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4篇文章
< 1 2 2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领悟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童年创伤与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贺春荣 田月明 《校园心理》 2024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研究大学生童年创伤、网络成瘾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童年创伤和网络成瘾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创伤简表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1530名在校大学生进... 目的研究大学生童年创伤、网络成瘾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童年创伤和网络成瘾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创伤简表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15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大学生童年创伤、领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间的关系。结果①大学生童年创伤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r=0.686,P<0.01),与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669,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r=-0.553,P<0.01)。②大学生童年创伤对网络成瘾产生直接效应[0.277,95%CI(0.218,0.336)],领悟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童年创伤和网络成瘾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0.142,95%CI(0.118,0.166)]。结论大学生童年创伤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成瘾,还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网络成瘾,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提高个体领悟的社会支持水平来降低大学生的网络成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创伤 网络成瘾 中介效应 领悟社会支持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2
作者 胡明慧 孙一静 张晓文 《校园心理》 2024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分析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以及自尊是否在此中介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社会自我效能感问卷、压力知觉量表、自尊量表、网络成瘾量表对88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社会自我效能...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分析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以及自尊是否在此中介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社会自我效能感问卷、压力知觉量表、自尊量表、网络成瘾量表对88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社会自我效能感可负向预测网络成瘾(β=-0.06,P<0.01),负向预测压力知觉(β=-0.11,P<0.01);②压力知觉在社会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网络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2,占总效应量的67%;③社会自我效能感通过压力知觉影响网络成瘾的前半段路径受到自尊的调节(β=-0.79,P<0.01)。结论社会自我效能感、自尊、压力知觉及网络成瘾之间构成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社会自我效能感越低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可能性越大,压力知觉是社会自我效能感与网络成瘾之间重要的心理机制,自尊能够缓冲社会自我效能感对网络成瘾及压力知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自我效能感 网络成瘾 压力知觉 自尊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现状及对策
3
作者 张睿佳 胡锦晨 +2 位作者 谭健烽 孙小媛 万崇华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4期88-92,共5页
[目的]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况及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采用自制问卷、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广泛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网络成瘾自评量表(IADQ)对3092名某医科大学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 [目的]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况及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采用自制问卷、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广泛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网络成瘾自评量表(IADQ)对3092名某医科大学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家庭经济情况、抑郁情况和焦虑情况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未诊断为网瘾的学生为参考,抑郁情况和焦虑情况对大学生诊断为网瘾高风险者和诊断为网瘾的概率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对大学生诊断为网瘾的概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家庭经济情况以及自身心理状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诊断 大学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4
作者 闵令桂 刘小群 +2 位作者 晋雪莹 于悦 王铮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影响,检验精神病性体验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双元自主性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问卷、非自杀性自伤问卷、双元自主性问卷和简式版社区心理评估量表对6053名13~22岁的青少年施测...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影响,检验精神病性体验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双元自主性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问卷、非自杀性自伤问卷、双元自主性问卷和简式版社区心理评估量表对6053名13~22岁的青少年施测。结果:①网络成瘾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NSSI(r=0.37,P<0.001);②精神病性体验在网络成瘾与NSSI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61,t=35.60,P<0.001);③双元自主性在中介路径的后半段“精神病性体验→NSSI”中起调节作用(β=-0.01,t=-11.17,P<0.05)。结论:网络成瘾不仅可以直接预测非自杀性自伤,还会通过精神病性体验对其产生间接影响,同时双元自主性对此中介路径(后半段)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非自杀性自伤 精神病性体验 双元自主性 青少年
原文传递
正念训练联合阿戈美拉汀片治疗网络成瘾伴发抑郁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刘进东 曹茹 谢颂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期163-165,172,共4页
目的观察正念训练联合阿戈美拉汀片治疗网络成瘾伴发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网络成瘾伴发抑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采用阿戈美拉汀片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正念训练联合阿戈美拉汀片治疗网络成瘾伴发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网络成瘾伴发抑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采用阿戈美拉汀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正念训练疗法。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抑郁量表(HAMD)评估比较2组治疗前后焦虑与抑郁状态,使用上网情况调查表评估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网瘾状况,统计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HAMA、HAMD评分与上网情况调查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5.00%,χ^(2)=0.180,P=0.671)。结论正念训练联合阿戈美拉汀片治疗网络成瘾伴发抑郁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及网络成瘾心理,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抑郁症 正念训练 阿戈美拉汀片
原文传递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
6
作者 蔡鑫婷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3期375-382,共8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家庭功能特点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在这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和情绪调节量表对917名学生16~18岁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 青少年家庭功能与网络成瘾呈... 目的:探讨青少年家庭功能特点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在这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和情绪调节量表对917名学生16~18岁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 青少年家庭功能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功能评分越低表示状况越好,网络成瘾越低;2) 家庭功能与情绪调节策略之间呈显著相关,其中,与认知重评呈显著负相关,与表达抑制呈显著正相关;3) 认知重评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表达抑制的相关不显著;4) 情绪调节策略在家庭功能和网络成瘾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结论: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影响,且这一影响受到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功能 网络成瘾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青少年
下载PDF
运动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东斐 李志荣 《湖北体育科技》 2024年第1期93-98,114,共7页
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一公共卫生问题正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对体育运动与网络成瘾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探讨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为完善我国儿童青少年网络成瘾防治体系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通过改善个... 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一公共卫生问题正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对体育运动与网络成瘾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探讨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为完善我国儿童青少年网络成瘾防治体系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通过改善个体心理健康、调节个体行为表现、改善个体大脑结构和调控激素分泌来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状发挥作用,其中运动强度、时间、方式是影响运动干预网络成瘾效果的重要调节变量。体育运动能够有效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但体育运动的强度、时间,以及对网络成瘾发挥作用的生理学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我国未来相关研究应严密实验设计,完善研究方法;增加纵向追踪研究比例;结合生物科技,深入探讨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生理学机制;量化研究结果,增强研究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干预 青少年 网络成瘾 综述
下载PDF
中学生学习倦怠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心理韧性中介作用
8
作者 郭晓春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4期691-696,共6页
该研究采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广东粤西地区233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中学生学习倦怠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及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倦怠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显著的... 该研究采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广东粤西地区233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中学生学习倦怠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及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倦怠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学习倦怠与心理韧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网络成瘾和心理韧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当心理韧性纳入回归方程时,学习倦怠对网络成瘾的预测效应显著。心理韧性在学习倦怠和网络成瘾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学习倦怠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间接影响网络成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倦怠 网络成瘾 心理韧性 中学生
下载PDF
大学生亲子依恋、心理弹性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9
作者 瞿双仪 王建峰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70-177,共8页
目的:从亲子依恋、心理弹性、大学生网络成瘾角度分析探讨前两者与第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便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产生机制等,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干预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成都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随机抽取320... 目的:从亲子依恋、心理弹性、大学生网络成瘾角度分析探讨前两者与第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便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产生机制等,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干预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成都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随机抽取3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完成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亲子依恋问卷和心理弹性量表。结果:相关分析表明,亲子依恋、心理弹性与网络成瘾均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亲子依恋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结论:良好的亲子依恋、心理弹性对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有正向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亲子依恋 心理弹性 大学生
下载PDF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10
作者 孟凡英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探讨人格特征与青少年网络成瘾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构建青少年网络成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部收治的764例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根据网络成瘾量表调查情况分为... 目的探讨人格特征与青少年网络成瘾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构建青少年网络成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部收治的764例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根据网络成瘾量表调查情况分为轻度网络成瘾组(得分40~70分)和中重度网络成瘾组(得分>70分),分别采用艾森克人格特质量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两组青少年人格特征及一般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青少年人格特征评分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根据筛选出的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并验证预测准确性及区分度。结果轻度网络成瘾组和中重度网络成瘾组患者的E/N/P分型构成比均不相同(P<0.05);轻度网络成瘾组E/N/P量表总评分均低于中重度网络成瘾组(P<0.05);E分型中内向型性格、N分型中不稳定型性格、P分型中敌意型性格的患者更有网络成瘾倾向。艾森克人格特质量表中的E/N/P量表总评分均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 s=0.391、0.473、0.342,P<0.05)。人格特征、学习成绩、家庭功能、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同伴关系、健康素养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P<0.05)。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95%CI:0.688~0.943),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7,P=0.626)。结论人格特征与青少年网络成瘾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人格特征参与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障碍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人格特征 网络成瘾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成瘾对注意力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杨艾 凌雨群 +2 位作者 余广霞 杨皓南 周振华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4期475-483,共9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对注意力的具体影响,并为高校和学生提供相应的建议,以帮助其克服这一问题。方法:本研究将选取300名大学生被试,使用Young网络成瘾量表对被试进行分组后,再使用Stroop范式对各分组被试进行注意力研究。使用SPSS ...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对注意力的具体影响,并为高校和学生提供相应的建议,以帮助其克服这一问题。方法:本研究将选取300名大学生被试,使用Young网络成瘾量表对被试进行分组后,再使用Stroop范式对各分组被试进行注意力研究。使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对问卷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网络成瘾、注意力之间的相关性。以P P > 0.05);与平均反应时的相关系数为−0.203,二者具有显著性相关(P P > 0.05);无网瘾与中重度网瘾组正确率差异显著(P P > 0.05);轻度和中重度组正确率和平均反应时差异均显著(P < 0.05)。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注意力水平存在负相关。网络成瘾水平越高,注意力表现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成瘾 注意力
下载PDF
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12
作者 王语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3期22-24,共3页
在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父母(家人)情感忽视及缺乏学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下,留守儿童中出现了网络成瘾现象,对其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此,父母应改善以往不恰当的教养方式,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情感关注,加强亲子间有效沟通;... 在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父母(家人)情感忽视及缺乏学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下,留守儿童中出现了网络成瘾现象,对其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此,父母应改善以往不恰当的教养方式,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情感关注,加强亲子间有效沟通;学校应提供心理疏导,帮助留守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推动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政府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管理,为留守儿童创设健康的网络环境,并组织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把他们从网络世界中拉回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网络成瘾 问题行为 情感关爱 心理帮扶
下载PDF
体育活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及教育建议
13
作者 薛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9期74-75,共2页
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日益凸显,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体育活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着积极影响,它通过缓解青少年的消极情绪,提升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感,满足青少年的归属感、提升自我价值感等,进而改善网络成瘾状... 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日益凸显,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体育活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着积极影响,它通过缓解青少年的消极情绪,提升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感,满足青少年的归属感、提升自我价值感等,进而改善网络成瘾状况。为此,学校和家庭应联合起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或陪同他们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他们的现实感,从而减少在网络上投入的时间,预防或缓解网络成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活动 网络成瘾 归属感 自我价值感
下载PDF
对症下药,这些妙招巧治大学生网络成瘾
14
作者 吕珂 《科学之友》 2024年第2期39-40,共2页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读书学习、社交娱乐的重要途径,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提供便捷的同时也给大众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期,心智不够成熟、自控能力较弱,这些...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读书学习、社交娱乐的重要途径,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提供便捷的同时也给大众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期,心智不够成熟、自控能力较弱,这些特点使其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书学习 妙招 对症下药 自控能力 互联网 大学生网络成瘾 双刃剑 获取信息
下载PDF
走出网络迷途——小学生网络成瘾心理辅导
15
作者 陈金枝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4期55-58,共4页
一名六年级学生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受挫,导致出现沉迷网络的行为;同时,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他存在完美主义的倾向。针对网络成瘾的学生,心理教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纠正其不合理信念,改善学生完美主义的倾向;采用放松疗法平复其焦躁的情绪;... 一名六年级学生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受挫,导致出现沉迷网络的行为;同时,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他存在完美主义的倾向。针对网络成瘾的学生,心理教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纠正其不合理信念,改善学生完美主义的倾向;采用放松疗法平复其焦躁的情绪;用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家庭教育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帮助他找到在现实生活中克服困难的力量,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认知行为疗法 团体心理辅导
下载PDF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其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16
作者 李雪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4期0197-0201,共5页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设备逐渐普及至各个家庭,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网络带来的便捷,在现实生活中,互联网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网络除了给人们带来便捷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害,比如:过度使用网络、不当使用网络等,不仅会影响个...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设备逐渐普及至各个家庭,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网络带来的便捷,在现实生活中,互联网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网络除了给人们带来便捷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害,比如:过度使用网络、不当使用网络等,不仅会影响个体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对于处在身心迅速发展阶段的青少年群体来说,过度上网带来的恶劣影响尤为明显。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们,逐渐从儿童转变为成人,这一过渡时期更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导致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从而产生一些叛逆行为,网络成瘾即为其中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成瘾 家庭教养方式
下载PDF
基于问题行为理论的低年级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甦平 唐华 +2 位作者 周栋 蔡泳 龚睿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55-962,共8页
目的·基于问题行为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开展对于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方法·在上海市某高校一、二年级本科生中开展关于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的横断面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级、学习压力、自尊、... 目的·基于问题行为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开展对于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方法·在上海市某高校一、二年级本科生中开展关于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的横断面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级、学习压力、自尊、孤独感、抑郁、困顿感、挫败感、人际需求、社会支持、吸烟、饮酒、运动和学习成绩对社交网络成瘾的影响。以问题行为理论为理论框架,构建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的理论框架模型。结果·60.31%(591/980)的低年级大学生有社交网络成瘾情况。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抑郁、自尊、孤独感、挫败感、困顿感、社会支持、人际需求、运动和学习成绩对社交网络成瘾有显著影响。研究构建的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良好[S-Bχ^(2)/df=8.03,拟合指数(goodness-of-fit index,GFI)=0.924,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0.909,非规范拟合指数(Tucker-Lewis index,TLI)=0.872,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0.096,标准化残差均方根(standardized 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SRMR)=0.070],提示人格系统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人格系统与行为系统之间、社会环境系统与行为系统之间均相互影响(β=1.018,P=0.000;β=0.218,P=0.003;β=0.268,P=0.000)。人格系统和行为系统对社交网络成瘾的影响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性,社会环境系统对社交网络成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481,P=0.001)。结论·人格系统和行为系统通过影响社会环境系统间接影响社交网络成瘾,社会环境系统直接影响社交网络成瘾。对于低年级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问题,应当充分尊重大学生的特点,从系统3个层面共同入手,降低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交网络成瘾 问题行为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角下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回归身心一体
18
作者 陈欣 蒋艳菊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115,共9页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与网络成瘾低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可以揭示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身心分离导致自我的失控感,身体缺失引发自我的空虚感。具身认知理论将认知系统视为身体与环境互相作用所生成的整体系统;它不是大脑...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与网络成瘾低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可以揭示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身心分离导致自我的失控感,身体缺失引发自我的空虚感。具身认知理论将认知系统视为身体与环境互相作用所生成的整体系统;它不是大脑内部的被动信息加工,而是生命体与环境互动过程中的具身和嵌入活动。由此提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思路:在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身心一体”感。青少年通过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和文艺活动可预防网络成瘾,学校可采取的心理干预策略主要有运动疗法、表达性艺术治疗和正念冥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网络成瘾 心理干预 身心一体 青少年
下载PDF
大学生正念对网络成瘾的影响:经验回避和冗思的链式中介效应
19
作者 刘群 苗洪霞 宋广文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111-116,共6页
网络成瘾在现阶段大学生群体中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探究正念、经验回避、冗思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及其内部作用机制,对山东省十余所高校的101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正念与经验回避、冗思、网络成瘾均呈显著负相关,... 网络成瘾在现阶段大学生群体中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探究正念、经验回避、冗思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及其内部作用机制,对山东省十余所高校的101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正念与经验回避、冗思、网络成瘾均呈显著负相关,经验回避与冗思、网络成瘾均呈显著正相关,冗思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正念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成瘾,并通过经验回避与冗思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其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群体的教育建议是:加强正念训练,提升积极心理品质;降低经验回避,提升心理弹性水平;减少冗思困扰,提升心理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 经验回避 冗思 网络成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