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网络文化成果评价政策执行困境与改进策略
1
作者 刘爱生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7,共13页
在“互联网+”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双重背景下,我国不少大学制定了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意在鼓励大学教师创作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政策本体、目标... 在“互联网+”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双重背景下,我国不少大学制定了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意在鼓励大学教师创作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政策本体、目标群体、执行主体和政策环境4个维度分析了案例Z大学“网文”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困境。就政策本体而言,“网文”政策本身存在合法性、科学性和操作性不足的问题,影响“网文”的政策执行力度;就目标群体而言,教师所感知到的“网文”创作实际收益有限,对“网文”的不信任、缺乏“网文”创作的时间与精力以及“网文”创作能力缺失,影响“网文”的政策执行效果;就执行主体而言,相关行政部门动力不足、协调机制不畅,影响“网文”的政策执行效率;就政策环境而言,外部舆论环境的不友好和“网文”创作蕴含的社会风险,对“网文”政策执行产生了阻滞效应。高校“网文”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困境,核心在于“网文”的认同问题和认定问题没有厘清。认同问题源自学界的思想观念尚未及时转变,仍持一种传统的学术观;认定问题源于学术影响力(传统的科研出版物)与社会影响力(网络文化成果)之间难以进行等效评价。要化解“网文”政策执行的困境,仅仅着眼于政策本体、目标群体、执行主体和政策环境是不够的,还需要深层次地解决“网文”的认同问题和认定问题。为此,应改变学术文化,重塑学界对“网文”的认知;分类评价,设立公共传播型教师岗(针对长期致力于“网文”创作的大学教师);完善激励机制,加大“网文”创作的物质与精神奖励(针对偶尔创作“网文”的大学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成果 史密斯模型 政策执行 个案研究
下载PDF
跨界与融合:短视频+思政育人——大思政视域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品牌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梁孝梅 花军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8-93,108,共7页
作为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延伸,高校网络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育人功能。根据当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形态特征,依托融媒体,积极探索网络文化育人的方式方法。高校网络文化育人需“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依... 作为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延伸,高校网络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育人功能。根据当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形态特征,依托融媒体,积极探索网络文化育人的方式方法。高校网络文化育人需“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依托融合交互的“新媒体+思政”形势,在短视频领域深度融入价值引领、立德树人的内涵要求,破解短视频在民间井喷式流行但却不被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领域重视的尴尬局面,从而更好地将思政育人的理念渗透到互联网的“众声喧哗”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育人 网络文化 短视频
下载PDF
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探索
3
作者 胡宏志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3-45,共3页
新时代网络文化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原有的文化生活形态,在教育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顺势而为,因时而动,运用好网络文化这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契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挖掘网络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 新时代网络文化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原有的文化生活形态,在教育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顺势而为,因时而动,运用好网络文化这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契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挖掘网络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学生兴趣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凝聚力量,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探究
4
作者 刘婧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0期34-36,共3页
随着网络时代发展,聚焦于我国互联网文化建设发展的现实,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上系统解决新时期怎样加强和提高我国互联网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我国互联网文化软实力建设发展提供行动指南与理论基础。本文主要探索河源网络文化健康... 随着网络时代发展,聚焦于我国互联网文化建设发展的现实,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上系统解决新时期怎样加强和提高我国互联网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我国互联网文化软实力建设发展提供行动指南与理论基础。本文主要探索河源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方向,并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健康发展 路径研究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对策研究
5
作者 曾俊 谢玮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期179-183,共5页
网络平台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成长交流的空间,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共享性、及时性对新时代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网络空间是大学生了解网络文化的平台之一,在“开放、共享”理念的... 网络平台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成长交流的空间,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共享性、及时性对新时代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网络空间是大学生了解网络文化的平台之一,在“开放、共享”理念的倡导下,为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为了促进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传播,必须重视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对策研究。该文首先阐述网络文化安全相关概念,对网络文化和网络文化安全进行清晰的界定,结合高校网络文化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探究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对策,有利于保障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安全,有利于塑造健康的网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安全 安全问题 对策研究
下载PDF
红色文化短视频阅读服务助力乡村网络文化发展策略研究
6
作者 杨茜 杨梦瑶 李楠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6期72-75,共4页
乡村网络文化发展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网络文化、内容、信息的规范治理,加速建设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在数字乡村建设视域下,文章从图书馆开展红色文化短视频阅读服务助力乡村网... 乡村网络文化发展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网络文化、内容、信息的规范治理,加速建设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在数字乡村建设视域下,文章从图书馆开展红色文化短视频阅读服务助力乡村网络文化发展的价值意蕴出发,通过分析红色文化短视频阅读服务助力乡村网络文化发展的现实障碍,从打造高质量短视频内容,提升乡村网络文化价值;强化数字化设施与技术,多方聚力提升乡村网络文化服务效能;培养用户数字素养,构建阅读服务生态监测与反馈机制三个方面提出红色文化短视频助力乡村文化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红色文化短视频 乡村网络文化 阅读推广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的网络文化安全治理论析
7
作者 肖瑶 钟宪章 《行政与法》 2024年第4期43-55,共13页
针对国家安全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复杂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战略思想。作为治国理政新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国家安全观境界开阔、高瞻远瞩、内涵深邃、涉及面广,涵盖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信... 针对国家安全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复杂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战略思想。作为治国理政新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国家安全观境界开阔、高瞻远瞩、内涵深邃、涉及面广,涵盖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信息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等多个领域。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域出发,对网络文化安全治理进行论析,探讨其价值意蕴、现状成效和实践径路,试图为互联网迅速发展给网络文化安全带来新挑战的当下提出一些实用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建设一个繁荣、安全、秩序井然的新时代网络文化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网络文化安全 网络意识形态 网络强国 互联网
下载PDF
AI算法赋能网络文化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的策略
8
作者 朱艳 刘铭宸 《传播力研究》 2024年第1期145-147,共3页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威胁的复杂性不断增加。2023年,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文化安全风险领域的作用愈发引人注目。本文着重分析了AI技术在网络文化安全治理领域的优势,提供了AI算法赋能网络文化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实...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威胁的复杂性不断增加。2023年,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文化安全风险领域的作用愈发引人注目。本文着重分析了AI技术在网络文化安全治理领域的优势,提供了AI算法赋能网络文化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实现路径,为新时代网络文化风险预警机制充分发挥AI技术的赋能效用,加快推进网络文化安全智能化转向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算法 网络文化风险预警机制 策略
下载PDF
文化产业虚拟集群对我国省域网络文化软实力的影响
9
作者 黄蕊 赵子辛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4,共9页
文化产业虚拟集群是文化企业成员基于数字技术,在信息共享与价值交换理念下形成的网络平台组织。数智时代,文化产业虚拟集群在数据要素效率倍增的中介作用下,能够借助展示平台、承载形式、表现方法、传播途径等实现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提... 文化产业虚拟集群是文化企业成员基于数字技术,在信息共享与价值交换理念下形成的网络平台组织。数智时代,文化产业虚拟集群在数据要素效率倍增的中介作用下,能够借助展示平台、承载形式、表现方法、传播途径等实现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此,以爱奇艺虚拟集群为例,选择空间杜宾双重差分模型佐证了上述观点。同时研究还发现,文化产业虚拟集群对周边省域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存在“虹吸效应”,且相较于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虚拟集群对东部地区的网络文化软实力影响更加显著。综上,我国应努力协调区域间的数字文化资源配置、改良文化软实力传播渠道、强化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与文化认同,从而赓续文化传承,实现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影响力的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虚拟集群 网络文化软实力
下载PDF
网络文化视域下公民道德问题的审视与治理
10
作者 仰义方 谭雪敏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9-75,共7页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道德进步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但与此同时,道德规范的构建也必定会受到特定时代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中形成了多元鲜活的网络文化...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道德进步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但与此同时,道德规范的构建也必定会受到特定时代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中形成了多元鲜活的网络文化景观,对公民道德建设产生了双重影响,特别是不良网络信息的泛滥对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和阻碍。从公民道德建设与多元网络文化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公民道德建设是网络文化文明进步的重要助推器,公民道德素养的改善有助于提升网民文化认知水平、促进网络文化向上向善、维护网络空间文化安全和助力网络文化市场治理;另一方面,在不良网络信息的渗透影响下,公民道德建设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公民道德建设意识易被淡化、道德认知取向易被误导、社会道德情感易变冷漠和社会道德行为失范问题易发等方面。重视网络文化视域下公民道德问题是时代发展进步和塑造崇高道德精神的必然要求,应坚持以文化人、以德树人、以法育人、以情感人,通过弘扬网上主旋律文化、深化公民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法治文化建设和推进网络文化情感价值建设,不断汇聚强大道德正能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公民道德 社会文明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内蕴解构与策略优化
11
作者 马振清 张格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1期128-132,共5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在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培育堪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育人成效,但也面临着文化多元交融而主流价值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在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培育堪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育人成效,但也面临着文化多元交融而主流价值引领不足、网络开放无界而育人阵地有界、强势文化渗透而学生应对本领欠缺等现实困境。高校要不断提升主流价值引领力、掌握和遵循网络发展规律、重点推进行为自律与道德教育、加快建设系统化维稳机制,真正增强网络文化育人的时效性与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网络文化 文化育人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艺术院校网络文化育人的SWOT分析及策略
12
作者 霍泠屹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新媒体视域下,根据SWOT分析显示,艺术院校网络文化育人的优势在于高等艺术人才的创意表达,劣势包含网络配置不足和平台建设滞后,机会在于校际、校企数字化合作延伸,威胁来自网络安全隐患与舆论风险。为应对挑战,可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 新媒体视域下,根据SWOT分析显示,艺术院校网络文化育人的优势在于高等艺术人才的创意表达,劣势包含网络配置不足和平台建设滞后,机会在于校际、校企数字化合作延伸,威胁来自网络安全隐患与舆论风险。为应对挑战,可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信息素养、构建融媒体平台以及建设安全网络环境。本文从艺术院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新媒体视域下艺术院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主要特点,基于SWOT分析法,对艺术院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内外环境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推动构建艺术院校网络文化育人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艺术院校 网络文化育人 SWOT分析 发展策略
下载PDF
网络文化教育对智能社会治理的影响
13
作者 杨清虎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网络文化教育问题的提出,是在网络发展突飞猛进、教育技术不断革新和年轻人生活习惯发生变革背景下发生的。网络文化和智能社会相得益彰,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智能社会发展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网络文化促进智能社会走向成熟,又对智能... 网络文化教育问题的提出,是在网络发展突飞猛进、教育技术不断革新和年轻人生活习惯发生变革背景下发生的。网络文化和智能社会相得益彰,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智能社会发展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网络文化促进智能社会走向成熟,又对智能社会出现的问题提出挑战。网络文化教育对智能社会治理的影响主要在于引导意识形态、宣传主流价值以及相互作用等路径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教育 智能社会治理 现代化
下载PDF
网络不良信息诱导未成年人犯罪的网络文化失范问题研究
14
作者 唐立青 张彤云 梁丽莎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202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数据所示,从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上升,未成年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 202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数据所示,从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上升,未成年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显上升,在网络色情、血腥暴力等不良因素侵蚀下,对处于学习阶段、真伪辨别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诱导未成年人滋生犯罪心理,实施犯罪行为。因此,本文将从网络文化失范为研究基础,分析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引起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类型及特点,分析网络文化失范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起因,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失范 网络不良信息 未成年人犯罪 治理对策
下载PDF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品牌建设研究——以杭州医学院为例
15
作者 李罡 《教育进展》 2024年第1期726-729,共4页
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技术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充分发挥网络文化中的育人功能对于高校育人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文化育人品牌的建设已成为高校彰显办学特色,推动文化育人体系建设的关键路径。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品牌初步显现,... 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技术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充分发挥网络文化中的育人功能对于高校育人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文化育人品牌的建设已成为高校彰显办学特色,推动文化育人体系建设的关键路径。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品牌初步显现,但仍然欠缺深度研究和广度覆盖。高校应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健全网络文化管理机制、丰富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建设网络思政队伍,从而更好地提升网络文化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文化育人 育人成效
下载PDF
论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6
作者 闵浩哲 莫嘉莉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1期149-154,共6页
进入21世纪,网络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正在日益加深,这种不同于传统文化的“新型文化”不光影响着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重大的影响。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要利用好网络文化的优势,也要看到网络文化的弊端。网络文化突破... 进入21世纪,网络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正在日益加深,这种不同于传统文化的“新型文化”不光影响着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重大的影响。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要利用好网络文化的优势,也要看到网络文化的弊端。网络文化突破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促进了网络文化和思想观念的传播,并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主动应对网络文化带来的挑战,主动参与网络文化的建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高校细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视域下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实践省思与完善路径
17
作者 党德强 靳琳琳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91-98,共8页
网络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之一,网络文化安全治理则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中重大性、交叉性、领域性的难题。当前我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权责主体、法律规定、制裁措施等方面存在疏漏,无法有效适应国家治理的需求。积极推进... 网络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之一,网络文化安全治理则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中重大性、交叉性、领域性的难题。当前我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权责主体、法律规定、制裁措施等方面存在疏漏,无法有效适应国家治理的需求。积极推进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体系建设、法治建设、技术协同是纾解网络文化安全治理困局之关键所在。只有从多元分散而治转向协同共治,实现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同以及法律与技术的有机融合,才能全面实现我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网络文化安全 协同治理 法治现代化
下载PDF
智媒时代乡村网络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18
作者 张彩虹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6期176-180,共5页
新时代下,乡村网络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也呈现出信息分辨能力弱、建设主体缺乏、技术人才匮乏和基础设施缺乏等问题。作为革命技术的智能媒体对乡村网络文化的建设不仅在文化传播新平台、网络文化新形态、网络安全有效治理等方面展现... 新时代下,乡村网络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也呈现出信息分辨能力弱、建设主体缺乏、技术人才匮乏和基础设施缺乏等问题。作为革命技术的智能媒体对乡村网络文化的建设不仅在文化传播新平台、网络文化新形态、网络安全有效治理等方面展现出新的契机,也给乡村网络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在新要求与新契机下,通过提升网民媒介素养、培育人才队伍、重塑主体性、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等实现路径助力乡村网络文化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乡村网络文化 文化振兴 数字技术 文化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