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重返CPTPP的动因及其影响与应对——以中美经贸关系为视角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海龙 朱京安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50,共4页
美国基于中美贸易谈判、遏制中国强国发展以及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等原因,极有可能重新回到CPTPP并在多方面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为此,中国应当积极提升自身在国际经贸规则中"塑造者"地位,提升CPTPP等亚太规则对中国的开放度和... 美国基于中美贸易谈判、遏制中国强国发展以及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等原因,极有可能重新回到CPTPP并在多方面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为此,中国应当积极提升自身在国际经贸规则中"塑造者"地位,提升CPTPP等亚太规则对中国的开放度和包容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tpp tpp:中国美国贸易 国际经贸规则
下载PDF
新闻语篇中隐喻的建构作用研究——美媒“美国退出TPP”报道的批评隐喻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汪徽 辛斌 程儒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68-90,共23页
20世纪80年代末,在建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影响下,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开始出现语言转向。作为一种强大的话语策略,隐喻在政治新闻话语中的建构作用也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本文以Charteris-Black(2004)的批评隐喻分析理论为框架,分... 20世纪80年代末,在建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影响下,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开始出现语言转向。作为一种强大的话语策略,隐喻在政治新闻话语中的建构作用也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本文以Charteris-Black(2004)的批评隐喻分析理论为框架,分析了美国主流媒体在“美国退出TPP”报道中以“TPP”和“美国退出TPP”为目标域的隐喻,揭示了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和偏见,并分析了它们对社会认知的建构作用。研究显示,美国退出TPP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美媒运用隐喻,大肆炒作该事件对中国的有利影响,屏蔽了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并宣扬中国威胁论。通过运用这些隐喻,美媒试图引导和劝说读者建构出特定的关于该事件的心理模型,并通过这些隐喻的反复使用,使读者的心理模型不断得到加强和固化,从而促成社会语境模型的建构,实现影响大众观点、建构政治现实的目的。鉴于此,国内媒体应该有效运用媒体资源,主导议程设置,在国际社会上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新闻话语 批评隐喻分析 建构主义 美国主流媒体 美国退出tpp
下载PDF
美国近期贸易政策转向及对中国影响
3
作者 吴真如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20,38,共9页
在近期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充满变数的背景下,找到其不变的基本面要素并保持自身政策定力十分重要。本文剖析了近期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与之前奥巴马政府努力推动的TPP的关系,认为这些都属于贸易领域内的手段,需结合美国对华贸易目标、美国... 在近期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充满变数的背景下,找到其不变的基本面要素并保持自身政策定力十分重要。本文剖析了近期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与之前奥巴马政府努力推动的TPP的关系,认为这些都属于贸易领域内的手段,需结合美国对华贸易目标、美国国内博弈力量对比以及区域贸易规则发展趋势分析。目前,TPP谈判仍是争夺贸易权益的重要"规则牌",特朗普政府退出TPP后,下一阶段贸易政策的关键在于是否重返TPP或转向非贸易领域热点,以巩固规则制定权和寻求更符合美国意图的全球化。未来在更多非贸易领域多热点的冲突级别和解决水平将直接影响美国贸易政策。大国崛起深刻影响着全球化格局的演变,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需秉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在处理中美双边关系上应做好多领域接触和周旋的准备,特别是将贸易与非贸易领域打通进行通盘战略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摩擦 美国退出tpp 双重博弈性 贸易政策 非贸易领域
下载PDF
我国专利实质条件的改进建议 被引量:9
4
作者 管荣齐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1-75,89,共6页
美国TPP知识产权草案没有把有益的技术效果或其他积极效果作为专利实质条件的构成要件,欧洲、日本与其基本一致,而我国有所不同。与此相应,我国专利实质条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创造性之"显著的进步"多余;二是实用性... 美国TPP知识产权草案没有把有益的技术效果或其他积极效果作为专利实质条件的构成要件,欧洲、日本与其基本一致,而我国有所不同。与此相应,我国专利实质条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创造性之"显著的进步"多余;二是实用性之"能够产生积极效果"该弃;三是创造性判断之"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越位。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是,删除创造性之"显著的进步"、实用性之"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的要求,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回归创造性判断的辅助考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tpp 知识产权草案 专利实质条件 技术效果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北省纺织品出口方式的转换 被引量:2
5
作者 邵黎明 蔡军花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5年第2期91-93,共3页
当前,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河北省作为纺织产品出口大省,其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近年来,由于国内外贸易环境的变化,河北省纺织品出口所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因此,突破传统贸易思维,尽快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监测... 当前,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河北省作为纺织产品出口大省,其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近年来,由于国内外贸易环境的变化,河北省纺织品出口所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因此,突破传统贸易思维,尽快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监测体系,重新组成更有效力的企业行会,由企业行会甚至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有组织、有针对性的推广,是一个可以积极探索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tpp “一带一路”战略 绿色壁垒 河北省纺织品贸易 出口方式 行业协会 俄罗斯市场 非洲市场
下载PDF
美国媒体对中国形象的隐喻建构研究——以“美国退出TPP”相关报道为例 被引量:61
6
作者 汪徽 辛斌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38,共7页
根据批评话语分析和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国家形象是建构出来的,其中媒体在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中有决定性的作用。媒体在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中经常采用隐喻这一强大的话语策略。本文以美国主流媒体对"美国退出TPP"事件的82篇... 根据批评话语分析和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国家形象是建构出来的,其中媒体在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中有决定性的作用。媒体在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中经常采用隐喻这一强大的话语策略。本文以美国主流媒体对"美国退出TPP"事件的82篇报道为语料,运用批评隐喻分析法和语料库研究法,分析了美国媒体在报道中使用的隐喻以及通过隐喻建构的中国形象。分析显示,美国媒体在相关报道中通过隐喻建构出了"美国的敌人"、"美国的竞争对手"和"意欲抢夺美国主角地位的配角"等负面的中国形象,与中国试图树立的和平发展的积极的中国形象存在较大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中国形象 媒体话语 美国退出tpp
原文传递
美国重返TPP的动机和可能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孝松 田思远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7-185,共19页
特朗普在2018年1月于达沃斯论坛上公开表示考虑重新加入TPP,这将对亚太贸易自由化进程和我国的经贸利益产生一定影响。本文结合TPP和CPTPP的发展历程,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础上,对美国重返TPP的动机和可能性进行分析。通过对TP... 特朗普在2018年1月于达沃斯论坛上公开表示考虑重新加入TPP,这将对亚太贸易自由化进程和我国的经贸利益产生一定影响。本文结合TPP和CPTPP的发展历程,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础上,对美国重返TPP的动机和可能性进行分析。通过对TPP的历史、特朗普政府的亚太政策、亚太FTA基本情况的分析,结合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国际和国内博弈,笔者认为美国重返亚太的动机比较强烈,重返TPP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在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为振兴本国经济奉行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同时延续了之前的"重返亚太"战略持续对中国施压,而重新加入TPP则是"重返亚太"的关键举措。站在中国的角度,需要对美国重返TPP做好充分应对准备,在维护自身的发展和稳定、深化改革的同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重返tpp 亚太战略 自由贸易协定 国际经贸规则
原文传递
中国加入TPP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管荣齐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2,共6页
TPP是在美国主导和推动下迅速扩大的国际贸易条约,对中国提出了国际劳工标准、绿色环境标准和知识产权标准的挑战,其中美国拟定的TPP知识产权草案在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保护方面提高了要求。中国可以为未注册驰名商标提供跨类保护,... TPP是在美国主导和推动下迅速扩大的国际贸易条约,对中国提出了国际劳工标准、绿色环境标准和知识产权标准的挑战,其中美国拟定的TPP知识产权草案在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保护方面提高了要求。中国可以为未注册驰名商标提供跨类保护,在非真实来源地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地理标志商标,取消商标许可、转让的备案或核准制度,在专利实用性上去除"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的要求,对动植物品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专利保护,并顺势延长著作权的保护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p 中国 知识产权 美国tpp知识产权草案
原文传递
基于TPP的亚太经济一体化前景分析及中国的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赵亚南 《改革与战略》 2014年第3期27-30,共4页
作为亚太地区新的区域合作政策之一的TPP被看作是美国实现重返亚洲的有力工具,一直以来受到美国的关注和力推,必然对已经存在多种经济合作形式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首先梳理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出TPP的... 作为亚太地区新的区域合作政策之一的TPP被看作是美国实现重返亚洲的有力工具,一直以来受到美国的关注和力推,必然对已经存在多种经济合作形式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首先梳理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出TPP的由来和发展,并对TPP能否实现多边性区域主义进行剖析,以此作为预测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前景的依据,并为中国进一步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tpp 亚太经济一体化 多边性区域主义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