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语境里的中国文化:华裔文化 被引量:5
1
作者 徐颖果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2,共4页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关系到如何界定异国文化中的中国文化问题。在美国的语境中,华裔所指的中国文化实际上是美国华裔文化,并非我们所认识的中国文化,其间的差异被想当然地忽略了。正因为如此,美国华裔作家所声称的身份认...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关系到如何界定异国文化中的中国文化问题。在美国的语境中,华裔所指的中国文化实际上是美国华裔文化,并非我们所认识的中国文化,其间的差异被想当然地忽略了。正因为如此,美国华裔作家所声称的身份认同往往与中国读者所理解的有很大的差异。讨论美国华裔作家的文化身份认同,首先要确定美国华裔作者所指的中国文化的内涵,以及其间的差异所具有的意义。提出“美国华裔文化”的概念适可解决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化 美国华裔文学 中国文化 文化身份
下载PDF
从中国文化到华裔美国文化——论当代华裔美国作家的中国文化观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惠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第1期216-220,共5页
我国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由于中国文化是华裔美国移民者的母国文化,我们自然对这些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文化比较敏感,因而更易将注意力集中在中国文化在这些作品中如何得以表现这一方面。然而,笔者选取三位有代... 我国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由于中国文化是华裔美国移民者的母国文化,我们自然对这些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文化比较敏感,因而更易将注意力集中在中国文化在这些作品中如何得以表现这一方面。然而,笔者选取三位有代表性的当代华裔美国作家徐忠雄(Shawn Wong)、伍慧明(Fae Myenne Ng)、梁志英(Russell Leong),通过对他们发表于90年代、有影响力的三部作品进行解读,发现这三位作家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一种观点:真正的中国文化传统在华裔美国的文化历史中已消失,留下的只是一些抽象的符号,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华裔美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忠雄 伍慧明 梁志英 中国文化传统的缺失 华裔美国文化
下载PDF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新视角——评胡勇的专著《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典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3年第4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胡勇 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 文学评论 美国文化 中国文化 创作特点 文化冲突
下载PDF
论当代华裔美国作家的中国文化观——以徐忠雄、伍慧明、梁志英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关冬梅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8期35-36,共2页
从文化分析的角度,解读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华裔文学繁荣期代表作家的中国文化观。主要分析徐忠雄的《家园》、伍慧明的《骨》和梁志英《何所不死》,探讨美国华裔文学发展到繁荣期华裔作家变化的中国文化观。
关键词 华裔文学繁荣期 《家园》 《骨》 《何所不死》 崭新的华裔美国文化
下载PDF
美国华裔文学的中国戏剧翻译研究——以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海雁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122-124,共3页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深化,戏剧翻译也成为了国际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戏剧文本的翻译类似于小说和诗歌的翻译,不仅涉及到原文本与目标语文本之间的转移,还涉及到文本语言以外的诸多元素。而置于不同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下的美国...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深化,戏剧翻译也成为了国际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戏剧文本的翻译类似于小说和诗歌的翻译,不仅涉及到原文本与目标语文本之间的转移,还涉及到文本语言以外的诸多元素。而置于不同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下的美国华裔作者们,他们翻译的戏剧作品将会有不一样的研究价值。基于此,以赖声川著名话剧《暗恋桃花源》自译英译本为个案,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以及其译本与文化身份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使人们更加注重华裔文学中的戏剧翻译研究,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化 文化身份 戏剧翻译 《暗恋桃花源》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对美国华裔文学翻译的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都庭芳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08-112,共5页
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语言游戏说",其核心内容为"意义即使用",旨在突出语言的使用是一种生活形式,通过遵从贯穿于语言游戏本身的规则来实现彼此的互动交流,这一思想对美国华裔文学翻译过程中意义... 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语言游戏说",其核心内容为"意义即使用",旨在突出语言的使用是一种生活形式,通过遵从贯穿于语言游戏本身的规则来实现彼此的互动交流,这一思想对美国华裔文学翻译过程中意义的获得和翻译对策提供了启示。美国华裔文学具有"中国元素"的文学特征是汉语语境下译者面临的棘手问题,《喜福会》的几位译者再现原文"中国元素"时,译文出现不同程度的意义偏差。以维特根斯坦后期意义观来看,译者应按游戏规则的实际情况动态再现特定的生活形式,形式的适度异化必须以美国华裔文化宏观语境中对语词意向的把握为前提,这一视角的探讨对美国华裔文学的翻译研究、翻译实践和批评提供了角度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游戏 美国华裔文化语境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中食西渐:以一道美国化的中国菜为例的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于力群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31-36,共6页
“炒杂碎”是一道源于中国而逐渐美国化了的中国菜,也是美国人心目中最为正宗的中国菜。“炒杂碎”最初是为了满足华工以及西海岸众多族裔劳工一日三餐需求而制作的家常大锅菜,在19世纪后期伴随着排华运动的出现,以“炒杂碎”为特色的... “炒杂碎”是一道源于中国而逐渐美国化了的中国菜,也是美国人心目中最为正宗的中国菜。“炒杂碎”最初是为了满足华工以及西海岸众多族裔劳工一日三餐需求而制作的家常大锅菜,在19世纪后期伴随着排华运动的出现,以“炒杂碎”为特色的杂碎馆却逐渐成为种族歧视下华人移民安身立命的重要手段。为了招徕顾客,“炒杂碎”摒弃旧有做法,并逐步形成了与传统中国菜有着巨大不同、却能够适应美国顾客口味和需求的美式中餐。这也反映出在“中食西渐”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菜在口味调制、食材选择上固然可以因为食客的变化而做出巨大的改变,然而其中所蕴藏的本真意韵却很难改变,并且依旧能够打上“中餐”的标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食西渐 “炒杂碎” 美国华裔文化
下载PDF
浅析华裔美国文化的翻译技巧 被引量:1
8
作者 鲁赫 《才智》 2014年第31期293-293,共1页
华裔美国文化是华裔美国人的文学素养和文学作品逐渐营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其是中国人移民史发展的历史产物。华裔美国文学是一种以中国文化为原型、以美国思维价值体系为审美视角而构造出来的文学形式,其文化也充分蕴含着此种特点。... 华裔美国文化是华裔美国人的文学素养和文学作品逐渐营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其是中国人移民史发展的历史产物。华裔美国文学是一种以中国文化为原型、以美国思维价值体系为审美视角而构造出来的文学形式,其文化也充分蕴含着此种特点。文章结合华裔美国文学的特点浅析了华裔美国文化的翻译技巧,希望能总结一套科学的翻译技巧为翻译工作者对华裔美国文化的翻译提供一定的指导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美国文化 翻译技巧
原文传递
中国文化符号与美国的亚洲化 被引量:8
9
作者 徐颖果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30,共5页
本文旨在讨论族裔文化与文化符号的区别,以及文化符号与文化认同的区别。本文认为,族裔特征并不自然生成文化,生长在美国语境中的华裔认知中国文化的途径与在中国语境中认知中国文化的途径有很大不同。除了认知方式不同以外,华裔接受的... 本文旨在讨论族裔文化与文化符号的区别,以及文化符号与文化认同的区别。本文认为,族裔特征并不自然生成文化,生长在美国语境中的华裔认知中国文化的途径与在中国语境中认知中国文化的途径有很大不同。除了认知方式不同以外,华裔接受的中国文化还经过了在美国“本土化”的过程,加之在美国语境中的生活经历影响,美国华裔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传统中国文化主要的价值观念的缺失,使得华裔作品中的中国文化更多地起着象征中国文化的文化符号作用。事实上,在华裔文学作品中,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常常被消解、被颠覆。文章指出,20世纪美国的多元文化运动使得美国通俗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他者”文化符号。因此,有必要区分中国文化符号与具有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内涵的中国文化,这对于讨论华裔的文化身份认同是十分关键的。不能简单地把华裔作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符号看作是华裔作家与中国文化认同。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相互影响成为必然。为此,本文同时指出20世纪的美国出现了文化双向同化现象,并指出这种现象与文化认同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 身份认同 美国华裔文化 同化 华裔文学 族裔
原文传递
解构美国华裔男性的刻板形象 被引量:1
10
作者 牟为姣 邹丽丹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4-157,共4页
在连续七代人的时间里,美国白人主流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通俗文化,把华裔男性再现为阴阳怪气、缺乏男性气概的弱势族裔。透过电影镜头的再现,华裔的刻板形象得到不断地加深和强化。美国华裔一直生活在自我否定、自我蔑视和人格... 在连续七代人的时间里,美国白人主流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通俗文化,把华裔男性再现为阴阳怪气、缺乏男性气概的弱势族裔。透过电影镜头的再现,华裔的刻板形象得到不断地加深和强化。美国华裔一直生活在自我否定、自我蔑视和人格缺残之中。这种文化间际性的生存现实,使赵健秀醒悟到美国华裔文化身份书写的紧迫性,坚决投身于文学书写、文学评述和亚裔文学选集的编撰。他致力于通过写作改变美国华裔的现状,消除主流话语中被歪曲的华裔形象,书写华裔自己的神话和英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化 刻板形象 男性气概 解构 文学书写 通俗文化 身份书写 电影镜头
原文传递
《骨》:家园回忆的模仿与身份生产的再现
11
作者 姚璐璐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7,共7页
"回忆的模仿"指文学的模仿和诗意两方面的特质。在文学文本中,"回忆不可能真正被仿造",而可以通过叙述技巧的运用得以演示。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通过小说《骨》之"回忆的模仿"演绎了"黄色太平洋的故... "回忆的模仿"指文学的模仿和诗意两方面的特质。在文学文本中,"回忆不可能真正被仿造",而可以通过叙述技巧的运用得以演示。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通过小说《骨》之"回忆的模仿"演绎了"黄色太平洋的故事",动态再现美国华裔跨越大洋的杂糅文化身份的生产。小说以富有象征意义的"骨"之意象贯穿家园空间,并以此为切入口,采用记忆、空间、后殖民等跨学科交叉视角,沿着小说《骨》中对"回忆的模仿"的演示,探析作为散居族裔的梁家两代美国华裔移民文化身份的生产过程——从"华裔移民共同体"的"同一"身份构建、夹在"源文化"与"现文化"之间"分裂身份"的创伤到"杂糅身份"的缝合,其间隐含的是美国华裔"朝内航行"后殖民抵抗策略的构建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回忆 美国华裔文化身份 创伤 后殖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