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P化技术在电视制播融合中的网络架构与信号传输应用
1
作者 郝延军 《电视技术》 2024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输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电视制作和播出模式。基于此,概述了IP化技术的相关概念,分析了IP化技术的数字编码和分组传输机制,阐述了IP化技术在推动电视制播融合方面的作用,提出... 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输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电视制作和播出模式。基于此,概述了IP化技术的相关概念,分析了IP化技术的数字编码和分组传输机制,阐述了IP化技术在推动电视制播融合方面的作用,提出了电视制播IP化网络的分层架构,解析了IP化核心网和接入网的组成,以及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在IP化网络中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际互连协议(IP) 电视制播融合 网络架构 信号传输
下载PDF
广播电视行业从SDI到IP的转变
2
作者 王世娜 《电视技术》 2024年第2期186-188,共3页
在广播电视行业,4K、8K超高清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信号传输产生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向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 在广播电视行业,4K、8K超高清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信号传输产生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向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转化。针对SDI技术的局限性以及IP技术的优势进行阐述,发现IP化不仅可以提升传输效率、降低传输成本,还可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行数字接口(SDI) 网际互连协议(IP) 传输效率
下载PDF
SDI+IP混合架构的播总控系统设计
3
作者 吴超 《电视技术》 2024年第1期30-32,37,共4页
近年来,广播电视技术转型向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发展的进程逐渐加快,基于IP架构的电视技术系统必将取代传统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架构,成为未来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以互联网协议网关(Interne... 近年来,广播电视技术转型向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发展的进程逐渐加快,基于IP架构的电视技术系统必将取代传统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架构,成为未来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以互联网协议网关(Internet Protocol Gateway,IPG)作为关键设备搭建“SDI+IP”混合架构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深入分析,阐述电视技术系统从SDI向IP技术转型过程中尽可能实现平稳过渡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行数字接口(SDI) 网际互连协议(IP) 电视播总控系统
下载PDF
基于LwIP协议的电磁阀采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戴李刚 张明亮 +3 位作者 赵玲玲 高嘉诚 罗佳妮 闫昊昱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0年第S02期193-196,205,共5页
对运载火箭多通道电磁阀电压信号的采集和数据传输系统进行了研究。系统以PGA+STM32F407为核心,采用了SIN3滤波、多通路并行采集、基于轻量级网际互连协议(LwIP)的数据传输技术,实现了设备小型化的目标。系统设计对需实现多通路模拟量... 对运载火箭多通道电磁阀电压信号的采集和数据传输系统进行了研究。系统以PGA+STM32F407为核心,采用了SIN3滤波、多通路并行采集、基于轻量级网际互连协议(LwIP)的数据传输技术,实现了设备小型化的目标。系统设计对需实现多通路模拟量采集系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级网际互连协议 电磁阀 数据采集 数据传输 TCP/IP
下载PDF
基于“软件+硬件”的现代交换实验教学系统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逵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第1期45-46,共2页
"现代交换技术"是高职通信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围绕程控交换组织教学内容。随着目前通信网络的更新换代,原来的实验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合现在的软交换网络,因此,文章在实验室已有的硬件实验教学系统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 "现代交换技术"是高职通信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围绕程控交换组织教学内容。随着目前通信网络的更新换代,原来的实验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合现在的软交换网络,因此,文章在实验室已有的硬件实验教学系统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软件+硬件"的现代交换实验系统,增加了可实验的内容,提升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交换 实验教学 网际互连协议 语音传输 会话启动协议
下载PDF
组播环境下IPTV快速频道切换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古强 夏烨晗 +1 位作者 邹华 杨放春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共4页
为解决组播网络中基于网际互连协议的电视(IPTV)频道切换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在组播环境下IPTV快速频道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终端的上传带宽,为其他终端提供快速的数据流,在短时间内充满频道切换终端播放缓存,可减少频道切换时间... 为解决组播网络中基于网际互连协议的电视(IPTV)频道切换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在组播环境下IPTV快速频道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终端的上传带宽,为其他终端提供快速的数据流,在短时间内充满频道切换终端播放缓存,可减少频道切换时间.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的结果表明,在较高频道切换频率下,该方法用不足20%的新增带宽,使频道切换时间减小到原有的1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播 基于网际互连协议的电视 频道切换时间
下载PDF
SDN控制技术在IP网络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刚 《信息与电脑》 2022年第20期214-216,233,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Protocol,IP)网络中的访问量和需求量正在快速增加,对传统的IP网络中的波分复用和频分复用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SDN)的基本概念出...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Protocol,IP)网络中的访问量和需求量正在快速增加,对传统的IP网络中的波分复用和频分复用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SDN)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SDN的现有架构,阐述了IP网络中SDN技术的优势和发展方向。从SDN流量控制、SDN接入控制和SDN访问控制3个方面分析了SDN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探讨了SDN控制技术对IP网络的贡献,降低了网络信息交换的复杂度,对动态控制和分配流量提出了新思路,切实高效地提升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对IP网络的智能化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SDN) 网际互连协议(IP)网络 接入监控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自动监控系统设计
8
作者 刘楚菲 刘宇辰 《信息与电脑》 2022年第23期250-252,共3页
由于获取的学生网络学习行为数据不够完整,导致监控系统的可靠性较低。为解决上述缺陷,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自动监控系统。系统以基于XILINXMPSoC全可编程处理器的XCZU4EV-1SFVC784核心板为核心构件,将Doublecom DB6000A... 由于获取的学生网络学习行为数据不够完整,导致监控系统的可靠性较低。为解决上述缺陷,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自动监控系统。系统以基于XILINXMPSoC全可编程处理器的XCZU4EV-1SFVC784核心板为核心构件,将Doublecom DB6000AN20D作为系统的网桥装置,将目标监控在线学习平台的后台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系统根据学生的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信息从后台数据获取对应的网络数据,利用各学习行为的特征分类数据,以连续特征数据的起始和结束时刻为基准,计算学习行为的执行时间,实现自动监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系统可以准确监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学生网络学习行为 自动监控 后台数据库 网际互连协议(IP)信息 特征数据
下载PDF
IP承载网组网技术及安全研究
9
作者 石晓霞 罗群飞 《通信电源技术》 2022年第21期124-126,共3页
为进一步提升网络运行管理质量,要结合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承载网应用要求,整合业务内容和服务过程,建立更加匹配的组网技术运行体系,更好地向多业务承载目标发展,实现通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集中分析了IP... 为进一步提升网络运行管理质量,要结合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承载网应用要求,整合业务内容和服务过程,建立更加匹配的组网技术运行体系,更好地向多业务承载目标发展,实现通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集中分析了IP承载网组网技术的相关内容,并对安全控制过程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际互连协议(IP)承载网 组网技术 安全
下载PDF
IP承载网中BFD技术的应用
10
作者 李晶晶 《通信电源技术》 2022年第24期110-112,共3页
为提升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承载多业务的应用水平,要整合技术要点,发挥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BFD)技术的优势作用。基于IP承载网的应用控制标准维持对应环节处理的规范效果,最大程度上减少... 为提升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承载多业务的应用水平,要整合技术要点,发挥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BFD)技术的优势作用。基于IP承载网的应用控制标准维持对应环节处理的规范效果,最大程度上减少运营成本,为业务灵活性发展和阶段性优化予以支持,顺应电子技术的转型需求,实现IP承载网大规模部署的可靠性目标。介绍BFD技术的协议结构、技术工作模式以及技术封装内容,并从网络节点部署、网络边缘部署等方面对IP承载网中BFD技术的具体应用内容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际互连协议(IP)承载网 双向转发检测(BFD)技术 节点部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