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美术片到国漫:动画电影的“伴随文本”依赖
1
作者 林小烽 《戏剧之家》 2024年第9期154-156,共3页
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动画电影拥有多样且丰富的“伴随文本”。本文基于符号学与文化研究视野,通过比较国产动画电影的阶段性发展,讨论“伴随文本”在动画电影文本表意与解读中的作用,尝试为国产动画电影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动画电影 美术片 国漫 符号 伴随文本
下载PDF
论“美术片”时代红色动画的特征及启示
2
作者 资小玉 舒柯人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5-119,共5页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简称“美影厂”)创作出品的动画作品,因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水准,形成了享誉世界的“中国动画学派”。在这样的“美术片”时代,有关革命现实主义题材以及含涉相关“红色”属性反映新中国...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简称“美影厂”)创作出品的动画作品,因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水准,形成了享誉世界的“中国动画学派”。在这样的“美术片”时代,有关革命现实主义题材以及含涉相关“红色”属性反映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少年儿童现实生活的红色动画,并没有完全流于政治意识形态单纯的传声筒,在艺术创作上有剪纸、木偶等形式风格上的创新和探索,在内容中也融入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和地方民间文化。“美术片”时代红色动画对新时代红色动画创作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片”时代 新时代 红色动画 民族风格
下载PDF
试论儿童电视美术片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正向功能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伙平 吴振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8-141,共4页
观看儿童电视美术片是当代幼儿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对幼儿身心发展有“利”有“弊” ,但“利”大于“弊”。作者在肯定一些研究者指出的“弊”的一面的同时 ,从幼儿语言发展、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角度 ,着重分析了观看儿童电视... 观看儿童电视美术片是当代幼儿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对幼儿身心发展有“利”有“弊” ,但“利”大于“弊”。作者在肯定一些研究者指出的“弊”的一面的同时 ,从幼儿语言发展、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角度 ,着重分析了观看儿童电视美术片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 :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发展幼儿认知能力 ;有助于幼儿语言习得 ;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加速社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电视美术片 心理发展 功能
下载PDF
中国动画“美术片”的特点及其价值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承志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64,共4页
"美术片"现象是中国动画所特有的,"美术片"时期也是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阶段。"美术片"样式长期影响了中国动画的创作模式,既显现出丰富的美术形式、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传承理念和巨大的文化价值,但... "美术片"现象是中国动画所特有的,"美术片"时期也是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阶段。"美术片"样式长期影响了中国动画的创作模式,既显现出丰富的美术形式、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传承理念和巨大的文化价值,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对于"美术片"的研究,特别是对"美术片"的特点、历史局限及价值的分析,是当下研究中国动画艺术"本土化、民族化、产业化"三个核心问题较为清晰和实际的出发点,对中国动画未来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片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历史局限 价值 产业化
下载PDF
动画·动画片·美术片——中国动画理论研究中的基本概念辨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剑 凌清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1期84-86,共3页
在中国动画理论研究中,关于动画、动画片和美术片三个概念的内涵和应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一直没有很明确的定论。然而,这三个概念却是中国动画理论研究中最为基本的概念之一,笔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辨析和讨论。
关键词 动画 动画片 美术片
下载PDF
东北民间艺术对发展东北美术片创作的意义
6
作者 孟庆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36-137,共2页
东北民间艺术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对从事各种艺术创作的人来说都可以大有助益,比如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并称中国三大农民画的吉林省东丰农民画,就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有所研究,有所吸纳,对推动东北美术片的发展也会大有好处,鲁迅说过:&qu... 东北民间艺术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对从事各种艺术创作的人来说都可以大有助益,比如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并称中国三大农民画的吉林省东丰农民画,就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有所研究,有所吸纳,对推动东北美术片的发展也会大有好处,鲁迅说过:"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本人对东北地域文化和东北民间艺术有所关注,本文也就试图就东北民间艺术与美术片创作之关系有所探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美术片 东北民间艺术 东北民间绘画
下载PDF
中国美术片民族风格的探索与成熟
7
作者 胡媛媛 苏金成 《创意设计源》 2013年第2期58-60,共3页
中国美术片的发展从开始就走向民族风格探索的道路,老一辈的动画艺术家们积极从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汲取美术片创作的内容与形式,创造出了属于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美术片。从最初探索民族风格口号的提出,到民族风格的成型与成熟,中国美术片... 中国美术片的发展从开始就走向民族风格探索的道路,老一辈的动画艺术家们积极从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汲取美术片创作的内容与形式,创造出了属于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美术片。从最初探索民族风格口号的提出,到民族风格的成型与成熟,中国美术片民族风格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片 民族风格 探索
下载PDF
从“形神论”刍议国产美术片的传统文化溯源
8
作者 王箫音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美术片是以"美术性"为特征的艺术形式,通过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方式,使其具有强烈东方美学意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电影形式。从传统绘画理论——"形神论"的角度,阐述国产美术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并从"以... 美术片是以"美术性"为特征的艺术形式,通过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方式,使其具有强烈东方美学意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电影形式。从传统绘画理论——"形神论"的角度,阐述国产美术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并从"以形"和"写神"两方面探讨美术片的民族艺术形式与哲学精神的表达,揭示了"以形写神"的表现形式所奠定的美术片美学发展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神论 国产美术片 传统文化 溯源
下载PDF
后“美术片”时代:“美术片”的本体研究
9
作者 卞卡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23期99-101,共3页
“美术片”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中国动画的独特释义,通过动画艺术展现了中国动画的内在生命活力和世界性的民族视听语言。该文首先分析“美术片”的本体意义,其次探索“美术片”到“后美术片”的流变,最后研究“美术片”的生命绵延。
关键词 美术片 运动影像 本体性 后“美术片”时代
下载PDF
论影音介质融合中的传播功能实现--基于“十七年”美术片音乐交响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萌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134,共8页
“十七年”是建国后我国美术电影及其音乐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更达到我国美术片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为中国美术片音乐交响化的发展建立了良好开端。美术电影作为影、音介质的融合体,既是艺术介质,又是传播介质。美术电影工作者保持对艺术... “十七年”是建国后我国美术电影及其音乐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更达到我国美术片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为中国美术片音乐交响化的发展建立了良好开端。美术电影作为影、音介质的融合体,既是艺术介质,又是传播介质。美术电影工作者保持对艺术追求最大化的同时,在交响化音乐语言的内在驱动力、社会文化背景形成的外在推动力和受众为中心传播模式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其传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音介质融合 传播功能 “十七年” 美术片音乐 交响化
下载PDF
试论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振东 陈伙平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5年第3期73-77,共5页
幼儿园所开展的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活动,可以划分为“观看活动”与“延伸活动”两个层次。处于“观看活动”层次的指导方法主要有“完整观看、分段观看、回放观看、定格观看、提问与讨论”等;而在“延伸活动”层次的指导思路,则有“问... 幼儿园所开展的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活动,可以划分为“观看活动”与“延伸活动”两个层次。处于“观看活动”层次的指导方法主要有“完整观看、分段观看、回放观看、定格观看、提问与讨论”等;而在“延伸活动”层次的指导思路,则有“问题中心取向”和“学科中心取向”两种形式,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合理的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 观看活动 延伸活动 指导策略
下载PDF
“十七年”时期中国美术片音乐民族化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12
作者 王萌 冯亚 《艺术传播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十七年"时期我国美术片中音乐的民族化,表现在乐队的民族化、旋律的五声性、戏曲音乐元素的融入、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塑造等方面。这一进程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方面做了宝贵的探索,也对我们当下的动画及电影音乐创作在传承... "十七年"时期我国美术片中音乐的民族化,表现在乐队的民族化、旋律的五声性、戏曲音乐元素的融入、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塑造等方面。这一进程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方面做了宝贵的探索,也对我们当下的动画及电影音乐创作在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及国际化传播方面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美术片 动画片 电影音乐 音乐创作 传统文化 民族化
原文传递
美术片六导演访谈录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柏松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80-84,共5页
’92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莲花公主》、《OK》、《漠风》《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猫和鼠》、《鹿与牛》6部作品入选复赛,笔者分别采访了这六部影片的导演。可以说,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美术片... ’92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莲花公主》、《OK》、《漠风》《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猫和鼠》、《鹿与牛》6部作品入选复赛,笔者分别采访了这六部影片的导演。可以说,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美术片创作的一些基本倾向和发展趋势,而且也看到了中国动画家们对动画艺术的执著追求与大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片 导演 国际电影节 电影制片厂 影片 动画片 作品 表现手法 动画语言 艺术形式
下载PDF
论美术片中的物理效应——材料与工艺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金柏松 《当代电影》 1986年第3期69-72,共4页
我过去看到的国内外有关美术电影理论的研究资料中,人们对影片的内容、意念、结构、画面、形象等问题都作了不少的论述和探讨,但还没有人从影片的材料和工艺过程所形成的物理效应作为专题进行探索。我认为,对美术电影来说,这个问题很重... 我过去看到的国内外有关美术电影理论的研究资料中,人们对影片的内容、意念、结构、画面、形象等问题都作了不少的论述和探讨,但还没有人从影片的材料和工艺过程所形成的物理效应作为专题进行探索。我认为,对美术电影来说,这个问题很重要,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大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片 艺术家 电影理论 水墨动画片 艺术形式 影片 人物形象 表现方法 艺术效果 物理效应
下载PDF
美术片《大闹天宫》中小猴的“劳动”图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双花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114-121,共8页
美术片《大闹天宫》塑造了生动的小猴群众角色。本文以片中具有劳动特征的小猴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小猴的角色造型、动作设计和场景设计等要素,考察劳动在美术片中的流变,阐释片中劳动图像创作的外部影响与内部驱动,最终勾勒出经典... 美术片《大闹天宫》塑造了生动的小猴群众角色。本文以片中具有劳动特征的小猴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小猴的角色造型、动作设计和场景设计等要素,考察劳动在美术片中的流变,阐释片中劳动图像创作的外部影响与内部驱动,最终勾勒出经典图像创造与社会历史现实之间深层关系的视觉文化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闹天宫》 小猴 儿童 劳动 图像研究 美术片
下载PDF
论苏联影响下“十七年”时期美术片观念的建立
16
作者 梁思媛 谭银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4-67,共4页
"十七年"期间新中国美术片的发展在苏联动画片影响下演进向前,同时分三阶段逐步调整对待苏联影响的基本态度,一步步迈向自觉性的自我书写。第一个阶段,新中国美术片照搬苏联动画片观念及其审查制度,造成"失去自我"... "十七年"期间新中国美术片的发展在苏联动画片影响下演进向前,同时分三阶段逐步调整对待苏联影响的基本态度,一步步迈向自觉性的自我书写。第一个阶段,新中国美术片照搬苏联动画片观念及其审查制度,造成"失去自我"的"成功";第二个阶段,着力创制与苏联"新童话"近似的显现"民族"外壳与中国"社会主义"内核的"民族形式"美术片;第三个阶段,通过作品实绩确立以"民族化"和纯艺术化为追求的美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片 苏联 民族性 “十七年”
下载PDF
谈谈美术片的儿童情趣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燕玉 《文艺研究》 1982年第3期110-114,共5页
在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中,美术片是一枝摇曳多姿的奇葩。它以特有的具体而富有艺术美的形象赢得了千百万小观众的心,为少年儿童的生活频添了多少生气和乐趣!孩子们爱看美术片,美术片给孩子们健康的娱乐享受,还有品德的教育、知识的教育和... 在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中,美术片是一枝摇曳多姿的奇葩。它以特有的具体而富有艺术美的形象赢得了千百万小观众的心,为少年儿童的生活频添了多少生气和乐趣!孩子们爱看美术片,美术片给孩子们健康的娱乐享受,还有品德的教育、知识的教育和美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情趣 美术片 少年儿童 教育 艺术美 品德 观众 娱乐 动画片 儿童生活
下载PDF
儿童美育视角下中国新美术片的审美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83-86,共4页
中国新美术片是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用现代科技重新打造出具有漫画性和现代审美性的全新的动画。它通过传统故事来表现现代人生存的困惑与无奈,并且用它所包含的美与意义来熏陶、浸染儿童,而不是强迫的灌输。中国新美术片与... 中国新美术片是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用现代科技重新打造出具有漫画性和现代审美性的全新的动画。它通过传统故事来表现现代人生存的困惑与无奈,并且用它所包含的美与意义来熏陶、浸染儿童,而不是强迫的灌输。中国新美术片与儿童的审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近些年关于“动画片和儿童美育”的主题研究中,其论著的数量在逐渐攀升。从儿童美育这一视角再进行研究,有利于中国新美术片的美育内涵进一步提升,因此,对中国美术类动画片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阐释,有助于明确新美术片与儿童美育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片 动画片 美术 审美特征 现实生活 审美教育 儿童美育 现代审美
下载PDF
中国美术片当代题材的断档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柏松 《当代电影》 1988年第4期98-100,共3页
中国美术电影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令人振奋的。但在振奋的背面却潜伏着一种令人担忧的危机。现在,不少人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这个危机的严重性:这就是当代题材的断裂。在这个当代题材断裂的背后又隐藏着——不,已经明显地暴露出来的—... 中国美术电影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令人振奋的。但在振奋的背面却潜伏着一种令人担忧的危机。现在,不少人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这个危机的严重性:这就是当代题材的断裂。在这个当代题材断裂的背后又隐藏着——不,已经明显地暴露出来的——许多创作人员在审美观念上的陈旧感。翻开中国美术电影的目录表,你会发现那些在国际影坛上历年荣获褒奖,为国争光的优秀美术片,古典题材占了极大的篇幅,可以说,几乎都是:《大闹天宫》、《哪吒闹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片 现代题材 艺术家 表现形式 创作人员 电影制片厂 影片 哪吒 现代生活 日常生活
下载PDF
皮影艺术与中国美术片风格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常皖娟 黄凯 《中国包装》 2017年第12期46-49,共4页
20世纪的中国美术片在艺术形式、制作题材和制作风格上,都离不开对皮影艺术特征的借鉴,通过文献研究法、数量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皮影艺术与中国皮影风格美术片的共通性艺术特征,包括光影成像、表演方式... 20世纪的中国美术片在艺术形式、制作题材和制作风格上,都离不开对皮影艺术特征的借鉴,通过文献研究法、数量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皮影艺术与中国皮影风格美术片的共通性艺术特征,包括光影成像、表演方式、造型风格等内容。论证了皮影美术片在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遇到了制作技术、内容情节和选题策略单一化问题,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都是不断完善皮影艺术与皮影美术片所做的铺垫,才会在20世纪涌现百余部的优秀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影艺术 皮影风格美术片 共通性 艺术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