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金宏亮 白广超 +1 位作者 李宽新 雷堃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64-68,共5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当前治疗各种严重膝关节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医生常通过以医生为主的评分量表和病人报告的评分量表来评价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本文旨在综合临床上运用最多及...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当前治疗各种严重膝关节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医生常通过以医生为主的评分量表和病人报告的评分量表来评价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本文旨在综合临床上运用最多及最新的评分量表,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评分系统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疗效评分 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 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 2011膝关节协会评分
下载PDF
应用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2
作者 丁裕润 王博 +2 位作者 王伟力 沈奕 王圆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帕瑞昔布和塞来昔布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144例,64例术后口服塞来昔布,40例... 目的:比较分析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帕瑞昔布和塞来昔布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144例,64例术后口服塞来昔布,40例静脉推注帕瑞昔布,40例对照组未使用止痛药物,比较术后疼痛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例应用帕瑞昔布及3例应用塞来昔布的病人出现一过性恶心呕吐,未出现过敏,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3项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和术后3d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病人疼痛明显减轻,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应用针剂帕瑞昔布效果优于口服塞来昔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 塞来昔布 帕瑞昔布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视觉模拟评分 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
下载PDF
后稳定或半限制性骨水泥型膝关节假体治疗僵硬膝: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1
3
作者 褚亚明 周一新 李玉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2期9778-9781,共4页
背景:重度僵硬膝行膝关节置换的疗效还存在一定争议。目的:探讨重度僵硬膝关节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06/2010-05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僵硬膝患者221例,分为严重受限组(置... 背景:重度僵硬膝行膝关节置换的疗效还存在一定争议。目的:探讨重度僵硬膝关节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06/2010-05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僵硬膝患者221例,分为严重受限组(置换前膝关节活动度<65°)63例(99膝),部分受限组(65°≤置换前活动度<90°)158例(230膝),并随机选出同期手术的置换前活动度正常(≥90°)的患者202例(300膝)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置换后所有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评分及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评分和置换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置换后严重受限组较置换前增加的活动度和功能要明显高于部分受限组和对照组,且置换后部分受限组较置换前增加的活动度和功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重度僵硬膝关节在关节置换后能得到很好的活动度和功能,置换前活动度越差,置换后活动度和功能的改善可能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 僵硬 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 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
下载PDF
股骨假体旋转角对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影响的3年随访 被引量:16
4
作者 谢军 刘巍 袁凤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4283-4287,共5页
背景:股骨假体旋转不良可造成屈曲间隙不平衡和髌骨轨迹不良,从而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股骨假体旋转角对患者膝关节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江苏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行初次全膝关节... 背景:股骨假体旋转不良可造成屈曲间隙不平衡和髌骨轨迹不良,从而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股骨假体旋转角对患者膝关节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江苏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146例(186膝)。置换后进行CT扫描检查并测量股骨髁扭转角评价股骨假体旋转位置,根据股骨髁扭转角分为3组,正常组74例(外旋3°-内旋3°),内旋组15例(内旋>3°),外旋组58例(外旋>3°),置换后随访3年。结果与结论:①膝关节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正常组活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内旋组和外旋组,外旋组活动功能评分高于内旋组(P<0.05);在活动功能评分中3组的标准活动评分、自由活动评分及高级活动评分中,正常组明显高于内旋组和外旋组,外旋组高于内旋组(P<0.05);但3组的站立与行走评分、满意度评分和期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结果证实:股骨假体旋转角影响全膝关节置换后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因此应注意避免置换中股骨假体旋转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关节生物力学 膝关节 膝关节置换 股骨假体旋转对线 股骨髁扭转角 膝关节功能 活动能力 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 内旋 外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股骨后踝偏心距对行高屈曲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5
作者 张力 赵良虎 黄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63-66,共4页
目的:探究股骨后踝偏心距(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PCO)对于行高屈曲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7月于笔者医院初次行单侧高屈曲型假体TKA患者73例一般... 目的:探究股骨后踝偏心距(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PCO)对于行高屈曲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7月于笔者医院初次行单侧高屈曲型假体TKA患者73例一般资料,根据PCO值不同进行分组,PCO≤-3 mm组、-3 mm<PCO<0 mm组、0 mm≤PCO<3 mm组、PCO≥3 mm组,按顺序编为A、B、C、D组。比较各组手术前后PCO和股骨后髁偏心率(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 rate,PCOR)、各个时点膝关节最大屈曲活动浓度(Range of motion,ROM)、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s,KSS)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结果:A、B两组PCO和PCOR的术后测量值显著低于术前真实值,而C、D两组显著高于术前真实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C组ROM明显大于A、B、D组,术后2周各组ROM明显小于术前和术后1、3、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各组KS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术后1个月KS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术后6个月KSS评分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个时间点各组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屈曲型假体TKA术后PCO值增加0~3 mm,有利于提高术后ROM,但不同PCO与术后6个月内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和疼痛缓解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后踝偏心距 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 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四步阶梯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华南 顾兵 +2 位作者 肖亮 张昭兴 陈日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825-2827,共3页
目的根据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不同的临床疼痛程度,观察四步阶梯疗法的整体疗效。方法 14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4个组,分别接受四周相应的由中药熏洗、热敏灸、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注射... 目的根据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不同的临床疼痛程度,观察四步阶梯疗法的整体疗效。方法 14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4个组,分别接受四周相应的由中药熏洗、热敏灸、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注射和非甾体抗炎药口服组成的四步阶梯疗法,并对患膝按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评价。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疗程结束后,四组膝关节的膝评分和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患者血清hs-CRP和IL-1β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P<0.01)。其中,极度组的疗效最为显著。结论四步阶梯疗法是任何疼痛程度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均适用的治疗方法,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 中西医结合疗法 阶梯疗法 视觉模拟评分 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抗生素骨水泥间隔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魏海清 林向进 +5 位作者 陆金荣 金文孝 申世源 吴成 谢国庆 薛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72-2075,共4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间隔体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术后感染二期翻修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骨科接受了TKA术后感染二期翻修的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30膝)患者取出假体,彻底清创,用抗生素骨水泥的...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间隔体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术后感染二期翻修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骨科接受了TKA术后感染二期翻修的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30膝)患者取出假体,彻底清创,用抗生素骨水泥的功能性假体植入,间隔期膝关节正常活动,待12周感染控制后再行膝关节翻修手术;记录和比较治疗前、间隔期、二期翻修术后的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膝关节评分、KSS膝关节功能评分、KSS膝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ROM)值。结果 30例患者均治愈,间隔期末次随访患膝平均屈曲90°,平均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81.1±6.7)分,翻修术后患膝平均屈曲95°,KSS(86.3±7.4)分,平均随访时间为37.6个月(31~71)个月,无感染复发。结论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功能性假体治疗TKA术后感染,临床效果好,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感染 抗生素骨水泥间隔体 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
原文传递
抗生素骨水泥功能性假体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珂 郑稼 金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84-3186,共3页
目的探讨专利模具制作的含高浓度万古霉素的抗生素骨水泥功能性假体应用于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19膝)TKA术后慢性感染患者取出假体,彻底清创,用模具制作含高浓度万古霉素骨水泥的功能性假体... 目的探讨专利模具制作的含高浓度万古霉素的抗生素骨水泥功能性假体应用于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19膝)TKA术后慢性感染患者取出假体,彻底清创,用模具制作含高浓度万古霉素骨水泥的功能性假体并植入。间隔期膝关节可正常活动。12周感染控制后再行膝翻修手术。结果19例均治愈,间隔期末次随访患膝平均屈曲85°(70°~120°),平均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81.1±6.7)分。膝翻修术后KSS(86.3±7.4)分,平均随访时间为56.8个月(36~71)个月,无感染复发。结论抗生素骨水泥功能性假体治疗TKA术后感染,治愈率高,膝关节功能保护性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感染 抗生素骨水泥假体 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
原文传递
毫火针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9
作者 何采辉 梁蔚莉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毫火针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美洛昔康片,7.5 mg/次,1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毫火针治疗,取穴为患侧血海、梁丘、犊鼻、内膝眼、阳陵... 目的:探讨毫火针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美洛昔康片,7.5 mg/次,1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毫火针治疗,取穴为患侧血海、梁丘、犊鼻、内膝眼、阳陵泉、阿是穴等,1次/天。两组均1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及美国膝关节协会(KSS)功能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KSS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为8.02±1.35,低于对照组,KSS功能评分为79.79±9.5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并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 早中期 毫火针 美洛昔康片 症状评分 美国膝关节协会功能评分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羟基磷灰石支撑自体骨植骨钢板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与安全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万勇 白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1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羟基磷灰石(HA)支撑自体骨植骨钢板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TPF)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10月100例SchatzkerⅡ型TPF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目的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羟基磷灰石(HA)支撑自体骨植骨钢板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TPF)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10月100例SchatzkerⅡ型TPF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HA支撑自体骨植骨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KSS)评分、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疼痛数字等级量表(NRS)评分以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手术疗效优良率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3、6个月,2组膝关节伸直度、屈曲度均较术前增大,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大(P<0.05)。术后3、6个月,2组KSS、HS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NR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KSS、HSS评分较对照组高,N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个月,2组血清NGF、PⅠNP、AL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HA支撑自体骨植骨钢板治疗SchatzkerⅡ型TPF的效果良好,能进一步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羟基磷灰石 自体骨植骨 手术时间 膝关节活动度 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轻中度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鹏飞 范宁杰 +2 位作者 孙彤 高远航 崔书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780-1787,共8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轻中度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轻中度肾虚血瘀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轻中度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轻中度肾虚血瘀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服补肾活血方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S)、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短卷(AIMS2-SF)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56/60),对照组为78.3%(47/6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2组患者AKSS和AIMS2-SF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1、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1/60),对照组为5.00%(3/6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轻中度肾虚血瘀型KOA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1、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膝骨关节 肾虚血瘀型 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S) 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短卷(AIMS2-SF)评分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中医推拿治疗骨质疏松症2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步云 史梦龙 刘灿坤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10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4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中医推拿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腰背、关节疼痛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测量骨密度含量...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4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中医推拿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腰背、关节疼痛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测量骨密度含量及骨代谢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腰背、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AK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的腰背、关节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AK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骨密度较治疗前增加,且增加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骨钙素(BG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尿脱氧吡啶酚(DP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2组BGP及DP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治疗骨质疏松症,可缓解患者的腰背、关节疼痛状况,改善膝关节功能及骨代谢指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医推拿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AKSS)评分 骨密度 骨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