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比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
1
作者 文杨 夏运风 +2 位作者 甘华 李正荣 龚颖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0-594,共5页
目的对比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处方中含罗沙司他的56例MHD患者作为ROX组,... 目的对比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处方中含罗沙司他的56例MHD患者作为ROX组,同期处方中含rHuEPO的60例MHD患者作为EPO组,随访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心脏超声参数的差异及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C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OX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CS差值明显低于EPO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参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ROX组患者的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EPO组(P<0.05),但两组间因心衰住院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rHuEPO比较,罗沙司他可能对延缓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有积极作用,且可能有利于减少MHD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 冠状动脉钙化
下载PDF
罗沙司他对CKD大鼠肠生物屏障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何荃 渠宁 +3 位作者 雷子彤 陈蕾 蒋红利 刘华 《西部医学》 2024年第2期166-174,共9页
目的 探讨罗沙司他对慢性肾脏病(CKD)大鼠肠生物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2只SPF级180~220 g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4)、肾切组(5/6肾切除,n=18),肾切组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CKD组(n=6)、 CKD+罗沙司他低剂量(7.5 mg/kg, t... 目的 探讨罗沙司他对慢性肾脏病(CKD)大鼠肠生物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2只SPF级180~220 g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4)、肾切组(5/6肾切除,n=18),肾切组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CKD组(n=6)、 CKD+罗沙司他低剂量(7.5 mg/kg, tiw)灌胃组(CKD-LOW组,n=6)、 CKD+罗沙司他高剂量(10 mg/kg, tiw)灌胃组(CKD-HIGH组,n=6),Sham组及CKD组同期蒸馏水灌胃。干预6周后采集各组大鼠血标本、肾脏组织、粪便标本等,评估各组贫血、肾功能、肾脏病理、炎症状态及测序检测肠道菌群构成。结果 罗沙司他有降低CKD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的趋势,可显著升高血红蛋白;肾切后大鼠肾脏组织出现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而罗沙司他给药后病理改变减轻,TGF-β1及α-SMA表达下调(P<0.05);与sham组相比,其它3组大鼠Scr、BNU水平显著增高(P<0.05)。CKD-HIGH组大鼠的BUN、Scr水平低于CKD-LOW组(均P<0.05),但两组间Il-6、TNF-a、Hb、血清铁调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CKD组血清Il-6、TNF-α、血清铁调素水平均显著增高,Hb显著降低(P<0.05)。CKD-HIGH组大鼠Il-6、TNF-α均较CKD组降低(P<0.05)。CKD-LOW组及CKD-HIGH组大鼠较CKD大鼠Hb显著升高,血清铁调素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16S rRNA测序结果:各组肠道微生物组成具有显著差异,4组样本共有376个重叠的OUT;罗沙司他对肠道菌群α多样性影响较小;β多样性分析提示四个组的肠道菌群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给药组在PC2水平上距Sham组更近;各组菌群组成在门及属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片球菌属、果胶杆菌属和Blautia菌属在CKD组中丰度降低,罗沙司他干预后丰度升高(均P<0.05);弧菌属、Delftia菌属和Pseudomonas菌属在CKD组中丰度升高,罗沙司他干预后丰度降低(均P<0.05)。结论 罗沙司他可以减轻CKD肾脏病理改变和TGF-β1、α-SMA表达,或可改善肾脏损伤,延缓CKD进展;CKD状态下罗沙司他可以降低铁调素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肠道菌群生物多样性及结构在CKD组大鼠发生改变,罗沙司他可以调节CKD大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及结构,在属水平上增加有益菌的丰度,减少有害菌的丰度,纠正肠道菌群紊乱状态,发挥肠道生物屏障功能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肠屏障功能 肠道菌群 炎症状态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罗沙司他联合促红细胞生成剂治疗肾移植术后并发难治性肾性贫血1例
3
作者 刘翻利 尚佳 +3 位作者 陈琼 徐海燕 王旭光 刘凌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9期50-51,共2页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生成素缺乏,还包括尿毒症毒素、慢性炎症等。促红细胞生成剂(ESA)联合铁剂一直是肾性贫血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试验表明,使用高...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生成素缺乏,还包括尿毒症毒素、慢性炎症等。促红细胞生成剂(ESA)联合铁剂一直是肾性贫血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试验表明,使用高剂量的ESA使血红蛋白(Hb)≥130 g/L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血栓栓塞及死亡率的风险^([1])。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是治疗肾性贫血的新药物,可通过激活缺氧诱导因子、刺激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来诱导红细胞生成,罗沙司他是代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肾性贫血 罗沙司他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罗沙司他联合右旋糖酐铁治疗非透析依赖性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李晗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联合右旋糖酐铁治疗非透析依赖性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198例非透析依赖性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联合右旋糖酐铁治疗非透析依赖性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198例非透析依赖性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采用右旋糖酐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罗沙司他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水平、血清铁蛋白(SF)水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6%(95/99),高于对照组的84.85%(84/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RBC、S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联合右旋糖酐铁治疗非透析依赖性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血常规指标水平和SF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右旋糖酐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透析依赖性 慢性肾脏病 肾性贫血 右旋糖酐铁 罗沙司他 血常规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罗沙司他与大剂量rHuEPO治疗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5
作者 刘玉 王稻 +2 位作者 曹珊 陈清萍 廖雯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2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与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素(rHuEPO)治疗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萍乡市人民医院2022年7—12月收治的60例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rHu...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与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素(rHuEPO)治疗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萍乡市人民医院2022年7—12月收治的60例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rHuEPO治疗,研究组采用大剂量rHuEPO联合罗沙司他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液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RBC)计数]、甲状旁腺激素(PTH)、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b、HCT、RB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TH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F、TSA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BUN、Scr、β_(2)-M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联合大剂量rHuEPO治疗可有效改善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贫血情况,纠正铁代谢,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肾性贫血 罗沙司他 重组人促红素 安全性
下载PDF
罗沙司他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6
作者 黄玲芳 洪珊珊 +1 位作者 张进华 黄旭慧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8-136,共9页
目的 建立罗沙司他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评价罗沙司他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该药的合理使用。方法 基于罗沙司他药品说明书,参考相关指南、专家共识,通过德尔菲法建立罗沙司他DUE标准,包括用药指征、用药过程和用药结果等项目。采用回... 目的 建立罗沙司他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评价罗沙司他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该药的合理使用。方法 基于罗沙司他药品说明书,参考相关指南、专家共识,通过德尔菲法建立罗沙司他DUE标准,包括用药指征、用药过程和用药结果等项目。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福建省立医院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首次使用罗沙司他且用药周期> 1个月的住院患者病历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结果 共纳入175份病历,其中临床应用完全符合评价标准的有14例,用药合理率为8.0%。不合理问题主要为临床结局不适宜(92.0%)、给药剂量不适宜(52.6%)、不良反应监护不适宜(34.9%)、给药时机不适宜(13.1%)、存在药物相互作用(8.7%)、药物转化不适宜(5.7%)、疗效监护不适宜(4.0%)。结论 建立的罗沙司他药物评价标准科学、实用、可行,评价结果显示该院罗沙司他在使用过程中不合理率较高,需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监护、给药时机等方面规范罗沙司他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药物利用评价 德尔菲法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罗沙司他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最新进展
7
作者 鲍炜 吕云波 +1 位作者 王辉波 胡婷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56-460,共5页
心血管疾病目前仍然是导致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当前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可以明显改善症状,但在降低死亡率方面仍有不足,所以需要既能改善症状,又能减少死亡率的新型药物。罗沙司他作为一种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通过调控缺氧诱导因子(H... 心血管疾病目前仍然是导致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当前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可以明显改善症状,但在降低死亡率方面仍有不足,所以需要既能改善症状,又能减少死亡率的新型药物。罗沙司他作为一种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通过调控缺氧诱导因子(HIF)的表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缺氧症状,从而延长生存时间。HIF几乎参与机体所有发育、病理或生理的过程,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铁吸收代谢、细胞分化、能量代谢、炎症和免疫调节等过程。目前该药在治疗肾性贫血方面有很好的前景,但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应用还较少。该文系统、全面地探讨了罗沙司他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心血管疾病 缺氧诱导因子 脯氨酸羟化酶
下载PDF
罗沙司他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陈文 吴云平 余文笛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罗沙司他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来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分成联合组...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罗沙司他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来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分成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独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联合组患者则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罗沙司他治疗,详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临床血清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贫血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患者及时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罗沙司他联合方案治疗,可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尽早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降低疾病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罗沙司他 维持性血液透析 联合治疗
下载PDF
西沙必利联合罗沙司他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梁红涛 王欣芳 张倍豪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968-970,共3页
目的:探究西沙必利联合罗沙司他胶囊对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6月收治的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n=68)、B组(n=66)、C组(n=66)。A组给... 目的:探究西沙必利联合罗沙司他胶囊对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6月收治的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n=68)、B组(n=66)、C组(n=66)。A组给予西沙必利+罗沙司他胶囊治疗,B组给予西沙必利治疗,C组给予罗沙司他胶囊治疗。对比3组肾功能[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β_(2)微球蛋白(β_(2)-MG)、肾损伤分子-1(KIM-1)]、胃肠道症状[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SRS)]、贫血指标[血红蛋白(Hb)、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营养参数[白蛋白(Alb)、总蛋白(TP)]、预后[简明健康测试量表(SF-36)]。结果:(1)治疗2周后,3组Scr、Ccr、β_(2)-MG、KIM-1改善程度均大于治疗前(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治疗2周后GSRS评分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治疗2周后Hb、EPO>C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2周后Alb、TP>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沙必利联合罗沙司他胶囊在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各有优势,联合治疗可减轻胃肠道症状,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及预后,并有助于肾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必利 罗沙司他胶囊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下载PDF
罗沙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10
作者 赵乐 刘祥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究罗沙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伴肾性贫血患者96例,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究罗沙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伴肾性贫血患者96例,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罗沙司他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炎症因子水平、贫血相关指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清铁蛋白(SF)、铁调素(Hep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RBC、SF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ep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用于慢性肾脏病伴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患者炎症及贫血情况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有明显提升,且用药较为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性贫血 罗沙司他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罗沙司他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临床疗效
11
作者 罗娟 邹芳琴 +1 位作者 郑婕 李小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罗沙司他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临床疗效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患者,根据治疗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罗沙司他胶囊治疗)和观察组(采用... 目的:分析罗沙司他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临床疗效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患者,根据治疗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罗沙司他胶囊治疗)和观察组(采用罗沙司他胶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每组40例。治疗8 w后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贫血指标,如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积压(Hematocrit,Hct)水平以及肾功能指标,包括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4 h尿蛋白排泄率(24 h Urinary protein,24hUPE)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STFR)水平;并血压计检测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结果:观察组(97.50%)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5.00%)(P<0.05);两组治疗8 w后RBC、Hb、Hct、SF、TSAT、STAT水平及24 h尿量均升高,BUN、SCr、24hUPE水平以及血压波动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00%),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罗沙司他结合左卡尼汀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贫血及肾功能相关指标,用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左卡尼汀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临床疗效 肾功能
下载PDF
罗沙司他对比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疗效、对血清微炎症指标及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的影响
12
作者 卢海霞 马玲 +2 位作者 马宏霞 张延芳 李沛玲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对比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对血清微炎症指标及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70例,分为2组,服用罗沙司他患者35例,规律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患...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对比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对血清微炎症指标及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70例,分为2组,服用罗沙司他患者35例,规律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患者35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CT、RBC、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及血沉。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常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2个月。结果2组患者基本资料、透析时间、原发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纠正肾性贫血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和红细胞计数(RB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β2微球蛋白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都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罗沙司他组治疗后β2微球蛋白水平较rHuEPO组治疗后明显减低(P<0.05)。2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彩超中室间隔舒末厚度(IV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治疗后Hb与LVEF值呈正相关(r=0.1928,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罗沙司他与rHuEPO相比,能够更好地纠正患者的贫血状况,降低血清微炎症指标,改善慢性炎症状态,且对心血管的相关指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罗沙司他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清炎症指标 同型半胱胺酸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罗沙司他对合并肾性贫血的初始血液透析患者铁代谢指标的影响
13
作者 单国浩 郝齐齐 +2 位作者 谢志领 史静 金丽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9-003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罗沙司他对合并肾性贫血的初始血液透析患者铁代谢指标的影响,以评估其在肾性贫血治疗中的潜在效果。方法 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100例合并肾性贫血的初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生成的结果,患者被分配到实验... 本研究旨在探讨罗沙司他对合并肾性贫血的初始血液透析患者铁代谢指标的影响,以评估其在肾性贫血治疗中的潜在效果。方法 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100例合并肾性贫血的初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生成的结果,患者被分配到实验组(接受罗沙司他治疗)和对照组(接受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每组5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罗沙司他治疗,剂量根据体重和肾功能调整,治疗周期为12周,每4周复诊。对照组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治疗方案与实验组相同。观察指标包括血清铁、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各组一般资料在治疗前具有可比性。结果 在治疗的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实验组患者的血清铁水平分别为72 μg/dL、85 μg/dL、92 μg/dL;转铁蛋白水平分别为320 mg/L、350 mg/L、380 mg/L;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0.5 g/dL、11.2 g/dL、12.0 g/dL。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的指标变化较为缓慢,分别为血清铁 70 μg/dL、75 μg/dL、78 μg/dL;转铁蛋白 310 mg/L、330 mg/L、355 mg/L;血红蛋白 10.2 g/dL、10.8 g/dL、11.3 g/dL。统计学分析显示实验组在治疗第8周和第12周的血清铁、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罗沙司他在合并肾性贫血的初始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促进铁代谢的效果,表现为明显提高血清铁、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这为罗沙司他在肾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临床证据,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肾性贫血 血液透析 铁代谢
下载PDF
罗沙司他对肾性贫血并绝对铁缺乏患者贫血及铁代谢的影响
14
作者 白士先 李素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及绝对铁缺乏患者的贫血指标及铁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合并绝对铁缺乏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其中符合条件者共6...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及绝对铁缺乏患者的贫血指标及铁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合并绝对铁缺乏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其中符合条件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应用多糖铁复合物,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罗沙司他进行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比容(Hct)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水平、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高于治疗前;观察组SI、TIBC水平、TSAT高于对照组,S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rhEPO,罗沙司他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且安全性高,能有效改善患者贫血指标及铁代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绝对铁缺乏 维持性血液透析 罗沙司他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罗沙司他胶囊治疗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及对铁代谢与炎性因子的影响
15
作者 单国浩 刘雅静 +2 位作者 陈云 王春荣 史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91-0094,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罗沙司他胶囊在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特别关注其对肾功能、铁代谢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筛选病例,共纳入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罗沙司他胶囊治疗)和对照组(传... 本研究旨在评估罗沙司他胶囊在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特别关注其对肾功能、铁代谢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筛选病例,共纳入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罗沙司他胶囊治疗)和对照组(传统治疗)。观察组予以罗沙司他胶囊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病例来源均为该医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两组的肾功能指标、铁代谢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在肾功能改善方面,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表现出更显著的优势。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改变百分比和GFR改变百分比分别为优良反应的+25%以上和+30%以上,而对照组为+15%以上和+20%以上。尿量的显著增加也在观察组中得到体现。在症状缓解方面,观察组贫血症状改善的优良反应较高,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其他相关症状的显著缓解比例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罗沙司他胶囊治疗在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表现为对肾功能的改善、贫血症状的缓解以及对铁代谢和炎性因子的调节。这为慢性肾脏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全面、有效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罗沙司他胶囊 重组人促红素
下载PDF
罗沙司他联合蔗糖铁治疗对MHD患者铁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16
作者 落恒 庞敏娜 +3 位作者 曲晓晓 贺翠芳 刘红艳 乔茜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联合蔗糖铁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铁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104例MHD患者分为蔗糖铁组(蔗糖铁治疗)和罗沙司他组(蔗糖铁+罗沙司他治疗),每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联合蔗糖铁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铁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104例MHD患者分为蔗糖铁组(蔗糖铁治疗)和罗沙司他组(蔗糖铁+罗沙司他治疗),每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PLT)、铁代谢指标[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饱和度(ISAT)]、贫血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和Hb达标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LT、SI、TIBC、SIAT、Hb、RCB、Hct和Hb达标率,且罗沙司他组高于蔗糖铁组(P<0.05);血清MDA均较治疗前升高,但罗沙司他组低于蔗糖铁组(P<0.05);血清SOD、GSH-Px均较治疗前降低,但罗沙司他组高于蔗糖铁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MHD疗效较明确,能提升PLT,改善铁代谢异常、贫血和氧化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罗沙司他 蔗糖铁 铁代谢水平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唐湘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48-51,60,共5页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邵阳市中心医院肾病内科收治的96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48例)与研究组(48例),参照组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邵阳市中心医院肾病内科收治的96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48例)与研究组(48例),参照组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研究组采用罗沙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均高于本组用药前,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MoCA评分均高于本组用药前,研究组患者的MoCA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作用明确,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均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肾性贫血 效果 生活质量 影响
下载PDF
罗沙司他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18
作者 戴国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6月南平市第二医院诊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84例为观察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罗沙司他组和促红素组,每组42例。促...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6月南平市第二医院诊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84例为观察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罗沙司他组和促红素组,每组42例。促红素组常规给予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罗沙司他组在促红素组基础上给予罗沙司他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营养状态[血红蛋白(Hb)、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2组IL-6、TNF-α、CRP、LDL-C、TC、TG水平均降低,且罗沙司他组低于促红素组(P<0.05或P<0.01),2组HDL-C水平均升高(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组Hb、SF水平及TSAT均升高,且罗沙司他组高于促红素组(P<0.01)。罗沙司他组与促红素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52%和11.90%,2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1.000)。结论罗沙司他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治疗可明显缓解炎性反应,调节血脂代谢,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维持性血液透析 罗沙司他 炎性因子 血脂 营养状态
原文传递
罗沙司他治疗初始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对铁代谢的影响
19
作者 邓觅 罗贤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治疗初始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对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始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促红素组与罗沙司他组,各35例。促红素组给...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治疗初始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对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始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促红素组与罗沙司他组,各35例。促红素组给予人促红素注射液,罗沙司他组给予罗沙司他胶囊,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贫血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铁代谢指标[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蛋白(SF)与血清铁(SI)]、血清C反应蛋白(CRP),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Hb水平、RBC、HCT升高,且罗沙司他组高于促红素组(P<0.05或P<0.01);2组TSAT及SF、SI水平升高,且罗沙司他组高于促红素组(P<0.05或P<0.01);2组血清CRP水平降低,且罗沙司他组低于促红素组(P<0.01)。罗沙司他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促红素组(2.86%vs.22.86%,χ^(2)=4.590,P=0.032)。结论罗沙司他治疗初始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可有效纠正贫血,改善铁代谢,减轻炎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血液透析 罗沙司他 铁代谢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罗沙司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下贫血的效果
20
作者 曹慧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5期97-100,共4页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下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于顺德新容奇医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微炎症状态下贫血患者60例,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下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于顺德新容奇医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微炎症状态下贫血患者60例,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罗沙司他治疗,对照组采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蛋白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日常生活、食欲、精神及睡眠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罗沙司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微炎症状态下贫血可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状态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贫血 罗沙司他 促红细胞生成素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