患者进行用药前后检查。对21例SLE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涂片,分析巨核细胞总数和分类以及血小板情况。结果 80例SLE患者初次RP检测结果为(6.73±6.02)%,健康体检者为(2.31±0.8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0例SLE患者中,15例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RP为(10.99±7.54)%,而65例血小板未减少患者的RP为(5.04±3.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1例SLE患者用药前后的RP分别为(8.59±7.01)%、(4.79±3.1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骨髓涂片结果显示,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骨髓片中血小板少见比例显著多于血小板未减少者;虽然幼稚巨核细胞在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SLE伴血小板减少组中的产血小板的巨核细胞(简称产板巨)显著少于血小板未减少组(P=0.007)。结论 RP对SLE患者具有辅助诊断价值和预后判断作用,尤其对于同时伴有血小板减少患者;SLE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能与骨髓中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网织血小板 血小板 巨核细胞
下载PDF
网织血小板检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斌 曹祥山 +1 位作者 邱国强 谢晓宝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0-121,共2页
利用免疫荧光标记通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50名健康人、48例初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0例获完全缓解ITP患者的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百分率和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并以RP%和PAIg两种方法配对测定48例ITP患者,比较这两种方法... 利用免疫荧光标记通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50名健康人、48例初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0例获完全缓解ITP患者的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百分率和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并以RP%和PAIg两种方法配对测定48例ITP患者,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越性。结果:ITP初治组的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绝对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TP缓解组的RP%和绝对值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RP%对ITP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和98%,而PAIg对ITP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8%和80%,RP%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PAIg(P<0.01)。提示RP%法对ITP的诊断价值较传统PAIg法大,且可作为ITP临床判断疗效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血小板 持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流式细胞仪 血小板相关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