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杜波依斯的“双重意识”及其对美国黑人文学的影响 |
郭晓洋
马艳红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0
|
|
2
|
詹姆斯·鲍德温的文学“弑父”与美国黑人文学的转向 |
谭惠娟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3
|
论美国黑人文学的三次高潮 |
张军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4
|
由《紫色》看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女性主义 |
孙天南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5
|
断代史框架下的美国黑人文学研究 |
张军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6
|
拉尔夫·艾里森和20世纪下半叶美国黑人文学 |
刘彬
易立君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1
|
|
7
|
美国黑人文学中泛非文化寻根主题解析——以《外婆的日用家当》等小说为例 |
汪铭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8
|
黑人·新黑人·人——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三次高潮中的人性嬗变 |
梁所丰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4
|
|
9
|
美国梦与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 |
王春晖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0
|
《日用家当》—美国黑人文学双重文化的反映 |
赵月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2
|
|
11
|
美国黑人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
万惠蓉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2010 |
5
|
|
12
|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美国黑人文学的繁荣及其成因 |
易群芳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3
|
美国黑人文学中女性角色的塑造 |
任爱殊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08 |
0 |
|
14
|
美国黑人文学语境化研究 |
吴桂辉
|
《宜春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5
|
论美国黑人文学中美国黑人的反抗意识 |
朱丽
|
《时代人物》
|
2020 |
0 |
|
16
|
从《土生子》到《看不见的人》——从两位主人公对待黑人文化的态度看美国黑人文学发展 |
王雪梅
毛刚
|
《社科纵横》
|
2004 |
5
|
|
17
|
从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人生起伏看美国黑人文学的嬗变 |
张素萍
|
《青年与社会》
|
2014 |
0 |
|
18
|
美国黑人文学的又一个里程碑──评1993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托妮·莫里森 |
孔祥平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6
|
|
19
|
美国黑人文学的新突破——评艾丽丝·沃克的《紫色》 |
杨仁敬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36
|
|
20
|
美国黑人文学初探 |
贲秋华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